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1-03张红亮
张红亮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创新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人们拥有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生物知识。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途径,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107-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Biology Teaching
ZHANG Hongliang (No.17 Middle School,Changchun City,Jilin Province,china)
【Absrtac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an era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breakthroug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ople hav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and adapt more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in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biological knowledge bet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cultiv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way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Innovative thinking;Cultivation approach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积累、分析和解决渐渐养成的优秀思维习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优秀能力之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适应新时代下社会与教育行业对人才的全新定义,及时改善教学策略,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创新渐渐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由此促使社会对各方面创新人才的追逐,也让老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学生养成优秀的创新思维,对自身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创新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创新是永不落后的主体,拥有创新能力,就有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有更好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或生活更有底气。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突破知识局限性。课文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教材,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在达到教学目标后勇于突破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动探索更深层次的学科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丰富度,从而更具核心竞争力。最后,创新思维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突破现有制度与制造水平的有利工具,被国家和社会所需要。创新型人才能通过完善某领域的制度或技术,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进步。
2.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途径
(1)抓住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运转水平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老师要围绕学生这个核心来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而对学生而言,让学生拥有学习生物知识的动力,从而更专注的运转自身思维,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状态,针对学生兴趣,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高效思考的状态中。高中學生具备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老师在选择课题引入方式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和喜好方向,通过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事实案例或生物现象来选择资料,让学生在案例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并根据老师的问题来参与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老师可以用现实中面包厂的生产流程来形象代表单个细胞的工作原理,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学习细胞知识的欲望,并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运转思维,去体会细胞的功能与结构,从而让学生既能有效的进入生物课程的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改善生物课堂模式,适合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生物课堂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生物课文知识,让学生能对基本的生物知识理解和运用,更好的完成生物应试,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求。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引入开放性教学的观念,一改以往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生物课堂有一个更广阔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有一个锻炼创新思维的优秀平台。在开放性生物课堂中,首先,将课堂教学内容由书本知识扩充到生活、网络的不同方面,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实际教学中,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生物知识的可探索性,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感,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动力。最后,老师不在主导课堂教学,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方向和参考材料,让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对生物问题充分理解,以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有效途径。
(3)及时为学生解惑,技术支持学生思考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很多的生物问题,在合作学习也不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能有效的突破一个个思考难关,从而吸收更全面的生物知识,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打好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由于更加重视学生的生物成績,将应试教育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模式,对学生感到疑惑的超纲问题,没有积极肯定的解释说明,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会使学生渐渐的失去对生物的良好思考,从而扼杀掉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新形势下的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学生坚实的后盾,对学生提出的生物问题予以及时解答,让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更全面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自我突破的道路上形成优秀的创新意识。
(4)安排生物实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生物课程中的很多结论都是通过科学家坚持不懈地进行大量实验证实得来的。因此,生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应该根据生物学科的此项特点来制定新颖的教学计划,教师应该积极将实验活动的内容加入到生物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生物知识点的核心概念。这样,学生才会将先进的生物理念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理性思维其实就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但是,许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因为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授课的时候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并不会利用实验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每项生物概念中的含义,导致多数学生对于繁杂的生物知识体系总会抱有一知半解的态度,教师的授课效率也明显下降。为此,生物教师必须要进行实验课的设置。比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生活的环境相关课程时,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细胞渗透压实验,并将血细胞分别放入到氯化钠溶液中,以及蒸馏水和乙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观察细胞的外观特性。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细胞在不同液体环境中会发生涨破或者皱缩的现象。学生能够据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了解到生物学科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价值,让学生拥有进行科学实验的欲望。
(5)运用生物教具提高学生想象力
生物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人体的正常运转也是依靠各种细胞器实现的。DNA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科学家甚至可以改变DNA序列来改变生物性状。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此项课程的时候并不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具体形态,更加无法了解到基因工程的核心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生物学道具来展示基因工程的操作原理,以及双螺旋结构的实际形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将教具进行合理的拆解,将本来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更加具象的内容。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核心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拥有更多的思路和想法,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更加深奥的生物知识时便可以更加顺利地解决面对的崭新问题。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切忌仅依靠教材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让生物也能够具备新的风气,让生物知识的重要意义可以影响每个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思考态度。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必要的,生物本身就是对生命的阐释,需要学生拥有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应用生物知识,同时创新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生物教学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兴芳.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8(30):33
[2]仇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7(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