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2020-01-06伊庆山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现代化

伊庆山

(1.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2.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4)

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必须补短板、强弱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十四五”时期在农业农村领域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正视传统农业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从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转型。

一、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现实困境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身份定位模糊

近年来,不同规模、形式和功能定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提供农业技术投入本金、营造技术转化环境、打破技术采纳限度、提升技术使用效率、培养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填充作用,弥补了政府在农业发展帮扶过程中的缺位、滞后、泛化等不足[1]。但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并未给予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明确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把该类组织看作社会资本运行的工具,而非农业现代化的参与主体。主体地位得不到明确的界定与承认,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整体服务流程将会遇见更多体制性、机制性阻碍,其组织的各项功能和地位也会被进一步弱化。

(二)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难以公平博弈

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博弈实质上是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基础性作用还是政府在资源分配中起基础性作用之争。当市场发挥基础作用时,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需求与农业经营制度供给能够得到契合,制度供求平衡较为理想,也更富有弹性,但多元需求不能超越其弹性限度,否则制度便会失灵,经营秩序随之陷入混乱;当政府发挥基础作用时,政府部门在农业经营中居于主导地位,农业经营主体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虽然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有“制”可依,但政府部门难以精准把握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需求和切身利益,制度供求往往会出现错位问题[2]。在当下农业“强政府、弱市场”的局势下,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农业经营主体松绑,如此才能纠偏正位。

(三)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要素系统性差

过去,各地将品牌打造的重心置于服务消费者、制造、购物三方面;之后,又逐渐意识到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并在短时间内对农业文化产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绝大部分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文化内涵;随后,地方农业特色品牌的焦点再次置于服务要素上,但服务对象却发生了翻转,由服务消费者转而注重服务生产者,从源头上确保地方农业特色产品的生产质量[3]。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要素在不同时期承担非同等重要的角色任务,而打造高品质、高知名、高辨识的农业特色品牌需要四要素协同发展、综合发力。

(四)生态农业价值有待重塑,短期效益思维有待扭转

与短期效益思维模式相对应的是“小农业”,尽管短期效益并非都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但其思维的短视性往往制约着生态农业思维或反复挤占发展生态农业的资源,因而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树立生态农业思维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重塑生态农业价值,拓宽农业生态链,修复农业环境链。

(五)忽视客观而片面追求信息化、机械化

一般说来,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能够大大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显著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但机械化、信息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因地制宜的合理使用,否则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加重农民负担。从现实来看,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素质不足、信息化和机械化生产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农业机具应用未能依据土地规模集中度高低因地制宜、信息化生产设备滥用等问题丛生。

(六)农村基层人员的土地流转意识淡薄

首先,受传统小农思想影响,农村基层人员对土地流转概念不甚了解,或是基于风险意识不愿参与或持排斥态度;其次,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诞生了不同的土地类型,加之土地分配的细碎化,为土地流转难度之大埋下了伏笔;第三,土地流转服务供给不足,无法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精准化和一站式服务;第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员对土地流转制度亦浅尝辄止,没有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推动土地流转的意愿并不强烈。

(七)育种、生产、加工、存储等技术有待提升

传统育种一般采用杂交育种方式,育种周期一般较长,短期内难以投入使用。生产工具使用效率高低取决于生产管理者或其他从业者的体力、智力、性格、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现实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员的劳动潜力与资本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农产品传统加工工艺和流水线往往是半自动化的加工程序,有时依赖于自然环境(如天气状况)和工人操作熟练程度,批量加工难以为续,效率难以有较大提升。传统存储方式往往容易造成农产品折损,如果采用优质的存储条件,存储成本往往会超越折损利益。传统贸易途径经常集中于大型农贸市场或促销广告牌上,其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交易平台上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二、农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动力源探究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4]。但是,动力并非动力源,两个词语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动力是动力源的产物,而动力所导致的效果则是动力价值的延伸。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动力源

1949年-1957年以人口红利为动力源。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变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囿于当时低下的机械化水平和不平衡不发达的产业体系,不具备机械化作业开展条件,因而需要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依据“经济人假设”制定了一些激励方式。1958年-1977年以计划经济为动力源。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建立,加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及户籍制度,中国形成了以行政手段实现农业要素配置、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产品分配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并以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指挥各级各产业关系和经济活动。1978年-2001年以市场经济为动力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开始,迅速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配套推进了农产品购销、生产要素流通、农村金融服务、多元产业发展、合作经济体制等市场化改革。同时,市场经济催生了乡镇企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2002年-至今以城乡融合体制、科技创新为动力源。2002年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紧接着2003年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十八大明确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17年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述重要论述表明,推动深化城乡融合体制的创立是当代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将农业领域的科技发明成果投入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而影响农村地区生产要素的配置流动和重新组合,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革新农村地区社会关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5],因而农业科技创新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源头性的支撑作用。

