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分析

2020-01-03石灿

名城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水力发电环保技术信息化管理

石灿

摘要:本文基于对水力发电应用技术的了解,阐述了水力发电厂实现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了系统处理技术、水力信息收集、电力环保和设备信息化管理等技术管理的主要方面,切实提高水力发电厂技术管理质量和水平,为水力工程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水力发电;环保技术;信息化管理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正在向规模化、系统化方向逐步推进,对于水力发电而言,为了提高发电质量,促使应用技术发挥出其真实效能,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 水力发电厂实现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水力发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改进和革新,应用现代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还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切实达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经济投入,还能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提升,确保发电设备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推动水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

二、 水力发电厂技术管理的主要方面

(一) 设备处理检修管理

在水力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中,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维护管理方式,强化设备维护及检修力度,尽最大程度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提高系统水质处理性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需要以水质条件为依据,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有效选择和设计,对其设备结构、运作形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设备检修方式进行针对性选择,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符合,同时还要根据设备寿命及使用周期,将设备运行可靠性作为基础的检修方式;其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设备的调式和质量验收,制定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设备运行周期和电厂经济效益为基础,对实际工作开展起到一定规范性和限制性作用;再次,需要对针对检修设备构建一套完善的、针对性较强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同时对设备故障进行科学性消除,配设专业技术人员应用先进技术对操作流程进行实时监管,比如安装监视器、报警装置等,对设备运行质量和效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以可靠性为基础的检修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大幅度降低检修成本,根据电厂相关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修方式,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保证设备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相关设备电压运行不合理、质量差等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装置运行质量,突出设备检修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 水力信息收集管理

想要提高水力发电厂电力运行质量和效率,必须加大对科学观测数据的重视程度,以此为依据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展相关活动,其中包括水文数据、环境影响数据以及作业过程的实时数据等,通常情况下,水文数据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内容,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管理调度运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水力信息始终处于变化阶段,因此需要对相关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收集,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包括闸孔开度、发电量、过坝流量、蓄水量、降雨量以及气温、风向等各个方面资料,与此同时,水质资料也要不断完善,包括温度、酸碱度、溶解氧等[2]。

在水力信息收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通讯、遥感等多项先进技术,利用超短波无线电进行反射和散射,依靠计算机技术将大量信息,以及各项水文数据进行定期汇总并传输到水力发电厂系统中,在基础上需要在地形复杂、开发难度大的地方设立无人勘测站,能够有效实现水利信息的大面积收集,具有可靠性高、维护费低、操作简便等特点,相应的,做好数据管理工作,能够保障数据有准确性和真实性特点,为后期水力发电工作有效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三) 电力环保技术管理

对于水力发电厂建设而言,必须选择在地理位置较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水资源污染、树木砍伐、地形地貌变更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水力发电过程中还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对电力运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环保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在水力发电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水力发电厂设计构建时,首先需要对周围环境、地形地貌、水质条件等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设备进行有效选择,进一步对施工流程进行针对性设计,积极做好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利用对先进技术实现优质管理,能够有效抑制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促使电厂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切实做好降噪、污水和废弃品处理等各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水体污染,加大对水体浑浊程度的监测管理,保证河流的功能性优化提升。对于發电厂蓄水库来说,极易受到泥沙堆积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技术管理工作,通过疏浚对泥沙进行有效排除,在确保水体深度能满足发电需求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 发电设备信息化管理

在水力发电厂运作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发电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因为其与发电质量、效率和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可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构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设备管理为目标,通过多样化、多元化的模块构建,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发电厂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水力发电厂设备的成本管控,强化各阶段生产信息的关联性,推进设备管理平台向一体化方向前进,促进管理信息向高度集成化方向积极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电力设备安全评价体系,在设备使用前期对其性能、效率及影响进行预先了解,在投入使用时还要加大安全控制力度,做好后期运检维修和保养工作,尽最大努力实现设备安全管理的超前与闭环控制。为了保证电网运行质量,便于直接管理,需要针对生产设备系统开展综合安全性评价,在生产环节各个方面积极找寻危险因素,避免出现大型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危险源评估工作,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提升设备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加大对水力发电厂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发电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技术管理规范,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松,张少波.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03):235.

[2]罗鸿涛.浅谈水力发电厂技术管理[J].通讯世界,2018(03):294-295.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桃源水力发电厂)

猜你喜欢

水力发电环保技术信息化管理
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长江三峡工程的哲学分析
汽车新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新技术在工民建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质量控制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