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点滴体会

2020-01-06金晓玲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能力作业

金晓玲

计算教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让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计算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因材施教,让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还要让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思维,为数学教学打下基础[1]。

一、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要想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造成数学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不认真、不仔细,做题粗心大意。很多学生都想着完成作业就能出去玩,或者骄傲自满,总觉得不会出错。这种心理影响了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让学生的计算效率降低。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牢靠,很容易将概念记混,是基础没打好,造成数学计算的失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充满畏惧,在计算时也会造成错误。种种原因都与教师的教学及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要从造成学生出错的原因出发,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体会

教师需要针对以往的数学计算教学,以及学生的计算能力,从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以便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紧抓预习教学,打牢计算教学基础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预习环节,加之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没有太大的预习欲望,预习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很多教师只想着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对课上内容进行巩固,这种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说,还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尝试做出改变,用预习卡丰富数学预习,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学中,提前设计预习卡内容,要保证内容丰富且不繁多。先带领学生“温故而知新”,然后进行“新课先知道”,再进行“心中有定数”,最后进行“预习的验收”。经过这四步,让学生牢牢把握预习环节,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

(二)丰富课堂教学,促进计算教学开展

预习环节之后,就是课堂教学。预习能让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加富裕,可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积极愉悦。课堂上,教师需要下发预习卡,让学生能结合教师提供的预习卡进行课堂学习,诊断自己预习中的失误。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积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计算教学,如在课堂上进行“计算竞赛”,教师给出题目,然后让小组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的计算又快又准。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进行竖式计算,让每个学生都计算出两道题目,将小组成员的计算汇聚在一起,看哪个小组的完成速度及完成准确率较高。然后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换,查看正确率。在紧张有趣的比赛中,让学生对整个计算过程的掌握更加全面,从而养成细心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提升课后巩固,强化计算教学内容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教师要把握好作业的量,要适度,而且作业内容要尽可能多元化,这样才能发挥出作业的作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层布置,要让作业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升自我。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所掌握,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这样才能强化计算教学,促进计算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之中的点滴体会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巩固这三个环节有利于计算教学的开展,转变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改正粗心的毛病,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能力作业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快来写作业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