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退群后,事情有好转吗?
2020-01-03曾那迦
曾那迦
“我 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名家长在一段短视频中大呼,“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视频一经发布引起广泛关注,众多家长在网上表示“心有戚戚”。
视频中这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是使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对于这种情况,有家长把它总结为“挟孩子以令家长”。他们认为现今学校和老师把检查作业、背书、默写等原本属于校方的责任转移给了家长,这使家长下班后还要在家长群“打卡”。
如今,随着微信、钉钉等通讯平台的广泛普及,“家长群”已经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家长。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和老师已经把使用微信群等作为一种与家长沟通的便利手段。不过,在一些家长看来,这种方式成为让他们心惊肉跳的“弹窗”。
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调查发现,对家长群微词较多的集中在幼儿园及小学生家长群体。而中学及以上学生家长对待家长群的态度比较“佛系”。
家长群:成年人的恐惧之一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家长群的感情很复杂。多数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平常工作忙,加了家长群,在工作间隙点开群聊能看到有关孩子在校的动态,会感到比较放心。但时不时跳出的通知又总是让他们陷入两难困境——点,可能看到大量无用信息;不点,又怕错过老师的重要通知。
今年国庆前,另一段视频也在网上流传,家长会上一名家长突然情绪崩溃大哭起来。原因是经常不回消息被老师当场点名。他哭着说,“我又要加班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的过来!”正是这样,许多家长常常处在“想退群,却不敢”的境地。因此网上有人把“家长群聊”归纳到“成年人的四大恐惧”之一。
刘今的儿子是成都市一所优质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刘今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因而她在家长群里使用最多的3句话是:“收到!”“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在把盯家长群的“重任”交给丈夫后,刘今迅速把新的家长群屏蔽了、旧的群全退了。“每年孩子班上换一个班主任,就要新建一个群,另外还有家委会群。她对记者坦言,“看着就心累”。
雖然家长群常常让刘今“无语”,但真说到全退掉时,刘今想了一下说:“你真退了,吃亏的还不是孩子?”
在孩子低年级时,家长群还比较活跃,升到高年级后就沉寂多了,主要以老师发布信息,家长“列队”统一回复为主。
在家长群之外,还有专属于家长自己的家委会群。家长王鹏说,家委会群采用自荐加推荐的方式由家长一年一轮替。群里主要传达学校的一些安排,比如学校要开会、举行公开课以及收费、退费等事务。
而有些当着老师不方便说的话,有的家长就拉个“吐槽群”“抱怨群”。比如谁家的孩子又欺负谁了,两家就在群里互相“艾特”私下沟通协调。“在这个群里,我们可以较真诚地讨论孩子每天反馈的见闻。有一次孩子说起来,有同学在学校自残了,我们就在这个小群里探讨要注意自家孩子的心理健康等问题。”王鹏说。
根据多名家长的观察,家长群里表现活跃的家长和家委会群成员重合度很高。尤其是那些自荐加入家委会的家长,常常喜欢提出以全体家长或孩子名义来做的事。而像刘今、王鹏这样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只剩下每天看一看有无漏掉重要信息的余力了。
老师无奈:协调家长费时费力
“加了家长群,天天家长会。”有家长大倒苦水。在群里,家长会因为孩子没交作业、表现不好而被老师点名。家长群有时就像工作群一样给家长带来额外的任务。还有一些家长自加压力,即使老师没要求家长帮孩子订正作业,他们也会主动做,以求为孩子在老师那里多挣点“印象分”。
看到家长群渐渐转变为“压力群”,有小学老师站出来帮家长说话:“老师过分依赖家长群安排家长监督小孩做作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不见得有好处。”
这名老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对家长群的使用经验。在带一年级时,她只在群里发作业。低年级时小孩还不识字,也记不住作业,因此有必要在群里发作业。但她指出,这样也会让一些孩子养成坏习惯,从不自己记作业,回家反问家长作业是什么。因此三年级后除了学校通知外,群里一概不发其他东西。“一开始每天会有几个学生搞不清作业有哪些,那么第二天来就会被批评。久而久之,他们自己就养成了好习惯。”
有名小学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平常管理班上几十个小朋友已经耗尽精力,再要去家长群里平衡几十个家长的情绪和感受,“说实话老师也没有这个精力呀。”有时候不得不因为大多数家长的决定而忽视小部分家长的感受,这也让她感到无奈和迷茫。“本来我的本职是教好、管好小朋友就好,现在却还要协调好几十个成年人。”
她举例说,一次学校组织歌咏比赛,有家长经过家委会提议小朋友都统一购买白衬衣。她在家长群中提起这事,大多数家长都纷纷回复“OK”表情,只有个别家长私信她是否不用特地购买新衣。得知有家长持反对态度后,这名老师便反复在家长群征询大家的意见。
“我到现在都没有拉家长群,其实这样不好管理,我都单独加了家长,信息群发。”作为成都某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刚工作没几年的赵嘉没有用家长群。
“以后也不会加家长群,实在要选平台就用钉钉,然后把所有家长禁言。”赵嘉表示,既然老师已经加了所有家长的微信,只要群发了效果都是一样,也就不必再建一个群。很多问题老师单独跟家长交流反而更高效,也更能保护好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与尊严。她说,“只要不是原则上的冲突,家长大多还是愿意听。”
地方、学校纷纷“出手”
在“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网络关注后,全国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规范使用家长群的意见。
10月26日,山西省太原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教师原则上不得通过微信、QQ群布置学科作业,将记录作业的权利和能力还给学生”,此外,还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形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严禁要求家长点赞、投票、转发各类信息。”
日前,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反对利用家长群等手段渠道,变相增加课业负担、让家长批改作业、代替学生到学校参加活动等,后续将梳理家校合作中的“负面清单”。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8年起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措施规范家长群。辽宁、浙江、陕西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都出台过文件禁止让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等规定。
譬如,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家长群等平台信息发布要在工作时间内,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学生作业教师要当堂布置等。
大连一幼儿园直接在家长群中设立9条规定,明确老师和家庭沟通的时间,并特别要求,切忌在群中发送奉承、拍马屁的内容。
当然,规范不是压制,规范家长群的使用是为了让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提高沟通效率和保持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考虑给教师减负,减少老师的“文山会海”,让老师守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