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书推荐

2020-01-03

全国新书目 2020年8期
关键词:移民

张耕华

1952年生人,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历史哲学引论》、 《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 《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篇》(合著)、《大学中国史》(合著)等。长年致力于吕思勉先生遗稿和旧作的整理工作,已编辑出版吕思勉著述十余种。

历史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它几乎囊括了我们所有的认知形式和知识品种,如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历史的规律概括和历史意义的评价等。这些不同的认知形式生产不同的知识产品,体现不同的学科属性。

本书系统整理了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经典理论和优秀成果,梳理出人类理解历史研究活动的逻辑脉络,将历史认识活动划分成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史实与史家的相互关系、历史真实性的检验、认识历史的途径、历史叙事与想象的联系、总结历史规律的条件以及历史学的人文性等,比较完整地呈现出历史学的本质特性。

历史的谎言

诗人阿尔封斯-德-拉马丁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历史写作者,他更动日期,略去他不感兴趣的材料,并杜撰故事。他认为只要知道主要的情节就够了,想象力能够补足其他的东西。他的作品被视作传奇故事,而不是历史。他曾不无自豪地问大仲马,为什么他的作品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大仲马的回答是:你把历史提高到小说的水平。 “它可以是戏剧、小说、政治,唯独不是历史”, “这个称颂是对一本历史书最严厉的谴责”。

对于一位历史学家而言,说他把历史提高到小说的水平,这与其说是称赞,倒不如说是批评和谴责。没有哪一位历史学家愿意被人称颂他的工作是文学创作而不是史学研究。但是,自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史学领域之后,情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史学与文学的区别似乎并不像以前所理解的那样泾渭分明。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的本质就是虚构”论断,遭到了众多历史学者的反对和批评。海登·怀特的话语是夸大和挑衅式的,反对者也难免有一些感情用事。然而,商榷与争论也引出了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想象问题:历史已经消逝,它能够为我们所记取、所理解的,只能表现为一种叙事。历史离不开叙事,而叙事又总是与想象、虚构等纠缠在一起。历史叙事当然不是文学虚构,但它与文学虚构的区别在哪里?

说到历史叙事里的想象和虚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司马迁所述的“鸿门宴”的故事。我们今天无法知道《史记·项羽本纪》的叙述依据的是什么材料,但整个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以及其中若干细节的不合情理,让我们有理由怀疑“鸿门宴”叙事的虚构性。吕思勉先生曾认为: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 “鸿门宴”就是典型的一例。鸿门宴的“种种事迹,无一在情理之中。然则汉高祖与项羽此一会见,真相殆全然不传;今所传者,亦一则想象编造的故事也,……断不容轻信为事实”。《史记》中的此类传奇、传说式的记载还有不少,按照通常的看法,它们都属于文学的虚构,而非史学的纪实。

一般认为,历史叙事须获得材料上的支持,而文学的想象则可以随意虚构,后者与史学的求真、求实精神不符,故不为历史学者所采纳。但是,想象虚构之用于历史叙事,颇能增加动感色彩,起到一种引人人胜的效果。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就喜欢在叙事中加入一些想象虚构。英国史学家麦考莱曾批评希罗多德“讲述的历史就像一位懒散的见证人,为爱好和偏见所激励,无视证据的既成法则,不知道对其诺言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和见闻的东西混在一起”。那么,历史叙事与文学虚构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麦考莱作了这样的比喻,他说:如果一位有教养的人叙述政府最近的变化,他会说: “哥德里奇勋爵辞职;后来,国王请来了威灵顿公爵。”一位搬运夫讲述这个故事时,就会像他曾躲在温莎行官的帷幕后一般。“哥德里奇勋爵说: ‘我干不了这事,我得走。于是国王说: ‘那好,我只好请威灵顿公爵出山了。就是这样。”这正是历史学之父的方式。

历史学者只能据实直录,而“搬运夫”则喜欢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历史一旦写得如同“曾躲在温莎行官的帷幕后一般”,就变成了文学虚构。不过,叙事的生动有趣,全然得益于想象虚构的效果,而生动有趣总是历史著述追求的一个目标。问题是:

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绝对具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使他的叙述既生动又感人,但他必须绝对地掌握自己的想象,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必须既能进入深入而巧妙的推论,又具有充分的自制力,以免将事实纳入假说的框架。

显然,他必须在想象力与材料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稍有不慎,便“失足”于文学的虚构。希罗多德、司马迁都是史学的天才、叙事的高手,他们“虚构的事实是如此之有似事实,而事实又如此有似虚构,以至于我们对许多极其有趣的细节都既不敢相信也不敢怀疑,只得永远不置可否”。

而现代历史学者则很少会采用这种方式,他们知道自己无权“为了叙述的生动有趣,就可以加入那些并无现实存在而只是想象中的描写、对话和高谈阔论”。只要你的叙事不能获得材料上的支持,它就可能被视为文学虚构,而不是历史的想象。然而,如何做到叙事生动感人又不损害历史的真实——麦考莱在170多年前提出的这个理想境界,至今仍是历史学者一个两难的目标。

如果仅此而已,那还是叙事上的老问题。今天我们遇到的难题是:尽管你的历史叙事都能获得材料上的支持,但你建构起来的历史叙事仍可视为文学虚构,因为你用真实的材料叙述的是历史谎言,如要比作文学虚构,那是一种最糟糕的文学虚构。

扬之水

浙江诸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多年从事名物研究。著作包括《先秦诗文史》、《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三卷)、《橹柿楼集》(十卷)等。

本書11篇文章均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或花结绶带,或家居用器……70余家博物馆,400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读图时代”的幸运

虽然近年开展的“大众考古”为大家提供了了解考古实践的机会,但能够前往考古现场的“大众”实际上仍是“小众”。博物馆则不然,它不像考古现场那样不得不有诸多限制,并且还提供了免费开放、允许拍照的条件,因此走进博物馆的真正是大众。 “读图时代”,这是我们特有的幸福。当然, “读图时代”对于学者来说, 不是唯一的窗口,而只是增添了一条治学路径,增加了一种思考方式,使得看展览也成为一项治学方法,我把它称作“读物”。

好比欣赏一首诗,吾人总是先要知道诗里的典故:故典、新典,典故用在这里的意思,然后是整首诗的意思。面对器物,也可以像读诗那样,看它的造型、纹样、设计构思的来源,找回它在当日生活中的名称,复原它在历史场景中的样态,在名与物的对应或不对应中抉发演变线索的关键。

沈从文从小说创作转向文物研究,虽然有着特殊的原因,但从文物与文学的关系来说,这种转变其实也很自然。近年大学建立了博物馆学,不知道学习科目是怎样的,我想象中,应该是围绕“博物”二字:工艺、科技、植物、动物、风土人情,而这些门类也都与文学有关。“文物”与“文学”,两个词组都有一个“文” 字, “文”本身即有多解, “文”与“物”组合,“文”与“学”组合,又有多解。我关注比较多的是“文心”,小说诗歌戏曲的创作是“文心”, “物”的设计制作同样也是“文心”,本来二者是文心相通的,只是时过境迁,二者分离,因此必要想办法重新拼合。

