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狐裘不暖锦衾薄?古人冬天穿什么?

2020-01-04重光

醒狮国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冬装棉裤棉袄

重光

又是一年冬季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也逐渐降低,又到了翻箱倒柜找冬装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逛商场刷淘宝,随时都能买到款式靓丽又保暖的冬装。可对于古人来说,凛冬之季的滋味就不是那么美妙了。那么古人都以什么御寒呢?

先说说御寒的材料吧!

提起冬天,北方朋友脑海里率先出现的绝对是厚厚的大棉袄和五花八门的羽绒服,南方朋友可能想到的是各种毛衣和呢子大衣。但是在古代,且不说化纤面料的诞生是遥遥无期,就连棉花可能都是奢侈品,毕竟这种植物原本是产于美洲墨西哥的,在十九世纪才开始传入我国。

中国古时所谓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过冬衣着第一强调的是保暖,用什么保暖材料是最要紧的。利用动物皮毛、禽鸟羽毛做冬装,是古人御寒最早想到的办法之一。上古尧帝便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此即《韩非子·五蠹》中所说的“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棉花,中国古称木绵、吉贝等,最早在新疆、云南、海南等地种植。在棉花流行之前,穷人主要使用的面料是亚麻布或其他植物纤维织成的布料。在棉花没有普及种植前,蚕丝及其丝絮是古人制作冬装的重要材料,所以古人将棉袍写作“绵袍”、棉袄写作“绵袄”。丝质冬装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穿得起的,穷人棉衣都用葛、麻这些植物粗纤维来做,古人一般会把软绵绵的保暖的芦苇缝进自己的衣服里面,这样的衣服穿起来不会不舒服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保暖作用。当然,古代皇室及贵族阶层也可以穿裘御寒,比如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颇受青睐;而穷人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来弥补冬衣的不足。

到了宋代,木绵已开始成为丝麻之后的第三位天然纤维作物,但产量尚少,故被人们视为稀珍。至元明时,棉花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如金朝中期进士梁仲新《江天暮雪图》诗:“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沙河灯市里,春在木绵裘。”梁仲新作为北方人,在为南方雪景图题诗时用“木绵裘”一词,足见棉花袍已有某种普遍性。

随着木棉布的的推广,自古相传的麻布即布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绵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南宋陆游《家居》诗说:“黎布敌纯绵。”他在诗下自注说:“客有遗黎布者,甚轻暖。”当时海南岛黎族妇女善织棉布,便称“黎布”。棉布自然比丝绸保暖,其实却不敌“纯绵”。他的另一《天气作雪戏作》诗说:“奇温吉贝裘。”宋时,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其实,依今人的穿着感受,棉花袍不如丝绵袍轻暖舒适。陆游的诗还是印证了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说完了材料,再说说冬衣的款式吧!

从史料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棉袍,是古人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袍原本是一种御寒内衣,是一种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就成了袍。古人最早说的袍,指的就是御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写作“绵袍”或“绵”,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并非是现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蚕丝质地的绵絮。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穿。由于御寒性能好,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棉袍,所谓“战袍”即因此而来。这时袍的功能类似现代士兵所穿的“军大衣”。

然而,冬天能拥有一件棉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没有军服,我和你共有战袍呢,反映了当时秦国军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棉袍抵御寒冷的情形。当然,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称为“茧”;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的才叫“袍”,这种袍是穷人的御寒棉衣,但袍里这些低劣的填充物,并非现在所说的“黑心棉”,完全是贫穷所致。

在先秦时期,人们冬天穿袍子很有講究,外面必穿一层罩衣,此即《礼记·丧大记》中说的“袍必有表”。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才将袍光着穿。自汉代起,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那么严格,女性在家里时也可以将袍子直接当外套穿。因为没有罩衣,出于好看便有意在袍子的领、袖、襟等部位加以点缀,袍渐渐成为一种体面的冬装。魏晋时期,袍子已取代之前同样流行、功能差不多的襜褕,连皇帝都爱穿。需要注意的是,在袍由内衣变成外衣之后,以前单一御寒功能的袍出现变化,不再限于冬装。至于现代女性喜爱的旗袍,与早期女性所穿之袍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唐代开始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与棉袍相比,棉袄则是古今皆穿的短式棉衣。棉袄,源于一种叫“襦”的绵衣。质料粗劣的襦衣称为“褐”,是下层人穿的。襦的长度一般至腰间,故有“腰襦”之称。与袍一样,襦也有单、复之分,复襦有里子、夹层填绵絮,也写作“複襦”,就是温襦。複襦已接近于如今的棉袄,单襦似现代衬衫。唐代时,“袄”这个叫法始出现。袄比襦长,比袍短,又称“襦袄”,其时已成冬季专用棉衣。因在夹层中填的是绵絮,时称“绵袄”。

保暖功能更好的绵袄里子用毛皮做成,又称为“皮袄”。皮袄是高档棉袄,《金瓶梅》里,西门庆大老婆李大姐便有一件,让潘金莲羡慕得想借来穿。明清时棉袄已成为过冬御寒的主力服装,从穷人到贵族都喜欢穿棉袄。如《红楼梦》第六回中,一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就看见凤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至于古人的棉裤,可能会使你大跌眼镜,因为古代最早的棉裤都是开裆的!裤,古代写作“袴”、“绔”,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已穿裤子。早期的裤子只有两条裤管,称为“胫衣”,没有裤腰,用绳带系缚。胫衣没有遮羞功能,是出于御寒保暖需要而设计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穿的裤子都是开裆的。早期的棉裤,不论老少、不分男女都是开裆,已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实。1982年发掘的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其中就有一条棉裤,裤管以红棕色绢为面料,上绣凤鸟花卉图纹;衬里是深黄色绢,层间填以丝绵,裤裆没有缝起来,臀部也留有较大缺口。这种设计,明显是考虑上厕所的方便。可是穿开裆棉裤会不会冷风钻进来冷飕飕吗?不用担心,外面还有长袍或裙裳罩着呢。

从汉代开始,合裆裤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区别,古人称开裆裤为“袴”,合裆裤为“裈”。或因习惯使然,一直到宋元时期都是袴裈共存。

说完了白天穿的衣服,再说说晚上睡觉盖的被子吧!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被子的雏形,人们称之为“衾”,不过衾是填充了许多东西的厚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这是指麻布被因使用多年已丧失保暖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衾和被的差异就被人们忽视了,统称为被。被子的出现,也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织物纤维使我们温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聚酯纤维、氨纶、涤纶、锦纶等面料提供了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太空棉、鸭绒、鹅绒、丝绵保持了冬衣应有的保暖属性。看来,纺织技术的提高和织物品种的丰富,使我们的生活幸福感比古人高太多了。在温暖如春的今冬,让我们不忘重拾古人冬日生活中的种种有关冬的乐趣。

编辑/徐   展

猜你喜欢

冬装棉裤棉袄
贴心“小棉袄”
藏在棉裤里的爱
严寒数九天,给肌肤穿上“冬装”!
严寒数九天,给肌肤上“冬装”!
老棉裤变奏曲
一条黑棉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