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滕伯格及其创造力研究

2020-01-03发,等

关键词:伯格贡献智力

衣 新 发,等

一、引言

尽管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奋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对世道人心的解释体系,但在心理学领域中对创造力本身的关注和探索在很长时期内都处于边缘状态。直到吉尔福特于1950年在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就任演讲中明确指出,创造力研究如此重要但却一直未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1],创造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自此之后的七十年中,因创造、创新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创造力心理与行为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

研究队伍和学术组织、研究期刊和研究范式是一门学问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美国已经具备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创造力研究队伍,本文重点关注的斯滕伯格当然是其中执牛耳者;其次,在创造力研究的推进过程中,美国学界拥有了包括PsychologyofAesthetics,CreativityandArts和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JournalofCreativeBehavior,以及ThinkingSkillsandCreativity等数本专门化的创造力研究期刊;在美国心理学会有专门的以创造力研究者为主体的第十分会,即审美、创造力和艺术学会(APA Division 10-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此外,该领域也发展出相对成熟的一系列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学和历史测量学等取向的研究范式。

反观我国,虽然在创造力的研究方面起步稍晚,但发展较快,研究者的热情较高。2014年6月22日,研究创造力的中国同行在北京发起、创建了“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Networking of Creativity Research of China),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这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力研究界的盛事;依托该协作组,已经出版了两本《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该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担任主编,编委则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创造力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及部分海外华人创造力研究学者,第三本研究进展报告有望在年内出版。这样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创造力研究者的奋进之态。

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创造力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推动力。个体需要运用创造力来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而走向成功、收获幸福;社会需要运用创造力来协调发展和进步,从而拥有更加和谐美好的氛围;国家需要创造力来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就是知识创新。创新驱动着发展与进步,因此,更加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创造力的本质以及相关理论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不仅有丰富和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框架,还有很多杰出的创造力学者,斯滕伯格就是其中一员,他为创造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的创造力研究在很多方面对于本领域有开创性的影响。本文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以及他的创造力研究,尤其是理论做整体介绍,并对这些研究、理论的贡献和不足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创造力的发展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斯滕伯格的研究生涯

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1949年12月8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枫林小镇里,他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测量学家,现任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学院的生态学教授。[2]在就任于康奈尔大学之前,他曾短暂担任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的校长(2013-2014)、美国俄克拉马州立大学的高级副主席和系主任(2010-2013)以及塔夫斯大学科学艺术学院院长和心理教育学教授(2005-2010),在此之前,他长期担任耶鲁大学教授。[3]

斯滕伯格的研究起始于对人的智力本质、创造力和智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探讨。[4]他认为自己的研究生涯大致划分为前研究阶段和研究阶段两部分。其中,研究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智力的成分分析研究、人类智力三元论研究、成功智力理论研究、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和创造力贡献的推进理论研究、智慧的平衡理论研究。[5]

据斯滕伯格回顾,他的前研究阶段始于少年期。三年级时,斯滕伯格在团体智力测验中获得不尽人意的成绩,这使他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和困惑,并认为是愚笨导致学业成绩的低分,由此开始了他的前研究阶段。然而,四年级时他遇到了一位对他有信心的老师Alexa,给他打了高分,这位老师的到来对斯滕伯格来说,无疑是他的幸运天使的降临。当被老师寄予厚望时,他迅速成为一名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出色的学生。但当年的低智力测验分数依旧困扰着他,于是,13岁时他想要彻底明白智力测验分数低下的他能够在学业成绩上有出色表现的原因。凭借完成科学课作业的机会,他设计出一个心理测验。而现实环境让他面临种种困境,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完成了斯滕伯格心理能力测验(STOMA)。[6]16岁时,斯滕伯格发现了心理测验的众多特性后,完成了一项分心对心理能力测验得分影响的研究。20岁时,他发现了对智力测验题目进行加权评分来解决智力测验的方法,但不久后在同伴的帮助下他发现了其中的错误。他的前研究阶段在这时结束,同时开启了研究阶段的大门。[5]

随着斯滕伯格的成长,他未曾停下有关智力和创造力的学习与研究脚步。1972年他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75年在斯坦福大学戈登·鲍尔(Gordon H. Bower,1932-2020)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82年,他到耶鲁大学任教,在妻子贝蒂(Betty)幼儿教学中所使用的模块的启示下,他采用成分分析的观点开始了智力成分的研究,并认为潜在的智力是一系列信息加工成分。[7]他将智力区分为信息加工成分和元成分[7-8],他认为元成分(meta component)是一种高级执行过程,包括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 acquisition components),并运用这一框架发现:不同推理能力的人在整体元计划和局部元计划上所花费时间存在差异[9]。凭借他对学生的观察,很快发现了以上观点的缺陷并意识到:经验不一定是与理论相匹配的。在不断累积观察结果后,斯滕伯格提出了人类智力三元理论[10-12]。然后,他集中于创造力研究并认为创造力是分析能力的补充,在被尼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1906-1998)称作“新归纳之谜”(new riddle of induction)的基础上发展出常规思维green-blue和非常规思维grue-bleen知觉投射任务[13-15]。之后,斯滕伯格主要致力于实践能力的研究,他认为实践知识大量来自内隐知识的获得与应用,接着便开发出了一套测评获得和使用内隐知识的工具——斯滕伯格三元能力测试(STAT)[16]。斯滕伯格在提出智力三元理论之后,于1986年提出了创造力三侧面理论[9]。