近年博物馆的兴盛发达,博物馆人员构成的改变,博物馆的开放形式以及展陈方式的变化,都为我们提供了打通“文”与“物” 的方便。这一从未有过的条件如果不去充分利用,就太可惜了。本书副标题作“博物馆参观记”,便意在强调所获新知的主要来源。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近年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在博物馆里我们老两口常常会与朋友相遇,可见采取这一生活方式的远不止我们一家。

常常在博物馆门前看到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爱国主义包括的内容应该很丰富,简单说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到博物馆去看,博物馆自然要有这样的担当,即利用直观的优势,为观众提供准确可靠的知识。

关于定名与相知

收在这里的一组文章,都是近年国内外博物馆参观所见与所得。定名与相知,原是我为自己的研究所制定的目标,在这里也可以作为观展的总结。某物叫什么名字?什么用途?这是自我提问,也是我最常面对的来自朋友的提问。对自己而言,这是观展收获,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也多为博物馆即时采用,因此由个人的心得而直接成为公共知识。这是很教人感觉欣慰的,为此付出的万千艰辛,算是得到了最高的回报。

《文心雕龙·史传篇》第一节说: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刘勰的时代,欲接通古今,惟有文献一途。然而现代考古学的创立以及逐步走向成熟,却为我们走进古代世界揭示了更多的可能,也完全有条件使几乎被遗忘的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今天的“名物研究”,就研究对象而言,与“古”原是一脉相承,我把它定义为研究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有关的各种器物的名称和用途。它所面对的是文物:传世的,出土的。必要解决的是两项:第一是定名,第二是相知。

定名与相知的具体内容,近二十年来我在很多场合都有过相同的表述。

关于定名,我以为,对“物”,亦即历史文化遗存的认识,便是从命名开始。当然所谓“定名”不是根据当代知识来命名,而是依据包括铭文等在内的各种古代文字材料和包括绘画、雕刻等在内的各种古代图像材料,来确定器物原有的名称。这个名称多半是当时的语言系统中一个稳定的最小单位,这里正包含着一个历史时段中的集体记忆。而由名称的产生与变化便可以触摸到日常生活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若干发展脉络。

所谓“相知”,即在定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某器某物在当日的用途与功能,亦即名与物的还原。我的理想是用名物研究建构一个新的叙事系统,此中包含着文学、历史、文物、考古等学科的打通,一面是在社会生活史的背景下对诗中“物”的推源溯流;一面是抉发“物”中折射出来的文心文事。希望用这种方法使自己能够在“诗”与“物”之间往来游走,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领域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温古典。对我来说,这样的考证过程永远有着求解的诱惑力,因此总是令人充满激情。

总之,定名与相知,这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说,定名是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我把它作为研究的目标,也用它来检验自己的成绩,同时更希望读者也用这个标准来检验我的著述。至于这一工作的意义,我只能辗转引用老友李曼来信中所引述的一段他人对他人的评价:“西哲阿冈本(Agamben)说‘名物是思想诗意的瞬间,大致如此吧。看见研究道教的吴真说,薛爱华的诸多研究,都令人信服地表明:表面上,名物似乎只关乎人类的日常生活,无足轻重,而实质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名物无声却又具体而微地说明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承载着诸多文化史、精神史与制度史的意义。”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童年期,由于文字的缺席,使那段漫长遥远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作者从“历史的时空”这一自序开篇,以大量历史典籍和考古资料为依据,将“神奇的三皇”“迷离的五帝”“半遮面的夏朝”及“写在甲骨、青铜上”的故事进行钩沉拾遗与辨析思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述,将其间的人物、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使故纸堆间的扁平人物变得饱满立体、有血有肉,也使丰富却又相对枯燥的史料变得鲜活明朗,读来兴味盎然。

神奇的三皇

据说《史记》的第一篇本来是《三皇本纪》,遗失了。八百多年后,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三皇本纪》中说:“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辟,下讫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说得挺好,故事本来就该有头有尾,没有开天辟地的三皇,哪来的五帝?

司马贞说的三皇居然有两套班子。第一套是:伏羲、女娲和神农。这三位都是人民耳熟能详的大神。伏羲和女娲皆人首蛇身,造型玄幻,而且皆“有圣德”,所以他们是夫妻关系似乎顺理成章。中国有许多地方有伏羲或者女娲娘娘庙,庙前立浮雕,浮雕上是两位大神的合影。一般夫妻合影不外头倚在一起,脸上流露出我的爱情我做主的笑容,两位大神的合影很前卫,他们的尾巴缠绵在一起,幸福指数瞬间爆表。

神农也是神人,而不是“神奇的农民”。他手中持一赭鞭,在植物上挥一挥就知道哪种草哪种木是良药,哪种是毒药,功德无量啊。那鞭子现在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谁要是找到了,全世界的药厂都得破产。我在药厂工作,知道做一种药有多麻烦,前后要六七年的时间,耗资数亿,还是美金。

司马贞对伏羲情有独钟,把造字也算到伏羲头上(“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不管文字是不是仓颉造的,伏羲都不可能是创始者,否则两千年后的神农还用得着像个文盲似的结绳记事吗?

司马贞还认为伏羲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制造了三十五弦的乐器:瑟。据说后来出了五十弦的瑟,后来又一下缩减成二十五弦,原因是五十弦的瑟太过动人,听得人伤心欲绝。《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太帝便是天帝,稍后再提。

大才子李商隐写的“朦胧诗”《锦瑟》开篇第一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别望文生义,李大才子并不是说他的瑟有五十根弦,而是说他的瑟弦断了,于是二十五加二十五,成了五十弦。三十五根弦的瑟估计可以玩摇滚、爵士和蓝调了,五十弦的瑟恐怕整得出交响乐了,动人得连天帝都把持不住。

司马贞对伏羲最著名的发明——八卦图——虽有提及,但语蔫不详,含糊其词地说“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陈述而不是描述。伏羲创八卦远比这个生动有趣,《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和书就是八卦,这也是“图书”一词的来历。圣人就是伏羲。河是黄河,某日黃河跑出一匹龙马,马背上有图;洛是洛水,某日水中浮出一龟,水中有乌龟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这个乌龟不寻常——它的背上有文字。到底是什么文字谁也弄不清,宋代的道士陈抟后来不知道根据什么把洛书给弄出来了,那上面不是文字,而是黑点、白点和线组成的图案。反正当时伏羲把马图龟文都记下了,遂演八卦。没有《周易》,周文王也就不值一提了。众所周知,文王之所以留名青史,原因主要在于他“拘而演《周易》”。

《周易》有多伟大?没法说。举凡哲学、数理化都能往里套,而且越是科学解释不了的越容易往里套,所以研究《周易》的人里鲜少有数理化背景的。钻研《周易》大发了的,一般都“通神明之德”。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唯独对眼前的事摸不准。

