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01-04
2020.11.26
煤矿智能化赋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刘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密集活跃,带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快速涌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煤炭工业作为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当前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煤矿智能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是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煤矿智能化,提高煤炭供给质量和水平,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二是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推动开发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格局、供给质量、发展动力的变革,离不开煤矿智能化;三是当前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煤炭总量过剩和先进产能不足的矛盾、规模资源开发与刚性环境约束的矛盾、灾害威胁加重与安全生产保障的矛盾,必须加快煤矿智能化来破解行业矛盾和发展难题。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代表着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8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煤矿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吹响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号角。9 月,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山东能源集团组织召开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现场会,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目前,全国已建成300 多个智能化工作面,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 年采掘智能化工作面力争达到1000 个以上。虽然智能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必须尊重现实客观条件和事物发展规律,清楚认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进程。
◆煤矿智能化发展目前尚处于示范培育阶段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范围广,资源禀赋状态各异,不同地区煤矿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复杂程度有着显著差别,不同煤炭生产企业的智能化建设基础也参差不齐,所以煤矿智能化难以一蹴而就。煤矿智能化需在以往的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和灾害特点,形成多种模式并存的智能化建设格局,因此,因矿施策、示范先行成为现阶段煤矿智能化的建设方法。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正在点面突破,并向系统延伸。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率先取得突破后,井下主运系统、变电所、排水泵房、瓦斯抽采站等生产单元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掘进工作面正在开展试验多种新型设备,有望形成多种智能掘进模式。目前,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在组织开展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工作,旨在建设一批方案合理、技术可行、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引领带动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
◆煤矿智能化技术研发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迫切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矿用大功率重载设备、关键基础件和软件系统等依赖国外进口,智能化建设急需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亟待取得突破。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要以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为基础,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全面提升矿井感知、数据处理、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等能力,突破煤矿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包括4D-GIS 透明地质技术、井下视频高效处理及VR 技术、井下大容量快速通信技术、井下精确定位与设备导航技术、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和无人化技术、智能化无人快速掘进技术、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预报技术、高可靠性智能装备(终端)技术、机器人路径规划与长时供电技术、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技术等。
◆煤矿智能化发展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是技术突破的源泉和技术应用的发动机,未来煤矿智能化研究将会不断进入没有道路的“无人区”,并有可能突破已有或成熟的理论框架。面向煤矿智能化重大应用,要深入探索其科学基础理论,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不断夯实煤矿智能化基础,在促进采矿科学发展的同时,丰富智能科学的应用。煤炭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应在智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提前布局,以煤矿智能化基础原理、模型和算法为重点开展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包括时空变化条件下的矿井地质精准建模理论方法、面向矿井复杂环境的自适应感知理论方法、矿山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及信息动态关联理论方法、复杂条件下采掘设备群的智能控制理论方法、面向复杂矿井环境的动态协同控制与决策理论方法等。
◆煤矿智能化发展要加强人才教育培养
煤矿智能化建设迫切需要具备煤炭开采、信息技术、软件管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行业高校虽设置了包括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煤矿智能化相关专业课程,但智能化人才培养涉及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机器人、软件控制等多个学科,相关高校在师资力量、配套教材、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明显不足,而且行业企业尚不能满足高校在校生的实习和实践需要,影响着智能化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进度。广大煤炭企业要改善技术人员评价方法,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文化,加大培养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力度,加快建设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要打造多种形式的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平台,发挥企业聚集人才的作用,加大对高端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煤矿智能化发展要加快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行业内多数煤炭生产企业已启动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标准,企业在建设实践中只能边探索、边总结,难免走不少弯路。因此,要加紧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设计,确定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的范围、边界及标准层级,以及产品、工艺、管理等标准的层次。在一些新型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如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可以开展专项的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坚持标准化与智能化技术创新、工程示范一体化推进,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同发展。鼓励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纳入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发挥团体标准快速反映市场和创新需要的优势,增加智能化标准的有效供给,同时加强煤矿智能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有机衔接,推动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上升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煤矿智能化发展要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煤矿智能化的发展需要全行业包括煤炭生产企业、煤机装备厂家、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研发机构等的协力合作,一起创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技术创新应用共同体,共同解决煤矿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同时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建立更加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7月,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发起,联合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组建成立了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2020 年10 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携手华为等多家产业伙伴联合发布《5G+煤矿智能化白皮书》,促进5G 与煤矿现有有线、无线系统的融合,推动5G 技术在智能矿井的规模部署和商业化应用。“自主感知、泛在联接、数据驱动、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未来图景,即通过各种智能传感设备多维度主动感知煤矿环境实时变化,实现煤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网络联接,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驱动决策,最终形成智能生产管控,构建出煤炭资源的智能化开采新生态,使煤炭行业从传统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
(来源:《智能矿山》)
黄河流域煤炭开发如何走出“水困局”
流域总面积约为80 万km2,其中含煤区域逾35.7 万km2;煤炭资源经济可采量和煤炭产量,目前均为全国首位;国家规划的14 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9 个在沿线分布——作为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黄河流域煤炭开发规模最大。但同时,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存。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开发黄河流域的煤炭。但煤炭开发必然产生生态损害,再先进的国家也无法避免。如何实现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必须破解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在近日举行的“沿黄河流域煤炭及深加工产业环保高峰论坛”上表示。“黄河流域煤炭基地的生态环境修复,是整个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煤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也称。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煤炭行业如何抓好“大保护”?