斯滕伯格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智力和创造力。在大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之后,斯滕伯格发现智力并不是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简单相加或组合,由此,他开始了关于成功智力理论的探索。他认为,成功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很大程度上是对智力三元理论的扩展:社会中成功的个体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人们都需要扬长避短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17-18]。后来,斯滕伯格从智力的研究聚焦到创造力的研究上,不仅是因为斯滕伯格发现创造力是智力中很重要的成分之一,还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创造力并不只是包含着创造性智力。在生活中,每个拥有创造力的个体并不一定都将创造力运用在他们的生活中从而走向成功、获得幸福,原因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这些人创造力的发挥和应用。由此,斯滕伯格相信:创造力是一种选择。

1991年,他和托德·卢巴特(Todd I. Lubart)提出了创造力的投资理论(the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19]该理论强调高创造力个体擅长在各种想法中“买低卖高”。[19-20]在意识到创造力投资理论过于简单之后,斯滕伯格等又提出了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propulsion theory of creative contributions)。[21-22]之后,他又将研究从创造力转向智慧,在成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的平衡理论(the balance theory of wisdom),阐述了实践性智力和智慧的关系,创造性地加入了价值观在其中的作用,对智力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23]。

斯滕伯格的一系列卓越研究将他推上了美国心理学界的高峰。1986年,他晋升为耶鲁大学正教授;1999年,他获得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颁发的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会士奖,2017年又获得该会颁发的威廉·詹姆斯会士奖;2003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在此之前,他还曾在心理学基金会和西方心理学会工作[24]。斯滕伯格不仅是北美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还是南美和亚洲、欧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此外,他还是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荣誉教授和剑桥大学心理测验中心的卓越工作者[25]。2002年,他被美国心理协会月刊(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monthly magazine, 2002)评选为“20世纪100位著名心理学家”之一;2014年,他被评为“二战后100位卓越心理学家”之一[26]。他在创造力、智慧、思考风格、爱情和仇恨等领域中发展出很多新理论和研究,完成了超过1 600篇(部)文章及图书。2002年杰里安·亚历山大(Gerianne Alexander)发表的《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回顾》将斯滕伯格评价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60位心理学家”之一。根据谷歌学术数据2016年的统计显示,斯滕伯格的论著被引用次数达到102 000次,并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7];他有高达160的h指数(该指数指的是一个研究者有h篇(部)发表的论著至少被引用了h次,故此,此处的160指的是斯滕伯格有160篇(部)论著被引用了至少160次)和790的i-10指数(i-10指数,指作者发表的论著中被引用至少10次论著的数量;也就是说斯滕伯格有790篇(部)论著被引用超过10次)。这样的学术成就说明斯滕伯格的学术论著不仅量大,而且质高,因此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推进有深入的影响。

三、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

斯滕伯格早期研究的是智力,在深刻剖析了智力本质的概念以及前人对智力的大量研究之后[7][14][28-29],他采用成分分析的观点[7]来重新研究人类智力,并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10-11][12]。在探索三元理论过程中,他发现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并不是相互独立或是简单相加的关系[10-11][18][28][30-31],于是催生出了他的成功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18][31]。随着成功智力理论的探索,他发现创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很重要的成分。

斯滕伯格在研究中使用了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问题、辐合和发散问题来测量个体创造性智力的来源。其中,对于辐合问题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这就是经典的grue-bleen知觉投射任务:通过告知被试一些物体是绿色(green)的,另一些是蓝色(blue)的;但还有另外一些物体可能是grue色的,也可能是bleen色的,要求被试按照所提供的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推理。[14-15]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测验的分数与传统的流体智力测验分数呈中等相关。并且,在考察成功智力理论的外部效度过程中发现该理论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之间来回转换效率解释和预测效果很好[14],但在智力本质的理解层次上,斯滕伯格认为这些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要想在一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就需要有专业技能并做出突破性、创造性的贡献。为了更深层次探究人才培养等相关教育实践,他开始建构创造力方面的专门理论。