关于女娲,司马贞提到娘娘的丰功伟绩之一——补天,偏偏忘了更大的发明,这个发明是任何发明都无法媲美的——造人。她老人家开始时一板一眼地用泥巴捏小人,有鼻子有眼有腿有脚,其造型之生动,天津“泥人张”肯定没法比,因为娘娘的作品一着地就会撒脚丫子跑,成了大活人。可是“捏造”的速度太慢,娘娘于是团了一个大泥团,用绳子在上面搓,顿时泥粒纷飞,就像刀削面入锅一般,那些泥粒一落地也都成了人。从操作流程上看,捏的人肯定要精致得多,大帅哥大美女可能就是这么来的,那些一人人海就找不着的群众演员大概都是搓出来的。

司马贞的想法有些古怪,为什么偏偏对女娲娘娘的最大贡献选择性失忆呢?也许他压根就不相信女娲造人的传说,觉得“刀削面”造人法过于草率或是过于荒唐了?司马贞绝口不提伏羲和女娲是夫妻,也不明说他们是兄妹。

伏羲的娘叫华胥。在上古某混沌的一天,在野草滋长、水鸟歌唱的雷泽湖边,华胥看见一串巨人脚印,顿时好奇心起,便在大脚印里走来走去。走的后果非常严重,或者说非常幸福,她怀孕了,儿子是伟大的伏羲。用司马贞的原话来说是这样的: “母日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庖牺”即伏羲,伏羲也可以写成“宓(fu)牺”。伏羲之所以那么不同凡响,可能跟他在娘胎里待的时间长有关,东晋人王嘉在《拾遗记》里声称华胥怀孕十二年才生下伏羲。十月怀胎已是苦难,十二年怀胎简直是灾难,不过儿子那么有出息,华胥再苦再难也能面对天地欣慰一笑。华胥后来再接再厉,又生了一个女儿,那便是同样伟大的女娲。华胥由此成为传说中最伟大的母亲,她的一儿一女在“三皇”中占了两席!华胥对于“华夏”这个称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 “华”便是指华胥, “夏”则是指大禹所属的“有夏氏”或者他所开创的夏朝。

《三皇本纪》对于女娲的身世含糊其词,说女娲和伏羲一样,也姓风,也蛇身人首,也有神圣之德,至于伏羲和女娲的关系嘛,你们自己去猜!伏羲为“皇”一百一十年驾崩,死后由女娲继位,所谓“代宓牺立”,给人感觉好像女娲是伏羲的下一代似的。但仅仅是“感觉”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不是兄妹,如同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兄妹一样,司马贞坏坏地一笑:我什么都没说。司马贞确实不能明言伏羲和女娲的关系,因为他声称伏羲“始制嫁娶”,还规定用两张鹿皮为聘礼(“以俪皮为礼”)。既然伏羲定了婚姻制度,那么他当然就不能跟自己的妹妹结婚了。司马贞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于是只能对伏羲和女娲的关系保持沉默。如果他说明了两位老人家的关系,那么“始制嫁娶”便很尴尬。

伏羲是七千多年前的人,那时哪来的婚嫁?当时是母系社会,孩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女孩看上哪个男孩,不需要媒人提亲,看对眼就做“桑林之合”,而且性伴侣不固定,女孩怀孕了,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生下的孩子归女方,没男人什么事,所以当时的家庭全是“单亲家庭”。婚姻慢慢成形要到两千年后的黄帝时代了。再过两千年,到了西周,伟大的周公才从理论上完善了婚姻制度,是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其实司马贞用不着讳莫如深,远古时代还没有“乱伦”的概念。古人们是在发现近亲结合生下的孩子多有缺陷之后,才有意识地尽量避免近亲结合。希腊的神话谱系就是一部“乱伦”史,而且乱得一塌糊涂,不仅兄妹或姐弟,甚至母子。比如大地之母盖亚不仅和她弟弟生下孩子,还跟儿子乌拉诺斯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神。在最古老的埃及神话里,风神休与妹妹雨神泰夫努特结合生下了大地之神盖布和天空之神努特;接着儿子盖布又与其妹努特生下冥王奥西里斯、生育之神伊西斯、力量之神赛特及死者的守护神奈芙蒂斯。 《圣经》中人类的繁衍都是出自亚当与夏娃,开始时一定是近亲结合。摩押人和亚扪人的祖先分别是罗得与大女儿和小女儿所生育的。

司马贞没看过埃及、希腊神话和《圣经》,显得少见多怪,并出于为尊者讳的想法,刻意模糊伏羲和女娲的关系。不过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唯作笙簧”并不是单指做乐器那么简单。 “笙簧”确实是两种相辅相成的乐器,但女娲“作笙簧”是有隐喻的。五代时期后唐人马镐在《中华古今注》问了个好问题: “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然后他自问自答:“女娲,伏羲妹……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马镐不是自说自话,《世本-作篇》清张澍注也说:“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所以女娲“作笙簧”便有生殖繁衍的隐喻。《红寺堡移民史》

薛正昌

宁夏固原人。曾供职于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社会科学院,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编辑学与丝路文化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甘肃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固原师专学报》等报刊发表文史类文章300余篇;出版《董福祥传》《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李梦阳全传》等著作16部。享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形式,有政治性、军事性移民,也有灾荒、战乱移民等。而在宁夏历史上出现的移民,主要是军事性移民。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移民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持续时间长、移民规模大等特点,转变为开发性移民,如城市化移民等。红寺堡区移民又不同于上述的移民形式,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存型与发展型兼备的移民。迁移出去的农民获得了较好的生存条件并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为迁出地留下来的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同时实现迁入地脱贫致富和保护迁出地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红寺堡区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反贫困政策推进的历史进程,对未来中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称民,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关于“移民”的概念,从不同角度阐释,是指“人类的迁移是个人或一群人穿越相当的距离而作的永久性移动”。“移民是指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间上的流动,或在不同地区间的移动,从原住地移到目的地,因而居所发生改变。这种迁移是属于永久性的。”移民是“人们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行政界限,到另外一个地方居住的移动”,而“实行移民的人口称为移民”。其中“移民”的概念又包括三个要素,或“三性”:要有一定的人群,即群体性;要有一定的迁徙距离,即空间性;要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即时间性。无论哪一种说法,红寺堡开发区移民其群体性、空间性、时间性的诠释,都是一场伟大的移民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有因政治、军事移民,也有因灾荒、战乱移民的形式。宁夏历史上的移民,主要是军事性移民。新中国建立后,移民发生了新的变化。宁夏现当代移民持续时间长,移民规模大,属于开发性移民,包括城市化移民。宁夏移民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宁夏发展史,但红寺堡区移民不同于此前的移民,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型与发展型兼备的移民形式。移民不断推动宁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红寺堡异地移民,是宁夏当代移民史上的一个典型范例。

关于大规模移民的性质,研究者也有清晰的论述。“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有各种类型,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就性质而言,却基本只有两种——生存型与发展型。所谓生存型移民,就是为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迁入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口,或者说是以改变居住地点为维持生存手段的移民行为。”红寺堡区移民在当时看来,属于生存型移民。迁移出去的农民获得了较好的生存条件并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为迁出地留下来的农民改善和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样,可以同时实现迁入地脱贫致富和保护迁出地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与目标,减轻人口压力。红寺堡区20年的移民发展史,宁夏中南部各县迁出地生态的不断恢复,同样实现了这个目标。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宁夏的历史进程伴随着历代移民迁徙,移民构架着宁夏历史进程的重要支干。如果没有移民,宁夏的历史就会缺少重要而丰富的内容。同样,如果沒有异地移民,就没有新兴的生机勃勃的红寺堡区的诞生和发展。红寺堡区异地移民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印证着宁夏移民史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见证着中国反贫困政策推进的历史进程。

