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新定义教育
2020-01-04朱永新
朱永新
教育,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焦点。但是,即便如此,可能也没有任何时刻的教育,能够像新冠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那样,不仅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也把手机、电脑变成学具和教具,让家有学子、家有教师的千家万户,都深度卷入到教育之中。
对学生来说,一人上学,全家上课:疫情下,客厅变成课堂,父母成了同学……
对老师来说,教师变主播,热搜网红多:有的在卫生间直播,用拖把当教鞭;有的把自家的白衣柜,当成小白板……
早在20年前,一位小学生在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我期待的2020年》中写到:“到了2020年,学生们都不用去上学,在家里就能上课。”
谁也没想到,在20年后的2020年,这个梦想实现了。只是,它是以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被迫实现的。
去年,我写了一本小书《未来学校:重新定義教育》,其中谈到未来学校会变成新型学习中心,与网络学习中心共同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未来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家学习,也可以到各种学习中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樊登读书会有近1200万人听了这本书的音视频,近8000人留言,有一大半人呼吁这样的理想学校早日出现,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有人问:“这样的学习方式何时能够实现?”我说: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教育大变革的前夜。推开窗,可能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没有想到,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夜之间,就重新定义了教育:全球很多国家的学校校园关闭,不能正常上课,世界上15亿左右的学生,中国两亿多中小学生,不得不在家中接受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
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互联网教育试验。不幸的是,据新华社8月2日报道,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1800万,并以单日新增二三十万例的速度逼向两千万例,英国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报告预估,新冠疫情导致的教育预算削减和贫困加剧,可能在今年内导致全球至少970万儿童永久失学。
和这些可能将永久失学的不幸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不仅控制了疫情,而且通过网络课程的推进,把“停课不停学”落到了千家万户。
仅以我们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5月初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台浏览次数达20亿,访问人次超过17亿次。从高校来看,截至5月初的统计显示,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当然,疫情来得猝不及防,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也是赶鸭子上架式的跨越发展,具体发展中,既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时刻,也有不少值得汲取的教训,需要我们在下一个阶段进行调整。
后疫情时代,网课的形式还会持续。无论是随着零星的疫情,会阶段性或者区域性地需要以网课代替现场教学,还是更长远来看,教育因网络的介入出现许多根本性的变化,都在促进我们对于教育的反思。
后疫情时代:教师从传授知识到激荡心灵
疫情期间的一声令下,所有教师都投入到在线教育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要想在后疫情时代走得更稳更远,我们需要总结更多的教训。
首先,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基本上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网络上,在教育形态上并没有太多变化。
一个老师,在教室里教30个学生,在云课堂上仍然还是教那30个学生。这样的网络教育,并没有对教育形态产生积极的改变,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彼此之间协作的力量,也不能充分体现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网络融合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可以通过对教育形态的调整,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力量。比如,我们可以一方面让一部分老师奠基根本:对基础知识开授大课,老师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听得欲罢不能,把这些“母乳”式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们牢牢掌握。另一方面让一部分老师发展专长:围绕更多不同的专业内容,提供更为精确、更为深入的教学,让更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多选择,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个性化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调整,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主播的同时,能够让每一位老师呈现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为每一个老师赢得更多成长的时间与空间,促使老师在专业能力上的进一步提升,让工作变得更得心应手。
其次,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中,暴露出很多教师网络教学基本素养和技能有所欠缺。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早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是,从教育工作上,和网络的联系并不紧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推动了很多年,事实上,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普遍没有真正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既然我们习惯了学生们来到学校面对面地上课,又怎么会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工作呢?所以,包括学校里的电脑课等等,也都是不受重视的次要学科。
在网络教学上基本素养和技能的匮乏,出现了不少事故。从新闻上可以看见,有的老师全情投入,讲了整整一节课,却没有打开麦克风,自己演出了一场“默片”;也有的老师不懂基本的软件操作,在网络“卡壳”退出直播间后,再次进入,就不知如何继续上课……
在后疫情时代,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如何用更多的网络技能武装自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重要的,还不是以上两点,而是老师在互联网教学中,如何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灵交流。
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教育的“立德树人”之根本不会变。根据教育最根本的属性,教师的使命归根结底还是在教人做人。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教育发生在教室里,老师无论是给学生一个笑脸,还是走到学生身边,拍拍肩膀,这些都能够迅速地、简单地同时又有效地进行双方的沟通。当教育发生在互联网上,有没有办法来解决心理沟通和心灵交流的问题呢?