(一)创造力三侧面理论

1.理论简介

吉尔福特在1950年发表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就职演说中,提到了研究创造力的心理测量法和因素分析法[1]:通过开发创造力测验并进行大样本实测,使得因素分析在创造力研究领域的使用成为可能。即便如此,斯滕伯格在加入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初期,也并没有急于使用测量工具来收集大规模数据,而是通过综述前人关于创造力的研究来分析、判断创造力研究的现状及走向。

首先,斯滕伯格通过文献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分析了1975到1994年《心理学摘要》中关于创造力的文献数量,发现虽然有吉尔福特的呼吁在前,但整体数量其实仍然是微乎其微的;然后,他通过分析创造力的不同方法(包括神秘学、实用主义、心理动力学、心理测量学、认知、社会人格及汇合方法)之下的研究后指出,与创造力对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性相比,学界对创造力研究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32]。斯滕伯格所做的大量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恰恰是对该领域不断地开拓与完善。

1986年,斯滕伯格在智力三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认知风格与人格三位一体的创造力三侧面理论。他将创造力分为智力、智力风格(即认知风格)和人格三个侧面[9]。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创造力的基本方面,它包括内部关联型智力(与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相联系)、经验关联型智力(与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和外部关联型智力(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理论初版提出后,斯滕伯格将其提炼为:成分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他认为智力是个体运用自身的智力资源的方式或倾向;智力风格可通过智力管理的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等来理解;人格是创造性个体所具有的一系列的人格特征,包括对模糊问题的容忍性、愿意克服障碍、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创造力活动受内在动机驱动、适度的冒险精神、期望被人认可以及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等7个影响因素[33];同时,这些人格特征制约个体的智力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被开发。总而言之,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个体是智力、认知风格和人格特征的完美结合体,但不是这3个成分的简单相加。创造力三侧面理论是典型的系统观创造力理论,创造力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智力或人格特质,而是三个维度相联系的整体,并且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2.理论评价

可以说,创造力三侧面理论是创造力研究历史上首次较大程度的理论整合,明确将智力和人格均作为创造力的一个侧面。该理论不仅认为智力、智力风格、人格都包含着众多的因素,而且三个侧面可相互组合。其主要贡献在于:首先,这种多维度系统化的观点深刻地刻画出创造力结构的系统观,在当时较好地体现了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这也使得三侧面理论成为创造力系统观的典型代表性理论之一。其次,三侧面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智力侧面,斯滕伯格吸收了当时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他将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向前推了一大步:该理论不仅指出创造性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的思维灵活性,还从智力活动的角度出发描述顿悟的机制,对深层次地揭示顿悟机制具有较大的意义。最后,该理论提出的经验智力的概念恰当地把自动化发展的加工模式与处理新颖事物的顿悟模式有机地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理论仅从创造性个体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创造行为的内在心理品质而并未充分考虑到创造力的环境变量,虽然,学界对于创造力的认识并不一致,但基本上都达成了创造力是涉及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影响的共识,该理论忽视环境因素带给创造力的影响;在斯滕伯格之后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中,他把环境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纳入其中,突破了这一局限。第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个体的智力(认知)风格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三侧面理论里所声称的那样是全或无的两极,研究也发现没有哪一类人完全属于某种风格,故此该理论中对于创造力智力风格的刻画有失偏颇。第三,该理论未充分注意到创造力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生活中,个体在解决创造性问题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更具综合性和平衡力的智慧,但该理论中并未体现这种智慧,当然在后来的理论中,斯滕伯格修正了这一点并创立了智慧的相关理论。第四,该理论虽然很好地从系统观角度诠释了创造力,让创造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有现实的解释力,但是理论的实证研究基础还是不够丰富。

(二)创造力内隐理论

1.理论简介

由于创造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复杂,因此一些研究者们尝试调整传统的心理测量取向和实验取向的研究思路,从研究创造性个体的创造性成就以及个体特征等转向研究普通人对创造力的看法和观念。在这种研究转向的推动下,斯滕伯格根据理论建构的方式,将创造力分为外显理论(explicit theories)和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ies)。[9]

创造力内隐理论受到智力内隐理论研究的启发。区别于创造力外显理论(理论建构的一般路径是,心理学专家或其他领域的专家实施大样本的测试后经过数据分析建立起来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和发展历程的理论体系),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并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及发展的看法。

研究发现,不仅普通人或外行人具有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创造力的专家也具有各自的内隐理论。[9]斯滕伯格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发现普通人对创造力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维度:思想的灵活性,善于综合与思考;具有想象力以及欣赏美的能力,并伴随决策性;判断能力强并具有成就动机和认识动力;善于提出问题并有直觉力。最后,斯滕伯格认为创造力外显和内隐理论的关系可表述为:内隐理论是外显理论的起点,并促进外显理论相关研究的发展[9]。创造力内隐理论不仅在外显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人们对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探讨和研究,也让教育者们尤其是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极大关注。