刘节

原名翰香,字子植,号青松,浙江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1928年再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曾在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燕京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职,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金石部代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主要著作包括《楚器图释》《历史论》《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群书叙录》等。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刘节先生遗著,是他多年教课的讲稿,初稿完成于1 955年,后做过多次补充修改。该书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学、考据学、文字学、金石学、史料学以及思想史和史学史都有研究,书中对于研究历史学、史料学和史学史的对象人物、目的要求和方法态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史学史学科“必传之作”

◎文/陈其泰

刘节(1901-1977),字子植,浙江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现代著名史学家。父刘景晨先生是著名学者,于1904年考取京师大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曾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刘节先生的学术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曾回忆说“幼时父亲灌输文学、哲学、历史知识甚多”。

刘节先生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先生研习古代史。1928年毕业,到南开大学任讲师,1930年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金石部代主任。1935年以后历任燕京大学、上海大夏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成都金陵大学等校教职。自1946年起,长期担任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1950年至1954年任系主任),达31年之久。

刘节先生在古代史、古文字学和古器物学、先秦诸子思想、史料学和史学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树。1927年撰成的《洪范疏证》是学术界首次对《尚书-洪范》篇撰成年代进行系统、严密考证的名文。他成功地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广引先秦典籍及青铜器铭文考辨分析,举出篇中“皇”字之训义、韵语的协韵规则等项确证,论证其撰成必在战国时期,此说后来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说: “凡此皆经科学方法研究之结果,令反驳者极难容喙。其余诸条,亦多妙解,可谓空前一大发明。”次年作《好大王碑考释》,征引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考古学等门类的典籍,及朝、日文献,详密地考证高句骊国好大王在半岛上扩张过程中有关国家、部族、城邑、山川的地理位置,以及部族渊源和活动范围等,成绩大大超过前人。1943年著《管子中所见之宋鈃一派学说》,发掘出《管子》书中的《心术》(上下)和《白心》《内业》四篇是宋钘一派的著述,并系统地探讨其“白心”说的内容、体系、渊源和演进途径,很受学术界的重视。总之,勇于提出新见、考证严密详实为其治史主要特色。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古史考存》-书,为其主要考证文章之结集。前期著作还有《历史论》《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等。

《中国史学史稿》是以刘节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于中山大学讲课讲稿为基础整理而成,它的出版,对于建设中国史学史这门新学科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贡献。这部著作见解独到,材料丰富,集中体现了刘节先生对于古代史学的丰富学识和几十年的治史经验。以前出版的金毓黻先生《中国史学史》,也是一部有学术见解、材料丰富的著作。不过书中没有讲到历史哲学,现在刘节先生这部著作讲到了,这就前进了一步。它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所取得的成就,为推进史学史研究和写好这方面的专门著作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经验。

第一,把重点论述各个时代的主要史家与综述一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概况结合起来。

这是本书在内容和表述上的突出优点。各个历史时代所产生的成就卓著的史学家,撰写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著作,代表一个时期史学的最高成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所写的名句用到史学发展史上同样是很恰当的。史学史著作必须对这些主要史家作深入的论述,这对于阐明史学演进规律,总结史学遗产,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史学史又应该反映出一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概貌,扼要地论述到其他史家作出的贡献。本书做到了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书中对一些最重要的史家,如司马迁、班固、刘知畿、杜佑、司马光、郑樵、王夫之、章学诚,都辟有专章或专节论述,讲生平事迹、学术贡献和对后代的影响,既讲成就也讲不足。最值得我们重视,也是最突出显示刘节先生的学术功力与高明史识的,是书中所设《司马迁与班固》这一专章。刘节先生十分精辟地论述《史记》《汉书》创立纪传体史书这一辉煌成绩在史学史上的巨大意义,肯定《史》《汉》都是有思想体系、有严密组织的巨著,论述班固虽然变《史记》之通史为断代史,但《汉书》中仍然贯穿了会通之义,指出光从通史和断代史上区分马班之高下优劣并不正确。其论云: “中国史学界出现了司马迁与班固,真是要大书特书的事。……在这样早的年代,我们中国就有这样有思想体系、有具体计划和严密组织的著作,而且用光华灿烂的文字写出来,是一件很值得纪念的事。这是因为中国的史学,在先秦时代已经奠定了基础,《春秋》《国语》《国策》《世本》,是先秦时期的四部大著。司马氏、班氏父子,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辉煌的成绩来。从此以后,纪传体的所谓正史,就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要体制。不只是国内,就是东亚各国如《大日本史》《三国史记》《高丽史》《大越史记》,这些日本、朝鲜、越南各国的正史,都是受他们的影响的。这功劳不能不说是很巨大的!纪传体的创立是司马迁父子之功,断代为史的创例,是班固之功。……事实上,即使是断代为史,会通之义照样可以贯串在里面的,不一定上下古今,才能算是会通。所以郑樵之推崇司马迁是不错的,一定说断代为史没有会通之义,就不正确了。照我们现在看来,为便于收集史料.断代修史,确乎有许多好处。不过司马氏与班氏的著作内容很丰富,若光从通史与断代上分优劣,还很不够的。”又说: “班固《汉书》体制模仿《史记》,而改通史为断代,于二百三十年间史事之记述则甚整齐划一。所以刘知《史通六家篇》中说他: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至于《汉书》十志,远远超过司马迁。”当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评价说,《中国史学史稿》在20世纪的史学史著作中,标志着重视对历史思想作分析、评价之新风格开始出现,因而是必传之作。从上面举出的劉节先生对《史》《汉》的评论,即可见一斑。刘节先生又指出《史记》“考核之功则不足”。对于班固,著者说:“《汉书》十志,远远超过司马迁。”这样评价马班史学的优缺点,是中肯的。

正确评价著名史家的学术贡献固然甚为困难,而要写好一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概貌也是不容易的。本书对各个时代史学概况的论述,常能提纲挈领而又避免空泛。如《隋唐五代史学概观》一章,著者首先从五个方面说明其发达情况:官修正史制度的确立;《史通》对前代史家的总结;《通典》产生,标志着“以制度为中心的政书体”的出现;又有会要体等, “收集当时的制度、文物、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资料;五代时期仅五十年,史学也有成就,十国都有史书。举此五项提挈全章,是著者在熟悉史学演进情况的基础上所作的概括,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以下分节作了具体介绍。在“唐代的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哲学”一书中,对以往史学史研究者所忽视的柳宗元、刘禹锡的史论作了评述,见解独到。指出柳宗元论历史家的责任所讲的“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等话, “是完全正确的”。并肯定了《封建论》“认为社会的发展,原是一种自然之势,决不是那种种神秘而不可解释的原因。”赞扬刘禹锡《天论》中所表达的“人定胜天”的进步观点。

