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体裁与英译研究

2020-01-03

关键词:体裁文本

肖 唐 金

一、前言

体裁,英文genre,是一个地道的法语词汇,用于多个领域,表示“类型”“范畴”“体裁”等多个含义。在现有相关的语言和语言学研究中,一般认为体裁研究有三个模式,即修辞结构模式、学术研究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三个模式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体裁是一个框架模式,与认知、社会功能、话语结构相关,服务于使用者的目的,通过常现或典型的修辞模式、词汇语法手段加以表现。本文拟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涉及体裁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提出体裁范式,最后结合汉译英实践,探索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平行文本。

二、体裁的相关研究

Genre一词虽然源于文学传统,但目前已用于建筑、音乐、语言学、翻译等领域。此词的中文译名有二:体裁、语类(语篇类型)(“语类”的译名由清华大学方琰教授于1998年首先提出,主要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绍[1]17-22),体裁的称呼较为常见。从上述译名可以看出,在定义上体裁有时等同语篇或文本类型,有时则多于语篇或文本类型。新古典文学批评派代表人物Tzvetan Todorov将体裁研究法分为“理论”和“历史”两种路径。“理论”路径根据抽象、分析范畴界定体裁,没有触及实际应用和文本;根据“先验性”(apriori)范畴从原型(archetypal)主题和意象(image)角度对文学文本分类。“历史”路径认为体裁是“文学现实观察的结果”,也就是说体裁是根据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来界定的,文学批评者可在具体的文学语境中寻觅到与具体体裁相关的结构模式,具有传承性。著名文学批评家热内特(Gérard Genette)认为,新古典文学体裁分类构成了抒情诗、史诗、戏剧的“三位一体论”(triad)的基础。据此,新古典文学体裁分类造就了小说、中篇小说(novella)、悲剧、喜剧、颂诗(ode)、赞美诗(hymn)、诙谐短诗(epigram)等分类。[2]14-15Northrop Frye认为,原型神话(archetypal mythos)可分为四类,即喜剧、浪漫传奇(romance)、悲剧、反讽/讽刺(irony/satire),分别对应不同的季节:冬天——反讽/讽刺、春天——喜剧、夏天——浪漫传奇、秋天——悲剧。原型神话属叙事体裁,每种叙事都有对应的原型情节模式(如,喜剧中出现的从一种社会到另一种社会的过渡),每种原型情节模式在某种原型阶段(phase)中展开(如,悲剧中的“完全天真无邪——悲剧式缺陷——难以承受的震惊和恐惧”),每个原型阶段会与原型人物和特征相关联(如,浪漫传奇的征服情节总会出现如下原型人物:青春朝气的英雄、年迈的魔术师、神秘莫测的人物、怪兽、仙女,也会出现如下原型意象:水域、肥沃之地、林地、山谷、小溪、友好的伙伴)。据此,新古典文学体裁派的重点与其说是对体裁进行分类,不如说是明晰文学传统和关联性,揭示人们不大在意的文学关系。[2]16

文学体裁的第二种研究法是结构学派路径。Northrop Frye认为,体裁研究可依据系统的、文本间(intertextual)关系。与新古典学派不同的是,结构学派更多关注社会历史语境对体裁的影响,主张体裁是作者和公众间的“文学机构”(literary institution)或“社会合同”(social contract),该机构或合同的作用是规范某些文学制品(artifact)的使用。文学创作者必须在具体社会历史语境中行事,因此该语境既是概念性的(conceptual),也是话语性的(discursive),它既规范了形式和文本传统,也规范了文学现实的组织和体验方式。可以说体裁是“浓缩的世界意象”(condensed world-images)。[2]17-18

文学体裁的第三种研究法是浪漫派(Romantic)、后浪漫派(post-Romantic)路径。与结构学派不同的是,浪漫派、后浪漫派路径否认体裁对文学创作的“构建性权力”(constitutive power),认为文学文本可通过超越体裁传统(genre conventions)凸显自己的独特地位。据此,依据体裁来划分文学作品是对其本质的否认,文学创作依据的是作者的直觉(intuition)而不是逻辑(logic)。Jacques Derrida是解构主义的倡导者,他认为每个文本都涉及一种或多种体裁,不存在没有体裁的文本,但有体裁特征不等于归属于某种体裁。Derrida主张,文本不属于分类关系中的体裁,文本参与某种体裁或几种体裁,具有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他的观点属于后浪漫派路径。[2]20-22

