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剧《猫》的美学解读

2020-01-05张美

音乐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贝拉格里音乐剧

张美

安德魯·洛伊·韦伯创作的经典音乐剧《猫》是根据英国剧作家、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诗改编而来的。该剧1981年5月11日首次作为歌舞剧演出,一炮而红,在全球已经演出了7000多场,是英国有史以来公演最久的音乐剧,名副其实的百老汇音乐剧的“长青树”。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剧剧情、角色、音乐、舞蹈、舞美设计的描述,分析该音乐剧的成功和欠缺之处。

音乐剧是现代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巧妙地把音乐、舞蹈、舞台设计、表演和灯光音响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音乐剧的演出和戏剧要素一样,需要借助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和演员的表演。与普通戏剧不同,音乐剧演出的成功与否,跟歌唱、歌手的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和舞蹈设计密不可分。

世界经典音乐剧《猫》自1981年一经上映,即引起轰动,斩获了1981年的伦敦晚会权威奖、奥利弗奖,1982年荣获七项托尼奖,1983年冬尼奖、格莱美奖等多项大奖。该剧曾在奥地利、德国、日本、中国公演,收获无数的好评。多样的音乐元素的完美融合,曲折的剧情,演员的高超表演和炫目的舞美设计都给该剧增色不少。

一、依托经典,故事情节离奇有趣

《猫》的故事来自英国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这为该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好故事。该剧的剧情非常简单,分为两幕,第一幕的内容是子夜的舞会,猫猫的疯狂。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杰利克猫家族开庆贺会,每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介绍他们自己是谁,并且会载歌载舞,展示自己的魅力和优势。他们的领袖——智慧的老杜特洛诺米会在当晚选出一只杰利克猫,派到九重天获得新生,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独特的技艺和魅力,希望被选中,猫儿热闹欢腾,粉墨登场,跳舞欢庆。

第二幕 夏天为何迟到,时光怎样流逝。一只只性格迥异的猫粉墨登场,有充满诱惑力的成熟“猫女”;有象征成熟男性魅力的摇滚猫若腾塔格;还有邪恶的,经常率领一群老鼠作恶的麦卡维蒂;有可爱单纯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还有富贵的猫巴斯特弗·琼斯。邪恶的麦卡维蒂绑架了领袖猫老杜特洛诺米,并装扮成他的样子,后来被两只小猫认出,被揭穿后与英雄猫蒙克斯崔普和其他的雄猫打了起来,结果把电线弄短路了,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整个猫家族陷入了黑暗之中。后来魔术猫米斯托弗里斯施法找回了领袖,灯也亮了起来。正当领袖猫将要指定哪一只杰利克猫获得重生时,格里泽贝拉出现在大家眼前,她年轻时美丽且高傲,厌倦了猫族的日常,离开家族出去闯荡,老年时潦倒窘迫,狼狈不堪地回到家族,起初所有的猫都远离她,避开她,她一个人处在舞台上形单影只,凄凄凉凉。她以一曲“回忆”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感染了大家,家族接受了她的回归,最后她被选中去往九重天。

二、强强联手打造全方位视听盛宴

在导演乔安·罗宾逊访谈录中,导演曾被问到《猫》成为最著名的音乐剧曲目之一,它的历史地位和受欢迎程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她说,一部好剧需要强大的创作团队,包含优秀的导演、编剧、编舞、舞美设计、词曲和制片人等成功条件。团队间各司其职却又能完美配合,相辅相成,使得该剧大获成功。韦伯和蒂姆·莱斯是词曲搭档,他们合作默契,共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剧,但这次他却没有和昔日的搭档合作,韦伯选择为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作曲,其他歌词则由导演特沃恩负责。特沃恩果然没有让韦伯失望,他深入研究T.S.艾略特的诗歌,最后根据《风夜狂想曲》创作出了经典唱段《回忆》。理查德·斯蒂尔格也参与了进来,创作了《杰利克之歌》。第二幕开场的《幸福时光》是由韦伯建议特沃恩从诗集《四个四重奏》中的诗句创作来的。

关于服装设计方面,设计师根据猫的外观和生活习性,设计出的服装颜色明朗,纹路逼真,质地柔韧贴身,易于运动且带有强烈的舞蹈特质。为了显示“魅力猫”的落魄,与其他杰利克猫的不同和格格不入,设计师把“魅力猫”的毛发设计成灰土色,金色的卷发,又长又脏。身上穿着破旧的黑色亮片晚礼服和皮草,金色的卷发和金色的高跟鞋相互呼应,她的形象显示出她年轻时是一只美丽高傲,充满魅力的猫,也曾绚丽无比,后来她想进入上流社会,远走他乡,却被现实社会折磨得体无完肤,如今归来已成为一只丑陋不堪、蓬头垢面的老猫。设计师还在服装设计中加入了朋克文化中常见的饰品,如链条,带刺的皮带,朋克发型,摇滚元素等。由此可见,团队中的成员是相互影响、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完美配合,这就是《猫》能大获全胜的原因所在。