第二,总结、评析不同时期史学所具有的时代特点。

历史家的作品是凭借各不相同的时代条件,为了回答各不相同的时代课题而写的,不同时期的史学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何把史学著作跟它所产生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联系起来考察,说明其独特的时代色彩,揭示其实质意义,这是史学史研究中必须足够注意的问题。本书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论述魏晋时期史学时特别拟定了“文学、玄学与史学”这一标题来说明其时代特点。刘节先生说: “这个时代的史学界有一种特殊风气,与汉代以前固然是不同,与隋唐以后也大不相同,我们讲史学史的人,必须把这个时代的精神讲出来,才可以说是完成任务。”“就一般风气来说,当时一般文人都是兼通玄学的。”“这就可以看出当时人治史,并不满足于千头万绪弄不清的历史事件,还想要在这些错综纷乱的历史事件中归纳出原理原则来。”“在当时的社会里,其要求有二:其一,是通古今;其二,是笃名教。”袁宏《后汉纪序》就是典型代表。这些都是紧扣时代特点来论述的。

再如,刘节先生联系到明清之际的历史大变动,提出王夫之史论的主要贡献是“极丰富的反传统精神”。围绕这一中心,书中论述了王夫之的历史哲学的基础是具有唯物思想的“道”“理”论;论述了王夫之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观”,他认识到人类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所谓三代盛世是不能与后代相比的,反对复古主义;论述了王夫之反对正统说,反对专制统治,提出“天下,非一姓之天下”的进步主张。这些见解,都相当深刻地揭示了王夫之史论的时代意义。

又如, 《章学诚史学》-章同样突出地密切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论述章氏的学术思想。刘节先生说: “章氏所生存的时代,就是清朝考据学正盛行的时代。当时的朴学大家戴震正在高视一世,成为一代宗师。但是章氏就在这个时候提出‘六经皆史一句口号来告诉一般考据家、经学家、说明他们的工作原就是考辨史料这一个道路。若要这一个史学家,单单作一些史料考订工作,还是很不够!”又说,当时的许多学者, “都不知道把哲学同历史结合起来谈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看出将来社会的趋向,这是历史家的基本任务。章氏居然掌握了这一基本精神,来批判当时的思想界、学术界,真是一伟大而有创见的学者。”刘节先生尤其赞扬章学诚与当时盛行的理学唯心主义相对立,能从社会生活来认识所谓“道”。并认为, “这样一种对于道的看法,分明是经过戴东原向程朱学派进一步打击之后的更深刻的分析。”由于著者确实把章学诚的思想学说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因而作出的论断就更有说服力。

第三,注重阐述史学演进的渊源联系,考镜学术源流。

刘节先生认为,历史学中考据、疑古二派,到了宋代“都有鲜明的旗帜,而且都有很强有力的代表,足以为后世史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考据一派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有《音辞》《书证》诸篇,对于古籍考订实开其先声。“到了唐朝,其族孙颜师古,著《匡谬正俗》-书,其书与后来王应麟之《困学纪闻》,实同为考据学的先锋。”可见宋代之历史考据学,实渊源于颜之推、颜师古。后来王应麟的考史方法, “对于清代学者顾炎武以下影响皆甚大。”宋代疑古一派的渊源,则可上溯到孟子、王充、刘知等人。由于受他们的影响,宋代有更多的史家表现出疑古精神,如司马光对于上古一些事情的怀疑,欧阳修直斥河图、洛书说法的“怪妄”,王安石对《春秋》及三传的怀疑等等。而宋代史家提出来的疑古课题, “到了清代,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入。”这些论述,很能说明本书注重阐明学术渊源流变的特色。

类似的论述精彩的地方还有不少。讲清代浙东学派可以溯源到宋代的吕祖谦、陈亮,因为“他们都是主张学问必须见之于事功”。而黄宗羲,又是“浙东学派的祖师”。讲章学诚的学术渊源时,则理出了如下一条线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史之学,已有专著阐发其中相关之理。如刘勰《文心雕龙》有《原道》《征圣》《宗经》《史传》各篇。到了初唐,刘知著《史通》,就以专论史家著史为目的。宋代的郑樵著《通志》,其中《校雠略》上继刘歆、班固,但是深辟断代史之非。同时又有高似孙著作《史略》,评骘五代以前史籍略尽。章学诚的学问,主要出于这一系统,而尤重刘向、歆父子的辨章学术流变之学。” (第377頁)重视历史的联系,不孤立地看问题,这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书中论述崔述《考信录》也是这样,说自他以后,“中国史学界才真正出现了疑古风气,而这种风气一直影响于清代的今文学派。”

第四,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例如《东观汉记》-书,一般只被简略提及而已。本书则引用各种材料说明:最早受命作《东观汉记》者是班固,他与陈宗等共撰世祖本纪等二十八篇;著书出力最大者是刘珍,在他手里书已基本完成; 《东观汉记》实际上是第一部官修史书,体例为纪传体,又设有载记,载刘玄以下至公孙述,又有百官表,与《汉书》相同。这样就使读者对《东观汉记》-书有较多的了解。又如,“唐代史官及注记制度”一节,引用了《册府元龟》、 《文献通考》、新旧《唐书》的志和传、高似孙的《史略》、陈鳣《续唐书职官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资治通鉴》等十几种记载加以说明。再如,书中对宋代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玉牒所、会要所等的设置和修撰情况叙述也甚详,其中广引《东京记》《山堂考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十几种记载。书中还写有“《明史》修订的经过”一章,详引了有关材料,“意在给研究《明史》者开辟一条途径”。《哥斯达黎加简史》

于漫

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西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文学、汉西对比语言学、教学法。

周谷馨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教师,目前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语言学和拉美教育。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简要叙述了哥斯达黎加自哥伦布登录美洲至今的政治发展、社会变化、产业进步,以及政府为服务国家建设与百姓生活作出的努力,完整勾勒出哥斯达黎加独特曲折的历史发展足迹,着重展现这一中美洲国家的代表性特点。

哥斯达黎加的国名意为“富饶的海岸”。西班牙人当年初到此地,得到土著不少的黄金馈赠,以为这里富得流油,所以如此命名。随着时间的流逝,西班牙人的黄金梦早已破灭, “富饶的海岸”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称哥斯达黎加为火山之国,国徽上的三座火山即是其标志。这三座火山位于国家中部,历史上多次喷发,其中的两座至今仍终日烟雾缭绕。厚厚的火山灰,加上太平洋和大西洋从东西两岸吹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哥斯达黎加的万顷良田。这里的菠萝和香蕉尤为有名,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最值得称道的是菠萝,充足的日照、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地培育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菠萝。我曾应邀去一个菠萝园参观,主人当场砍下菠萝请我品尝。其味道之甘甜,口感之脆爽,令我至今回味无穷。

