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下传统教育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与思考

2020-01-03邹梦娜

全国新书目 2020年8期

邹梦娜

摘要: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提出“全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倡议,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出版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径,明确了要求。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精神,国内主要传统出版单位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大力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转型,积极探索模式機制,大力推进传统出版体系与新兴出版范式之间的融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全媒体时代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可能模式和实例,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行业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出版融合发展,教育出版,融合教材

一,政策背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同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写入“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容,将推进媒体融合列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2014年,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国家正式吹响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号角。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全媒体概念,再次强调“全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目前国内部分传统出版社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具体内涵的全媒体时代的特征、规律和要求,积极推动传统教育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其融合模式一般可以归纳为内容生产融合、产品平台融合、新技术新业态融合、产业资本融合等。

二,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模式

1.内容生产的融合

传统出版单位一般都将纸质书转化为可以在线阅读的电子书作为内容生产融合发展的第一步。其实融合创新的思路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纸质书转电子书这一点上,更应该借助全媒体时代下的新技术,在出版内容和教学服务内容上进行创新。最能体现内容生产的融合模式的产品就是融合教材。融合教材是指以纸质教材为载体,以书上二维码或者特定图片为服务入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内容相融合的新型立体化教材。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卫社”)的第九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就整合了纸质内容和相应数字内容,数字内容包括原创图片、动画、视频、音频、VR互动等多媒体内容。例如通过最新的AR技术,在医学教材中加入立体心肺模型,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书上的AR标识,生动的心肺模型将跃然纸上,点击模型上的标识,能播放相应的听诊音。还有科学出版社的“爱医课”,也是利用AR技术与传统教材相结合,如在学习解剖学时,可以用手机同步获取3D解剖模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教材大部分都由一书一码配上音频资源,可结合教材同步聆听。这些都是传统纸质教材完全无法体现的教学效果。

2.产品平台的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产品平台必不可少,因此传统出版单位需要加强重点平台建设。例如期刊建设的投稿审稿平台、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出版信息公布平台、作者读者数据库平台等。在教育出版方面,数字产品需要建设其相关平台,融合教材数字资源App平台等,同时建设为专家、作者、老师、学生服务的平台也能为融合作者资源、整合读者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人卫社通过产品平台的融合,建设了不少平台,如“人卫图书增值” “智慧商城” “人卫教学助手”等,其中对教育出版意义最大的是“人卫e教平台”,其建设目标是一个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平台。对于作者,他们能在平台上申报教材编写、申报图书选题;对于读者,他们能进行图书纠错、图书评论、问卷调查。科学出版社的“数字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数字资源管理与制作、在线考试、远程培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职业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也是资源管理、学习管理、实习管理平台。这些平台体现了出版社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渠道,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了作者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建设,不仅提高了出版社的统计工作效率,同时对作者与读者提供了更精细化的服务。

3.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

传统出版单位可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下网络技术优势,推动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等新业态的实践探索。在教育出版方面,利用网络新技术,移动阅读和在线教育可以用多种形式呈现,如数字教材、慕课、融合教材、教育资源库、教学管理平台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拓宽了传统出版社为教育服务的形式,并使出版社的盈利模式不再单一。

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爱课程”平台,就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大学慕课和职教慕课。人卫社2014年开始建设医学慕课项目,截至2019年底,平台在建慕课课程260种,开课167种,涵盖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中医中药等专业。慕课是出版社通过新技术新业态融合的产品,慕课将助力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是为医学教育服务的新形式。

除了慕课,还有多种形式的新技术新业态融合,体现在其他数字产品的开发,例如试题库。人卫社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高教社的各专业试题库,都实现了教育出版内容与平台的融合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产业资本融合

为适应出版融合发展要求,传统出版单位可进行内部组织的改造,例如成立数字网络技术相关部门、数字编辑部门、数字营销部门,培养编辑的复合能力,提供相应新技术支持,以适应全媒体时代出版社升级发展,同时,也可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融合发展之路,如控股或参股科技企业、跨产业并购、与相关公司开展项目合作、选择有潜力发展的领域投资新建公司。例如,2013年,人卫社的电子音像分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人卫社全面快速推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机制上为数字出版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目前教育领域的出版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教育领域的出版融合发展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也确实发展迅猛,但是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2018年的《全国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动态评估研究报告》中传统出版单位除了人卫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几家外,大部分融合出版做得好的都是新闻报业集团或者新兴出版单位(如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为什么走在融合出版前列的传统出版单位数量稀少?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融合出版投入大,难以作出战略决策

