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迈向“新幸福教育”

2020-01-04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6期

何妍

〔编者按〕2007年5月,本刊发表《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2010年11月,本刊再次发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再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之后本刊开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专栏,系统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讲座结尾指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就是迈向幸福。日前,孟万金教授申请的“新时代幸福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简称“新幸福教育”)喜获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学重点课题立项,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迈向了幸福教育的历史新高度,也标志着幸福教育站在了时代的新起点。为深入了解和推广“新幸福教育”,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新幸福教育”首创人、中国教科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所长孟万金教授。

〔关键词〕新幸福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人物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6-0015-03

记者(以下简称“记”):孟教授您好!首先祝贺您申请的“新时代幸福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喜获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课题立项。听说,今年该类重点课题全国仅立两项,您斩获其一,足见“新幸福教育”竞争实力之强。请您谈谈获此立项的相关情况。

孟万金教授(以下简称“孟”):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我国先研究后资助的高级别的课题立项形式,主要资助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完成80%以上且尚未出版的优秀科研成果,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学风,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重点项目是该类课题的最高级别,专门资助学术分量厚重、创新性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2020年,全国教育学重点资助项目仅评选出两项,一项是我本人首创的“新幸福教育”(也可叫“新时代幸福教育”),一项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教育”。两项课题充分显示了教育在落实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所处的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为要的时代精神。

记:您一直从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请您介绍一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新幸福教育”的內在逻辑关系。

孟:密尔顿的《失乐园》里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心灵是个特殊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可见,心理对幸福有多么重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是“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也就是说,塑造积极心理目的是奠基幸福人生;奠基幸福人生需要从塑造积极心理入手。二者构成了由低到高的连续体。从低端说,就叫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们出版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世界》诸著作,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引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积极方向转型升级;从高端说,就叫幸福教育,为此我们专门出版了《幸福教育实用指南》,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引领幸福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形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幸福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格局。2019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规律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功结题。2020年,“新时代幸福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学重点课题立项。这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迈向了幸福的新高度,更标志着幸福教育站在了新时代的新起点。

记:您长期从事幸福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指导了大批实验区实验校,有的实验校作为 “幸福中国”的教育界代表登上了联合国网站,有的实验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2016年和2017年,“中韩幸福早教论坛”和“国际幸福教育论坛”成功举办,并成立了国际幸福教育联盟,您被推举为国际幸福教育联盟主席。进入新时代以来,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失时机地构建“新幸福教育”新体系。请您谈谈,为什么要构建“新幸福教育”新体系?相对传统幸福教育,“新幸福教育”新在何处?

孟:21世纪初,我们就开始了幸福教育的探索。随着对幸福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幸福教育多停留在沿袭西方幸福观的热情和理念层面,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缺乏对幸福本质和价值取向的深刻探究与反思,尤其缺乏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本土化研究,舍本逐末,以至于西方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成为时尚。殊不知,“主观幸福感”的价值取向是自我满足,“心理幸福感”的价值取向是自我实现,但二者都是自我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社会幸福感”在试图矫正自我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而强调社会价值取向时,又缺乏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两极分离或者三条道各行其是的幸福价值趋向,最终会给我们的幸福教育埋下隐患,它关涉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高度,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新时代幸福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必须构建扎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又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幸福教育观,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思想为指引,扎根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思想和厚德载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群己、公私、家国、义利、身心、近远、内外、苦乐、天人有机统一、和谐共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新时代幸福教育新体系,即“新幸福教育”新体系。

概括地讲,“新幸福教育”的最大新意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践行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彰显各级各类教育平衡和充分发展的新时代诉求,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路径、争取新成效。