这也是我在《未来学校》一书之中,提出过的很重要的问题: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如何才能更好地相互补充?怎样才能用人工智能推进人类智能,从而共同推进教育的发展?
好网课的标准,需要老师有出色的表演,同时需要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我想,这意味着现在的传统老师,需要成长,需要蜕变,需要成为新型老师。
一方面,老师必须摆脱过去传统教育中的角色定义。今天老师的传统角色、传统工作,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对知识的传授上。这种知识传授,是人工智能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的新型教师,应该和传统教师有所区别。新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为学生心灵搭建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新型老师的使命称之为“助学”,也就是更深入地关注学生的心灵,进行有深度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学生和社会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庭之间等等不同关系中,搭建沟通的桥梁。人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也就是新型教师应该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关键点就是教师如何在互联网上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灵问题。
一旦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从本质上为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减负”——真正地为师生“减负”,绝不是减少课时或者少布置作业,实质是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师生的无效劳动,从而让教师和学生从教与学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收获幸福。
最后,说到教师,我们还不能忘记一个群体:社会教育机构,尤其是互联网社会教育机构。
在这一次疫情期间,互联网社会教育机构迅猛发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之中来。这个群体的从业者,也就是一群新型教师。这些老师过去在教育中的定位,更多的是定位为补习,是对学校知识的补充学习。这一次疫情中,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教育的主体,积极拓展着教育的渠道,实现着自我的价值。我们也希望这样的一个教师群体,在后疫情时代,不要回到补习的道路上,而是能够继续在教育教学上往前探索,让这群老师成为整体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促成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教育资源的丰富化,从而进一步共同推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化发展。
后疫情时代:学生从被动应对到自主规划
对于学生而言,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最重要的恐怕是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学生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学习的。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全社会耳熟能详,但是直到今天,虽然学生早已经是拥抱网络的主力军,是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同时却是教师、父母特别防备的群体,甚至在很多老师和父母心目中网络对学生而言是洪水猛兽。
无论是网络游戏会让学生沉迷,乃至于产生网瘾无法自拔,还是网络的各种社交媒体或骗子横行,让涉世未深的学生受骗上当,或污言秽语,全社会习惯于把网络形容为罪魁祸首,导致了我们一方面在生活中依赖网络,一方面在教育中逃避网络,这是一个很荒谬的现象,却成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现状。
这一次疫情,逼迫我们开展在线教育,全社会才开始正视在线教育的利和弊。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成功的学习案例。
比如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江苏海门的实验区,他们也围绕这一次疫情中的网络教育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已经在相当部分达到“停课不停學”的目标。他们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积极研发丰富课程资源、精选具有点播、互动、后台管理和错题库收集等功能全面的线上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告知家庭从而积极进行家校互动,各教学主体认真组织教师、教研员实时进行线上辅导、作业批改、及时反馈评价、进行答疑助学……如此多管齐下,2020年暑期的中考高考各项指标,全面超越当地历史最高水平,均是南通市第一。
新教育海门实验区也发现,影响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懂得自律、学习认真、尊重他人的学生,学习效率最高,在互联网上的学习收获最大。
所以,只要我们懂得运用教育的规律,那么在家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习,也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一次疫情导致的在线教育中,也不只是学生的优异表现。同样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在电脑屏幕前竖起一张自己的照片,以此蒙骗老师;还比如有的学生关上摄像头,假装自己的电脑有问题,逃避在线的学习。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作为学习软件的钉钉,在短时间之内,因为承担了网课教学的很多工作被无数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积极打分,分数低到无法再低,一度成为全社会的笑谈。这样的一些现象,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后疫情时代,在未来的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特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让互联网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想以下几种能力,可能是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中,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也是我们需要对学生特别重视特别培养的几种能力。