(二)当代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定位

1.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所谓“路”,即途径,其内涵具有方向性、实践性、可实现性。将科技创新定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具体原因如下:一是科技创新为21世纪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宏观方向,如“互联网+”方向、多元主体信息化协同治理方向、集约化机械生产方向等,只有有了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开始建构上层建筑;二是对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些攻坚克难环节进行科技创新,摸索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研制效果更佳的除草剂、营养液等,让基因育种、可降解农膜的应用成为可能;三是科技创新能够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创新驱动战略,使我国走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体制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之“履”

所谓“履”,即支撑,其内涵具有基础性、更替性、保障性。将体制创新定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具体原因如下:一是体制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体制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后盾,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所展开的活动就缺乏稳定性、延续性,甚至可能面临非法性问题;二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体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最大化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面临机遇,也潜藏一系列风险,而体制创新所提供的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制度保障,可以增强农业生产中各主体的信心。

三、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新旧动能转换一项包含技术创新、工具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等在内的综合性工程[6],其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是新动能的表现形式,而新制度、新主体、新市场则是新动能的深层内容[7]。

(一)创新制度框架吸纳新主体

新主体是新旧动能转化这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的工程之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制度框架,开放包容地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有益群体积极吸纳到制度框架内,给予新主体政策上的许可、财政上的扶持、概念上的界定、社会上的认同。包括:赋予新兴的农业发展主体市场准入的合法资格,并与其他传统主体形成多主体协同共振的发展格局;财政补贴范围扩大至该农业发展新主体,拓宽新主体资金链条;赋予各类农业发展新主体专属定义和内涵;进一步增强其社会属性和群体感召力,提升社会认可度。

(二)重新认识功能释放新市场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从传统“小农业思想”向“大农业思维”转变,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被重新发掘出来,大力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立体农业,并基于立体农业平台组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网络,在关联网络之间的交点处出现了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构建三产融合下的高附加值性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大延伸,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部门全线贯通、融为一体,形成围绕农业生产活动的农内一二三产融合;二是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农业的劳动就业、旅游观光、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康养等功能多重功能被重新认识和开发,催生了农业新业态,形成了围绕农业功能开发的农外一二三产融合[8]。

(三)树立品牌意识建构新模式

通过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开展品牌营造,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一是强化品牌意识,打造自有品牌,形成“政府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消费者参与”的品牌格局。二是科学规划主导产品[9],打造优质模范品牌,从企业自律、行业监管、品牌保护三方面入手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生产标准化和区域性公用农产品品牌的创新与保护,细化农产品品质化管理过程,建立产地标准化生产、质量监管、品牌保护“三位一体”的品质化管理新模式。三是创设适应“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和网络营销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备和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提升农业生产、运输、销售的智能化服务管理水平。

(四)渗透战略思维传递新思想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仍旧面临诸多困境。为尽快摆脱困境,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创新驱动战略,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农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龙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链条,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动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0]。

(五)融合机械信息发展新路径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要推进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首先需要从农机装备上入手,提高农机装备的质量和使用率;其次,完善农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制定与融合进度相适应的发展规划;然后,加强对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农机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最后还要注意落实农业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借助外力搭建一个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细化平台内部的功能区和管理机制,提高农业技术的服务化水平。

(六)合理配置土地打造新管理

新旧动能转换要推动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将土地流转制度落在实处。一是扩大政策宣传力度,条文解读与现身说法相结合,打通“认知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明确地权,理顺“三权分置”脉络,切实保障农户权益,打通“权益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明晰土地承包关系,依据法定程序签订承包合同并办理登记公示,打通“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四是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细化流转期限、性质、标准等,打通“制度的最后一公里”;五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公开透明,打通“程序的最后一公里”。

(七)优化生产环节探究新技术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最根本的是技术创新与应用。一是成立育种工作实验室,采用生物遗传学和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具备抗旱高产、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实现实验室与实际生产活动合作衔接;二是开展土壤检测活动,精准指导农业经营者依据土壤营养含量和农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三是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系统实现精准控制,减少农业中水资源、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浪费;四是开发可降解农膜产品,运用生态循环的原理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五是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是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将不断迸发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与体制的创新要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发挥出协同共振的效果;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实现增收致富,这既是检验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耕读事 新旧人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