2.理论评价

Mark Runco在2004年的AnnualReviewofPsychology中指出:创造力内隐理论是研究创造力领域的新趋势,并使创造力研究受到了20年来从未有过的极大关注。[34]该理论的提出,不仅使创造力研究打开了新思路,也开拓了创造力新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探索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在创造力内隐理论中,创造性地使用更具有“社会效度”的研究方法调查一般公众的智力观,使研究更加具有生态效度。这不仅为创造力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也为智力研究拓宽了新领域;第二,与通过心理测验建构的传统理论相比,创造力内隐理论在更大程度上拓宽了外显理论中向人们所阐述的相对狭隘的创造力概念,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第三,对教师内隐创造力的关注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创造性学生,对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识别他人创造性成果以及鼓励学生有关创造力的个性特征和认识过程、构建有利于创造力激发的课堂环境等起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四,该理论对指导现实生活和职业场景相关问题具有积极价值。在创造力内隐理论中对创造力的非正式评价及培养,可运用在生活和工作的众多方面,如日常创造力的促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的营造、教师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实施、职场面试评价和创新型组织氛围建设等;第五,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创造力的内隐理论,研究者能够聚焦于创造力的文化特异性,并有机会尝试解决不同文化背景对创造力的影响方面所存在的争议,还可以发现在不同文化内支配人们对创造力解释的主导观念。[35]

创造力内隐理论更多地偏向创造力系统观,试图从多角度多维度来解释创造力,这种努力的尝试固然是可贵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研究者在某些术语的解释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他们均未能很好地回答人们的内隐知识究竟是如何获得的[36],这种内隐知识与个体的行为之间的关联如何。其次,该理论中关于普通大众持有的创造力概念的4个维度虽然与某些研究专家所建构的创造力理论有些相近,但由于对创造力的认识仍然还是众说纷纭,所以在具体内容的对应性和统一性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我国也发现了这样的差距。例如,研究者蔡华俭等人对创造性的公众观调查后指出,公众和专家对于高创造性者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一致,但在广度、深度和具体项目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多差异;具体而言,公众认为对于高创造性个体而言,幽默、高学历、成就动机强烈和经验丰富等都是不太重要的,在公众眼中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并不因知识经验而改变或转移的一种独特心理品质;然而,专家对于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说法并不一致。在人口学变量中,不同教育程度的公众对高创造性者特征的认识总体差异显著,公众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高创造性者的特征的认识的某些方面影响显著或非常显著[37],也就是说所谓的“普通人”也非铁板一块,他们有关创造力的内隐理论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最后,Gottfredson对于内隐理论曾提出质疑,他认为斯滕伯格在测验相同因素时,就将其归纳为内隐知识、作为测量普遍领域中能力运用的证据;当测验测量非共同因素时,将其归纳为内隐知识、作为测量不同领域知识的证据[38-39]。他指出,这种归纳方式还缺乏准确的阐释和研究支持。

(三)创造力投资理论

1.理论简介

斯滕伯格等将创造力定义为是产生新异的(首创的、出人意料的)、高质量的、适宜的(有用的,有需求任务制约的)工作的能力[20][32][40-41]。正因为他看到了认知取向的、心理测量学取向的以及社会和人格取向的等方法的缺陷,从而把创造力从概念上理解为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并将创造性成就理解为这些维度间的相互作用或汇集。[32]1991年,他采用了汇合方法来研究创造力并与卢巴特共同提出创造力投资理论[19-20]。创造力投资理论详细阐述了三部分内容:选择决定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选择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以及贯彻执行这些选择。该理论重点关注选择如何成就创造[19-20],这体现在高创造性个体在想法的世界中选择“低买高卖”,他们产生的想法往往是“公然对抗众人”(低买),当他们说服众人之后就将此想法“高卖”,接着又继续进军下一个当前不受欢迎的想法[42]。

当然,创造力投资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这一理论框架有来自传统创造力研究领域的支持,如“大C”(Big C:大的创造力方面)和“小c”(little c:小的创造力方面)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这个创造性的贡献是对于个体自己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小c),还是对一个领域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大C)[20]。“大C”指推动了某领域重大变革,并建立了新的理论、技术、方法或开拓了新的方向、模式和范式等[43]。对于拥有“大C”的创造性个体们,不论是哪个领域的都离不开其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在创造力投资理论的框架下,斯滕伯格设计了四项任务,来检验理论的解释力,结果发现,四项任务测得的创造性能力与被试特殊领域的创造性水平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他所设计的四项任务分别为:(1)以不寻常的主题写一篇小故事(如:章鱼的鬼祟行为);(2)用不寻常的主题画画(如:用昆虫的眼睛看地球);(3)为某项产品设计有创意的广告(如:袖扣);(4)解决不寻常的科学问题(如:我们怎样才能断定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是否有人到达过月球)[5]。

