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视野下的医疗建筑设计再思考
2020-01-03任壬
任壬
摘要:医院建筑是诊断和治疗疾病、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疾病暴发的重要场所。影响医院感染预防的因素很多,其中建筑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感染控制领域的医疗建筑设计。
关键词:感染控制;医疗建筑;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各类医院,无论大小,近年来普遍增加了设备。医院建筑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舒适,符合健康的要求,是一个边缘主题,需要医学和建筑共同探索。从医院评审等级来看,大多数医院的组织和程序问题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一、 感染暴发与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其建筑设计的关系
1.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卫生部)通过的《医院感染条例》,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医院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的潜伏期。医院工作人员感染也是医院感染。传染源是指医疗机构、服务机构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类似感染的现象。造成这些流行病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客观原因,医院是不同类型病人聚集的场所,可能形成病原微生物的高浓度;此外,抗生素也是主要原因激素滥用也会导致微生物突变。各种罕见的病原微生物经常出现在医院里。此外,管理不善、设计不善也是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2.传染病防治领域建筑设计控制要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或多个部门来说,重点应该放在两个主要方面,即建筑物的布局和房间的通风。如果这两个基本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感染。第一,在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各层服务设施的分离和控制原则;第二,必须严格遵守各层的设计要求。诊断和治疗区域以及不同区域的诊断和治疗区域应该相对独立并有合理的安排;第三,在住房规划中必须考虑到这一过程的原因。几个例子说明了不良建筑布局的负面影响:在第一个例子中,项目的总体设计没有考虑到当地的风向,而且受影响区域的位置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在流感季节,受污染的空气从感染地区转移到其他门诊服务,对普通病人和医务人员构成感染风险(下图);
案例二:在医院扩建工程中,感染门诊的入口离儿科入口太近。这种结构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因为儿童是弱势群体。案例三:血液透析中心设计差,透析隔离区设计差,污垢和洁净区难以区分,易感染,室内通风不良。有室内空气的医院和诊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管理标准。此外,空气净化医院(WS/t368)由原卫生部建立。通风法是医疗机构最重要、最基本的空气净化技术(包括“空气净化、消毒等”)根据季节、室外风和温度分类,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在自然通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机械通风。
二、感染控制视野下医院重点部门及重要部位的设计要点与思考
医疗建筑的设计既要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详细设计。每个部门、每个地方都必须从每个部门的角度进行控制,使建筑本身成为真正的防火墙、感控体系。隔离有感染风险的病人更多地与流动性和医院建筑设计有关。设计采用“中心制”,也就是说,科室布局以器官与疾病为中心,对于同一类服务需要控制的门诊,重点尽可能减少流动性,以减少病人和病人接触不同的交叉感染,降低整体风险。
1.门诊感觉控制设计要点与思路。门诊设计应以感官控制要求为基础,满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91-2018)标准。(1)应特别注意部分门诊(如呼吸科)对传染病的易感性,以及区分感染性门诊和非传染性门诊的结构;(2)儿科设计应考虑选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应与一般诊断区分开。一般来说,既要实现渠道分离,又要实现重点医院与其他科室的关系;
(3)呼吸科是医院要求较高的科室,门诊部的设计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交叉感染。对于建筑的布局,要优化设计,尽量保证独立呼吸。设计应在医院的末端,最好有相对独立的流线和楼梯。(4)除了在儿科设立隔离门诊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呼吸和消化科门诊设立几个隔离门诊,为分流困难或特殊情况的患者提供急诊治疗。(5)还应特别注意口腔科的设计,确保使用的仪器、消毒和多功能设备的储存和分配设计合理,并注意工作区和生活区远离污水。
2.急诊部感控设计要点与思考。(1)护理站是急诊合理筛查和分诊问题。為了便于分诊,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方便病人转诊到门诊部,它们必须直接、明显地放置;(2)考虑应急服务(中心)相对于相关服务的状态。首先,要考虑两者的关系,特别是体检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对于一定规模或级别的医院建筑,急诊科(中心)应配备相对完善的医疗设备,以减少患者的流动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医院建筑,急诊服务的位置相对于主要医疗服务(包括影像学、普适放射科)而言和检验服务)应考虑在设计中;(3)急救服务(中心)的内部空间设计必须能有效地处理所有紧急情况,如病人抢救、病人期望、探视和应采取的措施等;(4)急救服务(中心)的设计应考虑所有的应急功能。大楼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救护车可以在紧急情况和外科手术的门口快速停车,以节省抢救病人的时间。
3.医技科室设计要点与思路。从感觉控制的角度来看,与医疗技术相关的服务或科室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国家现有政策的支持下,推出了许多新的项目。由于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服务往往远离急救中心。为了减少病人流量,放射科应设在病房最底层,配备常规设施,如Dr、X光机、超声波、心电图、乳腺X光等;其次,在放射科的内部检查和治疗部分,放射科应为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提供活动区。大型医技检查区应从设计层面考虑隔离病人的使用,并适当考虑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机会,设置隔离等候区;三是合理设计感染控制重点科室。例如,内镜中心严格区分呼吸性内窥镜和非呼吸性内窥镜。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一些医院设立了内窥镜中心。由于呼吸内镜感染的风险远高于消化道和其他内镜部位,因此有必要严格区分呼吸内镜与其他部位。对于血液透析中心,透析区应与普通患者隔离区分开。有必要隔离透析区。考虑到普通透析患者在流感季节可能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无论透析阳性患者是否住院,均应设置隔离透析区。对于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负压区的设计应符合标准。此外,还应考虑合理化感染患者。建议负压ICU和负压手术室应设在公共区的远端和手术区的前面。同时,必须能够连接交通路线。
参考文献:
[1]刘秀楠.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建筑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18(2):237.
[2]任娜.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筑设计[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5(3):288.
[3]施晓.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8,7(9A):2322-2323.
(作者单位:武汉标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