三、“回忆”主题与音乐歌舞巧妙结合

该剧获得大满贯的另一个推动力是巧妙地把“回忆”的主题与形式多样、美不胜收的音乐歌舞相结合。该剧的音乐形式多样,将唯美的古典音乐,动感的爵士乐和狂放的摇滚乐巧妙融合,格里泽贝拉是该剧的主线,而《回忆》就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情感线,《回忆》的主题在剧中出现了三次,引领着观众跟随其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这既是格里泽贝拉跟其他的杰利克猫情感的交流,也是创作者跟观众的一种情感互动的方式。“回忆”这一主题首次出现在第一幕的前半部分,背景曲调虽优美却充满了哀伤悲凉,伴着格里泽贝拉沉重的脚步声,整个画面给观众的感觉是神秘、凄凉、孤寂的。这也反映了其他的杰利克猫对她的态度,好奇、疏离、防备。“回忆”主题再次出现在第一幕的终场,此时的“回忆”是全剧剧情转折点也是全剧情感的转折点。跟第一次“回忆”相同的是背景曲调都是优美且悲凉的,音乐配以格里泽贝拉的肢体语言,体现了她内在情绪的变化,起初她回忆起自己魅力十足、高傲美丽的过去,又想到自己已不再年轻貌美,衣衫褴褛,落魄潦倒的现状,想回归家族,希望被接纳却又忐忑不安的心情随着音乐的变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回忆”主题第三次出现时是全剧的剧情高潮也是情感高潮,这是格里泽贝拉和其他的杰利克猫的情感交流,这也是创作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全剧的主题“爱与宽恕”至此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角色情感在此刻融合在一起,有了归属感。这一段除了音乐、服装、灯光音响外,演员的歌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杰米玛的独唱,后来的重唱和合唱,格里泽贝拉的独唱,唱法的、音乐的、灯光的变化,衬托出人物情绪的变化,格里泽贝拉由一开始的落寞、渴望被接纳演变为后来的感悟,其他的杰利克猫也由一开始的疏离、戒备演变为共鸣和宽恕,所有情绪的变化都随着音乐、歌唱、舞蹈、舞美设计的变化而变化。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舞台表演形式,音乐剧中的舞蹈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剧情,表现戏剧冲突,刻畫人物性格和抒发人物情感的推动力。《猫》的舞蹈设计师吉莲安·莱尼认真观察了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为这些性格各异、性感高傲的杰利克猫量身定做了属于自己的“猫舞”,也奉献给观众一场舞蹈盛宴。剧中舞蹈形式多样,以芭蕾舞为主,集合了爵士舞、踢踏舞和现代舞等舞蹈形式,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穿插剧中,演员的动作,身体的柔韧程度,表情和声音都是模仿现实中猫的样子和生活习性,非常逼真,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另类的猫的世界,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四、《猫》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手法

导演在访谈中曾提到《猫》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手法,艾略特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象征”和“反衬”的手法,这一点在《猫》中也有所体现,“魅力猫”是社会边缘群体的象征;“魅力猫”和“纯洁猫”对应是杰利克猫经历的沧桑和天真烂漫;珍妮点点和巴斯特夫·琼斯分别代表了女权主义和男权主义;摇滚猫和小猫则象征着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性感柔美。这是一个猫的世界,也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浓缩版,该剧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独特鲜明的个性和魅力,魅力猫执着,若腾塔格任性,维克多利亚纯洁,魔术猫睿智,杰米玛天真,麦凯维蒂邪恶,同时创作者也是以猫喻人,不同的猫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比如,格里泽贝拉代表了想挤入上流社会的中年妇女的形象,最后希望落空,晚年落魄回归故里;火车猫象征着热爱劳动的中产阶级劳动人民,富贵猫象征着英国社会的上流人士。“杰利克猫”族中一个个性格迥异的猫是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的画像,创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开始时让我们感到世态炎凉,后又体会到充满宽恕和爱的人类社会。

五、《猫》的争议

对于《猫》的音乐剧类型,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一部讽刺秀,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情节不够深刻的歌舞秀,没有一条故事主线。在访谈中,导演乔安·罗宾逊说,它虽无对白,也无独白,但是一部用“音乐、舞蹈、舞台布景、灯光”等综合手段来表达想要讲述的故事。格里泽贝拉的经历就是故事的主线,“回忆”则是该剧的感情线,她的出现,歌唱,诉说,以及其他杰利克猫对她态度的变化,由开始的好奇、疏离、孤立,到后面的接近、聆听、共鸣、宽恕,一系列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情感的反转。

音乐剧《猫》有经典诗歌做后盾,又有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加持,加之恢弘多样的背景音乐和逼真多形式的舞蹈,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经典音乐剧作。

参考文献:

[1]蒋欣儒:《著名音乐剧〈猫〉之经典元素解析》,《音乐生活》2013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贝拉格里音乐剧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老狗贝拉
田字格里写反义字
唠叨的妈妈
East Side Story
四十九条围巾
看音乐剧
三根横线的秘密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拼音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