第一,学生需要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生的自控能力,其实和学生的内驱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才会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向上的动力,这种从内心生发的动力是源源不绝的。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之下,学生才会面对着诱惑,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控制自己,并且在不断控制自己的过程之中,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最终形成真正的自律。
第二,学生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上,我要特别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当我们把更多的学习放到了云课堂里。一个孩子对所学资料的理解、分析、研究相关的能力都是阅读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学生相关能力比较强,就决定了他自身的知识背景比较丰富,也就决定了他从同一个老师同样的讲述之中,能够立刻汲取的信息比较多。当他能够听懂并且深刻地理解老师讲述的内容,就意味着他接下去进一步的思考乃至创造,就成为了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我之所以用近30年的时间,一直大力倡导阅读,推动全民阅读,尤其是重视儿童阅读,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三,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规划的能力
自我规划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是根据变化来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在我们规划之中,并不是每一步都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想象进行,但是有了正确的规划,我们可以保证学习的方向不会错误,学习的路径不会偏离。
在这样的大原则保护之下,通过自我规划,学生就能够实现有效的积累,就能够把学习所希望达成的最终目标,逐一分解,从而落实在一个个课程之中,一节节课堂之中,一天天的求学之中,最终积累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学生需要提升未来智能的能力
我在前不久和英国人工智能协会的会长卢金教授进行对话。卢金教授在他的心理学研究中,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卢金教授认为,未来的人们应该具备7种智能。
在这七种智能中,一是学术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这是对关于事物的整体性理解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智能。这意味着人们应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应该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二是社交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这是指与人沟通交往和良好合作的智能。
除此之外还有元认识智能(meta-knowing intelligence)、元认知智能(meta-cognitive intelligence)、元主观智能(meta-subjective intelligence)、元情境智能(meta-contextual intelligence)以及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其中,卢金教授对于人的社交智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她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智能是与其社会互动能力紧密相连的。“智能不仅源于人际互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际互动之中。”人类想要在 21世纪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交智能。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源于我们的感官,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深入理解。”
恰好就在清华大学的2020年的毕业生之中,有一个被称为“神仙班级”的自动化系65 班,就在验证着卢金教授的分析。
这个“自65班”连续两年在自动化系平均成绩保持第一,被选为清华大学 “无人监考” 试验班级,全班除 1 人选择出国深造外,25 人成功取得“保研”的资格。这个班的秘诀就是:集体自习。他们改良了传统的集体自习模式,由时任班长的康书博找来了全班各科成绩最为优秀的同学,请他们作为 “学科带头人”,组建各学科总结小组。每天晚上,由总结小组成员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自己总结的课程内容。到了大三专业课繁多,难以确定时间组织大范围的自习,他们又将集体自习的阵地转移到了寝室之内,为方便自习时随时讨论,几乎每个寝室都买了白板,挂在桌边……
共同求真、团结一心、彼此信任……这样一些特质,逐渐成为全班的主色调。本来不愿意参与的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入进来。
有的同学说:“以前我自习的时候,看到一个比较生僻的知识点,觉得这个东西肯定不会考,就不管了。但他们让我来做总结,我必须弄清楚一些细节才能上得了台,这时候我会发现,哦,原来我有这么多的漏洞!”