◆“按照年产量28 亿t 计算,耗水量超过56亿t。若加上煤化工用水,整个黄河流域矿区每年增加的用水量逾100 亿t”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生产潜力最大的区域。据水利部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永峰介绍,其资源主要分布在宁东、神东、晋北、陕北等基地,现已掌握的探明煤炭产地达685处,保有储量4000 多亿t,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其中,位于黄河中游的内蒙古和陕西接壤区域,主要覆盖神府-东胜煤田,探明储量高达2000 多亿t,是目前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炭基地。”
另据统计,黄河沿线的晋陕内蒙古宁甘地区,已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3。其核心区——由宁东、榆林和鄂尔多斯组成的“能源金三角”,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27%。
除了上游开发,黄河流域还是下游利用的集中地。以现代煤化工产业为例,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韩红梅表示,现有100%的煤制油、85%的煤制烯烃、50%的甲醇制烯烃项目,均位于黄河流域。若加上在建及“十三五”规划项目,上述比例更大。
然而,开发利用也存在制约。多位专家指出,水资源短缺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14%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80%。”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彭少明举例,沿线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多存在缺水状况,“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超过100个项目,因得不到水指标而难以落地、等米下锅。”
彭苏萍称,按照煤炭年产量28 亿t 计算,开发所消耗的水资源超过56 亿t。若加上煤化工企业,整个黄河流域煤矿区每年增加的用水量超过100亿t。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煤炭规模开发的瓶颈。
◆“规模开采致矿区地下水位大范围、大幅度疏降,加速荒漠化进程,形成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据了解,在本就缺水的基础上,煤炭开发利用进一步对水资源产生影响。
刘永峰表示,煤矿是富存在地下沉积岩类的矿产资源,含煤层、含水层、隔水层共生。因此,煤矿开采不可避免对地下水含水层造成破坏,并会产生矿井水。“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多个不同地貌单元。由于煤田分布广,地质条件各有不同,矿井水出水量及特征相应不同。有地区每小时高达上万吨,也有煤田基本没有水。而矿井水产生较多的省份,恰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缺水区域。”
“目前,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极为成熟,完全可满足煤矿规模化发展需要。但在黄河流域,很多煤矿仍无法实现矿井水回用。”刘永峰坦言,煤矿实际排水量与预测水量差距较大,导致大量矿井水外排;新建煤矿运行后的矿井水回用设施,与煤矿未匹配建成或未建;矿井水综合利用规划实施进度缓慢,或老矿区尚未开展规划;已建成煤矿矿井水水质不能满足回用要求、未开展提标改造等问题,在黄河流域较为集中。
韩红梅表示,根据各省区已有的现代煤化工产能,综合各子行业现状平均用水指标进行计算,目前黄河流域现代煤化工行业用水总量约5.3 亿m3/a。尤其宁夏、陕西、内蒙古地区用水量偏高,占黄河工业用水的比例达9%~18%。
“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区域抗扰动能力差,煤炭规模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地面塌陷和裂缝,导致矿区地下水位大范围、大幅度疏降。大面积的乔、灌、草等荒漠植被衰败减少,草场退化,又加速荒漠化进程,形成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彭苏萍表示,若不加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
◆“要转变煤炭开采破坏环境的旧观念,通过人工修复技术与自然界的自修复作用一起,实现从被动防治到主动治理”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现已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煤炭行业如何推进实施?