哥斯达黎加既有高原盆地、峰峦叠嶂,也有热带雨林、棕榈沙滩,地貌多样,气候多样,形成了生物多样。哥斯达黎加人对自己优越的生态环境极为自豪,常骄傲地宣称,他们国家的领土不足全球总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三,却汇集了世界物种的百分之五。据我观察,这里的生态确实好,圣何塞市边缘即可见潺潺溪水,翩翩白鹭,甚至蟒蛇和鬣蜥偶尔也会进人人们家中做客。郊外的大树上,长长的白絮状树挂垂在枝头,晚上则四处虫叫蛙鸣,萤火虫上下飞舞,这都是良好生态的标志。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和平的国家,有中美洲瑞士的美誉。因为没有丰富的贵金属矿藏,所以当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忽略,这里一度像是一块被遗忘的土地,缓慢而平静地成长发展。哥斯达黎加没有经历过残酷的兵燹,两次世界大战也未曾殃及。1948年,哥斯达黎加通过了解散军队法,1983年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常备军队的永久中立国。其所在的中美洲地区战乱频仍,哥斯达黎加巧妙应对,不但能在战乱中独善其身,还积极奔走斡旋,促成各方达成协议。为此,阿里亚斯总统荣获198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哥斯达黎加人天性豪放,性格纯朴,热爱生活。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Pura vida,西语是“好日子”“很爽”的意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哥斯达黎加人是世界上最有幸福感的人民。也许是小国寡民的缘故,这里的人处事平和,对外国人没有歧视。中国人自19世纪末开始移民哥斯达黎加,和当地居民友好相处,世代繁衍生息,目前,有些人事业有成,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我觉得,像哥斯达黎加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与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追求,我们两国没有理由不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边走边看的中国史》

薛舟

原名宋时珍,翻译家、作家。翻译了数十部韩国文学作品,曾荣获第八届韩国文学翻译奖,出版作品包括《熊猫俏俏历险记》《不准带机器人上学》《颜真卿》等。

这是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历史书,巧用1 58首古诗词串联起551个中国历史故事,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点,突破学科界限,注重个人的踏访式学习经验,一步一个遗迹,一步一段历史,步步连贯,让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人文知识在旅行中成为孩子的见识与智识。

大爆炸和进化论

盘古死后只是化作中国的山川河岳,然而中国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盘古开天地只是中国神话,这个神话开始流传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大,当然照顾不过来了。

中国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又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无边无际的宇宙。这么大的宇宙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恐怕仅凭盘古的斧头无法劈开吧!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建在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山上的望远镜发现,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同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成正比,这就是“哈勃定律”。简单地说,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它们离开地球的速度越快。这说明我们的宇宙正在不停地膨胀,明天的宇宙要比昨天的宇宙更大。反过来看,今天的宇宙要比明天的宇宙小,前天的宇宙要比今天的宇宙更小。如果这样不断地推演下去,那么很久很久以前(足够早)的宇宙完全有可能是个小小的鸡蛋,甚至是一个比鸡蛋还小的点,这个点就是宇宙开始的“奇点”。

这就是“大爆炸”的理论模型。科学家们根据这个模型推算出,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8.2亿年,而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左右。这要比盘古的年龄大多了。

有了地球就有生命嗎?当然也不是。直到38亿年前,地球上才有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5亿多年前迎来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我们熟悉的恐龙则出现于2.5亿年前。如果我们把地球的46亿年压缩成一天,恐龙出现的时候便已经是午夜23时30分了,它们只存在了10分钟。恐龙消失10分钟后,灵长类的祖先登场了,最后两分钟才进化成人类!假如说人类历史有100万年,那也仅仅相当于最后20秒。上下5000年,只有十分之一秒!

最神秘的就是这二十几秒,灵长类是如何演变为人类的?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伟大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认为: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1871年,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书中通过大量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人类和古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

从猿到人的过渡,至少用去了200万至300万年的时间,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 早期智人(古人) 晚期智人(新人)四个阶段。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猿先是使用天然工具,比如随手捡起石头打野兽,捡起锋利的树枝去扎鱼,等等。渐渐地,这样的工具不能满足生存需要了,他们只能自己动手制造工具,打磨动物的骨头和石头、削砍树枝,双手活动越来越多,于是他们大着胆子站起身体,慢慢地学会了直立行走。

从此以后,人类就彻底告别了动物世界,开始步入石器时代。《自然社交,让情绪不再敏感》

陌川

人力资源领域从业者。拥有10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经验,2017年成为新浪微博知名教育博主,知识星球优质职场星主,自营订阅号“陌川姐姐” (mcsisters)。有丰富的职场、自我成长、自我投资、心理学等方面的经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社交敏感者在生活中最大痛点就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总显得力不从心,本书根据近百起实际案例和大量用户调研,深入研究社交敏感者在原生家庭、人际、社交、职场中的主要难点及敏感成因,通过案例分享改善方法,帮读者弄明白为何自己总是“过分敏感”,该怎么做才能拥有良好的社交人际,并在职场中避免为此而产生困扰、迷茫、焦虑。

如何面对原生家庭?

如果你存在一些人际社交的困惑,并经常因此而受影响,总是质疑自己,那么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一切可能是来自你孩童时期原生家庭的影响?

这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可能你自己也不相信,问题的起因并不在于自身,过分的自责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一个不小心,居然活成了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妈,我的脚有些疼。”

“脚疼?哦,把脚剁了就不疼了。”

“妈,我今天生理期,衣服明天再洗吧?”

“怎么就你娇气?其他女孩生理期不也照样干活?养你干吗的?不中用!”

朋友小文在一次吃饭时跟我表示,她家隔三岔五就会发生上述这类“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现在几乎不回家,省得相看两相厌。总算熬到大学毕业,终于不用再被‘荼毒了!”她如释重负地说道。

开始时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个例,然而随着社交面的拓宽,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接触多了之后才发现,果然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绝对不是贬义!我意指,人的成长环境居然能够如此多样化!

有一次,我工作到很晚。北京的7月深夜,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我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忽然接到朋友小秋的电话。

小秋在那边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大堆,我愣了半天才弄明白她要表达的是:她跟父母大吵一架,被轰出来了,现在无家可归,能不能先去我那儿将就一晚上。

我开车接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站了40多分钟,抱着仅有的一个背包上车后,愤怒地说:“气死我了!在家里完全没有私人空间。卧室的门不能关,必须随时开着!整天翻我书柜,查看我电脑,翻我的一切私人物品!不管我上班多辛苦,都得一大早起来干活,准备早餐!生病还被嫌弃,多吃一点贵的东西就被骂!

被骂还不能不开心,否则就说我哭丧着脸是要克死他们!最可气的是,他们对我弟弟却特别好,我在家里就像多余的,根本不是亲生的吧?!”

我安慰了她几句,让她消消气,有话慢慢说。

小秋在高中毕业前,一直跟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她的弟弟则被父母一直带在身边。小秋算是一个留守儿童,直到自己努力考上大学,才被父母接到北京。

结果,跟父母“团聚”并不是美好的起点,而是“噩梦”的开始。

现在她虽然毕业了,但工资微薄,付不起房租,只能暂时住在家里。父母一心攒钱,准备给弟弟买房,要求她的工资必须月月上缴。小秋现在身无分文,连打车的钱都没有,这才打电话给我,拜托我去接她一趟。

她这现状的确是有点儿惨,但我也不好说人家的家事,只好安抚了她,让她在我家住几天。然而相处的这几天我却发现,小秋的人际社交真的存在很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她的控制欲太强了。

我吃什么,她要管;我几点回家,她要管;我穿什么,她要指点一番;我喝了什么饮料也逃不过她“智慧的双眼”。忍了两天,我实在忍无可忍,问她:“亲,你觉不觉得,你都快活成你爸妈那样了?”

