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1-03黄智华
黄智华
摘 要: 高职教育随着教育教学的推进而不断改革和创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对于中高職衔接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对我国国情的考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全面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当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由我国教育部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的职业教育相融合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接受学校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协调的目的。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开始尝试这种育人模式,这种育人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探索现代学徒制下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需要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国外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对于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国外有着自己的经验,从学制到教育目的都有着独特之处。本文主要以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美国的2+2学制为例子进行举证,这两者存在一些我国可以借鉴的优势。
(一)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了保证中高职顺利衔接,英国建立了国家资格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1](71-76)。一些中职学生在获取了执业证书之后便可以顺利进入高职院校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能力,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能够为中高衔接提供一定的思路和范围。
(二)美国:2+2学制
当前2+2学制在美国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就是中职学校在一些职业学校中进行,高职教育需要在一些技术学院进行,这个过程被称为“技术准备”。中职学生在升学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入学考试,这种制度也有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做为相应的保障。实行这种学制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之后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独立和进行决策。
二、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国外一些中高职衔接模式有着一定的优势,符合本国的国情特点。基于此,我国设计相应的中高职升学模式时可以加以借鉴,借鉴时需要与我国国情特点相匹配。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模式是非一贯制和一贯制,一贯制也就是所谓的五年一贯制,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大体的教学思路是相仿的。非一贯制之下的“3+2”教学模式,学生前三年在中职院校学习,之后经过考核合格后转入合作的高职院校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分段培养能够在考核时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以达到高职院校的招生要求。在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达成一定的合作协议,由中职院校完成前半段的教学任务,之后根据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整体表现,选择表现优秀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进行进一步学习[2](105-107)。这种模式使中高职院校在教学安排和培养目标方面达成了一致,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相关教学资源,在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之下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这种3+2的模式能够将积累初级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两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达到互相补充的效果[3](288-289)。
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做好校内实践和顶岗实习
实行五年一贯制之后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之后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需要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之间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做到分工明确,避免出现课程安排上的重复及前后不连贯的现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人才培养计划,确保衔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对于五年制现代学徒制来说,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校内实践和顶岗实习。首先是校内实践,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增强相关操作技能,实践过程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对于校内实践来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是顺利进行校外实践的基础。针对这个环节,学校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建设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性质建立不同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未来的工作状态,可以选择和学校合作较好的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根据定岗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与之相符的实际管理计划和制度,之后学生、老师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可以就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二)调整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设计
对于人才培养,需要以课程体系的安排作为落脚点,同时依托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在“3+2”教学模式上,需要确保中高职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贯通,从中职到高职需要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递进深入的关系,从单纯的理论培养逐渐过渡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职业学校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对相关实践操作少有提及,这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讲是十分不利的[4](72-75)。对于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只是实践的基础,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需要大力建设校企实践合作课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人士加强对于学生的集中管理,根据实际案例分析相关的问题和内容。同时,实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做好积极沟通,除了对相关操作的培训之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做好系统培训。
(三)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
现代学徒制作为探索企业职工培训的全新模式能够加快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同时促进就业的稳定,化解当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了促进学生就业,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深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学业指导,而且需要企业派遣专业的“师傅”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未来工作的模式和状态。为了进一步增加校企之间合作的深度,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除了加强平日的试讲之外还需要采取相关的有效政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和学习规划。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
针对五年一贯制的学习与授课的特点,需要对具体课程安排进行一定的调整。推进工学结合是提高校企合作的重要措施,在改变原有合作思路和方式的同时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对于本职业院校来说,在双方合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对学生授课的内容,不断创新当前的课程体系安排。
在学生学习初期,首先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之后逐渐过渡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深度逐渐加深,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除此之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入一定的岗位训练并进行相应的技能考核。结合大数据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工作岗位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当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相对提高后便可以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输送人才,同时根据实行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身上的不足并及时弥补[5](94-96)。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相应提高道德品质、身心素养、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多项优秀品质,助力学生成长。
(二)基于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开发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調整,以确保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保持一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五年一贯制教学课程。
(三)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优势,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围绕职业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框架,系统推进“双主体育人”和“双导师指导”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目前来说,一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只有学校教师一位导师,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的教师教学一般以理论授课为主,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双导师”。之后根据具体考核可以对两位导师进行一定的奖励,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双方共同培养现代学徒制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将一些发展理念和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穿插在中职教育中,使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对于企业的初步认识。当学生升入高职,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工作开始不同程度的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和认知,为之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我国在现阶段对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需要根据当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该模式的顺利运行做好保障。可以借鉴外国学制的一些优秀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一定的调整,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才能够找到最佳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丽娟.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衔接发展的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4).
[2]杨惠超,黄文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时空,2014,10(9).
[3]张辉,陶黎.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0).
[4]徐倩.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3).
[5]胡艳.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高职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1).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F2020 Y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