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勘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密码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测试中心跨越式发展蝶变纪实

2020-01-04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测试中心温州人才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吴 义

近日,有两件喜事,对于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推动地勘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说,提振士气,意义重大。一件是严格按照省级重点实验室标准打造,占地3000 平方米,投资近一千万元,温州地区最大的生态地质检测监测一体化标准测试中心正式投产运营。另一件是经济预估显示,测试中心2019年保守产值1800 万元,将较2017年强势增长300%。

有人不禁疑惑,在矿业经济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为传统地质工作服务的测试中心,是如何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脱胎换骨,成功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背后蕴藏着一套怎样的创新密码?

“超常规思维,创新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就是开启创新密码的核心秘钥。”该队党委班子信心满满地如是说,“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建成‘浙南地区最大最强的生态地质检测监测一体化测试中心’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完全可以提早实现!”

创新,不是人云亦云的随波跟风,而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研判,缜密规划,争取最大政策支持的地基之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进一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大队党委班子反复研读《报告》,邀请政策专家解读分析,头脑风暴,集体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矿业经济进入持续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推动传统地质找矿工作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就看能否把握机遇,赶上这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复兴号”。在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该单位向专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咨询政策趋势后形成共识,依据现有产业规模布局,集中力量努力培育测试中心全面进入生态地质检测监测领域,或是迅速打开发展新局面的最佳突破口。从市场大环境分析,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都需要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底层大数据支撑服务。从自身优势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温州地区首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综合性检验机构。经过几代地质人的努力,队伍和技术底子好,声誉口碑也不错。尤其是在2014年介入温州市“五水共治”行动以来,与地方环保等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温州地区“河岸同治”最中坚的技术支撑力量,有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巨大潜力。该单位班子提出,以政府需求为导向,用1—2年时间,实现“机器换人”,推动技术产能迈上台阶,成为温州地区行业标杆;用3—5年时间,提质扩容,建成浙南地区最大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新路径,得到浙江省地勘局的支持首肯,并吸引到了省地勘局当年唯一一笔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的注入。2018年12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地勘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金根,在上任后的第一个月,即深入测试中心调研指导,他对中心的发展路径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做好五个“再出发”文章。该单位党委班子有了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外抓市场抢业务,内招人才忙扩容的创新发展之路,也就走得更加精准。

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饮用水水质检测服务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经验融合之大成。300 平方米时609 万元,600 平方米时1369 万元,3000平方米时保守估计1800 万元,这三组数据,真实记录了测试中心三年两次扩容,产值连年高速增长的发展轨迹。而每一次推动“机器换人”、提质增效的背后,小到一个标准化检测工位的布置,大到新增检测领域的布局及扩项,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创新。作为联系局领导,浙江省地勘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启强的市场及政策嗅觉敏锐,对测试中心的发展寄予厚望,主动牵头协调,加速推动测试中心标准化建设进程。从组织带队多次赴省内同行业标杆单位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取经求教,到依托队内金振民院士专家工作站及背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大的科研团队,亲自召集专家论证发展建设方案,一次次身必躬亲地悉心指导,让测试中心的发展规划路径更加扎实丰满。

与此同时,该单位党委班子大胆突破“在螺蛳壳里作道场”的建设思路,收回原对外承租物业,重新规划队部生产用房,腾挪出整整三层,共3000 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邀请专业团队,重新设计打造,一切都紧密对标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面对部分职工的不理解,面对自有资金的压力缺口,班子顶住压力,一面耐心座谈解释,一面优化资金调配,保持年均1000 万元的投入资金,用发展成绩赢得全队职工的信服拥护。

“收回承租物业,全队一年减少利润四五百万。但是换来的是,高度自动化的标准测试中心,丰富多样的职工文娱休闲场地和一座即将开建的温州市地质科普馆。这笔账,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算,相当值得。”看着测试中心“乔迁新居”,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创新发展干劲更足了。

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强化人才团队全方位建设所结出的硕果。干大事,干成事,人、财、物三要素的优化匹配,相辅相成是关键。而其中人才团队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能否为发展创新持续注入智慧动能,这也是关键中的关键。优化调整队内“513”人才团队建设方案,明确引人用人育人根本性原则,予以人才最高获得感,从而释放人才兴队强队的积极信号,迅速形成新时代人才工作导向氛围。对内搭好舞台,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升级地勘讲坛,定期开设职工成才夜校,组织技术夜学会,输送人才脱产培训,深化师徒“传帮带”制度,开展集中自学互学,提升人才;选派年轻技术骨干,到生态环境、农业等地方政府部门挂职,建立沟通桥梁,历练人才;对外筑巢引凤,突破原有人才招聘策略和地域,到中西部地区的科研院所,猎挖成熟人才团队,花大力气改造人才公寓,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提高人才待遇,优辅人才。与浙江大学、厦门海洋学院、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探索建设人才资源共享模式,在理念指导、技术研发、人才培训、课题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借智”发展。同时,成立由年轻技术骨干组成的“寒武纪”志愿者社会服务团队,在生态文明专题活动期间,配合生态环保部门,为社会提供生态地质监测检测公益服务,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重视,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测试中心的人才团队快速壮大,已从三年前的12 人迅速扩编到30 人,平均年龄31.5岁,正值干事创业的精力旺盛期、技术水平的成熟稳定期。

如今的测试中心,窗明几净,标准化一,8.2%的职工占比率,贡献了全队10%的产值。作为温州市首家入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名录的单位,测试中心具备集岩、水、气、土、声、海洋生物鉴定及生态环境调查等共计2051项能力,为温州地区的全国土壤污染物状况详查、“五水共治”、河岸同治、外运土检测、航道污染源监测、企业场地环评等生态环保领域,提供“蓝天碧水净土”检测监测大数据服务,已成为温州地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最主要的技术支撑力量,并向浙中、浙东地区辐射延伸。

如今的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奋斗梦想更坚定,发展路径更清晰,前进动能更充沛,将加速复制测试中心成功转型升级的创新密码,紧盯保障服务自然资源生命共同体健康发展的新任务,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坚持地质立队,为温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服务。

猜你喜欢

测试中心温州人才
人才云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石墨矿标准分析方法探索取得重大进展
地质实验测技术支撑单位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