有的同学说:“回答问题的人有时感受到你问的问题确实击中了要害,你的問题同时也帮助了他,你自然不会羞于提问。”
有的同学说:“通过来回地交流,你自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新的思想像是瞬间迸发出来了一样。”
我们相信,这样善于自主学习、规划人生的学生,在后疫情时代,会越来越多。
卢金教授指出的这些智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今天的学生最为欠缺的两个大的能力:一是跨学科的项目的学习能力,也就是学术智能;二与人沟通交往和良好合作的能力,也就是社交智能。
这两种能力,都从在线教育中能够找到发展的路径,并且能够指明我们所需要开展的各种学习。比如学术智能,显然包括如何利用网络精确有效地寻找和甄别资料的能力;比如社交智能,显然包括我们在网络上正确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在当下还远远不够重视的,但是,在后疫情时代,直至未来的生活中,这些必将会成为学生成长的方向,而这也是我们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努力的方向。
孩子内心不愿走的路,即使勉强去走,最后往往也是绝路。当我们真正尊重学生的选择,协助学生做出符合内心的选择,自主规划学习乃至人生,就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应对“网课”变成自主成长,“网课”自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让孩子们如虎添翼。
后疫情时代:国家从因地制宜到公平个性
几千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样美好的教育理念,就像一轮明月,千年以来,一直在指引着我们在教育路途中摸索。直到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可以说孔子所提出的理想如今不再仅仅是一个理想,而是一个可触摸甚至可抵达的明确目标。
无论是从国家、社会、学校等等层面,我们都可以明确地看出:在线教育,能够同时推动教育公平与教育个性的共同发展,也就是能够同时推动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真正落实。
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利用我们政府组织能力强、号召能力强、动员能力强的优势,更好地布局,更快地推进,更深地进行教育的变革?这是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认真研讨的首要问题。
从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很欣慰地说,在网络基建上,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尽管我们仍然从各种渠道发现,哪怕是在网络上,仍然存在着偏僻地区、乡村地区等等网络教育还有很多不足,但从整体工作而言,我们的网络教育工作,尤其是我们的网络基建工作已经走在了前列。
但是,从另一方面,从人们的实际需求来看,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仍然不够。尽管我们中国有中小学教育网,有中小学教育网的云平台,但是很多学校想要寻找合适的资源,还是很难找到。
所以政府需要从资源、从基建、从制度上继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辅助,包括对网络费用的补助等等。只有对互联网在线教育进行整体的谋划、立体的开展,才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得到迅速有力的提高。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就提出了几个此类提案。
我建议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
调查表明,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即便在农村,未成年人的上网比例也高达89.7%。但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技能主要用于聊天购物和娱乐游戏,硬件基本技能缺失严重。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网络及网络背后的软硬件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网络素养也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素养。
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意义
近些年来,不断有所谓“手机、游戏、直播、短视频毁了下一代”的说法见诸媒体,很多学校和父母也因此对孩子上网采取了完全禁止的做法,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不允许APP进校园。但是,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割裂开来,将未成年人排斥在数字世界之外,这显然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悖的做法,既不可取也很难实现。
目前在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使用iPAD教学已经是普遍现象,很多地方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教学体系,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得力助手。国内外研究显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技能、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有必要引导全社会认识网络时代的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的人生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第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网络素养课程
目前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下,网络素养相关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被全面、合理、科学地纳入普及性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无论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量,还是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都远远无法满足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需要。
由此形成了两个完全脱节的世界,一边是孩子们在网络中自然生长,建立自己的秘密花园;另一边是家庭学校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只关心学生的学科成绩,漠视他们在网络中的言论与行为。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系统规划与组织。
第三,家庭应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
父母的网络素养对未成年人有言传身教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有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调研发现,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的网络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越强。调研中的父母大多认同互联网对孩子有帮助,应该多接触而不与时代脱节,但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因此,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中,应当将家庭纳入其中,首先让父母懂网,学习如何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
第四,通过阅读、影视欣赏等多种手段,培养孩子自主提升网络素养的能力
一般而言,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由同学、朋友或者其他“非正规”教育渠道完成。这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素养存在明显的短板,存在过度沉迷、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很多隐患,也充分反映出青少年在网络时代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特点。
