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04张静

中国市场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外贸企业问题及对策财务管理

张静

[摘 要]市场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外贸企业的贸易规模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其经营压力也随之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发展压力较大,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使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外贸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外贸企业的经营实际提出了财务管理改进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1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一,一些外贸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不完善,资金调控、周转困难,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许多集团性外贸企业的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管理分散、各自为政,集团难以对其进行监管控制,部分下属企业多头开户,出现资金体外循环,投资随意性较大,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一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体化的管理平台[1],但平台资金归集困难,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资金流失严重,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提升作用有限。其二,外汇风险加大,缺乏完善的外汇账款监管机制。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随之增加,相对较长的业务周期以及过大的汇率波动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经营亏损。由于外贸企业客户多集中在海外,企业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合作方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经营异常导致付款期限延长可能会加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但一些外贸企业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外汇账款监管机制,货款的催缴工作主要由业务人员负责,财务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巡查和提醒,整体催款的力度不强,风险隐患较大。其三,应收账款内控力度不足,一些外贸企业为了扩大出口规模,大量的进行产品赊销,导致企业产生过多的应收账款,但企业在货款延迟后并未积极地进行账款追缴,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导致企业后期资金回收困难,坏账损失较大。其四,融资渠道单一,国内外贸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但由于贷款规模有限,融资成本较高,且贷款审批时间较长,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资金周转需求。其五,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企业财务人员对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大多都未接受过系统的企业内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仍然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核算阶段,财务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指导和决策支持作用不强。

2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改进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资金集中系统

为了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一些集团性的外贸企业纷纷开始探索通过运用资金池和内部银行等来建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以此来解决企业资金分散、管控较难等的问题。以集中集团所有账户余额,统一调度和监控集团资金的形式来集中管理企业资金。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2],实现资金在企业与银行间的同步划拨,同时还能实时对各子公司资金账户进行监管。

在管理资金池方面,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银行账户,及时进行账户的清理和盘查;二是加强集团及各下属分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设置专门的资金管理中心和资金管理专员,主要负责企业日常的资金调度以及预算安排工作;三是加强资金划拨管理,具体包括资金的上拨和下拨的规范流程和审核批准等;四是加强内部资金占用管理,对集团各下属公司的资金占用收取一定的利息费用,上调存款占用费率,下调借款占用费率,从而提升整体的经营效益。

内部银行承担的是企业内部的资金统一结算、货币发行、贷款融资、二次资源分配以及监管控制等职能。管理时重点在于其利率及计息规则的设计。

2.2 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外汇账款监管

第一,重视远期结汇。对外贸企业来说,国际汇市的波动情况对企业稳定经营运转影响较大,为此,企业要结合市场变化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研究制定远期结汇制度。通过远期结汇来有效地降低汇兑风险。目前,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业务相对灵活,企业可结合自身经营需求自行选择远期结汇的期限以及交易的币种,确保汇率的保值,促进企业外贸交易经济利益目标的实现。

第二,重视客户资信。外贸企业要重视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在开展业务交易前仔细审查合作企业的经营情况,深入业务前端,了解和掌握合作企业的付款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评判是否与其达成合作协议。在管理客户档案时,要借助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客户数据,定期核查客户经营状态,确保外汇账款汇款正常。如发展有合作企业经营异常,要及时催缴账款,防止后期账款回收困难导致呆账、坏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3 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外贸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必然会存在较高比例的应收账款,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3],具体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设计各个业务及财务岗位,全面覆盖销售业务管理、现金管理、信用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环节。明确各个岗位的管理责任分工,加强授权审批控制约束,有效降低坏账风险。二是改进ERP系统,完善系统应收账款模块功能,实现同银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利用银企直联平台实时掌握银行端的账款收付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健全组织架构,对各下属成员公司采用财务人员委派制度,深入一线进行管理,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应收账款的少报、欺报、瞒报等行为。充分发挥系统的“跟踪收汇管理”的功能,加强对管理全过程的监控,借助系统自动在预计结汇日前进行账款催收,分析逾期原因,及时申报信用险索赔,并编制逾期账款报表供企业领导参考。四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包括客户的信用调查、授信评估、专业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五是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实时更新系统数据,动态分析风险情况,并在企业全范围内发布预警通报。六是加强投保出口信用风险及风险自留,有效降低风险危机,提升管理水平。七是制定严格的激励奖惩措施,将应收账款的相关指标列入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范围内,激发员工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行为约束。

2.4 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融资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外贸企业要积极地开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有效控制融资成本。一方面,维持良好的信用状态,争取国内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企业并购、租赁融资等方式缓解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寻求外商投资,依靠境外债券和投资基金吸引外资。另外,还可利用信用证进行结算,增加出口结算、备用信用证等托收结算办法,促进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2.5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财务转型升级

外贸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要求财务相关人员积极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金融贸易、出口退税等的政策及理论实践知识,不能仅仅满足财务的记账及基础核算功能,要充分发挥财务对于企业经营的监管控制和决策支持功能。鼓励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转型升级。

3 结论

外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框架,做好财务的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增強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海燕.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6):258.

[2]宋伟东.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市场, 2018(2):84-85.

[3]李忠华, 沈英顺.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3).

猜你喜欢

外贸企业问题及对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贸企业收支的影响分析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