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三处内容的商榷
2020-01-05翟海龙岑瑞祥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黄石435000
翟海龙,岑瑞祥(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 黄石 435000)
孙虹、张罗主编的临床医学本科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条理清晰、内容严谨丰富、简洁明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1]。但该教材有三处内容值得商榷。
第159页原文:“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梨状孔”[1]。笔者认为应改为:“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突(下)共同形成梨状孔”。上颌骨包括1体4突。1体即上颌体,4突即额突(frontal process)、颧突(Zygomatic process)、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和腭突(palatine process)[2]。腭骨的突起包括眶突、蝶突和锥突[3-5]。因此,第9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原文中的“腭骨突起”这一表述不够严谨、简洁,而且会让人产生“腭骨的突起也参与形成梨状孔”的误解,所以原文中的“腭骨突起”应改为“腭突”。
第296页原文:“1964年,Epstein与Barr发现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后命名为EB病毒),1966年Old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EB病毒抗体。”“1964年,Epstein与Barr发现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后命名为EB病毒),”这一内容已在临床医学本科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中已有介绍[6-7],从内容简洁、不重复的原则考虑,这句话是否可删除?
第297页中的图4-9-4显示一中老年女性鼻咽癌患者左侧颈深上淋巴结肿大,但鼻咽癌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8-9],因此,是否可将此照片换为一中老年男性鼻咽癌患者颈深上淋巴结肿大的照片?
第297页中原文:“目前已开展有EB病毒壳抗原(EBVCA)、EB病毒早期抗原(EBEA)、EB病毒核抗原(EBNA)和EB病毒特异性DNA酶等抗体检测。”这里EB病毒壳抗原(EBVCA)、EB病毒早期抗原(EBEA)、EB病毒核抗原(EBNA)和EB病毒特异性DNA酶均为抗原,后又说“等抗体”,专业人士是能理解的,即: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10],但临床医学本科生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即:到底检测的是抗原呢?还是抗体?还是两者都测呢?因此,是否可改为“目前已开展有EB病毒壳抗原(EBVCA)、EB病毒早期抗原(EBEA)、EB病毒核抗原(EBNA)和EB病毒特异性DNA酶等抗原的对应抗体检测。”
这样,这本作为全国权威的临床医学本科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材将更严谨、更简洁、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