文学体裁的第四种研究法是读者反应路径(reader response approaches)。该研究法强调读者的裁决力,认为体裁是文学批评家的启发式工具(heuristic tool),旨在向读者揭示以前无法解释的文学完整性,让读者将某一文本与类似文本联系起来。据此,体裁是文学批评家让读者了解文学文本价值的路径。换言之,体裁不是文本的属性(property)而是阅读的功能,这是体裁的文化研究方法转向。[2]22-23

文学体裁的第五种研究法是文化研究路径。该研究法力图揭示体裁、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在具体的、动态的文化语境中体裁对文学、非文学社会行动的组织、生成、常规化、再生产所带来的影响。文化影响体裁,通过体裁也可以了解文化情形。俄罗斯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巴赫金(Bakhtin)是体裁文化研究路径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体裁是文化对话(dialogue)的结果。[2]23-27

体裁研究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展开。Ruquia Hasan[3]提出了“体裁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认为每个语篇或文本包括了“强制性成分”(obligatory element)和“选择性成分”(optional element)。如,某器具的说明书体裁涵盖器具的组成部分、操作原理等“强制性成分”,也可能包括鉴赏性话语之类的“选择性成分”,后者可看作“对话扩展”的手段。Frances Christie & James Martin[4]的《体裁与机构:工作地点与学校的社会过程》(Genre and Institutions: Social Processes in the Workplace and School),将体裁视为工具。在文中,James Martin[5]3-39基于拉康(Lacan)、福柯(Foucault)、德里达(Derrida)等的观点分别提出了体裁的“社会主体性发展观”(ontogenesis)、“话语形成演变观”(phylogenesis)、“阅读立场自然化观”(logogenesis)。Martin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探讨了体裁的体现方式,即体裁由语域(register)体现,语域包含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层面,分别由概念、人际、语篇元功能体现,据此探讨了程序性叙述与描写、历史叙述与描写性报告之间的关联。Martin还研究了体裁中评价(appraisal)手段的使用,认为评价对于体裁的特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评价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级差(graduation)三个层面,涉及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来源、不同程度的态度。“评价”概念的提出,对于厘清体裁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权势”(power)和“亲和”(solidarity)在不同体裁中体现的分量不同,行政命令的体裁更多体现的是“权势”,而个人叙事更多体现的是“亲和”(和他人的友好关系)。文中,David Rose[6]40-72研究了科技英语体裁与学习方法,认为科技英语(诸如化学、物理、生物英语)涉及科技领域中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分类和评述,其目标是将这些解释和分类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在这一体裁中,关键是术语的建构(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terms),术语的掌握是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体现这一体裁的具体文本包括报告、解析、讨论、技术注释、研究论文。在学习科技英语这一体裁过程中,不妨将科技领域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并在课程设计中加以体现,以帮助学生成为合格的学徒(apprenticeship)。Rose认为,“主位—述位”(Theme-Rheme)即“已知—未知信息”(Given-New Information)结构模式有助于科技英语体裁的掌握。文中,Rick Iedema[7]74-100研究了行政指令(administrative directive)的体裁模式,认为“背景/原因—命令—谢语”“命令—谢语”构成了此体裁的两大主要模式。换言之,行政指令这类体裁体现的是“核心—卫星”(nucleus—satellite)关系,卫星关系包括各种理由和目的,如合法化目的、合法化条件、合法化原因、导向、促成因素,根据文本时间(text time)合理地出现。