小秋一愣:“怎么了?不是吧?你在逗我?”

“你不觉着自己的控制欲太强了吗?在家时你爸妈对你进行各种控制,到了外面你也总是无意识地要去控制别人。你觉得这是为对方好,但对方需要吗?”

她听罢沉默许久,才说:“真没意识到,原来父母对我性格、人际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你真的是在夸我吗?

小秋可能只是无心一说,自己说不定并没有完全明白,然而她的这句话却点醒了我。那时我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很多在人际关系中存在困扰的社交敏感者,性格方面多多少少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及原生家庭的环境有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有个名义上的妹妹,因为认识很多年,关系又非常亲密,所以她一直叫我“姐姐”。这个妹妹是独生女,父母的控制欲非常强,他们会在方方面面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她,包括洗澡时间、衣服怎么摆放,甚至不能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否则就是“嘴馋、自私”。她父亲非常暴躁,经常骂她,甚至有肢体暴力行为。

这些导致她常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有一次我俩去看电影,她看到邻座是个中年大叔,就很犹豫,纠结好久才小声跟我说: “能不能跟你换一下?”我感到很奇怪,但还是同意了。

电影散场后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爸爸总打她,导致她看到四五十岁的男人就害怕,也不敢回家。她晚上经常做噩梦,梦见父母来到北京,追着她打,每次都从梦中惊醒。成年后,阴影也始终挥之不去。但她的情况不是最糟糕的——是的,还有比她更糟糕的。

我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遇见过一个案例。有个姑娘(化名小美)起初求助了一些职业方面的问题,后来又说自己经常抑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说着说着,她发给我几张照片,是她自我伤害的照片,不能详细描述,惨不忍睹。

发了之后,她故作轻松地说: “我妈有狂暴症,经常往死里打我。小时候看到她我就哆嗦,到现在我都憎恨自己。自我攻击和伤害会让我觉得好一些,否则真的活不下去呀!”

我对她进行了一番安慰,结果她又说: “我有各种情绪问题。参与社交会一无所有,但如果拒绝社交,还是会一无所有。不管怎样都会一无所有,现在我已经不折腾了。”

由于出生年代及成长环境的原因,很多父母的视野、格局、思维受到限制。

他们之中有些人没接受过教育,很难理解什么是“爱”,既没从上一辈那里感受过爱,也没在后来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中习得爱。他们认为,给子女一口饭吃,就是爱了。他们甚至会认为, “我对你严苛、控制、管你,是‘为你好,是‘爱你的体现。别人我还不想管呢!你能被我管、被我打骂,是你的荣幸。我是在教育你。你之所以能长成这样,都是我‘管教你的结果”。

他们从来不会进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更不明白该怎样摆事实、讲道理。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造成性格缺陷,出现各种情绪、心理问题。

小结

长期被原生家庭阴影笼罩,会让社交敏感者极度缺爱,严重缺乏安全感。这会让他们无法建立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不相信任何人,哪怕之后组建婚姻,也很可能因此而快速离婚。他们不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跟父母沟通,往往只能逃避、逆来顺受或粗暴抵抗。这些会让他们习得沟通无效,不如放弃,或沟通无效,只能以暴制暴。长大后走人社会,上述习得就会让他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遇到的各种人际问题。造成社交敏感者人际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跟父母相处的时候就没有学会该怎么沟通,或者说无论怎么沟通都没用。这会导致他们走入社会后要么不敢说、不敢表达,要么用冷暴力解决问题,要么遇到事情就粗暴应对。

不知道如何跟外界沟通,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这会让社交敏感者在成年后更倾向于做对内岗位,最好不要整天跟“人”打交道,一个人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他们惧怕一切纷争、矛盾、麻烦,只想把自己藏在“安全区”里。长期从事对内岗位,会让他们的视野、思维、格局进一步受到限制,视野的狭窄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以至于失去更多的机会、资源。所以,绝大多数社交敏感者在孩童时期被原生家庭影响,长大后就会惧怕社会。然而人是社会动物,你的价值必须在社会上充分展示,才能更好地实现。惧怕社会就无法验证价值,就容易造成“讨好型人格”或“索取型人格”。不管怎样,这对个体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本书会一直围绕困扰社交敏感者的外界情况和内在情绪等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该如何逐渐改善。我们会看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生家庭中去解决。《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

王付有

薪职网创始人兼CEO, “猎头老王”自媒体主理人,职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品牌论倡导者。成功帮助500位以上职业经理人做职业咨询和个人职业品牌塑造与管理,被职业经理人称为“业界良心”的职业咨询顾问和个人职业品牌塑造与管理专家。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并非理性。要想在经济行为中成为胜者,最先需要做的就是系统地了解经济规律的本身,了解人们在经济行为中会出现的心理。只有如此,作为经济大潮中的个体,才能够真正做到如鱼得水,让自己的财富不会因为非理性的决策而减少。写在基因上的经济密码——评《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

◎文/李海龙

如果说数学和物理学描述或模拟着宇宙的自然规则,社会学与心理学则揭示了人类社会行为深处的秘密,经济学是埋在人类基因编码中的一把钥匙,那么,行为经济学呢?我一直有这样的疑问。

近日,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的王付有先生的新作《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可以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和最满意的回答。

我们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渐渐出现的产物,还是从一开始,它就存在于人类的意识深层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展现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在传统经济学里似乎很难找到最终答案,需要到人类的经济行为中透视它的本来面目。

与人类社会所有正在发展和更新的学科一样,经济学也逐渐呈现出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论硕果,行为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经济学的新星,在中国大学里,行为经济学尚没有普及开来,在经济学的课堂上,它所占的课时并不多,甚至在不少传统经济学的教科书中,还没有它的踪影。但是,一旦深入了解下去,不难发现,行为经济学其实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本质,一旦引入行为经济学理论,许多看似匪夷所思的经济活动也都有了合理解释。

当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到达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时,其得出的理论可以刷新许多人对经济学的固有认知。从前,人们认为经济学是绝对理性的东西,而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行为其实从始至终,都在被大量的感性支配。而这些支配着人们去进行经济行为的感性因素,便是从最初就写在人类基因上的行为法则。

当我们作出选择时,我们被谁牵住了鼻子?

一个想要减肥的人却永远都不能瘦下来,一个想要攒钱的人却总是在花钱,一个想要规律生活的人却每天都在熬夜……这些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使得我们蹉跎了岁月,浪费了人生,蓦然回首,只能无尽悔恨。

悔恨时,人们会问自己,为什么当时要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如果重来一次,必定不会作出那样的选择。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真的可以重来一次就不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屡犯不改难道不是某些人的常态吗?犯下错误的人真的是自己吗?

