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学为中心”课堂“再学再练”环节有效策略研究

2020-01-03裘庆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科学课堂

裘庆忠

【摘要】本文从“再学再练”的课前设计、课堂运用、实施要点、巩固练习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初中科学“学为中心”课堂“再学再练”环节有效策略研究。

【关键词】学为中心   科学课堂   再学再练

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上课往往“满堂灌”,以自己讲为中心。“学为中心”课堂“再学再练”环节“动静结合”、“动静有序”能有效制约了“满堂灌”的现象,但不能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布鲁姆群体教育的个体化教育系统表明:实施最优化的群体教学,再编拟针对性的形成性操练加以巩固、加强,同时进一步进行各种形成性练习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并达到提升个体的教学成果。这也更加验证了“学为中心”课堂加强“再学再练”环节对初中科学教育的可行性。

再学就是预习后的学习。对于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展示交流分为两个层次:概念性和相对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展示、互相评价;理解性较强的问题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后梳理出小组的意见在班内大展示时交流。再练就是这节课需要完成的练习,包括课堂巩固练习和提高练习。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再学再练”的课前设计

“再学再练”是科学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一个环节,让大多数的学生当堂都学会本节的基本内容。

1.题量适中。导学案的设计要合理,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内学生能完成,如果控制不好,少可能会影响考查知识点的完成情况,多则会引起学生对做题的厌倦,质量不高,影响效果。所以一般设计3-4个学生活动。

2.回归课本。所有的题目的设计原理其实都源自于书本,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依据课本原理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又切合实际的话题。新课课堂练习内容不宜着急拔高,原则“体现重点,不体现难点”。

3.形式多样。可以是导学案形式印好发给学生做,也可以用平板作业推送形式,或可以用试卷的形式等。

二、“再学再练”的课堂运用

“再学再练”的内容必须是学生中有可能出現的问题,只要是学生掌握了的问题就坚决不再教,课堂中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在布置任务时说和碰到学生不会时教。教的过程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知道自己有没有错,如果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没有错就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直到完全弄懂问题、订正完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只要有学生会,就采用“兵教兵”,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或教的不完善或方法不最优,教师再教或补充归纳,完善学生解答。

【案例1】在“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的教学中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习。

课型:以“生活应用”为主的探究课

流程:先学交流  合作探究  拓展提高   反思小结

【先学交流】

预习完成导学案,组长组织,小组展示。

【合作探究】    【 拓展提高】

活动一:

观察密度计刻度:“上小下大 ”还是“上大下小”?

把密度计分别放入准备好的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中,仔细观察密度计的沉浮状况,并密切关注刻度。

[问题]刻度分布与温度计一样吗?     两次浮力相同吗?   为什么?   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吗?为什么刻度会上小下大?

[应用](1)把一个用吸管下端绕铁丝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中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比较大

B.乙烧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比较大

C.乙种液体的密度较小

D.相对于A处,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比较大

(2)一艘船如果从河里缓缓驶进大海,所受浮力会怎么改变呢?是会上浮还是下沉呢?

活动二:取一团橡皮泥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测出V排1;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次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V排2;比较:V排1_____V排2(  >, <, 或 = )。

[问题]根据V排1和V排2的大小比较,结合浮力,解释橡皮泥能漂浮在水面上吗?

[应用](1)轮船的原理:通过增大     ,继而增大    ,从而使密度比水大很多的钢铁可以浮在水面。

(2)结合实验,思考船在河中沉没后,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或不变。

活动三:潜艇沉浮模拟实验

[问题]潜水艇在水中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呢?

要让它浮起来理论上有哪些办法?(越多越好)可取的办法是什么?

[应用](1)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浮力会怎么改变呢?是靠改变水舱内水的多少来实现吗?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2)回答P20第6题“浮筒法打捞沉船”

活动四: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如果要你设计一个载人的充满氦气的吊篮气球,乘客如何平安回到陆地,你有什么办法?理由又是什么?假如我往气球里充了热的空气,原理又是什么?你会怎么做?

[问题]归纳实现气球沉浮的两种方法:

[应用]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是一种会漂浮在空气中的灯笼,它会上升的原理是什么?灯笼内空气密度和灯外空气密度比,大小一样吗?所受浮力与重力比又如何?

在案例活动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老师主导,学生掌握的或通过交流能够得出结论的老师就不需要教。但如果需要补充或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老师就必须教。如上述案例中老师抓住时机适时补充:学生交流完活动一应用(2),一艘船如果从河里缓缓驶进大海,所受浮力会怎么改变呢?是会上浮还是下沉呢?[老师]:轮船相当与大的密度计吗。[学生]:举例应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出手:学生交流活动二应用(2),[学生]:这个问题通过组内交流以后仍然争议较大,回答答案各异,并都有一定的理由,统一不了一致意见。[老师]:(在这种情况就必须教)引导学生搭建“脚手架”,从两种情况受力比较,推理V排大小,再来分析液面上升下降情况。

三、“再学再练”的实施要点

科学课堂中“再学再练” 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最大学习效果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能够挖掘出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从而解决问题。评价与反馈是科学课堂中“再学再练”有效性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1.合理的时间:解决好时空分配

