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繁华 秋之丰硕
2020-01-04辜雄
辜雄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为清江书院。书院一直高悬两块牌匾——“斯文在兹”“读书立品”。教化苍生,培育栋梁,承接文脉,开创未来,一直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将“斯文在兹、读书立品”作为立德之根基,文明之底蕴,坚信唯有书香的滋润,唯有文明的传承,百年老校才能愈发厚重,也愈发青春。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又被命名为四川省刘瑞龙红军小学,红色的基因在这里传承,革命的信念在这里生长。“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已经成为师生内心的需求。
2018年,“新教育实验”在旺苍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唤醒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新教育让这所百年老校找到了传承和创新的结合点,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学校成立了一院七中心,结合东河小学传统活动,以“一校四节日”为载体落实新教育工作,创建起“一城一校一精神 读书立品 红色育人”的整体文化构架:春天“小红军体验节”,夏天“小白杨艺术节”,秋天“小博士”科技节,冬天“小书迷”读书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做实做细新教育。
学校师生共同的愿景是:
学生学业优秀,教师工作努力,形成东小品质。
学生踏实做人,教师乐于奉献,铸就东小品格。
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规范文明,培养东小品行。
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成为名师,打造东小品牌。
学生梦想远大,教师追求高雅,提升东小品味。
营造书香校园新行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架起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阅读,就是这座桥梁坚实的基石。
阅读使人有底蕴,阅读使人有品位,阅读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师生的精神发育历程,就是阅读融入一个生命、一个群体的历程。东河小学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底蕴,常抓不懈。
建设阵地有保障
东河小学有藏书4万多册的莲萍书屋,全天开放,这是一位叫薛莲萍的红军奶奶捐出全部积蓄修建的校园书屋。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置两个书橱存放书籍,书橱里的书由班级派专人管理,学生随时可以借阅;学校成立“立品书社”,老师们在书社共读分享,通过专业阅读、个性化阅读,提升老师的人生视野和专业素养;建立“立品之声”网络阅读平台,老师们按主题诵读分享;每个班级成立读书会,通过APP小程序建起“班级之声”;学校成立“红五星志工团书香部”,各个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书香部”,家校总动员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通过各种平台的搭建、读书场所的维护、读书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师生有书可读,有书悦读。
图书选择渠道广
学校读书馆有专人管理;班级课程开发目标明确,根据需求选择系列书籍;开启“利用红色文化进行群文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促进学校群文阅读工作上一个平台;学校在课题的统筹下,上好阅读指导课,定期购买书籍,为孩子读好书倾尽全力;学生自主阅读书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书籍,放进班级的“图书银行”,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寒、暑假,学校将图书馆“爱的书库”里的图书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假期进行阅读,让书籍发挥真正的作用。
分层推进见实效
在全面推进阅读中,有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有年级层面的分层推进,有班级层面的特色阅读。
学校层面: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举办“小书迷读书节”活动(已成功举办14届),老师成立“立品书社”,家委会组建“红五星志工团书香部”,开发班级阅读课程,使学校阅读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年级层面: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周一诗,每周一节阅读分享课、一节群文阅读课。
班级层面:结合“红色完美教室”的班级精神、奋斗目标等,做班级阅读课程。如欧雪梅老师带领一年级(六)班孩子进行“与四季同行古诗词诵读”小课程,杨菲老师带领一年级(五)班孩子“走进大自然”写绘课,何慧老师带领二年级(三)班孩子进行“一片叶子”小课程,尚媛老师带领五年级(五)班孩子进行“穿越之旅”,梅琳老师带领五年级(六)班孩子开展“三国之旅”;根据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如利用APP开展诵读红色歌谣活动,利用教材及课外资料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拍摄微电影活动,利用绘本开展写绘活动,利用“班级书香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利用读书节开展“经典吟诵”“红军城小导游”“好书推荐”“最美读书卡”等活动。
在活动内容及形式上,一方面从学校、年级层面,强调保障阅读时间,榜样引领,家长助力,用活动吸引师生共读,全员开展主题阅读;一方面从班级层面强调班级阅读课程建设,个性化自由阅读等个体差异,提倡广泛阅读,将阅读与生活运用结合,将阅读与思维训练结合。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教师、学生、家长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聆听窗外声音新举措
博识雅行,研学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所属东河镇将建设为红军小镇,学校将成为红军小镇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师生们多方努力,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双向发展,落实“一城一校一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东河小学一直重视让师生“聆听窗外声音”,与山东文登小学结成友好学校,每年互派学生进行研学交流。寒、暑假,开启延安红色寻根研学、井冈山励志研学等系列活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红军城文明小天使志愿者”“我是红城小导游”等活动。学生自带清洁工具,走出校门,清理垃圾,擦洗门窗,清除小广告,把红军城的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打扫卫生。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宣扬感恩、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聆听窗外声音,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展现出积极向上、文明有序、互帮互助、永不放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
缔造完美教室新理念
刘瑞龙红军小学全体师生铭记红色历史,满怀壮志豪情,以缔造“红色完美教室”为抓手,落实各级领导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东河小学以“红色星空、红色足迹、红色文化”为班级文化建设脉络,提出“一城一校一精神”整体思路,把红军精神班级化、系列化、课程化。国家级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孩子们真正领悟红军精神,成为新时代合格接班人。学校将原有的管理方式、学习方式和新教育相结合,让老师聆听新教育专家讲座,思考班级文化,编辑班级文化指导手册,每个班都根据自己设定的文化目标,构筑自己的班级文化内涵。老师和学生在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建设完美红色教室,旨在将“智勇坚定 排难创新 团结奋斗 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注入师生心田,让红军精神成为师生精神世界的核心力量;让红军精神形成办学品牌,引领学校发展;让红军精神细化为系列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让红军精神落实为行为习惯,师生形成良好品行;让红军精神在新时代引领广大师生为伟大民族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构筑理想课堂新模式
学校初步形成“一网三研六课”的格局(新教育网,集体备课研究、组内学科研究、全体教育研究,六种上课方式),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进步。老师们以踏实钻研的态度认真学习新教育理念,跟随专家们的指引,让心中的教育理想种子破土、成长、开花。
见面课、达标课、指导课、汇报课、随堂课、研讨课,丰富多样的磨课形式,让理想课堂根植于教学一线,让好课堂的理念深入人心。
所有学科,让“六度”课堂落地。无论是教研课还是随堂课,上课老师都围绕“六度”进行反思,听课老师都从“六度”的角度观课:课堂上,学生有探究的时间,交流的空间,展示的平台……“六度”课堂关注学生个人探究的有效性,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老师点拨的针对性。
以赛促研,以研促教。在研讨中,老师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六度”之根本,是明确自己所教学科所教学段的“度”,即对教材的理解度。“六度”课堂实践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殿堂快乐自由地奔跑起来。我的学生处于怎样的参与状态?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自由?我在延展上做了什么,效果怎样?我引导学生练了什么,效果如何?我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诸如这些问题,课前要有清晰的认识,课上要适度地调控,课后要及时地反思。在课堂上,尽可能去做一些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事,为学生的整体素养添加美丽的色彩。
新教育十大行动归根结底就是做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东河小学的老师们在新教育的引领下,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構筑理想课堂的研讨实践中,将学生放到整个教学的中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百年老校不负岁月,继续培育出一代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