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研究

2020-01-04梁博樊俊杰万雷王尊博周雪

中国市场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梁博 樊俊杰 万雷 王尊博 周雪

[摘 要]基层就业对于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推进基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基于基层就业职业能力教育薄弱;二是学生能力难以满足基层工作需要;三是基层就业政策保障力度低。针对存在问题,本研究从高校、学生与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优化措施,即高校构建基于基层就业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学生要提高基层就业能力,政府要创造基层就业良好政策条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卫生管理专业

1 引言

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完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是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中奉献知识才干,这既是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又是推动基层工作的必然要求。

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承担着加强卫生管理、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职责。基层是公共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卫生管理专业的基层就业工作,能够为基层卫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完善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高社会整体卫生健康水平。因此,本文将探析卫生管理专业基层就业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2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价值

2.1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

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助于大学生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当前,基层工作蕴藏着大量的职业发展机会。但是,长期以来高学历人才并没有向基层进行流动。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基层工作的机会不断地增加,但是该层次的高专业人才却相对不足。在这一情况下,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将能够凭借专业知识与水平,获得基层职业发展机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当前,乡镇、街道等基层对公共卫生管理具有大量的需求,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短板更为凸显。这为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发挥自身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2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助于推进基层工作

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能够为基层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带动基层工作的发展。受制于人才资源,基层工作实施面临较大的困境。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能够为基层工作注入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专业知识与技术融合到基层工作中,能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与管理优势,进而带动基层工作的发展。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到基层工作,能够为基层带来先进的卫生管理理论与工作模式,实现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优化,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管理服务。

3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3.1 基层就业职业能力教育薄弱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往高校将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点立足在到机关单位以及知名企业就职的基础之上,在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上,并没有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这一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工作存在错误的认识。另外,由于缺乏立足基层工作的职业能力训练,一些大学生缺乏到基层工作的知识与能力,这导致了基层工作的人力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3.2 学生能力难以满足基层工作需要

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除了具有学校层面制约因素外,还具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一些大学生的能力难以胜任基层的工作。相较于到机关单位与知名企业工作,到基层工作对大学生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学生专业知识广度不足,这使得他们专业知识能力难以契合基层工作的需求,难以在基层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3.3 基层就业政策保障力度低

导致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动机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政策保证力度不足。目前,政府并没有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充分的政策保证。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小等现象,成为基层就业大学生常常面临的困境。因此,优化基层政策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前提。

4 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优化策略

4.1 高校构建基于基层就业的职业教育体系

高校应该根据基层工作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做好到基层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可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的价值,强化他们的使命感,提高他们到基层工作的动机。针对卫生管理专业学生,高校可以向他们介绍到基层从事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在思想上推动他们到基层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做好立足基层工作的职业能力教育。高校可以针对基层工作重视知识应用、关注知识广度等方面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可以根据基层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开设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课程,加强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知识教育。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相关领域讲座,丰富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形式。比方说,高校可以邀请具有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的专家莅临学校讲学,拓展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

4.2 大学生要提高基层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增强基层就业能力,使自身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融入基层工作。大学生要认识到基层工作的意义。大学生认识到基层工作职业机会,意识到基层工作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价值,为实现就业能力自我提升提供思想基础。

同时,大学生应该围绕基层工作的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能力体系。大学生可以增强专业应用能力,掌握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便于大学生能够根据基层工作情况, 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寻求问题的有效解决。比方说,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可以了解基层防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便于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将相关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基层防疫工作之中。

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到基层进行专业实践。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利用专业实践机会,到基层的卫生站进行实习,了解基础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实践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基础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知识需求,为专业学习提供方向指引。

4.3 政府创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政策条件

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动机水平低,基层大学生工作流动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针對这一情况,政府应该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为大学生基层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以为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针对基层就业大学,提供收入补贴,返回大学学费等经济政策,激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例如,政府可以对到基层工作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在他们单位发放工资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标准的政府补贴,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祝军,杨平.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 参与意愿和满意度 [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4):2-18.

[2] 王玉才.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与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14(2):97-98.

[3] 梁梅,熊孝梅.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 [J].高教论坛,2009(1):31-33.

[4]玄雪梅.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77-7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基层就业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良性互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KYYWFMY-0111)。

[作者简介]梁博(198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研究;通讯作者:周雪(198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