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选择对形体训练效果的影响

2020-01-04陈燊

北方音乐 2020年21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影响策略

【摘要】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学生能够通过听觉来感知音乐的特征,去探索音乐的魅力,对优美的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形体训练是对学生肢体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训,它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有足够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四肢,展现出优美的仪态和气质。将音乐与形体训练相结合,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的律动感得到增强,使自身的仪态和气质有效提升。基于此,文章将探究在音乐元素与形体训练的结合方式,以此来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形体训练的效率。

【关键词】形体训练;音乐选择;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224-03

【本文著录格式】陈燊.音乐选择对形体训练效果的影响[J].北方音乐,2020,11(21):224-226.

音乐教学课程可以长期有效地陶冶学生情感和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孕育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所以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形体训练的融入,形体训练也是舞蹈训练,如健美操、芭蕾等,通过形体训练能够矫正人体姿态,改善顾家上的肌肉线条问题,对于个人的仪态、气质、魅力有良好的培育作用。教师可利用音乐对学生的肢体训练予以引导和暗示,从而增强学生对技巧以及形体动作的记忆,强化学生的律动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所以,该如何选择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良好的形体训练,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一、音乐教学与形体训练的结合意义

内涵也被称之为意蕴,是精神积淀和随之提升的情感体验,属于美感范畴。美感主要包含了形式美和内涵美两种类型,内涵是文学性、思想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深度融合的情感,这种情感类型丰富多样,包含了人的“七情六欲”。音乐的内涵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深层次感知、领悟后才能把握。内涵的丰富性、情感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随着人的情感体验不断变化的。音乐综合反映了一个时期社会的具体生活条件、生活制度及生存模式中固定形成的某种独特的人格形象。领会了生命语言,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音乐的内在在于外在节奏的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走进音乐创作背后的生活。因此,将音乐教学和形体训练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同时感知音乐的涵养,抓住音乐的特征,深刻领悟音乐内涵,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节奏感、律动感,感受音乐风格,领略美学真谛。

(一)培育学生节奏感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节奏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节奏来源于心脏的跳动以及身体的呼吸。音值的长短和强弱所构成的组织形态一般代表着音乐中的理论节奏,肢体动作在训练过程中的规律性表现就是形体训练的理论节奏,体现于强弱长短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交替、重复、变化以及对比来将形体动作的基本规律充分彰显[1]。

在开展形体训练时,节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不同于其余的舞蹈训练方法,形体训练并不是对精神思想的表现,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肢体掌控能力而非强化学生的肢体语言,所以不需要十分明显的音乐主题思想。形体训练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节奏,让人体基本形体技巧及技能得以表现出来,在形体中存在着律动这一关键特征,要想实现有效的律动,就必须依赖于良好的节奏。缺乏节奏的韵律并不完整,动作也就无法体现出来。节奏在形体之中主要产生了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这一作用,在形体训练中对于强拍及弱拍较为看重,学生需要感知到较为明显的强弱节拍,才能跟随音乐调整自己的动作,加强自己的姿态调节能力[2]。

(二)培育学生律动感

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形体训练是人体运动中的艺术式表演,形体训练拥有多样化的审美意蕴,故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音乐旋律,懂得如何配合音律来调动自己的肢体。如若缺乏音乐仅仅是跟随形体的节奏进行跳舞,那么就会显得较为僵硬且枯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发,让其所具备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音乐以及形体的韵律就能够进行有机结合,旋律会帮助多种形体动作出现微妙的衔接。如在传统的正拍起手音乐中,在弱拍环节添加少许音符,使其能够与正拍之间形成或灵巧、或激情的衔接,这样一来就能够体现出音乐抑扬顿挫的基本特性,让形体动作可以形成十分紧密的联系[3]。

