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的思考
2020-01-03杨慧
杨慧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对于小学教育的指导性方针。微课程,是新兴教学理念与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技术完美结合下诞生的新型教育模式。文章从微课程的定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组成着手,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进行思考与探析,希望能为正在面对微课程开发的广大同仁提供些许工作思路的启迪,以便帮助学生完成文化知识的积累,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实现全方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课程;开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156-02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icro curriculum based on core literacy
YANG Hui (Chaona School District,Lingta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primary education.Micro course is a new education mode born under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new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micro curriculum and the content composi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re literacy,this paper ponders and analyzes how to develop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icro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hoping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the majority of colleagues who are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curriculum,so as to help students complete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and gradually realize all-round development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Micro curriculum;Development;Core literacy;Primary school Chinese
在以核心素養的培育做为教育重心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对微课程的积极开发利用,把原本平面抽象、复杂晦涩的理论性知识点,形式丰富、立体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困难指数、提高学习效率,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通过不断的拓展教学思路,完善教学理念,积极的开发微课程,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长效发展,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1.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什么?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利用线上教学的便捷方式,把某一专题或是某一学科的课堂学习内容,通过海量教学资源、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跨越空间的教育(包含教学检测、课堂活动以及教学设计等流程)。在微课程教学中,运用高度发达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从相关平台上广泛的搜集内容丰富、数据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充分的展现。教育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有效的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对于空间与时间的依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优化老师教学成果,促进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推进。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组成
做为人文科学的基础课程,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播,对于美的发现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掘与提升,以及语言的构建和运用等方面。
第一,对于小学语文中语言和文字的构建与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能力,是指其对汉字、汉语基本特征充分了解与掌握,并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些特征特点,去完成与汉字汉语相关的活动。它既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种心理的体现,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当前学习和以后工作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与保障。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有效学习和积累,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第二,思维能力的发掘与提升是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核心素养中的具体表现,其具体指标包括发掘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指通过优质范文的阅读,学生可以基本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有一定层次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有效的与同学或是老师沟通讨论,并在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语言思维能力包括:口语表达交流能力、作文习作能力、文章解读能力等具有语文特点的学习思维能力。
第三,对于美的发现与创造能力在核心素养中表现为:能够充分的认知语言文字美学,熟练的掌握语言文字美的内涵与规律,并以此来达到发现美创造美的目的。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则是通过优秀文章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以及文化审美能力,以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第四,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播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价值观念在核心素养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根据所处时代和社会主体的需求进行吸纳强化,或是批判抛弃。所以,小学语文课程在文化价值导向方面首先在于教化人心,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品性与个性,让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有信心有能力继承祖国传统传播民族文明。
3.核心素养下如何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
(1)充分考量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需要始终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行动导向。充分考虑到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还有这一阶段特有的学习规律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等因素,坚持以学生做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样开发出来的微课程能够更加接近贴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语文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有效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比如,我们针对课文《谁不说咱家乡好》进行微课程开发,首先要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逻缉上比较具象。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鼓励学生用形象的描述来分享家乡的美丽风光、美味食品以及当地特色。再以更高更宽的视角,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可爱的家乡,引导激发其对家乡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老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询下载有关学生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或是政府相关部门上传的宣传片,把家乡过去的落后景象与现在的美好光景在微课程中作一个对比展示。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清晰透彻的通过微课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教学载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独特的家乡美,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2)深刻挖掘微课程教学资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需要把其环境平台的打造与建设提升到足够重视的位置。积极努力不断针对微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尽可能的拓展微课程功能范畴。让微课程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为语文课程教学服务,拓展学习深度,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例如,学习安徒生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名篇的时候,传统方式由于课文篇幅关系,对于主人公、小女孩以及作者安徒生先生的背景信息相对匮乏,不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的学习文章精神内涵。老师在做微课程开发的时候,可以从学习本身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快捷便利的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等等相关平台渠道查找下载搜集整理出作者人生经历、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以及相关作品等信息。有了这些相关的学习资源作铺垫,正式学习文章的时候,作品的诞生背景、作者的人生阅历、社会的需要与希望等等信息融合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作者和读者之间,文章和课程之间,能够达到情感交融与精神共鸣。这样的微课程教学,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透彻的,对于主题思想的感悟是深刻的,育人功效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十分有效。
(3)充分强化微课程的交互评价功能。微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與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沟通、交互评价。老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微课程的学习动态,学生能够及时的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心路旅程。微课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针对性优化,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功能效用。比如,我们学习《聪明的小高斯》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观看微视频资料了解相关信息。课堂学习的时候,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群体讨论小高斯运用什么样的高明算法解决了什么样的数学难题,面对别人的置疑的时候,小高斯又是如何坦然真诚的面对,以及大家对于小高斯的认知与态度是如何转变的。课中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直观明了的动画教程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一定程度的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调动,在师生、生生之间的愉快交流中顺利的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基础知识文化的积淀。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微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要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特点,通过多元渠道挖掘丰富多彩的微课程资源,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强化各方面交互评价。从而达到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其知识文化的学习与运用,实现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J].学周刊,2018(21):140-141
[2]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3]陈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