无论是内容生产的融合、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还是产品平台的融合,都需要成立数字部门、创新数字生产链、建设数字平台,所以融合出版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巨大,而融媒体出版物的盈利模式也需要时间摸索,收益并不明显,因此如果没有相关基金支持,部分传统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在融合出版方面难以果断作出战略决策,无人愿意承担决策失误而造成企业亏损的风险。

2.对融合出版的认识不足,难以迅速捕捉市场需求

市场对于数字化产品的需求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无法开拓思维,对于市场上的需求没办法预测,也无法确定盈利模式,因此常常被新兴出版单位抢占先机。其实新兴出版社在教育出版上,无论是专家资源、专业水平、学校认可上都是不及传统教育出版单位的。所以在教育出版融合发展上,传统出版单位还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3.技术力量缺乏,数字编辑的人才储备与培养不足

不可否认,大部分传统出版单位最开始都是没有专业网络技术部门或者员工的,即使是通过产业资本融合获得网络技术支持,融合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差别较大,数字编辑的人才储备与培养明显不足。传统编辑如果没有接触过融合产品,不主动思考、积极学习,其在融合出版产品的制作上也是缺乏策划和编辑能力的,这也是传统出版社在出版融合发展的一大掣肘。

4.传统出版社对大数据的利用存在短板

传统教育出版单位对于作者数据、读者数据、学校数据、销售渠道数据,都是有相当深度的掌握的。但在这些数据的利用上,传统出版单位很难将其很充分地利用在出版融合发展上。其实这些数据能预测市场需求、搭建交流平台,也能精准营销。大数据可以给出版融合发展多方面的指导。

四,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媒体时代下传统教育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局限于传统出版行业的进一步数字化和新興信息技术的出版领域运用,而是具有更加全局性的影响,涉及传统出版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教育模式颠覆式创新的全局性变革,甚至有可能是未来教育出版行业全新业态的发轫之地。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出版单位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抢占未来制高点,找出贴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创新路径,必然要经历大量的尝试探索、试错纠错和丰富完善。结合上述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与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1.面向产业发展未来积极谋划,加强前瞻布局争取战略主动

融合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引领全行业新业态的颠覆式重构。相关出版单位必须要形成战略决心,可利用产业资本融合模式,获得资本运营,或者争取国家相关项目扶持,在知识产权、业务链条等方面都投入必要成本,完成前瞻性系统布局,避免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必要的瓶颈。例如某出版社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时,只负责基础性内容资源,而将融合教材制作环节完全交给互联网公司。这样虽然减少了出版社在数字编辑人工、网络建设和维护费用方面的成本,但却会对出版物版权与网络数据的归属失去掌控,影响后续融合出版的发展。

2.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呈现载体,拓展教育服务渠道和产品

出版社需拓展思路,将自己定位为“为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教材的出版”。不同于传统教育出版物受制于纸媒教材的形态桎梏,未来的融合出版可以为学校、为老师、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产品。例如,除了融合教材,出版社还可以提供电子产品题库、慕课、教育管理平台等服务,甚至可以利用出版社的教材销售渠道,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学用具,例如医学人体模型,虚拟仿真教学工具等。

3.加强编辑队伍的能力培养,兼顾共性能力和专门能力发展

与传统出版业务相比,融合出版对编辑队伍的要求更进一步提升,既在医学教育专业理解、策划营销技能等方面继续保持高标准高要求,同时还要求编辑人员具备大量新兴技术的关注理解能力和全新应用场景的构思想象能力,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数字资源与知识点的最优匹配,还要能指导作者生产相应的数字资源。对于主题性比较鲜明的细分领域,如慕课、题库等,更需要培养专业的营销编辑进行推广销售。

4.重视大数据收集汇总功能,带动出版单位业务整体发展

由于融合教育产品必然需要用户注册的自身特性,对于读者数据的收集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天然的便利与优势。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数据收集采集,采用大数据手段进行荟萃归纳和比对分析,将对不仅限于融合出版的出版单位整体业务形成支撑,帮助出版单位明确业务开展思路、拓展挖掘作者资源、针对读者精准营销等。

参考文献:

[1]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 32号)[Z]. 2015-04-09.

[2]朱伟峰.出版融合发展, 场深刻的自我革命[J].出版与印刷,2018 (3):前插1-前插2.

[3]杜贤.中国医学出版数字化转型之路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4(1):26-29.

[4]郭向晖,传统出版单位如何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以人卫社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实践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 (5):22-24.

Esl邬洁,张会,杨晋,经典医学教材袖合转型助力医教协同人才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 (11):884-887.

[6]冯玉明.全国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动态评估研究报告解读[J].出版参考,2018 (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