该理论指出,创造力是由6种基本元素的汇合形成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20]。这个理论提及,个体所具有资源的水平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来源,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使用什么资源。斯滕伯格认为,有三种智力对于做出选择、做出创造性贡献特别重要:(1)创造性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指冲破常规思维限制、采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斯滕伯格和戴维森等发现,顿悟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他们指出,问题发现能力受阻的个体很难实现问题重构并较少体验到顿悟[44-45]。例如:有研究发现,观看过多电视节目和动画片会阻碍个体创造力的发展[46],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屏幕观看会对思维形成某种约束或框架,影响创造性智力的发展。(2)分析性智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指分析、判断、决定个体的哪些想法值得付出努力。当个体要判断某想法有无价值、决定哪种想法值得继续干下去时,需要发挥分析性智力。如果已有的一种想法值得继续下去,则分析性智力可以进一步用来评估该想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完善的方法。(3)实践性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指个体知道如何说服别人接受个体的新异想法的能力,即个体将智力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11]。创造性个体可能把其他人以一种方式看到的问题或自己以一种方式曾看到的问题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重新定义。由于创造性想法可能常常遭到被拒绝的命运,创造性个体需要学会有效地与别人交流以及如何说服他人理解新异想法的价值。

因此,要成为有创造力的个体,必须要产生新想法、分析新想法,并将其推销给他人。除智力之外,其他5种要素对创造力也至关重要。首先,知识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个体需要了解该领域足够的知识才会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但某领域的知识也可能会导致创新者形成思维定式[47],因此,个体需要选择和运用知识,并保有对知识的批判性和灵活性思考,才能让知识成为创新有力的支架而不是形成羁绊。

其次,创造力也需要个体依靠自己的选择,用新方法新视角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便是思维风格对创造力的影响。思维风格的首次提出是源于斯滕伯格的心智自我管理理论(theory of mental self-government)。思维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创造性个体更倾向于“创立规则型”(legislative)的思维风格,他们能够将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都加以思考,既看树木又看森林并且还能区分轻重主次[6][23]。斯滕伯格对高创造性个体研究后发现:他们在人格方面,是一群愿意克服困难、愿意承担风险、模糊容忍性高、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19-20]。

此外,对任务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动机也是创造性个体的本质特征。内在动机对创新者的持续投入和长期努力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除非人们确实热爱并集中注意力于当前的工作、沉浸其中,而不是过于在乎和盲目追求完成工作可能带来的外在奖励或报酬,否则很难在某领域做出开创性的工作[48]。当然,个体还需要在支持并奖励创造性想法、鼓励创造性尝试的环境中才能将创造力表现出来、将创造力不断推向深入。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力并不是上述个体六个因素的简单叠加。某些元素可能存在阈限(例如知识),在未达到该阈限时就算其他资源很充足,个体也不会表现出创造性;一个资源的优势可能会抵消另一个资源的不足(例如动机的优势抵消环境的不足);各种资源可能会产生交互作用(例如高水平的智力基础和内在动机水平可能会大幅度提高创造力)[5]。

按照投资理论的观点,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选择并且是可开发、可培养和提升的心理特质。斯滕伯格曾提出21种开发和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重新定义问题、质疑并分析假设、鼓励产生新想法、鼓励识别并战胜困难、鼓励明智的冒险、鼓励对不确定性的忍受能力、帮助建立自我效能感、帮助找到兴趣点、学会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建立角色榜样、形成交叉型想法、为创造性思考提供专门时间、对创造力的表现予以指导和评估、对创造力表现予以公开奖励、允许在创新探索中失误、个体对成功和失败都负起责任、鼓励创造性合作和从别人角度看事物等[4]。斯滕伯格认为,只有通过综合性的策略来开发创造力,创造性个体最终才可能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2.理论评价

创造力投资理论是斯滕伯格和卢巴特采用隐喻的方式建构的一个新理论,相较于之前的三侧面理论和内隐理论对创造性个体特质的重视,这个理论强调了环境的影响、并更加从“过程”的角度来建构创造力理论。该理论指出创造力是一个多维结构,是多因素的有机结合体。该理论通过有力的实证证据以及逻辑推演,表明创造力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个因素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创造力投资理论为后来研究创造力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视角,在教育实践、工业组织和创新创业等领域均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该理论提出汇聚为创造力的六要素中的环境因素,独立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创造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这种理论的构建方式对于教育或其他专业背景下的工作者们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挥的环境带来丰富的启发。例如,曹能秀等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研究指出,应创设有益于幼儿创造力发挥的幼儿园环境,包括有利于心理安全的环境以及激发幼儿创造力的物质环境[49]。其次,该理论在创造力的三侧面理论和内隐理论所建构的创造力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是斯滕伯格及其合作者在其创造力理论上不断探索的体现,不仅在构成元素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每个构成维度上有了新的诠释和推进。例如对于思维风格的诠释就较之前的理论更加丰富、且有研究数据的支持。

