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0-01-04谢国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教学中学

谢国才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从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互动交流以及養成阅读习惯这四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2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看到长篇的现代文阅读时出现“看不进去,只是草草浏览”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教学手段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在必行。

一、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良好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阅读当中,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章的含义,才能提升阅读效果。

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为学生介绍书的梗概,为他们讲解一些有趣的情节,来吸引学生阅读。例如教授《雷雨》这一课,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考虑到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我先向他们介绍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自然而然就会继续探究,进而引发阅读的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课文的时候,对于一些埋下伏笔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阅读下一章节来寻找答案。另外,还可以借助纪录片来进行教学,因为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确实很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娱乐,纪录片中的讲解词都非常精简,适合学生进行观看,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

二、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现在很多教室中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由于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和文章的写作时间都距离学生们较远,文中的语言文字较之现代文阅读来说也更加晦涩难懂,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选取与这篇课文对应的《红楼梦》影视片段演示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了解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贾府众人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当中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文章中的重点情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通过图片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总之,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教师也应该从多方向查找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进行小组交流,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阅读并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入”,更需要进行“输出”,而交流正是一种输出方式,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表述,更加清晰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是单方面讲授,学生在课堂上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以《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为例,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赞扬了爱国青年刘和珍临危不惧的反抗斗争精神,也揭露了反动政府的凶残。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先让学生探讨“你觉得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作者用‘记念而不是‘纪念”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内的配合、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篇课文是必修课文,所以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应该从学生那里及时得到反馈,帮助他们对文章内容、架构进行梳理,进而对作者情感有深层次的理解。由于这篇文章的情感十分突出,教师可以请几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更有代入感。最后教师需要挑选出一个小组,来阐述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的结论和观点,这样,不仅帮助了学生的学习,还培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激发了学生面对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的目标可能较为侧重课内,但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需要有足够的语文积淀才能增强其文化底蕴。所以教师应该将课堂内外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图书角”,这个方式或许非常老套,但是却非常有效。在小学阶段,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在读书角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课外书,久而久之,教师也不再开设图书角了。但是,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适当的阅读也是十分减压的休闲方式。图书角里可以放置一些杂志、报纸,结合具体的时事进行阅读,这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由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的开放时间,比如每天固定三十分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不至于本末倒置。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心得或是书中的警句名言,每周末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对此更有参与感,愿意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其他的语文素养是一个有机的关联整体,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也需要教师能够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合适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展现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黑河教育》2017年第12期。

[2] 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语文知识》2017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体验尝试:阅读能力提升的法宝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摭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
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