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物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20-01-03夏诗诺韩莹赵淼王佳慧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物流展望现状

夏诗诺 韩莹 赵淼 王佳慧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国际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低,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专业人才的缺乏,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物流的发展受到制约,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只有通过加快国际物流的发展,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本文主要对国际物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并对国际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国际物流;现状;展望

一、国际物流特点

(一)环境存在差异性

各国的经济环境不同、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针对于物流的法律不同、物流标准不同。各国这些环方面的不同,导致各国物流环境存在差异,使得整个国际物流环境变得复杂。

(二)系统范围广

物流本身包含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要素,其本身的系统涉及环节多,较为复杂。而国际物流涉及地域广阔、时间更久、国内外的因素更多,导致其系统范围广,环节多,复杂性高。

(三)标准化要求高

参与国际物流的国家,需要统一物流设施和工具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得国际物流的费用降低、运转效率提高、减少时间的浪费。

(四)信息系统支持

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1]。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国际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的通畅,才能使得国际物流顺利的进行。

二、国际物流现状

(一)中国是物流大国

2018年中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22392万吨。2019年中国货运量达4706493万吨,货物周转量达199287亿吨公里,2019年中国快递达6352291万件。随着国家的经济、政策形势,中国物流快速发展。

(二)大型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

中国各行各业的大型企业开始实行供应链管理,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以最优的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实行供应链管理,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协同企业上下游企业使得整条供应链达到最优。

(三)外资物流企业进入。

1984年,马士基集团在中国设立办事处,1994年设立马士基(中国)航运公司。1986年,敦豪(DHL)国际航空快递公司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中外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1988年,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在中国独立运营。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促使其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国际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水平低

中国物流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理论、信息技术等方面都相对较为落后。中国物流企业存在“小、散、差”的问题,即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许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运营等问题并不能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各个港口、物流园区、保税区的技术设备标准化、自动化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国际物流的需求。

(二)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

单一的运输服务显然不能满足现状国际贸易中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开拓新的增值服务,丰富自身的服务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标准化水平低

在多式联运中,由于装备、器具等方面的标准不一,使整个运输环节不能有效地衔接,降低了国际物流的效率。由于包装的设计、标准不同对运输工具的载货率、搬卸工具的承载力、仓库空间利用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专业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在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市场对于国际物流人才的需要。能够掌握多门语言、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方案的高级物流人才较少。人才的短缺制约着国际物流的发展。

(五)信息化程度低

國际物流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而我国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低,影响了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质量,降低了客户对于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六)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中国还未形成健全的针对国际物流的法律体系。与国际物流相 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部门性与区域性规章,保护色彩突出[2]。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规范制约着国际物流的发展。

四、国际物流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合理规划整体物流布局。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配送中心等,注重仓库、港口、中转站等地方的设备、装备配置。并加强设备的标准化,使其可以促进国际物流整个过程的衔接,提高作业效率。

(二)丰富企业增值业务

通过增加物流企业的增值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不被淘汰,增加利润,从而有资本增强企业的运营与服务,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注重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除了注重相关理论的传授,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企业也要注重对于员工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员工的知识储备与能力。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外的人才,满足国际物流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完善信息管理

应用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的同时保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建立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行业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五)国家支持

在法律方面,完善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在政策方面,国家要大力支持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要重视物流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五、国际物流发展展望

未来我国经济仍是总体向好的局面,国际物流要抓住机遇,推进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促使国际物流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抓住5G机遇,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国际物流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面向全球的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体系,协同供应链各方协同共赢,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物流共同体[3]。

六、结语

随着国际形式的不断变化,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局面也发生了改变,国际物流随之也要转变原有的模式。而国际物流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高级专业人才,完整的物流体系,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通过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推动中国向“物流强国”转变,使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徐平平,葛莉莉.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新经济,2016(06):41.

[2]廖然.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商,2016(18):273.

作者简介:

夏诗诺(2000.12.24)女,汉,河北省邢台市,本科在读,物流管理方向.

韩莹(1999.3.22 )女,汉,天津市北辰区,本科在读,物流管理方向.

赵淼(1999.3.05)女,汉,河北省邢台市,本科在读,物流管理方向.

王佳慧(1998.8.05)女,汉,河北省秦皇岛市,本科在读,物流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国际物流展望现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珠三角地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探究
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
高职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