但是,创造力投资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憾。诚然,不同元素的汇合可以带来创造力,这些不同的元素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汇合的?该理论其实并没有论证清楚。哪些元素是创造力发生的本体性的元素、哪些是条件性或保障性的元素?这样的问题需要在理论的细节处予以面对和解释。六种基本的元素都应该算为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一类的变量,应该划分清楚的是,这些影响因素对创造性选择过程中的“买低”和“卖高”分别具有何种影响,“买低”的阶段应该是创造力的想法选择阶段,“卖高”则是创造力的想法传播阶段,在选择和传播之间,其实还有一段可能漫长的创造力的想法实施、不断尝试、检验和完善、精益求精甚至推倒重来的阶段,整体而言,本理论其实忽略了这个中间阶段;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买低”都能“卖高”,“买低”只是为“卖高”奠定了一种可能性,却不是划定了某种必然性,如果“买低”的观点或方向,未经过用心经营,到后来不仅很可能无法“卖高”,可能连卖出去都有困难。

(四)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

1.理论简介

通常意义上,人们把创造力贡献只看成一种形式。然而,许多创造力研究对上述假设提出质疑。其中,斯滕伯格就按照心理经济模型的参数来区分创造性贡献的大小[19-20][32],这也就成为他提出创造性贡献的推进理论的契机。创造性贡献的推进理论论述人们怎样投资自己的资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创造力分为不同的类型,实现创造力依赖于个体如何推动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21-22]。

1999年,斯滕伯格和考夫曼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发现:(1)创造性贡献的差异既存在于数量,还存在于表现类型。例如: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同是富有高创造力的心理学家,但他们贡献的性质似乎是存在差异的。前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思维和动机的理论,后者则是在很大程度上阐述和改进了前者的理论。(2)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个体而言,与其创造性工作数量的影响相比,创造性贡献的类型对于判断创造者在创造性工作的影响方面,至少一样大甚至更大。例如:假设当代某艺术家的思维过程、个性动机及背景都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十分相似,在今天采用莫奈风格画画的艺术家却不被认为具有像莫奈那样的创造力,这仅被看作模仿。(3)情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创造性发现和再发现之间的差异,但大多数创造力理论都强调个体的特性,而如果同时考虑到目的的重要性,创造性的贡献必定是根据情境来界定的[50]。

基于以上的发现和对以往创造力理论的反思,斯滕伯格提出的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指出,创造力表现是个体与情境(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建构创造力理论时,不仅需要重视创造性个体的自身特性,也要重视该个体从事的与环境相关工作,这在以往的理论中体现得较为充分。除此之外,该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推进力,一个创造性贡献代表着创造者尝试将某个领域从现在的状况推进到他所认为该领域应该达到的新水平。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创造力是推进性的,它推动着某个领域从一个点发展到另一个点。同时,多数创造性的贡献也将形成具有引领性或领导性的一种新选择,做出该贡献的个体试图把其他人带入其营造的创造性空间或创新型领域的某个位置或方向。

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共划分了八种类型的创造性贡献,这八种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一)采用当前范式(维持范式)的贡献、(二)拒绝当前范式(拒绝范式)的贡献以及(三)试图综合多个现有范式(整合范式)的贡献。这三大类又分别包括一些亚类,具体分类见图1和2。斯滕伯格等研究者利用具体的实例来阐释每一个类型的意义[21]。

图1 创造性贡献类型

复制(如图2中的(1))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中经常被使用,因为复制可以帮助确保在该领域内某种具体方法是成熟稳定并且可生成具有数量和种类作品。举例而言,在心理学领域中,汤姆森对斯皮尔曼智力一般因素“g因素”的工作推进是重新界定(如图2中的(2))的一个典型例子[51-53]。汤姆森认为,斯皮尔曼从“g因素”出发来刻画智力的一般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于“g因素”的解释上还存在一定的错误。他指出“g因素”是大量心理特质的结合,很多心理测验中测量到的就是这种结合。他通过重新界定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经验性的错误解释和想法。

向前的增量(如图2中的(3))或许是创新的一般模式,创新者在某理论上找到了需求点并在这一点上向前推进。当然,这里并没有所谓的固定轨道指引着向前,目前很多研究者都是这样开展研究。加速向前推进(如图2中的(4))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即研究证实的结果在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前,就将研究推进到一个具体的方向(该方向并不是可通过以往研究能推论到的),这是以极大地向前推动的力量推进了以往的研究。然而,这种研究往往不被人们所理解,因此,加速向前的研究总是充满了特定时代的质疑和反对,却往往在后来的时代里得到理解和认可。例如:梵高开创了绘画的新风格,直到他去世后,其作品才逐渐被人们理解、尊重和接受。