学者们从学术语言或专门用途语言的角度(如“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体裁。John Swales[8]139-140提出了学术论文(research articles, RAs)的“创立研究空间”(Create a Research Space, CARS)模式,认为学术论文的引论部分一般包括三个体裁步骤(generic moves),即“确立研究领域”(establishing a territory)、“确立研究点”(establishing a niche)、“占据研究点”(occupying the niche)。在学术论文中,作者的语气(voice)在一开始较为强烈,表明其立场或观点,中间部分则相对较弱,涉及与其他学者的协商,末尾部分语气再次强烈起来,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做出结论性表述。依据学术体裁研究模式,有的学者研究了学术英语中的转述动词(如Thompson & Ye[9]365-382、Hyland[10]351-358)和转述(如Myers[11]1-35、Swales[8])。Ken Hyland在研究学术话语这类体裁方面成绩卓著,他和Guinda编著的《书面学术体裁的姿态与声音》[12]收录了多名学者在学术体裁方面的研究,如Susan Hood[13]51-68将“声音”和“姿态”视为评价手段,可作为学术写作中劝说和态度取舍的重要参数。Paul Thompson[14]119-133研究了博士论文中权威声音的获取方式和手段。Marc Silver[15]202-217比较了不同学科的学术话语中“声音”和“姿态”的分布情况。2005年Hyland出版了《元话语》(Metadiscourse)[16],探讨了“元话语”和“体裁”的关联。在Hyland看来,元话语的中心点是语境依赖性,也就是说元话语与具体场合中使用者的模式和期待性有密切关系,这种语境具体特征的分布在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体现。Hyland认为,“体裁”是一组有着共同特征的文本或语篇(text),标示写作者对于常现情形的典型语言反应,也标示话语社区成员对于相似的辨认度和使用度没有多大困难。在学术体裁中,元话语是作者进行社会协作(social engagement)的手段,是作者与读者、作者与其他学者实现沟通、介入(engagement)的主要手段,包括情态标示语(模糊限制语)(如I think、may、believe)、态度标示语(如curiously、wonderful)、评论标示语(如I must here introduce…)、人称代词(标示介入、作者—读者关系)(如we、you、let us)、框架标示语(如I will now discuss each of these core businesses)、过渡语(如in addition、further)等多种类型,在软科学(社会科学)和硬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中的分布类型与比例不同,反映的“声音”和“姿态”不同。2004年Hyland出版了《体裁与第二语言写作》[17]一书,探讨了基于体裁的写作教学,将体裁视为一种知识、图式(schema),强调体裁知识包括“共享交际目的知识”“文本传统知识”“内容和语域知识”“文化语境知识”。在教授基于体裁的写作课程中,出发点包括“主题聚焦”“文本聚焦”;在课程设计方面要辨别学习语境、使用语境,提出具体的方向和目标,收集、分析体裁样本,确定所需的社会文化知识,将写作课程中的体裁按序列呈现,最后要设计好每个单元的具体任务;在具体教学中要将写作框架化,形成体裁意识,分辨不同学科的体裁相似点与差异,并及时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Hyland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是教授基于体裁的第二语言写作的有益路径,依据该语言学流派的主张,可从概念、人际、语篇三大纯理功能对体裁进行规范化,可从语法词汇手段上对体裁进行实例化(instantiation)教学,因此它是获取体裁知识、实践体裁知识的重要渠道。

部分学者从修辞角度研究了体裁,代表人物为Charles Bazerman[18],其研究重点是学术体裁。根据Bazerman的观点,体裁包含内在动态性修辞结构,体裁知识是学者们应掌握的内容。在学术体裁中存在信息组织的常见期待模式(preferred expectations),第二语言学术作者必须有意识地了解这些模式方能使自己的学术写作显得地道。学术写作实际上是跨学科的实践(interdisciplinary praxis),涉及文本组织的语言结构、文本关系的文学解构、社会建构的社会阅读位置取舍、认知、心理等方面。体裁的修辞角度研究包含宏观、微观层面。Douglas Biber和Susan Conrad于2009年出版了《语域、体裁和文体》(Register, Genre, and Style)[19]一书,指出了语域、体裁、文体的差异,基于语料库从历时(diachronic)、共时(synchronic)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不同体裁的语言特征,以此说明体裁对语域(词汇与句法选择)、文体(正规、非正规)的影响。在论述文本聚焦、语言特征、语言特征分布和解释在语域、体裁和文体三个层面的共性与差异时,作者列出了具体的表格。比如,在“文本聚焦”上,语域侧重文本摘录的样本,体裁强调整个文本,而文体和语域一样,侧重文本摘录的样本。[19]26