对此, 《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作者王付有引入了“非理性”的概念解释了这一切——当人们作出一些选择、行为、判断时,并不是由理性的大脑去支配,而是被“非理性”的潜意识操控。

一个减肥中的人会暴饮暴食,正是因为当他暴饮暴食时,正受到“非理性”的控制,甚至给了一个理性的借口(下不为例),其实,这可能是人类写在基因深处的本能,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错误的深渊。

通常说起经济学,我们脑海中出现的都是些晦涩难懂的表格、曲線、公式等,而该书的作者却用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案例和描述,向我们传达了全新的概念。在这一系列概念下,不论是贪吃的“减肥者”,还是“月光”的“存钱者”,都可以归结在行为经济学的视域下。而“非理性”,正是行为经济学深入探索的最核心的课题。

人们的许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了“非理性”的影响。在“非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往往会作出与传统经济学的判断截然相反的选择。比如,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时间贴现效应”,该效应恰好可以解释减肥者的暴食问题。

在传统观念下,减肥者暴食现象应当归为心理学而非经济学,但是,即便是在传统经济学中,一些金钱之外的利益相关问题也同样应在探讨范围之内。因为许多问题即便在最初似乎与金钱关系不大,但最后都有极大概率影响到经济领域。比如这位暴饮暴食的减肥者,到最后必定会动用一部分金钱用于减肥,他的暴食最终影响到的仍然是他的钱包。

在“时间贴现效应”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关注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所以当减肥者面对美食时,他的身体会率先作出判断,认为享用这些美食所带来的即刻的满足感远远大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花钱无节制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并非不知道攒钱的重要性,只是在花钱购物的那一刻,他们“非理性”的本能让他们得出购物带来的快乐更加重要的结论。而当这些瞬时的满足感消失,理性归来,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犯下了大错。

揭秘理性与感性在经济行为上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行为经济学这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会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它将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的范畴,通过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从而去解释和引导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所以,当我们再为了自己之前做过的某件事后悔时,或许最该责备的并不是当时的自己,因为只要理性回归,不论是当时的自己,还是后来的自己,都不可能作出那么荒唐的选择。牵引我们作出选择的,是当时的“非理性”,那才是应当引起我们警惕的家伙。

那些我们曾经自认为是自己作出的判断,实际是被“非理性”这只无形之手牵引着作出的判断。当然,不论将责任归于哪里,犯下错误的结果都要由我们自己承担。因此,尽管“非理性”从最初便存在于我们的基因密码之内,但那并不是我们放弃挣扎,屈从于它的理由。

我想,《行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这本书对个人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作者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一直牵着我们鼻子走的无形存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了解这个事实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是否可以反过来牵住“非理性”的鼻子?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非理性的存在,那我们能不能牵住它的鼻子呢?

因为我本人从事市场研究,所以,对此有切身体会——在市场上,很多时候,成败并非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好坏。我曾经见过很多中小企业的优秀产品,可大浪淘沙,它们被冲刷得千干净净,而一般品质的产品却仍能占据市场。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服务的最终主体是人群,产品本身的质量固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仍然是人群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心理。一旦掌握了人群的需求,那么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市场。

《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告诉我们,对于企业商家而言,掌握人群的需求,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便是绝大部分商家做的,通过市场调研、通过对人群的深入了解等,经过一系列的市场分析,最终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第二种,则是一些更高端、更有实力的企业会做的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去引导人群的需求。前者,是人们需要什么,企业便提供什么。后者,则是不论人们是否需要,企业都会想办法让人们去需要,然后再提供给他们。显然,在后一种情况里,企业商家完全占据了主动,而在操作上,后一种也更加复杂困难。

在本书中,作者还阐述了行为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做“前景理论”。该理论所探索的课题,便是人们对于取合的判断。根据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比起“取”,更容易受到“合”的牵制。如果用绝对值来说明,就是同样分量的东西,人们得到它获得的快乐,远远小于失去它感到的痛苦。换言之,就是当一个人得到了某种东西,再让他们去失去这种东西,就会让他们承受更大的痛苦,即便这东西原本也并不属于他。

这种理论在当今的市场上很受商家们的欢迎,很多商家会利用这种理论来实现推销自身产品的目的。比如说,很多商家都会发放一些优惠券,这些优惠券不能直接兑换成商品,但是它会在人们购买商品时给出一个丰厚的优惠条件,同时,这些优惠券都有着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了期限优惠券就会作废。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人会赶在优惠券过期之前去购买商品,即便他们可能原本并没有购买该商品的打算。

这就是利用了“前景理论”的完美案例。

当一个人并没有购买某产品的需求时,商家通过发放优惠券,就给了对方购买该产品的理由。对方得到优惠券的同时,在心理上,他会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优惠券上的金额,如果不去购买其对应的产品,则意味着在优惠券过期后,自己会失去这些“金钱”,因为无法忍受失去的痛苦,所以他便选择了购买该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商家完美运用了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成功为自己获取了利益。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掌握了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便意味着可以将这些理论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据为已有并为己所用。

作者用简单的事例和通俗易懂的描述向我们传达了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概念,对于这些概念,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若是从未了解过这一领域的人,一定会感到自己的“三观”被颠覆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作出一些选择和判断,往往并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分析,而是通过各种“非理性”的本能,这才是我们会作出错误选择的根源。但是,一旦我们了解到背后的原理,一旦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作出任何选择的本质原因,那么也许今后的人生都会不一样。

当商家发给我们一张优惠券,我们能意识到这是在利用我们自身的厌恶损失的心理,意识到不使用这张优惠券实际上并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实际损失,这时,在对于“非理性”的控制上,我们便轻松地扳回了一局。

同时,我知道在市场上有一类特别聪明的买家,当他们需要某种产品时,会主动去研究商家的优惠策略,并赶在商家优惠力度最大的时候去购买该产品。这个过程可以达成一种暂时性的双赢局面。商家利用买家的非理性心理来购买自身产品,而买家也同样利用了商家想要利用自己非理性心理的行为反过来获取利益。就是说,不论是市场上的哪一方,只要掌握了人们在经济行为中的各种理性和非理性心理效应,都有可能从被牵制者,反过来变成牵制者。战场上最忌被动,而获取主动权的前提,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掌握的理论和信息越多,胜利的概率就越大。

那么,是否只要掌握了全部的理论,就能够彻底摆脱“非理性”的控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彻底战胜自身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阅读,给自己培养一个理性思考的习惯,这样即使在犯过一次错误之后,我们也能够给自己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和有效的总结,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我们必然就会拥有更大的胜算。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需要阅读。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经济人。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为了增长学识而去上经济学的课程,但课上到一半就放弃了,问及理由,他发现这些经济理论对并不从事经济专业的人来说,可以说用处并不大。直到后来,他向我极力推荐《行为经济学:洞察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这本书,他说这才是适合非经济专业的人阅读的经济书籍。比起那些空洞的理论,这类结合了现实心理的经济理论更具备对人们行为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想,尽管经济学并不是一门人人都能掌握的学科,但行为经济学可以在最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层面上,指导人们在经济行为中作出更优质的选择。

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我想,这样一本书,是应该被摆放在日常读书计划的书架之上,或者床边案头。

猜你喜欢

移民
《月球移民指南》
《月球移民指南》
当前世界移民状况如何?(答读者问)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