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2020-01-03刘荣稳代莉

人物画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自我教育思政教育

刘荣稳 代莉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是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主导性、实效性及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要求。文章指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分析了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的三大原因;从学生自我教育,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對新挑战的应对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思政教育;网络新媒体;自我教育;社会监督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和思想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时代下一些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

一、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中,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多元选择的诱惑和错误的理论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使部分大学生未来迷茫,信仰动摇。

(二)传统教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

随着高校网络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在校园内可随处上网,大学生通过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发布和接收信息便利快捷,从此进入到网络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部分人们对时政或周边事物的某些评价缺少理性分析;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能较好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常会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所处地位非常被动,控制式或劝导式的话语传播方式收效不大,思政教育的发展遇到一些阻碍。

(三)大学生心理状态面临多样化的挑战

新媒体背景下,价值观多样化和伦理价值多样化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也呈现多样化,这给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文化价值观念多样化。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形式的文化不断呈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行为。部分大学生为满足虚荣心,过度消费,校园贷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层出不穷;部分学生利用互联网传播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涉嫌网络欺诈。另一方面伦理价值多样化。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直播平台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在网络直播火爆的背后,出现了直播内容混乱低俗等问题。

二、高校思政工作新挑战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与新时代学生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系统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整体发展较为滞后,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

(二)网络新媒体的舆论误导

网络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对大学生起积极引导和教育作用的内容,也存在起消极误导和腐化作用的信息,助长社会的不正之风。网络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有类似于“核裂变”的方式,流传速度快,宣传过程中易片面化或信息源断裂,造成信息失真。消极的文化因素往往被伪装成魅惑动人的文化符号,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念相冲突,动摇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政府对新媒体的管理和监管过于滞后

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文字、照片或视频放在新媒体平台上与他人分享,但往往忽略了在网络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政府管理技术落后造成网络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一些社会网站、微信或博客等新媒体平台过分追求点击率,造成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三、新挑战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学生自我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自我教育主要是通过主动接受先进思想,不断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等方式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班级、大学生党团和学生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层面

高校可以从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和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在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解决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政课堂。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亲身感知社会发展,在实践中成长,激发服务社会的热情。三是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切实发挥学校的舆论引导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吸引力和整合力。搭建校园网络平台,有效发挥校园宣传教育的整合作用,使学生从视、听等多个角度捕获信息,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层面

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督,优化网络环境。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集中新媒体的管理权,优化媒介发展的环境,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社会机构建设,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对各新媒体职能部门的管理;二是社会各界携手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各新闻媒体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报道和宣传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6.9

[2]周皓.梁东兴.网络直播背后的伦理思考[J].观察与评析.2016(10):32-33

[3]张景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162-164

[4]游然.“微时代”视域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11.28

作者简介:

刘荣稳,男,硕士,助教,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自我教育思政教育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