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聚资源 亮晒绩效 提高标杆
——长兴县大力推进低效土地利用的主要做法

2020-01-04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汪月萍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12期
关键词:长兴县盘活用地

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汪月萍

近年来,长兴县坚持“有限空间、无限发展”,以“亩均论英雄”,采用绩效管理理念开展低效用地整治,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该县发挥集聚资源、亮晒绩效、提高标杆的综合措施效应,推动资源要素向工业平台和重大项目集聚,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该县率先在全省建成亩产效益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县2921 个建设项目信息化动态监测和长期预警。截至目前,处置低效土地1.66 万亩,处置面积、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三项指标位列湖州市第一。通过腾笼换鸟,该县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91 个,项目总投资938 亿元(其中100 亿元以上项目3 个,50—100 亿元项目3个),引进项目的数量和体量均创历史之最。长兴县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示范县、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县。

一、集聚资源,实现“总量控制、空间治理”差别发展

一是聚空间,强化平台地位。为降低建设用地总量,长兴县对全县18 个工业平台实施空间治理,明确平台功能定位,错位发展,实现产业集聚、资源优化。形成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1+3+2”六个主平台和五个乡镇平台,平台建设用地规模从21.66 万亩减少到14.9 万亩。国家级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高端制造业,投资326 亿元的吉利今年落户,占地2000 亩。画溪工业园形成了以超威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新能源重大核心产业集群。

二是聚指标,强化边界功能。该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按照“重点保障6 个省级以上主平台建设、严格锁定一般乡镇平台建设、平台边界外不扩张”的原则,划分工业平台开发边界,对边界外低效企业的工业用地,逐步引导腾退转移、复垦盘活的土地指标置换到平台内,引导跨行业转型升级的企业按标准进入平台发展。今年,该县开展琉璃瓦等行业专项整治,共复垦企业32 家,面积289 亩。边界外非低产企业技改实施“土地零增长、能耗零增长、排污零增长”。

三是聚政策,强化梯度扶持。该县实施政策梯度扶持,推动高质高效发展。企业按综合绩效划分ABCD 四类,ABC 类企业按工业奖励政策的100%、90%、70%享受。今年,该县财政安排奖励资金4.5 亿元,对登高晋级、挂牌上市、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绩效提升,争创“隐形冠军”的企业进行奖励。建立差别化要素价格机制,AB 类企业优先保障用电总量指标;CD 类用电总量指标按上年度的15%和20%核减,今年CD 类累计停电768 小时。D 类企业“四禁止”:禁止新增贷款、办理房地抵押登记、新增用地项目、报名参与土地竞买。

二、亮晒实绩,实现“全程监管、实时监测”效益发展

一是晒现状,划分“五未土地”。根据低效土地的现状、供地进度和用地程度,该县划分为“五未”土地,即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区分政府和企业责任主体,因类施策,出台处置模板,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快企业处置效率。将政府作为批而未供的责任主体,该县今年通过依法补办、全面核销、做成“净地”、规划调整等措施,已处置6296 亩,占历史遗留总面积的52%;由企业造成的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三类土地,通过追加投资、协商收回、协议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已处置6426 亩,占总数的90%;政府和企业共同形成的供而未用,已处置1360 亩,占总数65%。

二是晒绩效,推行大数据分析。该县率先在全省建立亩产效益大数据中心,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将分散在发改、经信、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10 多个部门的企业工商信息、土地面积、每月产值、销售收入、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研发费用、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整合。共接入工业企业2921家,土地面积6.7万亩,形成了“云运算、数据转、人可看”的新型用地模式。该县大数据中心自动进行ABCD分类综合绩效评价,定期更新公布,企业可随时登录查看经营效益。今年共查出低效企业646 家,通过线上监测反馈、线下对接整改,已处置120 家。

三是晒工作,推行“月晒季考”。发挥行政手段对乡镇的处置工作开展“月晒季考”,以社会监督的力量推动乡镇干部转变用地观念。从2017年开始,该县每月对17 个乡镇(街道、园区)的排名进行通报,每季度召开全县机关乡镇大会,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平台公布前三名和后三名排名,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2017年全县盘活低效用地1.49 万亩,超过前三年总和。今年截至目前,全县“五未”土地处置1.66 万亩,完成率达166%,其中16 个乡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三、提高标杆,实现“市场配置、优胜劣汰”优质发展

一是点上突破,推动“新项目”高标落地。从源头上防范低效用地,推行“标准地”出让。该县将拟出让的“标准地”汇编入《长兴县招商手册》,明确出让标准为亩均投资强度400 万、税收30 万、产出500 万,价高者得。对盘活的低效用地、闲置厂房重新明确规划建设、污染排放、产业导向、单位产出等用地标准,统一纳入招商手册。截至目前,该县共出让“标准地”49宗3359 亩,占同期全县新批工业用地总数的33%,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91 个,项目总投资938 亿元,引进项目的数量和体量均创历史之最。

二是线上整合,推动“老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传统行业优胜劣汰,通过搬迁集聚提升,盘活低效存量资产,腾出土地发展空间。该县先后开展蓄电池、粉体、印染、耐火、非金属矿物制品等14 个细分行业兼并重组。共整治“低小散”企业1020 家,处置低产土地1.3 万亩,腾出能耗15.7 万吨标煤。2015年,该县蓄电池行业作为浙江省“腾笼换鸟”试点,175 家铅酸蓄电池企业重组提升为16 家现代化亿千企业和2 家超百亿全国行业龙头企业。

三是面上提升,推动“差企业”对表达标。强化市场化配置要素,通过“转型提升一批、倒逼腾退一批、依法关停一批”,该县对全县列入“低产田”的1044 家企业,分三年对表达标提质,到2020年六大平台、其他乡镇的项目亩均税收达到4 万元、3 万元以上。目前,该县188 家企业启动转型提升,新增工业项目58 个,计划总投资25.8 亿元,已完成投资10.5 亿元,倒逼腾退企业58 家,主动关闭企业38 家,共腾退盘活土地1469 亩。

四、强化联动,实现“上下合力、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一是建立协作机制。该县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五未”土地处置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已召开协调会20 多次,协调解决处置难题50 多个。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存量土地盘活,经信委负责低效企业达标提质,发改委负责工业平台开发边界划分,供电公司负责落实差异化电价政策等。部门联动开展低效企业违法违规联合执法行动。

二是建立督查机制。该县建立“乡镇自查、媒体监督、人大政协督查”的多层次工作评价体系。乡镇(街道、园区)主要负责人进行季度工作自查自评,媒体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采访报道,人大和政协分别组成督查小组,深入乡镇(街道、园区),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找问题等方式,对“五未”土地处置及“双提十攻坚”工作进行督查通报。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该县将“五未”土地处置纳入“双提+攻坚”年度考核,明确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为工作第一负责人,考核得分后三名的,县领导对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监督乡镇进行整改,整改结果与问责挂钩。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的乡镇,不予安排下一年度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猜你喜欢

长兴县盘活用地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My family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