改变方向(如图2中的(5))就是将研究重新更改了方向,其中,创造性研究工作就是将研究不断推向新颖、有价值的方向。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C. Tolman)在学习领域就做出了改变方向的贡献,他利用大鼠实验、迷宫以及多项实验室学习实验的方法改变了学习领域的研究特征。改造(如图2中的(6))指在一个向后的或偏离的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做的研究。斯金纳(Burrhus F. Skinner)对创造力分析的研究是改造的一个实例,他认为创造力具有功能意义,并应使用行为主义方法来进行研究,他利用改造将创造力研究推广得越来越深远[54]。

重新开始(如图2中的(7))指贡献者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应朝向人迹罕至的那个方向重新出发、并竭尽全力地朝那个方向发展。比奈、西蒙和斯皮尔曼对智力的研究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范例。斯皮尔曼发现和研究了智力的构成因素并提出智力的“g因素”和“s因素”,比奈和西蒙则发展了一系列的智力测验量表[52][55]。综合(如图2中的(8))展示的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式,爱因斯坦在物理领域中的创造性研究不仅在时间和空间的解释上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而且他的理论被运用到以物理领域为代表的很多领域,这种创造性的贡献就是综合性的[21]。

图2 创造性贡献推进类型

斯滕伯格指出,创造性贡献推进模型能够用来理解与创造力有关的现象,但基于这个模型所给出的解释并不是唯一的。该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首先,该理论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个事实:一是某个体的创造力表现常常引起他人的消极反应;二是大多数人似乎都相信自己支持创造性的工作[20]。该理论指出,一个贡献得到积极、还是消极的反应,可能与不同的创造性类型有关。

其次,该理论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质。例如:Gardner在1993和1995年所做的研究表明:领导能力与创造力都是一种推进力,所以创造力总是代表着尝试进行领导。[43][56]

第三,该理论还有助于研究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力。从使用计算机程序重复过去研究发现的角度来看,尽管这些发现可能很具有创造性,但也只不过是重复(创造性贡献的第一种类型)。诚然,从计算机实际能够推动一个领域前进或朝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也许存在其他意义上的创造性。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人工智能或许在向前推进的意义上是有创造性的,在其他方面(诸如公然对抗众人而重新开始这样的创造性)是否可能具有创造性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研究。

第四,该理论还解释了创造力在多大程度上是领域特殊性的、在多大程度上是领域普遍性的。斯滕伯格认为合理而成功的向前推进的能力可能基本上是各领域普遍的,这种能力与常规智力测验中的分析能力得分存在高相关,原因是向前推进型的贡献似乎需要高度理解现有知识、分析当前领域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对知识的获取、理解和分析基本上是常规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31]但是,执行“重新开始”型的创新所需要的能力可能是领域特殊性的,这需要一种特殊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往往超出了常规测验所能测量的范围,而对于从事改变方向和重新开始型创新工作的创造性工作者来说,他们更不容易受到专业惯例或已有发展定势的影响。[20]

最后,斯滕伯格等指出,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永远“正确”的创造性贡献模型。但是该理论可帮助人们深入思考,某个特定领域中创造性贡献的具体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某推进模型达到目的并完成了创新使命,就意味着这项创造性贡献不仅可能在数量上区别于前人研究,而且在类型上也可能是具有鲜明差异的。

2.理论评价

总结起来,斯滕伯格和卢巴特认为,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和以往其他创造力理论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该理论成功地囊括了创造性贡献本质的程度和类型。[21]例如,该理论中包括了在原有研究上做出推进的创新性贡献和改变方向的创新。

第二,该理论能够有效地对创造性贡献的水平、类型以及不同个体在相同或不同领域的创新进行区分。

第三,该理论能够用来记录某个领域的发展演变过程。例如当某个领域的理论日臻完善时,想要按照以往研究的逻辑进行创新几乎是举步维艰,这时,如果能够按照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的分类来开展相关研究,研究者可能会有新突破。

第四,该理论能够帮助相同领域的研究者们识别和认可一个不被外行们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第五,该理论能够帮助心理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创造力和领导能力间关系的本质。

第六,如前所述,该理论能够帮助处理人工智能项目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第七,该理论对于人们了解某项创造力表现是归属于特殊、具体的领域,还是归属于一般、广泛的领域有较好的帮助。斯滕伯格认为成功合理的向前增量可能扩大了该领域一般而广泛的创新,这种创新可能与分析性智力高度相关。

当然,创造性贡献的推进理论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斯滕伯格认为该理论还是一种构想,是尚未完善的、未经过定量检验的理论构想。