我们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特点,协助孩子通过阅读网络主题的图书、欣赏网络主题的影视等有效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青少年自主提升了网络素养,而且提高阅读能力,提升欣赏水准,强化核心素养。
第五,发挥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的作用,通过“科技向善”,探索新的数字技术,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空间和内容,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贡献力量。应鼓励企业探索通过产品或技术来实践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上线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机制等。事实证明,互联网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大有可为。如针对网络游戏采取的各种配套服务,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用户游戏时长。一些网络公司也发起了各种行动,为家庭提供网络教育辅导,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为大中小学校提供课程和师资培训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希望尽快建立政府牵头,加强“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为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建议,为公益性学习资源与在线学习免流
对于贫困地区、生活困难家庭来说,虽然课程资源由国家免费供给,但在线学习需要流量费用。在数字宽带未能覆盖的贫困偏远地区,学生只能借助于手机等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来学习,流量就成为学习的拦路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两张照片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登:一张是河南南阳一名高三学生在平房的楼顶,蹭邻居家的网络上网课,一张是河南洛宁县14岁的初中女生晚上在父亲的陪伴下,到村委会大院支了一张桌子蹭网学习。这既是农村学生刻苦学习精神的体现,也是实实在在的无奈之举。
一是流量费用较高。很多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的学生家庭,都没有安装宽带,只能使用手机网络流量上网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线上课程学习中,高清画质的视频节目一般一个小时需要800MB左右的流量,如果一天上网课5小时,需要近4G流量,一个月需要100G左右的流量,这意味着无论哪个运营商推出的流量包,一个月花费都在百元以上。这对困难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二是缺乏针对公益性学习资源的一揽子免流方案。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成为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据工信部《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比上年增长71.6%,三大运营商对于流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推出了不限制流量的無线流量卡,运营商也纷纷选择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定向免流服务。但是,所谓无限制流量的电话卡,使用满40G流量后,就会限速,变为3G网络,是降速不限流。而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的免流服务,则覆盖面有限或者带有附件条件。比如网易和联通合作推出的“网易白金卡”,只对属于网易的APP产品都免流量费。说到底,运营商的免流套餐或者服务,是服务于商业目标的营销手段,而不是针对教育的公益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网络学习是必然趋势。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应考虑和照顾到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需要,以跨越数字鸿沟、保障教育公平。
我建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面实行公益性学习资源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免流服务
一是对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贫困学生提供网络流量补贴,并逐步扩大到所有中小学生。教育部、民政部、工信部合作,为家庭没有能力安装宽带的贫困学生提供网络课程流量补贴费用。具体可以使用“双列表”的方式:民政部门列出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学生名单,教育部门列出可以免流量的学习类网站,工信部门协调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在这些列表内的网站进行学习时减免流量费,可以采取运营商为学生提供免流服务后获取政府补贴形式进行。
二是推进对所有公益性学习资源,提供免流服务。首先,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公益类学习资源的甄别,选出一批质量高、效益好、使用广泛、公益性突出的学习资源类网站和APP。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三大运营商支付定额的流量费用,购买流量定向服务。所有学习者在浏览、使用这些公益性学习资源时实行定向免流。
有问题,就有建议,就可以推进行动,就能够解决问题。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强调,阅读,是推进教育公平最简单最有效的工具。如果说阅读是促进一个人由内而外,通过养成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推进教育公平,那么,在线教育则是建设由外而内的环境,通过帮助人们获得更多资源,来推进教育公平。阅读和网络,一内一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推进教育公平。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聚集更多教育资源,并且引进良性的竞争,让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好、更多。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的无限丰富的资源,也就能够帮助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中不断汲取更多养分,帮助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后疫情时代:父母从简单配合到王者归来
应该说,这一次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最让人意外的是家庭教育。
疫情让我们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长一个寒假,疫情也一度让父母们在家里和孩子朝夕相伴,父母孩子在一起厮守了长长的一段时间。从教育规律来看,亲子陪伴的时间增加,应该会改善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石,由此会带来家庭教育效果的加强。
但是,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
疫情下的家庭,正是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陪伴的时间增加,反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调查数据表明,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下,学生无论是溺水身亡,还是跳楼自杀的比例,都比疫情之前要高得多。