在课堂内学生的随堂操练时间要保障,那就必须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好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同时练习活动内容要因人而异有层次,紧凑不拖拉。教师要改变上课随意,缺少精准把控时间的观念。如果想着一堂课能讲多少算多少,上到哪里算哪里,能做几题算几题,题目做不完反正可以自习课或下节课,这样课堂教学效益就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的科学课堂“再学再练” 教学必须有精准的教学时间预设,导学案交流在18到20分钟完成。困难问题解决和课堂小结控制在3到5分钟内完成,巩固练习时间安排10分钟内完成,巩固练习交流5到8分钟完成。时间控制上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经常这样做,教师把控课堂教学时间的能力就会大幅提高。

2.合情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引导

练习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和考试一样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题。同时,学生在操练的时候,老师要做到随时查看巡视。因为这是教师掌握学生答题情况,练习完成后进行及时讲评,以保证后续提升训练能有效展开。教师在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他们的答题情况,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发现典型错例可以手机拍照进行电脑同屏分析。如果盲目的溜达或者站在讲台上不巡视,就会错过很好的发现学情,解决典型问题的机会,这样课堂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练习的题目在设计的时候,教师其实已经考虑到有些学生会完成不好,但这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巡视的时候多关注多观察就会发现哪些学生掌握的欠佳。不怕学生答错,要看清学生为什么答错,他们发生了怎样的理解障碍。必要时,要对学生随时随机进行点拨,尤其是对那些中等和学有困难的学生。当堂练习毕竟不是学校的大型考试,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课堂学习环节,我们要记得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让他们学会,这一点教师要辩证地理解好。

3.合适的评价:及时批改或反馈

学生题目做错,教师如果不批改,学生是很难自己发现的,就算教师通过采用“对答案” 或讲评的形式,学生也会因为惰性等原因不会注意己经做错了题。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好学生己经完成的题目(导学案)。同時, 在批改时,教师最好有评语。例如在一些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的作业本上画个笑脸或者打个星星或者写几句表扬鼓舞的词句;而在一些作业完成情况欠佳的学生的作业本上仔细勾划出错误点,并可以写一些答题思路或者答题意见等。总而言之,教师的交流性文字和符号应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指点,使学生获得受教师重视的感觉。

4.合众的梳理:及时总结与分析

批阅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以激励为准则,要让学生体会到自豪感和成就感,在一些错误率较高的典型例题中,教师要积极寻找原因,有目的性进行构建模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错题进行再阅读再分析再解决,进而使学生能真切的从“错一题,纠一题,懂一类”中提高科学知识的积累,获得科学技能的提高,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再学再练”的课后巩固练习

1.关注核心:典型性原则。练习题的安排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过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关注差异:层次性原则。设置层次性问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案例2】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的巩固练习:

(1)解释为什么航天员可以水中模拟太空行走训练:

(2)书本P19第5题

(3)物体在水中悬浮和漂浮两种状态,相同点是什么?从排开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的关系上看,物体悬浮和漂浮的时候,V排和V物有什么改变?从ρ物和ρ液关系上看,漂浮和悬浮又有什么区别?

(4)有一船,它的质量为300000t,极限载重量为1000000t,那么这艘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多少?所受浮力又是多少?那如果我取走100000t的货,所受浮力又是多少?

(5)黄豆可以发芽成我们平时食用的豆芽菜,黄豆有饱满、虫蛀和干瘪的区别,将这些黄豆放入水中有不同的现象,虫蛀干瘪的往往漂浮,饱满的沉在底部,那这两种现象的原理是(       )

A.饱满在水底的黄豆重力与浮力相等,漂在水面的黄豆重力比浮力大

B.饱满在水底的黄豆重力比浮力大,漂在水面的黄豆重力比浮力小

C.饱满在水底的黄豆重力比浮力大,漂在水面的黄豆重力与浮力相等

D.饱满在水底的黄豆重力比浮力小,漂在水面的黄豆重力与浮力相等

(6)将一重物全部压入水中,重物重力为2牛,排开的水的重力为4牛,那么物体所受浮力为          牛,手放开后,水中的重物会发生什么情况?是悬浮、下沉还是上浮?     静止后,物体受的浮力又是           牛。

选做题:

(1)潜水艇在江河驶入大海里受到的浮力改变吗?并说明理由。

(2)请看图,将小朋友平时玩的小青蛙放入水中,你会发现小青蛙是漂浮的;而把小青蛙放入另外一种液体中,你会发现小青蛙是下沉在杯底的,请分析以上两种情形,小青蛙所受浮力是怎么样的(       )

A.在未知液体中收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B.小青蛙在水中受到较小的浮力

C.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种情况浮力大小

课堂教学通常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就是以教师为引领的主导活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以教师引导为主,这条线不是散养式的。教师如果合理利用好这两条线,课堂教学效率必会有很大的提升。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 再学再练” 并非每节课都要进行,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有序进行。古语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序的展开“再学再练”步骤,摸索出一套高效率、轻负高质的教学方式方法,今后的科学课堂一定拔节劲长,科学教学一定轻舞飞扬。

【参考文献】

[1]吴友谊.初中科学课堂练习设计与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1)

[2]金荣贵.问题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心得体会.网络2018.07.01

[3]网络.浅谈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昂立教育.2019.12.12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科学课堂
“学为中心”视角下学生阅读思维的导引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
学为中心 以学定教 优化教学 提高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