第二,该理论能够解释一些创造力相关的概念但并未给出一个独立、完整的定义。[21]例如,对于某种确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创造性贡献可能会随着给定的具体类型的变化而变化[20],因为理论本身并未阐释某种特定变化的方向以及相关机制。

第三,该理论未对每种类型做出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并加以严格区分。

第四,该理论所包含的创造性贡献还不是最为完整和详细的。

第五,一个具体的创造性贡献可能包含着一个或以上的类型特征,该理论未给出在这种情况下明确的区分标准。

最后,理论提出者将空间隐喻的相关概念作为建构理论的基础,可能存在过于简单化的可能[21]。

四、斯滕伯格创造力理论总体评价

在吉尔福特明确指出创造力是一个被忽视且重要的研究领域之后,斯滕伯格和他的合作者们努力将全新的创造力研究带进人们的视野里。[32]斯滕伯格从其童年的具身经验出发,以其建构理论的自觉性和勇气,重新建构了智力理论,并因而重新建构了创造力的四大理论。整体而言,他认为智力是创造力的子集,创造力是由智力加上别的东西组成的,也正是因为持有这样的观点,他(们)提出的创造力相关理论就是对这个所谓的别的东西的深入探究和努力建构。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不仅很好地推动了创造力领域的整体发展,也对后来实践工作做出了重要推动。

(一)理论贡献与意义

从初期的创造力三侧面模型、到后来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创造力投资理论和创造性贡献的推进理论,斯滕伯格关于创造力理论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出这一学科从理论上进行综合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创造力研究的实用化、实践化倾向。

斯滕伯格早期的学术研究重点在人类智力上,《超越智力——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的出版标志着他在智力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创造力的三侧面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他运用智力三元理论分析创造力的成果。智力三元理论虽然涉及创造力的问题,但对创造力的阐述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为了深入地探究创造力的本质,他利用一种全新的社会效度调查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对后来的创造力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创造力的内隐理论。根据内隐理论所阐释的观点,他又对三侧面模型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之后,他不仅对三侧面模型中涉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索,还对创造力和智力的环境因素进行积极建构,从而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和创造性贡献的推进理论。

首先,从总体来看,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属于系统模式的创造力理论。但与其他系统观理论相比,他的创造力理论是建立在认知研究的基础上的,这种认知基础主要表现在对创造性问题解决机制的阐述和顿悟机制的解释上[57]。他由最初对智力研究的兴趣不断地深入聚焦到创造力研究上,从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来看,这都是他对创造力本质的不断深刻剖析。从最初的三侧面模型逐渐深化到创造力投资理论和创造性贡献理论,这不仅是对自己已有的创造力研究的一种继承,更重要的是一种突破式发展或“重新开始新方向”。这种继承体现在他的创造力理论是建构在前人研究以及他自己的探索之上的,并不是空中楼阁式的架构;与此同时,他用独特的视角全面深化对创造力本质的认识更是一种突破式的发展。

其次,斯滕伯格所提出的创造力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开放性。[57]迄今为止,学界对于创造力的概念尚未达到完全统一,这是因为创造力本身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如果仅用传统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那么就可能只得到相对封闭化、生态效度低的研究结果;但斯滕伯格突破了这一点,他采用了相对综合性、开放性的视角与方法论来开展创造力研究,这就让他的理论更加具有生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兼顾生态性的同时,他也对相关概念做出操作定义,主要表现在对智力三元理论里的元成分及其他成分上。可以说,正是在上述操作性定义的研究基础之上,才有了后来系列的创造力理论的问世。

(二)理论局限与不足

正如斯滕伯格所言:“没有一个完美的创造力理论”。部分原因在于,就目前创造力研究现状而言,人们对创造力这种高级心理活动的本质还未能很好地阐释清楚;因此,创造力理论大都还是处于一种模型假设的阶段。当然,斯滕伯格的创造性理论也不例外。

首先,按照科学哲学的检验标准来说,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明显缺乏可检验性[57]。科学理论至少要满足以下两条标准:可检验性和解释相关性,若从这两条标准出发,他的理论基本上可以满足解释相关性的要求,但距离可检验性还有不小的距离。

其次,根据其理论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概念上还存在含糊性的空间。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买低”和“卖高”之间是何种创造性的过程,对于智慧的概念以及在创造力情境中的运用,以及对于创造性个体的智力方式、思维风格等阐释,都存在这样的含糊空间。

最后,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确实是给人们带来了一个个看待创造力的全新视角。但我们可以稍微苛刻地指出,如果从大“C”的视角出发,他的创造力理论并没有展示出推翻前人有关研究或者超越性地提出完全崭新的理论,严格意义来看他的理论并不能称为大“C”型的贡献。

正因为此,我们这些创造力领域后起的研究者还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满无限的希望!

猜你喜欢

伯格贡献智力
我的爸爸叫焦尼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