这个让人悲哀的事实,凸显出了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在为人父母的人群中,有为数不少的父母,还并不懂得怎样和孩子正确地沟通和表达,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社会关系还是家庭关系,都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在未来,对于相当一部分父母来说,在家工作会成为生活的常态。
今年7月6日,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了一项决定,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集团办公室减少50%,原则上鼓励非生产一线的员工在家上班。富士通公司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综合IT科技集团,在全球拥有15万名员工,在日本拥有8万名员工。这家公司并没有因为疫情而遭遇困境,但它已经在疫情下重新思考、积极行动,进行了劳动制度的改革。这家公司的改革基础是:全公司因为疫情导致大部分员工在家上班3个月,结果发现因为视频会议、手机、邮件等网络的联系沟通,对正常业务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反而在某些事务上效率大大增加,比如在客户联络上,疫情之前都是采用登门拜访的方式,一天最多跑3家,在网络上以视频会议软件进行沟通,一天可以联系10家客户。公司内部调查显示,80%以上的员工认为利多弊少,渴望继续这种模式,于是公司进行了以上调整,并且取消劳动时间限制,以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估。
要知道,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论资排辈,尤其是大型日企,历来被认为是日本社会保守势力的一个象征。这一次的改动,与其说是在疫情冲击之下的改革,不如说是因为疫情而发现新的历史趋势,顺势而为。
不仅日本如此,在中国,在美国,全球各个国家,都有类似的情形发生。比如今年5月12日,推特首席执行官杰克·多尔西就向员工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即使为遏制新冠疫情而实施的限制措施解除,除了维护服務器等需要到岗上班的员工还是要前往办公室之外,其他员工此后可以永久性在家工作。
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就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有更多的作为父母的员工,进入到这样的生活状态。这些父母会有更多的时间必须和孩子相伴。所以如何与孩子交往,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成为了后疫情时代父母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什么在疫情之下,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面临生死威胁让一家人更亲密,反而产生了如此尖锐的对立冲突?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时至今日,我们的父母仍然是把分数、把考试,放在了第一位,甚至放在唯一重要的位置。父母们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学习,把在生活之中进行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等等提升,全都视而不见,全然不顾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幸福感,而是把学习结果——得到高分作为唯一的目标。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从教育的科学性来说,还是从父母自身的教育需求来说,还是从儿童成长成才的规律来说,父母首先需要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良,需要牢记一点: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家庭教育,不是部分复制学校教育。父母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报听写,辅导孩子写作文,写数学题,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协助孩子树立理想、挖掘潜力。
作为父母,当然要培育孩子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人上人。真正的成功更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我,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有品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注重让更多家庭明白:教育中,有很多独特的手段,是我们需要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
比如,强调生活仪式。这是让每一天都变得特别、让每个人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
比如我们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倡新教育晨诵,就是一种以诗歌为儀式的家校共读,让大人和孩子在仪式中感受到诗意栖居的修复。
比如,强化课程意识。现代生活受到网络影响大,家庭生活也有碎片化的种种弊端。在生活中,掌握一些教育常识,以课程的理念,把一段段日子变成一段段有主题的心灵旅程,这就是课程。高品质的家校共育课程,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搭建心灵的桥梁,不仅寓教于乐,而且亲子共同成长。
比如今年疫情期间,我创办的新阅读研究所就联合几个机构共同举办了CBBY“新阅读 喜说写”抗疫联合公益课,面向家庭提供完全免费的高品质课程,4个月中打卡225.9万人次,许多父母和孩子乃至老师共同学习这些课程,在交流中留下了几十万篇文章,父母主动参与,和孩子乐在其中,得到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的关注和表彰。
比如,重视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习惯,遵守时间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的养成等等。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小时候,我的父亲每天早上5:30都把我揪起来练毛笔字。当时我也不能理解,还在心里偷偷地给爸爸起外号“朱扒皮”。但是,这样的习惯让我一生都受益无穷,因为我每天都收获了最少整整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不过,父母在王者归来的家庭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以身作则”是基本原则。就拿我父亲逼我早起练字来说,表面上是父亲强迫我起床,而它真正的本质是父亲以身作则,就是说他是比我更早起床,为我树立了一个表率。我的父亲在当年荣获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的奖项,我自己很长时间都没有特别思考这件事,前两年我无意之中翻出来了父亲留下的这个奖状,想起榜样的力量。或许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让我对于一线教育、对于一线教师如此情有独钟,才特别推崇在一线的行动,而这正是父亲以榜样的方式给我的最好的家庭教育。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父母要特别注意到:家庭教育中,我们和孩子之间彼此的陪伴,重在质量。当我们为人父母不能够言传身教,我们甚至巴不得孩子早日离开自己的身边,然后自己只希望刷一刷手机是转一转、玩一玩的时候,这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不可能有一个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想适应互联网下的教育,说起来很难,做起来很简单:在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时代里,鼓励孩子探索,和孩子共同成长,分享成长中的幸福。
家庭生活,本身就是家庭教育。高品质的家庭生活,就是家庭成员在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角度,还是以学生、教师、父母等不同角色,都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完整,都能够在奋力进取中创造生命的奇迹,这才是我们期待创造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