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创新”发展智慧农业
2020-01-05陈足青汤静静江苏省阜宁县农业信息中心
陈足青 汤静静/江苏省阜宁县农业信息中心
2018年以来,江苏省阜宁县紧紧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思路,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以互联网改造农业、服务农民,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数字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和显著成效。
阜宁立足农业大县的优势,在全县有机稻米、益农信息社、设施农业、畜禽、水产等基地,建立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统一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电子档案,建立长期的物联网环境监测和可视化监控,建立全生命周期可视化追溯系统,建立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智能物流、冷库等全产业链配套设施,提高阜宁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技术。传统的业务型单维度数据建设,无法解决业务发展导致的数据结构越来越臃肿问题、数据汇报多门导致的唯一性问题以及跨部门数据管理难导致的数据一体化问题等。阜宁县域数字农业时空大数据平台以“时、空”为核心逻辑的数据体系,首先通过确定每条数据到底“在哪”、是什么“时间”的,给所有数据提供一个可以竞技的擂台,逐步推进数据唯一化,并识别出重复的数据,治理数据采集过程,解决基层重复采集,通过数据业务标签化的方式,最终实现数据一体化。
创新服务。阜宁县域数字农业时空大数据平台用户群体包含政府领导、相关业务管理人员、农业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以及消费者,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平台信息服务机制。在针对不同用户的服务中,均采用GIS可视化方式对数据、信息、应用等进行输出,使领导“以图决策”、管理人员“以图管农”、专家“以图支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图生产”、农民“以图作业”、消费者“以图溯源”等。通过可视化方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增强了应用和服务的空间感。
创新合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数字农业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财政资金,鼓励平台实施落地。同时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推进智慧农业云平台、信息进村入户、专业人才培训、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等,创新农业信息化投入机制,通过服务外包、技术协作等方式,与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物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
阜宁县加强了农业信息基础建设,着力提升了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将农业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以大数据驱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以蔬菜安全质量水平与环境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农药为例,项目可实现高毒农药的100%替代,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平均年每亩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5次,同时利用专家管理指导系统,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等关键环节,大幅度提高蔬菜安全质量水平。物联网网络体系服务系统实施后,不仅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可得到实时高效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建立专家服务系统,全县年专家成本可节约7.5亿元,劳动力成本节约13.5亿元。平台建设大大增加全县农业发展后劲:智能化生产和经营,农业效益不断提升;电商龙头企业带动百姓致富能力不断加强,加快农产品出村进程;智能农业信息化管控,减少劳动力消耗,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带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