王双明表示,煤炭开采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生态水域保护则是核心。对此,以煤炭与水共生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以采动地质条件变化分区为途径,以减少隔水岩组损害为目标,以保护生态水为核心的减沉、减损、保水绿色开采技术是重要支撑。
刘永峰提出,严格的煤矿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其监督必不可少。“谈到煤矿前期手续,其中必谈入河排污许可。从排污口的布局、设置、改建、扩大到撤销,都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申办。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区域纳污能力,进而制定限排意见、实际入河污染物等。”
韩红梅提出,相比过去全部取用黄河水,现已有部分煤化工项目改用配套煤矿的矿井水,可降低黄河取水需求,也是发展趋势之一。“在黄河流域执行最严格的取水管理政策,对新建项目深入开展水资源论证,把水的问题先落实清楚再推进。同时,不断优化项目用水方案,加强用水管理,可考虑统筹配置省区水资源,保障重大项目、示范项目用水需求。”
“我们也要转变煤炭开采破坏环境的旧观念,通过人工修复技术与自然界的自修复作用一起,实现从被动防治到主动治理。”彭苏萍建议,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与生态现状进行规划与实施。例如,上游青海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煤炭资源少且赋存条件差,建议国家在保障企业转型发展条件下,让煤企逐渐退出;资源富集区的煤炭开采强度大,需采用先进方法对该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它们与煤矿开采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水资源展开有效保护。
(来源:中国能源报)
工业互联网助力传统产业 监管数字化 生产更安全
安全生产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依托新技术,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
铺设传感器快速感知生产过程,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废气废水全程监测,部署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实时预警生产风险……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工业企业相融合,不仅有效推进了传统生产,更为安全生产拧紧了阀门。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能力、融合应用和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到2023 年底,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推进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铺设传感器快速感知生产过程,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废气废水全程监测,部署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实时预警生产风险……工业互联网如何更好地助力工业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助力安全生产,可降低设备故障率20%以上
走进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正显示着矿工采煤场景,井下瓦斯浓度和温湿度等数据不时跳动,若有异常便会发出预警。
西山煤电对安全生产的智能检测与集中管理,基于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的安全生产集中监控平台。“过去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困难。”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说,监控平台覆盖了井下人员定位、煤矿图像监视、重大设备检测等多个大类系统,实现了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和智能预警,从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将目光瞄向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助力安全生产同样大有可为。作为为“复兴号”列车提供车轮车轴的供应商,中车集团青岛四方公司产线上有百余种产品,工艺版本更迭频繁。“过去,由于没有对工艺卡片进行数字化管理,会出现工艺更新但依旧使用老卡片操作的情况,很容易出现设备撞刀、工件报废的风险。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后,通过扫描编码和算法自动匹配,可根据来料情况自动调用关联的工艺卡片,大幅降低了生产风险。”中车青岛四方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安全主要面临人、物、环境和管理四方面风险。”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分析,这些风险包括岗位风险辨识失误、设备老化、机械故障、危险物料泄漏、安全管控力度不足等。这些长期存在的痛点,使得工业互联网在助力安全生产领域前景广阔。
徐晓兰解释,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实现云端汇聚、危险源的追踪和提前预警,能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从效果上看,以化工产业为例,工业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安全一张图”精准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据测算可降低设备故障率20%以上。
◆企业面临改造资金需求大、技术基础薄弱等障碍
尽管应用潜力十足,但与设备健康管理、全流程优化等相对成熟的融合应用相比,安全生产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仍处在早期阶段。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白皮书(2020 年)》显示,当前在第二产业中,我国工业互联网与采矿、化工、有色金属及燃气等细分行业融合度相对较低,仍落后于家电、纺织、电子等其他工业领域。不少企业表现出依托工业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的意愿,但从意愿转化为实践,仍需迈过几道坎。
一方面是改造资金需求大、盈利周期长带来的经营顾虑。
“许多传统工业企业的网络、设备及信息化水平不够高,推动工业互联网助力安全生产,在网络改造、系统集成等方面成本较高,且改造后需要一定周期才能盈利。”王兴山表示,高成本投入和投资回报长是许多工业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未改的原因。
在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业务拓展总经理郑旭看来,推动工业互联网改造,不仅要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更要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只有看到盈利可能,才能更好推进融合应用。
另一方面,技术基础薄弱,人才能力匹配不足也是一大障碍。
王兴山提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涉及平台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 等诸多技术领域的融合,在建设目标、策略和步骤等诸多方面,传统企业还需要不断学习、摸索和积累。“如何获得既具有行业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融通人才支撑,将成为推进传统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徐晓兰补充。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融合应用新模式
安全生产势在必行,融合应用前景广阔。如何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落地,合力助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融合应用新模式。
“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来说,是否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主要是看新技术是否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成熟度较高的试点企业进行技术展示,将有效打消企业顾虑。”在郑旭看来,“小试快跑”,先试点验证再普及推广,是应对当前企业迟迟难改的破解之道。
在试点过程中,“应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智能生产相结合,同时连接相应设备,对现有企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对关注指标建立相应的模型,不仅要实现对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和安全生产预警,也要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从而逐步形成行业安全大数据及分析模型。”王兴山说。