(三)领悟音乐风格

相比于其他舞蹈内容的配乐,形体训练既注重在形体中体现音乐,也注重音乐的旋律节奏。在展现某个特别的韵律过程中,需要注重音乐与形体的有机结合,在形体训练中获取更高的审美感受。跳舞的人员要把原有的共性化节拍转换成为从属的内容,使得韵律特征和音乐内容变得更加突出。如米隆加,阿根廷十分有名的民间舞,特点是潇洒、高贵、敦促,充满刚劲且豪放。在舞者跳舞的过程中,它需要跳舞人员具有明显的顿挫,且舞步铿锵有力,迈步坚定,神情严肃,不显露出明显的起伏升降。曲目节拍速度保持在33至34小节每分钟,节拍是2/4拍,如在《西班牙斗牛舞曲》等较为有力的舞曲节奏中跳探戈舞,就好像能够感受到强壮的斗牛士在和斗牛精彩搏斗的场景,这种情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不能自拔。再如中国古典舞,古典舞需要展现舞者的优美身姿,讲求“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在表演古典舞时,需要依靠脚底来传导力量,做到力从脚起,舞者的动作是起于心,而力则发于腰,最终在达于梢,让身体跟随呼吸律动而优雅舞动,因此和《孔雀东南飞》等音柔律重的舞曲十分协调。音乐决定了形体训练的风格,不同的形体训练的风格也大不相同,并且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形体风格相互配合。也是因为形体与音乐风格的风格相互交融,才使得多样化的形体训练更好地展现了出来。

二、如何搭配音乐元素和肢体表演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形体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格健康成长,为此,音乐教师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善于在音乐教育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音乐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新时期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发展的基础,更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是一门艺术课,迥异于其它艺术课程,音乐课有很强的互动性,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并与之形成精神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优美的音乐来带动学生的律动感,来提升学生的节奏意识,增强学生对乐曲律动水平。因此,教师应把對学生的形体培养渗透进整个教学过程,用音乐熏陶学生的修养,用形体训练锻炼学生的体格,让学生可以在初中阶段保持高水准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一)以音乐内涵展现肢体魅力

在进行形体训练的练习过程中,形体动作与音乐节拍的有机结合是基础,音乐对形体的控制能够划分为同步控制与不同步控制两个类型。其中前者表示的是按照音乐节奏的快慢来对形体动作予以控制,而后者表示的是音乐韵律的不变性和节奏上的改变,由慢中展现出快的音乐,对动作的引导让音乐具有更加立体丰富的表现力,从而带给观众更新的审美感受。直至最后阶段,舞者不但能充分理解音乐优美的旋律,理解音乐旋律的内涵,更能体味出音乐的韵律,充分表现旋律的主旨,这时舞者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舞者的形体表现得到升华。在教学训练中,要想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旋律的内涵并完美的表现出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选择的乐曲可以体现形体的风格和特点;在学生练习前教师应向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内涵和主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丰富内涵。所以学生必须对音乐旋律理解准确,领悟深刻,才能充分展现形体的艺术表现力[5]。

(二)增强学生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形体训练主要是从音乐内涵出发,明确音乐背后的生活性、艺术特点,感知音乐内涵,实现升华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明确音乐内涵。明确音乐的内涵是开展审美形体训练的前提和基础,音乐的内涵是音乐的灵魂,贯穿音乐始终。一般来讲,音乐主要可分成叙事性音乐、抒情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三种类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音乐,将视觉文化引入听觉文化,这种艺术的视听艺术性打破了空间距离感,很多生活中“声音”元素都成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性、情感性素材统筹到音乐中,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情感基调。在进行形体训练时,教师需要分析音乐旋律、节奏、歌词和风格,把握音乐内涵,有效开展审美教育。每一首音乐作品旋律背后都包含了作者感情,利用精湛的技法,融合时代、地域和风格等多种因素,以合理的旋律展示作品情感。旋律与节奏互相统一,互相融合的,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变化是音乐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是体验的重要载体。同时精准领会歌词深意,精准领会歌词内涵是表达音乐意义的前提。例如以高中音乐教材为例,教材中分为欣赏,知识和拓展三个栏目,审美教育中,教师需要把握教学重点,将审美教育曲目、教学知识和形体训练等融合起来,深层次把握教学内容。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并对动听的音乐有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形体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音乐来充分感知音乐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用到的不仅仅是听觉,更是眼睛、大脑的共同作用,来进行音乐教育的升华,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三)对节拍的把握

