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居住模式在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应用
2020-01-05汪晶晶
汪 晶 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1 概述
随着城乡变迁,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科技与智能模式对人类生活和居住模式产生的巨大改变,超老龄的社会问题的不断逼近,核心家庭观念逐步深入,同时单身生活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经济发展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呈现分散的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云技术、交通、通信以及安保服务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和融合方式也应运而生。共享服务或超越物理空间的人际网络构建等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人对居住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结合大数据、科技技术革新、信息基础设施等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从居住模式中思考未来的社会问题,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应用未来居住模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2 未来居住模式
2012年《时代建筑》住宅设计发展趋势论坛中论坛嘉宾们提出了住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混合社区的进化实践、住宅设计的现代东方主义进化、精细化设计的创新性尝试、标准化品质设计、以人为本的品质化设计创新等相关内容。2016年8月,在东京举办了主题为“Co-Dividual分而合/离而聚”的第二届展览,对集体中的个体,个体的集合居住模式进行了研讨。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也在2016年回应该主题,策划举办了Home 2025“想家计划”展览,探讨未来居住模式的多元可能性。之后原研哉继续推动开展了“China House Vision”,并出版了《2025:理想家》,并在2018年9月在北京鸟巢旁举办了“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
2.1 “理想家”未来生活联合实验
日本中生代设计师原研哉、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长沼博之,国内建筑师张永和、张轲、马岩松、张雷、梁井宇、王昀,建筑学界研究者史建、周燕珉都曾对未来十年居住模式的可能性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如400盒子的社区城市、重叠共居、微园林、家具之家等一系列设想方案。《2025:理想家》一书中融合了可移动建筑、箱式建筑、智能建筑、动态建筑以及装配式建筑等理念,探讨出数字化城市发展趋势下,住宅其节能、小巧、生态、机动性的特征都使之成为是未来居住模式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书中提出了五个未来居住不容忽视的问题:低能耗和减轻环境负担、城市保护及老旧住房更新、出行和旅行、公共区域和私人空间、老龄化少子化课题。
由原研哉发起的House Vision项目,以“未来居住新常识”为理念,以“新重力”为主题,在2018年的鸟巢展览中,对中国未来居住环境进行了思考,回归到了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着眼于中国居住环境中的诸多实际问题,不同的建筑师给出了不同的设计回应。青山周平、日本设计中心、长谷川豪、大舍、非常建筑、杨明洁、李虎、MAD等建筑师和事务所都参与到其中,依旧围绕到了居住设计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绿色设计的应用,共享、邻里关系与可变移动住宅空间中的可能性,以及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在未来生活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2.2 我国台湾地区Home2025“想家计划”
2016年10月在台北市开展的Home2025“想家计划”的展览和讲座,开启了对“家”的重新定义,独居、混居、多元成家的“家的需求”被陆续提出,阮庆岳、詹伟雄、谢宗哲三位专家组成策展团队,设计师和企业一起探索未来的居住形态,共从六大主题切入,分别是:“岛屿居:家的在地性”“天地栖:家的永续经营”“共生寓:家的互动”“变形宿:家的新质感”“智慧家:家的智能创建”“感知域:家的冥想空间”,通过家与个人、社会、环境的关系,探讨居住未来想象图。
3 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在这方面的实践较少。比如,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曾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以“极限住居”为主题的对未来居住模式的探讨,但其仅侧重于微空间设计方向,较为局限,并未涉及社会热点问题。所以通过指导廖磊、龚庆琳、李钰睿、罗细川、郑家楹、雷洪谦,共两组同学参与2019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学习上述国内外案例,试图共同探究未来居住模式在城市有机更新设计中的应用。该竞赛的主题是“空间挖掘——城市有机更新设计”,同学们在关注城市空间更新、社区营造、空间挖掘、植入新功能、激发城市新活力的基础上,运用建筑信息模型,在成都老城区的城市空地上进行居住综合体设计,实现未来居住模式在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应用。
3.1 移动楼板共享住居
廖磊、龚庆琳、李钰睿这组同学选择的地块为成都奎星楼街区,这个街区因为明堂创意园区的介入,使其成为了一个集文创、饮食娱乐、多人群混居的老街区。但目前仍以艺术创意工作室、餐饮业、艺术画廊、音乐表演厅等功能空间的增加,为主要的城市更新方式,缺乏与之配合的多元混居综合体。而移动楼板共享住居这个方案,概念来源就是将生活与家,创客工作与住所融合起来,建立一个属于年轻社群的综合居住场所,以保证居住者可以在居住综合体里同时进行办公、娱乐休闲、人群交流、基本居住等活动。特别针对的是现在创客工作室的小型办公需求,加入了办公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社群app便于综合体内不同爱好和志向的年轻人能建立不同的群组,线上线下多维交流,将智能信息系统运用到缩短人际之间的距离中。同时不只针对年轻人,考虑到奎星楼街本身老龄化的居住人群特点,以及饮食文化商业街的街道属性,底层设置了老年活动区和商业功能,让年轻人可以与老年人在公共区域内实现交流和互相了解的可能性,真正达到混居的目的。
通过移动楼板的参数化设计解决青年居住群体对空间的多元需求,不仅能满足从独居到混居的共享居住可能性,还可以配合不同的经济条件,建立智能信息化平台,以3D空间模拟,对邻居共居的环境临场感和视觉化提供了可能性,实现订制化空间需求。而移动楼板的产生随之会带来竖向公共空间的多元可能性,在其中植入公共功能和绿化庭院设计,满足居住在其中的不同社群的公共交流需求,也同时为处于老城区有限地块内,提供竖向的景观可能。标准化后居住体块的大小由墙体高度决定,楼板大小将不变,利用滑槽将楼板固定,利用液压装置实现可移动,墙体楼板的可拆分能保证后期根据新住户的需求,建成住宅的可变性。通过规划一个空间平台系统,透过3M的材料科技,让可变动的室内空间架构系统成为可能。
3.2 “半潭秋水一房山”新山水住居
罗细川、郑家楹、雷洪谦这组同学从“清明上河图”的传统商住一体的生活模式出发,思考如何创造属于现代城市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山水住居。他们选择的地块在成都宽窄巷子旁,利用该区本来具有的人文气息和商业活力,通过造园手法与共享空间的结合,设计一个可居、可游、可观的居住综合体。整个居住综合体将街巷概念融入其中,设计了“游园路径”,通过坡道、景观楼梯,水景、绿植墙面,力图在竖向空间中形成新山水住居模式。通过学习王欣《如画观法》中的教学案例,该方案将中国传统的游园系统,融入到新住居当中,让这一符合未来生活需求的居住模式拥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空间意蕴。整个综合体中融入了办公、交流、居住、餐厅、青年旅舍、loft居住等多元功能,在实现共享居住的同时,还将建筑作为一个街道和园林进行了设计,将其置入宽窄巷子街区,不仅能够提供很好的商住一体空间,还为城市更新加入了新的景观体系,注入了商业与景观的双重活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理想家”计划的延伸性探究,借由在成都老街区未来居住模式综合体设计方案的实践,在教与学中找到智能信息化时代未来居住模式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应用的可能性。总结得出,未来居住模式中需涵盖的内容有:共享可变式设计、新技术新材料运用、智能信息化平台使用、多元混合功能与城市再生的引入、中国特色居住空间概念的衍伸。只有将这些要点融入到未来居住设计中去,才有望设计出符合城市有机更新需求的新居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