——夯实基础,完善标准,让中小企业有能力以数字化实现安全生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存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80%,这些企业生产装备相对落后,事故易发多发,成为制约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短板所在。对此,《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建设“两个平台和一个中心”,即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数据支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业分中心。以其作为主要载体,助力更多中小企业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每个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对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与安全生产要求也有差异,要按照企业进行分类,形成行业数据库,进而构建行业模型与指标。”王兴山说,通过两个平台和一个中心建设,把安全生产监管提升到“数字化”安全层面,有利于实现科学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经验,提升安全能力,支撑企业长效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新一轮“5G+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将加码升级
日前,2020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从会上获悉,5G 商用1 年多来,全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建设项目已超过1100 个,在航空、钢铁、矿业、港口等行业实现率先发展。下一步更多支持举措将加码升级,包括制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新阶段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大对产业支持力度;加快打造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培育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在建项目超1100个
5G 商用1 年多来,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5G+工业互联网”探索步伐不断加快。
大会成果展示厅内,服装生产“柔性制造”、无人驾驶车辆、智慧港口、智慧矿山等一系列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基于5G 技术打造的智能制衣工厂,5G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原材料质检、工厂巡检、制衣工序合规监测上节省大量人力,其带来的柔性化生产也促使传统服装制造向智能化转变。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位于武汉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操作远在广西柳州工地上的装载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会上表示,我国5G商用1年多来,已建设5G基站近7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1.8亿,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技术先进、运行高效、资源集约的高质量5G 网络正加快建成。
同时我国充分发挥5G 赋能工业应用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 个,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智能理货物流、无人巡检安防等一系列应用成果。
“领先企业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不断延伸,覆盖行业和领域日趋广泛。”肖亚庆表示,“5G+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过程中正迸发出磅礴力量。
◆支持举措将加码升级
我国高度重视5G+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政策支持不断完善。2019年11月,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提出到2022年,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2020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2020年“5G+工业互联网”的工作要求和推进举措。
会上发布的《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目前近20个省市明确了对“5G+工业互联网”方向的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为引领的两区、三带、多点发展格局。
不过业内也指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空间仍待进一步拓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正在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表示,目前推进的只是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的智能工厂,“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制造更先进的技术升级还在后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也表示,接下来要加快多层次融合,通过“5G+工业互联网”支撑智慧工业体系建设。
更多支持举措将进一步加码。肖亚庆表示,下一步加强政策引领,提升政策针对性。制定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新阶段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高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等。
在加快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肖亚庆表示,将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布局。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和共建共享。深入推进5G、工业无源光纤网络、时间敏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此外,还将拓展融合应用,着力打造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等。
发展5G+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表示,将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IPv6等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网的广泛部署,建设高性能、高可靠、高灵活、高安全的企业外网,夯实“5G+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需持续探索应用场景
在与会专家看来,5G和工业互联网有望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变革,但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拓展融合应用,不断完善产业生态。
周济表示,“5G+工业互联网”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同时,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赋能技术,20%的市场在消费端,80%的市场要在产业端,“5G+工业互联网”更大的蓝海在智能制造和数字中国。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工业互联网将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范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目前在应用推广过程中难以形成一个快速的、跨行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先聚焦于垂直行业的共性问题,实现各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把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发挥出来。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原主任史炜表示,“5G+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中长期的概念,下一步可以有序地针对一些企业优先发展工业物联网,比如智慧矿山、智慧交通、智慧电力等,可以快速通过对这些系统的大规模改造,为下一步的工业制造提供基础。
“5G+工业互联网是新兴事物,当前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探索。”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表示,建议各地各部门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梳理,针对应用场景联合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实践,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