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村寨生育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2020-01-03张鑫慧支娇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张鑫慧 支娇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育状况发生改变,家庭人口数可视的状况下减少,近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来,少数民族村寨的生育情况又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儿童留守情况,早婚情况,孩子的教育问题等。本文,通过对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生育状况,家庭人口数分析其中所产生的问题,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优育状况给予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优育;计划生育政策

近年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生育状况备受关注。因为目前许多社会现象的发生与生育状况有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目前少数民族村寨的生育情况,以微观的方式聚焦在一个村寨,由此发现在整个贵州省地区生育状况的问题。本文将深度剖析黄岗村的生育状况,分析其中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一、黄岗侗族的生育状况

选择黄岗侗族作为调研地点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黄岗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本文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1)每个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及性别(2)女性生育的年龄(3)生育孩子的教育情况。

(一)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及性别

黄岗侗寨目前有365户,共1797人。

从此次的调研数据来看,1个孩子共有49户,2個孩子的有67户,3个孩子的有17户,3个孩子以上的没有。1孩家庭中78%的都是男孩,只有22%为女孩。1个男孩和1个女孩为主要,占比28%,其次为2个男孩子,总计有28户,所占比率为42%,有7户人家为2个女生,所占比率为10%。3个孩子的家庭主要集中在有男孩女孩的家庭,所占比率为59%,其次为全是男孩的家庭总计有6户,所占比率为35%,全是女孩的只有1户,所占比率为6%。随机调查的四个行政组中,男生综述有132人,所占比率为65%,女生有72人,所占比率为35%。

(二)女性首次生育年龄

本文的第二个关注点在于,女性的首次生育年龄。本科调研的妇女有112人。在黄岗侗寨女性的首次生育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所占比率总和达到81%,其中在21-25岁年龄段为最多56%,而最少的为30岁以上的,其中最晚育的年龄为34岁。

在关注生育年龄,也调研了这112位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调研结果在20岁以下生育的妇女中,有25%没有受到教育,受教育程度偏低,在21-25岁中,未受到教育的有9人所占比13%,主要是有小学及初中教育水平,占70%,其中还有大专以上的受教育水平。26-30岁之间的,未受过教育的只有1人,在30岁以上未受到教育的有2人,大专及以上的有1人。

(三)孩子的教育程度

目前,黄岗村适龄学生中,小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中学所占比例不足四分之一,而中专及以上学生则不足10%。实地调查了解到,当地仍有部分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出现厌学心理,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辍学在家,导致黄岗村中专及以上在读情况不容乐观。

上述为本次的主要调研内容,及生育孩子的数量,以及首次生育妇女的年龄以及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当前的教育情况,其中存在各种问题。

二、黄岗侗寨中生育问题现状所存在问题

在整个黄岗侗寨所抽样调查的四个组里,关于生育情况所存在的问题。

(一)生育性别比率有偏颇

从调查中可知在黄岗侗寨存在着生育性别偏好。生育性别偏好是指在家庭内部长辈对即将出生的下一代性别选择的偏好。

中国文化在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了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价值差别化的评判标准。在黄岗侗寨一个特殊的地区,在黄岗人眼里,并不是生的越多越好,最优生育为一男一女,但是一定要有男孩。但在黄岗地区,重男轻女现象其实并不严重,其中有两个原因。

(1)侗寨的信仰“撒岁”。萨岁是侗族的祖母,也是侗族人民的信仰,侗族有许多的祭祀活动都与萨有关。萨岁女神在侗族人民的眼里就是守护神,代表着祈福与平安。所以由于有萨岁女神的存在,在黄岗的重男轻女现象较少。

(2)劳作的性别分工。在黄岗所有农事及家务都是有分工,其中男女分工很为明显,关于田间劳作,男性负责犁田等体力活,但是女性在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每次去看田水,对水的利用等,女性掌握的传统知识要比男性多得多。在黄岗也存在这样一中说法,男性负责种与收,而女性负责管。所以田间劳作,并非男性是第一劳动力。

(二)教育程度与生育年龄息息相关

黄岗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截止到2018年,村里目前有在读大学生8位,在21世纪之前,女性的教育程度更低,从调研数据中可得知,在低于20岁以下生育妇女中,有25%均为没有受过教育的,最高学历也仅为高中。近年来,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的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姓,辍学率降低,教育水平提高。

(三)生育能力与抚养能力

据相关研究表明,若是一个正常的健康女子,一生可以生12个孩子。黄岗侗寨的低生育能力与当地的医疗条件相关以外还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有关。黄岗有一个传统,在新生儿生下来3天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吃熟糯米,有些孩子呛死,而有许多孩子则存活下来。但是到了2014年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不会在有喂糯米的现象。抚养能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黄岗属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则抚养能力低。

三、少数民族村寨生育对策研究

目前黄岗存在的主要生育问题有,中高等教育水平低,就业机会少,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冲突问题。如何去应对这几个问题呢。

(一)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对于优生优育,生育观念尤为重要。经济利益的现实性使人们生育观念悄悄地发生变化。因此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做探讨, 尤其是研究少数民族的生育观念是很必要,。

侗族之中许多传统生育观念是不利于人口发展的,例如新生儿喂糯米饭,认为孕妇是不好的征兆等,还有传统的生育观会导致贫穷以及环境恶劣,若是在有限的条件下,生更多的孩子,一方面人口密度的增加, 必然导致森林面积缩小、水资源的减少。

(二)提高教育水平是核心

在生育方面,收到教育越高的女性,则会更加看中自己的生育,不会过早的生育,目前随着教育的普及,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降低生育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赋予妇女以理想和参加工作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从单一的生育劳动中得到解放。

参考文献

[1]热依汗.少数民族生育观念与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16):195-196.

[2]倪瑛,王伟,李忠泽.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06):173-177.

[3]吕昭河,余泳,陈瑛.我国少数民族村寨生育行为与理性选择的分析[J].民族研究,2005(01):26-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