构建三维健康观,课程成就学生
2020-01-06严本光
严本光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 浙江温州 325405)
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传统的体育教学产生了强烈冲击。在体育教学中小修小改或因循守旧,显然不能适应体育课程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这一目标体系能够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1]。
一、课的准备部分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教学过程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应该单纯地为主要教材服务。其自身也具有教育、教学的因素,因此,体育课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应从课的准备部分就得到较好的体现。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小老师”按课前计划,可结合音乐或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专项辅助图像,学生结合图像进行辅助性技术练习或进行其他不同形式的准备活动,教师进行引导。这样既能锻炼“小老师”的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胆量,又能活跃课堂锻炼气氛。
二、课的基本部分
(一)体育课基本教材的处理
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达到课程成就学生。首先,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对有关运动素材进行价值判断,分析这些运动素材在促进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培养方面有什么价值;进而分析它们对完成体育学习总体目标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是否具有典型性的学习意义,然后根据学习条件判断其实施的可行性,即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这些学习内容的价值是否有可能被学生所接受,学习内容的难度是否适宜,所要求的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能否达到。例如,针对女生的情况和学校的实际场地,本人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多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羽毛球、软式排球、健美操等。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教材化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如街舞、瑜珈等。还可以整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堂,如踩高跷,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经过对教材的多种处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比以前活跃多了,学生开始喜欢上体育课了,学生每堂课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
(二)体育课中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选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制定出各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围绕这个目标采用多形式的学和练的方法,尝试解决课堂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会是一种自觉行为,他们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4×100M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谁发挥速度优势,如何合理利用接力区等。通过自身的实践,他们会对4×100M接力跑这一技术掌握得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三)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都只有通过自身活动、自觉活动,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想象与练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利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自我表现,发挥潜力。如篮球教学,我们可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分析,然后教师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启发和诱导,一旦学生想通了这些问题,原先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交互式答疑,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其中思索的乐趣[3]。
三、写好体育教学的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课堂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将教学中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即在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感到满意,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把教学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教学过程中的灵感有时会在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中突现,是课前难以预计和创设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若不及时运用和记录下来,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练习手段或疏忽之处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应当吸取的教训。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学习方法,练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难点,或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独到的见解等。写好“课后小结”可以及时总结经验,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还有助于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