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示范总结

2020-01-06隋亚云

北方水稻 2020年1期
关键词:嘧菌稻瘟病纹枯病

隋亚云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 盘锦 124010)

为筛选一种双重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替代药剂,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开展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穗颈瘟和纹枯病的防治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30%密菌酯(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0%苯醚甲环唑(河南远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对象

水稻穗颈瘟、纹枯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 个处理,30%嘧菌酯+30%苯醚甲环唑667 m2用量(33+30)g,处理面积0.2 hm2,设空白对照区,面积133 m2。

1.4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选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二道边子村的水稻田,该水稻田常年种植水稻,试验地肥力中等。 土壤类型为盐渍型水稻土,土壤pH值7.4,有机质含量2.1%,地势平整,有灌溉条件,排灌方便。 作物品种为盐丰47,播种日期4月17日,插秧日期5月26日,水稻机械插秧,株行距30.0cm×18.5cm,为了诱发穗颈瘟发生,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穗肥施用量, 比农民常规施肥多施磷酸二铵7.5 kg/667 m2,同时深水管理增加田间湿度,稻田养殖成蟹。

1.5 施药时期及方法

施药时期:于7月25日水稻孕穗破口期前施药一次。

施药方法:喷雾法,将试验药剂按照二次稀释法进行溶解配制,药液量30 L/667 m2,选用“河南万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1.6 试验药效调查

1.6.1 稻瘟病的防效调查 基数调查: 施药之前调查稻瘟病的病情指数。

药效调查:共调查2 次,在施药后25、45 d 调查防治效果。

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5 点,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 丛,记载总发病穗(株)数、病穗(株)数和病级数,统计病株率、病穗率、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1.6.2 纹枯病的防效调查 基数调查: 施药之前调查纹枯病的病情指数。

药效调查:共调查1 次,在施药后45 d 调查防治效果。

调查的方法:调查采取定点调查,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 丛,共25 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

1.7 水稻产量调查

收获实测产量,计算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由表1 可知: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穗颈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药后25 d 调查防效为82.3%;药后45 d 调查防效60.7%。因此,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防治穗颈瘟持效期在25~30 d, 施药一次不能达到控制穗颈瘟发展蔓延, 生产上防治两次控制效果较好,建议防治两次。

表1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2.2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 可知,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纹枯病效果较好,药后45 d 调查防效为81.5%,一次用药可以控制后期纹枯病横向和纵向发展蔓延。

表2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3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秋后实脱产量结果表明,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增产效果显著,比空白对照增产21.1%。

3 结论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良好,但一次用药持效期短,后期穗颈瘟继续发展蔓延,建议两次用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防治纹枯病效果良好,防效可达80%以上,一次用药能够控制纹枯病发展蔓延,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增产效果显著,对水稻和螃蟹安全,无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嘧菌稻瘟病纹枯病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嘧菌酯/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应用高分辨质谱法的马铃薯种植土壤嘧菌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试验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