记:请您展开介绍一下“新幸福教育”体系的形成,以及“新幸福教育”体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孟:古今中外幸福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早在2007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式提出时,我们就意识到构建“新幸福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幸福”观和“新幸福教育”观,摒弃了西方流行的基于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个人主义倾向,同时克服了“社会幸福感”与个人结合不够的弊端。经过十年努力,到2017年1月,我们提出的“新幸福教育”观已基本成熟,并正式发表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教育观”,这为构建“新幸福教育”体系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2019年,我们完成了近60万字的“新幸福教育”体系构建。2020年,成功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学重点课题立项;同年9月,在全国率先正式公开发表“新幸福教育论纲”。至此,“新幸福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构建“新幸福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子系统,涉及理论和实践、教育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等诸方面。“新幸福教育”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理层面,一是操作层面。

学理层面主要是把握和提高“新幸福教育”的政治站位。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落实到教育上,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推进幸福教育——造福个体、造福社会、造福国家、造福子孙后代。“新幸福教育”要凸显新时代平衡充分发展的诉求,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须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既是“新幸福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崇高使命和美好愿景。

操作层面主要是“新幸福教育”体系的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母系统的结构功能、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母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优化。主要包括:从幸福早教源头抓起,下好教师幸福先手棋,让学生做幸福主人,构建区域幸福教育生态系统,让学校成为幸福孵化器,让班级成为幸福集体,让课堂成为幸福主阵地,让课外活动成为幸福催化剂,让课程成为幸福载体,兜住学困生的幸福底线,给超常教育插上幸福翅膀,让高校成为幸福高地,唤醒职校生的职业幸福梦想,让特教为学生打开一扇幸福窗,让家庭成为幸福港湾,让科技成为幸福教育的引擎。进而为幸福人生、幸福社会、幸福中国奠基。

记:您系统描述了新幸福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确实令人振奋。请您选择其中部分要点,深入介绍一下其内容,以求窥一斑见全豹之效。

孟:“新幸福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幸福教师、幸福学生,主干是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幸福家庭。在这些方面,我们在“新幸福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分别研制了对应的新幸福标准;在搜集大量数据基础之上,分别编制了对应的测评量表;并分别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揭示了对应的幸福指数现状,进而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比如,“让学校成为幸福孵化器”部分,重点聚焦幸福学校建设。第一,探讨了新时代幸福学校建设的意义、功能、使命等相关理论问题。第二,研制了幸福学校的基本标准。第三,编制了幸福学校测评量表,包括教师版和学生版,具体有六个维度:幸福理念、幸福环境、积极面貌、幸福课堂、幸福课外、优质办学,每个维度下又细分出若干因子。第四,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眼中的幸福学校现状开展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最后,是一则幸福学校建设案例。既有学理分析,又有标准参考;既有测评工具,又有实际调查;既有现状分析总结,又有改进路径举措,形成了幸福学校建设相对完整的子系统。尤其是案例,更是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学习模仿的样板。值得欣慰的是,每个子系统后面都专门提供了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记:“新幸福教育”如此令人期待,广泛深入开展“新幸福教育”不仅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现代化,也会极大地助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中国梦的实现。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推广“新幸福教育”,憧憬一下“新幸福教育”的美好未来。

孟:幸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最終追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新幸福教育”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新幸福教育”不是对传统幸福教育的否定,而是传统幸福教育的扬弃、发展完善和转型升级。因此,“新幸福教育”完全可以发挥已有幸福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优势和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和传播“新幸福教育”思想和做法。

目前,全国有大批幸福教育实验区实验校,还有一些幸福教育联盟、共同体、协作组织等积极活动在实践第一线。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加入“新幸福教育”的理论研究队伍,越来越多的新实验区实验校不断加入“新幸福教育”的实践行列,将会形成“新幸福教育”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出面,规模化地组织开展区域“新幸福教育”;信息技术将打破时空,不仅为“新幸福教育”传播提供快捷高效的技术平台,也为“新幸福教育”提升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质量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两点,我们在“新幸福教育”体系里作了专门介绍,即构建区域“新幸福教育”生态系统,让科技成为“新幸福教育”的引擎和双翼,就是专门为“新幸福教育”推广提供的经验和路径。我们坚信,“新幸福教育”将为教育现代化和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新幸福教育”也必将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中国梦的加速实现而得到快速发展。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作者单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89)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