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

2020-01-06陈新蓉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规划中职院校

陈新蓉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柳州 545616)

职业环境日益变化,中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率。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概述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能辅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还可促进中职教育人员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均以学生的职业特征和个人兴趣倾向作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依据,在实施规划课程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其明确符合个人能力水平和特征的发展目标,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试设备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保证选择的正确性[1]。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体系也更为健全。以往,多数中职院校对规划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但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革新,规划课程也从理论到实践更为深入地渗透到中职教学体系中。课程实施过程也由教师主讲到学生主动展示能力、形成规划方案等方向转变。但从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效果分析,规划课程的实施仍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未获得主体地位,课程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亦未达到理想水平。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可辅助中职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以此形成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结合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路线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可见,良好的规划课程实施效果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状态、提升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

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与普通高中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职学生的成才几率偏低。相反,如果对中职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便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更高的教育意义[2]。

三、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对策

(一)注重教学工作的全程化部署与渐进式开展

中职设置的规划课程仅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开展,且学时较短,加上当前中职院校对升学率也更为关注,便将职业生涯规划当作服务内容,仅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开设,并未全面渗透到中职教学的各阶段内容中,因此,该部分教学内容的作用并不明显。在社会形势的带动下,中职院校也面临着激烈的职业竞争环境,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全面渗透到各教育阶段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中职院校应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让学生逐渐掌握处理人际关系和事件的技巧。此外,中职院校还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侧重提供教育内容,如针对中职一学年可侧重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认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针对中职二学年则侧重开展职业体验等方面的实习活动;针对中职三学年侧重以专题讲座或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升学或就业指导。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导向与生涯性探索

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职业进行规划,而是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关键人生发展节点进行科学安排。在当前以学历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大多中职学生倾向于升学,只有少数人会选择直接就业。这便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当前所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对职业的规划,还需尽量拓展教育范围,辅助学生明确规划自我发展历程,并预见各种角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因此,中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生涯教育设置科学的内容,分别针对认识自己、认识和体验职场及设计未来等主题,重点辅助学生形成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能力,同时形成相应的专业素养。

(三)倡导教学模式的团体性辅导与个性化指导

当前,班级授课仍以团体辅导形式为主,这便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群体开展更为密切的互动,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下自主发现和学习,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规划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但团体辅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受就业和升学的影响更为明显,中职学生面临就业和升学的选择时会显得更为茫然,心理压力较大,同时,部分问题还具有隐秘性,不能在公共场合分享。对此,中职院校便需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服务,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的教师需为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辅助,逐渐引导学生摸索出适合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学生在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转化[3]。

(四)关切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

中职院校开展的生涯规划课程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因此,在设置教学活动时,便需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广泛借鉴具有前沿教育经验的做法,形成社会、家庭等全面的教育网络,从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的指导。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或社区进行体验和学习,企业可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培训机会。利用学校资源方面,除了在各相关专业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还可在校内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开展讲座等,帮助学生从兴趣角度出发,确定自身的角色定位。利用家庭资源方面,中职院校应鼓励家长广泛参与交流和教育活动,通过家校合作提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规划。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学校应加强网络技术参与生涯规划教育的力度,设置升学指导、就业技能学习等专题模块,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全面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推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划中职院校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