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0-01-04
(广安市水务局,四川 广安,638000)
近年来,广安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截至2019年,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千吨万人以上及城市管网延伸工程)供水保证率达100%,小型工程(千吨万人以下及分散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98%;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77.76%,自来水普及率达71.67%。
1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情况
1.1 高起点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确保选址选得准。一是结合县情抓规划。根据各区市县缺水分布状况,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的控制要素,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集中解决”的原则布局;二是尊重民意抓规划。根据各乡镇、村组用水状况,在取水形式、建设方式和管网布局、管网延伸上尽量满足群众意愿;三是多网融合抓规划。坚持与水源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规划相衔接,注重农村管网、路网、水网统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1.2 高标准建设
采取“三个一批”的做法,确保工程建得好。
一是整合一批。针对早期老旧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源缺乏、水质易被污染等问题,及时进行改造整合,解决季节性、工程性缺水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广安市已整合小型集中供水工程576处,分散供水工程13169处,广安市85.86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以巩固提升。
二是新建一批。针对原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条件差、制水工艺落后、水量不足等问题,采取“大供水站带小供水站”的方式改造供水管网,解决水源水质、水量不足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以来,已新建前锋区龙滩水厂等10个规模化供水工程,新增日供水规模15万t,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210万人。即将开工建设广安区恒升水厂二期等7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建成后将覆盖解决广安市3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联网一批。针对原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单一、各自独立供水、管理落后等问题,统筹考虑县域供水系统整体布局,将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向镇村延伸,建立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实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截至2019年,广安市30个乡镇67个小型供水工程联入城区供水管网体系。
1.3 高质量监管
坚持落实“三个责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确保群众长受益。
一是落实管理责任。广安市6个区市县及3个园区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水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落实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人94个。
二是立法推进监督。广安市率先出台《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将饮水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各部门法定职责,建立了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人大监督等机制,市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纳入区市县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强化水质保障。建立了广安市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完成广安市水源地环保督查20处不达标水源地的整改和94处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水库给食性养鱼承包合同120个。2018年广安市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达85.53%,排名四川省第二,初步实现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的目标。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2.1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力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饮水安全虽得以大面积解决,但由于部分地区水源缺乏、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早期建设工程老化、移民搬迁等原因,存在新增部分饮水不安全人口。特别是山区或偏远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主要水源单一,应急水源缺乏,受地质影响原有泉水水源跌落,“有水难蓄、有水难留”问题尤为突出,季节性缺水时有发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如华蓥山区区域有27个乡镇106个村2.3万户8.2万人,存在饮水安全水源保障问题。
2.2 农村供水工程智能化管理程度不高
供水企业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群众日益对水质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集中供水过程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事后发现问题、再进行问题整改的模式。且现有农村供水工程水厂制水处理过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制水设备、供水管网运行情况、水厂人员到岗到位履职情况等缺乏实时智能化管控手段,供水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监管困难,水厂水质合格率不稳定。
2.3 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不足
在当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下,单一水源的供水方式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安全构成极大风险,备用水源建设至关重要。“十一五”以来,农村供水重点在水量、水质、供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备用水源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广安市多数规模化供水工程在同一流域、同一区域,有的甚至隶属同一条河流上下游。广安区郑山水厂、恒升供水厂同属井溪河;花桥水厂、龙台水厂同属花溪河;武胜县多数规模化供水工程均在嘉陵江取水;其他区市县多数规模化供水工程供水水源则单一地依靠嘉陵江、渠江或中小型水库。虽然各供水站点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如果单一水源出现水质突发事件,仍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工程措施,仍存在供水安全风险。广安市虽然有43个供水工程有备用水源地,但由于缺乏国家投资支持,地方财政困难,备用水源地大多未修建取水设施。
3 对策与建议
3.1 继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建议继续加大对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投入,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和村庄总体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加大山区及偏远地区蓄水保水工程建设,提高山区及偏远地区的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改造早期老旧工程,梯次推进村镇供水发展,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高水平发展。
3.2 建立统一高效的农村供水监管综合平台系统
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供水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顶层设计,依托现代科技手段,自上而下分级建立统一高效的农村供水监管综合平台系统,变“事后整改”为“事前控制、事中监管”,实现农村供水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全面提高农村供水管理水平。
3.3 加快农村供水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建议国家将农村供水备用水源及管网工程纳入建设计划,加快新建骨干供水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地区备用水源整体蓄水能力,加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加快供水备用水源前期工作,重点加强单一供水水源的第二供水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逐步实现备用应急供水与自来水管网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