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时,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无法准确把握音乐节拍的情况,教师在首次将形体训练与音乐进行结合时,应当采取具备较为清晰的节奏、较为响亮的鼓点这类音乐来辅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对形体训练的感知程度得以提升,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形体感觉。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以及形体的领悟及鉴赏水平,让自身的音乐内涵得以丰富。教师应当让学生接触到种类繁多的音乐,曲风复杂的乐曲,经常对名家名作进行鉴赏,并尝试在聆听的时候从乐曲的旋律以及节拍中构建自身的乐感,逐步提升自我的音乐感知程度。一般而言,高雅的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引发共鸣,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与形体形成共鸣,能够有效促进其对音乐进行把握,最大化地将动作表现力直接上升到艺术表现力层面,进而让自身的形体文化修养得以提高,增强学生学习形体的有效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校园中积极推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诸如形体训练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在学校内外积极开展形体训练相应的活动,较为常见的便是形体训练知识竞赛、形体训练比赛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积极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校园形体训练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形体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形体训练的良好发展。由于学生有着较高的思维跳跃程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来对现有的音乐进行编辑,通过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形体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将混合的音乐形体节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对形体教学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内涵,更为有效地提高形体水平。

(四)剖析音乐律动

在选择音乐时,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并进行模唱,加深整体记忆,然后把大乐曲分段,找到每一段的主题、旋律、和声的相似点,再完整聆听整首乐曲,说一说作者表达的主题,最后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边唱边进行形体训练。音乐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音乐感受中可以发展各种能力,情感作为心理内容则具有独立性,通常可以在审美活动之中表现出重要特点,成为驱动人精神生活的一大动力。学生大多会在展开乐曲的阶段投入音乐情感,并在乐曲的逐步铺展、逐层递进之中不断深入音乐主题,自然而然地在各个教学环节融入情感,基于欣赏感受音乐旋律的韵味,提高自身肢体的律感。例如在选择《彩云追月》作为形体训练的背景音乐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回顾幽静的、令人沉醉的夜景,营造安静的傍晚的氛围,展开乐曲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基于青蛙的叫声模唱,夜景音乐美就美在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夏天的夜晚美丽而迷人,是大自然的重要场景,学生跟着教师吹奏的笛声轻轻地舞动肢体,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肢体演出,积极参与对情感的体验、探究。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感受音乐表现的云月相映之景,感悟其中的意蕴美,在舒缓而平稳的速度之中体会肢体运动的整体美、和谐美,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

三、结语

由此可见,相比于原有的教学方式,在形体训练教学中融入音乐教育,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形体动作的记忆,激发出学生对形体训练学习的热情,所以在形體训练的教学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把音乐当作形体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但要让学生注重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还要让学生把形体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展现形体魅力、理解音乐内涵,帮助学生辨认不同的形体节拍,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的变节奏,体现鲜明的形体风格特征、明确音乐速度转变等方式,让形体训练中合理的融入音乐内容,从而使得形体训练教学在健康、稳定的环境氛围中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李楠.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课堂管理中的运用——以“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为例[J].理论观察,2016(2):33-34.

[2]韩艺.功能与选择策略:音乐在形体训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2016(8):59-60.

[3]路静.校外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4]宋冀萍.舞蹈教育与德育融入的优化[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8.

[5]董玮华.舞蹈教育如何在广大青少年中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3,67.

作者简介:陈燊(1984—),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形体训练。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影响策略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