从体裁视角研究书面文本的方法值得关注,代表人物为Vijay Bhatia[20]。他将现今的体裁研究视为一种从文本化(textualization)向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转变,其区别体现如图1:

图1 学科语境中的话语变化研究(根据Bhatia[20]21改编)

Bhatia主张从社会—批评视角(socio-critical perspective)、教育视角(pedagogical perspective)两端研究书面话语,这一空间范围包括社会空间、职业空间、战术空间、文本空间四大空间,存在混合、渐进、相互关联的特点,图2表示了这些关系:

图2 书面话语分析的视角(根据Bhatia[20]22改编)

在Bhatia看来,体裁存在“互语性”(interdiscursive)、“互文性”(intertextual)的特点,其中“互语性”指的是“体裁混合”或“体裁殖民”(generic colonization)现象。比如,“推销性体裁”(promotional genre)特征常出现在“学术介绍”(academic introduction)、“报告”体裁中。也就是说,书面话语中较少存在单一的体裁模式。Bhatia认为,这一特点对于翻译教学与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文本分析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中国学者对体裁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丁建新[21]13-18对体裁的定义、多维视角的体裁(体裁作为行为框架、体裁作为制度、体裁的家族相似性、体裁与生物物种)、体裁分析的研究传统(民俗研究中、文学研究中、修辞学研究中的体裁分析)、体裁分析的前沿(专门用途英语学派、悉尼学派或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进行了探讨,其研究基本显示了国外学者体裁研究的演变过程。张德禄、郭恩华[22]20-27认为体裁混合(分为复合体裁、融合体裁两种类型)是一种特定的新体裁,不是多个体裁的简单混合,这可能得到言语社团内成员的认可,成为一种特定文本例示的方式。这一研究是对Bhatia研究的有益补充。杨信彰[23]25-28认为语类(等同于“体裁”)意识以及正确使用语类的能力是衡量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一项指标,对于教学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周文萱[24]将写作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整合为体裁能力,将该能力的培养作为写作教材的核心内容,主张在教材编写和设计中把商务语境的认知与商务英语写作结合起来。杨信彰、周文萱的研究代表了我国体裁研究的新趋势,即外语教学中的体裁研究。

部分学者针对体裁与翻译的关系做了研究。Carl James[25]29-40研究了体裁分析和译者的关系,认为体裁知识与技能培训是译者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台湾学者Min-Hsiu Liao[26]127-140通过翻译对非翻译的影响,揭示了作为一种新体裁的台湾科普写作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情况。Liao研究了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该期刊有英译中文章,也有台湾科学家的非翻译性撰文),以语言特征(包括指示词、人称代词、连词、模糊语)为视角,说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情况。研究表明,翻译文稿的作者—读者互动性更强,佐证了Evan-Zohar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在目标语的新兴体裁中翻译能起指领性(dominant)作用。Borja, Izquierdo & Montalt[27]57-77研究了的翻译目的为导向的专业体裁 (specialized genres for translation purposes)研究方法,认为术语翻译、短语翻译、文化所指翻译以及专业术语资料来源、文本范式、标准和程序、交际信息明晰化、专业知识、译者和专家的合作、文体要求、对体裁生产和使用规范的掌握是专业性体裁翻译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描写研究、应用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方法,标示了三个研究阶段—概念性、实证性、解释性。在体裁研究中,可从体裁类型、亚体裁(如果有的话)、交际情形(语域—社会专业领域、语式、正式度;参与者—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功能)、形式(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宏观结构(语步)、与其他体裁的关系、评论(参考文献、相关网页信息等)角度具体展开。Philip Eubanks[28]50-70从社会迫切需求(social exigence)角度说明体裁是一种社会行动,科技翻译者必须遵循社会需求、教育需求,还要体现文本的体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专业知识、语言与文化背景、翻译方法或路径十分重要。Marie-Aude Lefer[29]145-172研究了翻译语言中的构词现象,发现在小说和新闻报道两种体裁中,词形变化的减少在前者中较为频繁,证明体裁对于翻译语言的构词特征有较大影响。齐金鑫、李德超[30] 42-51, 190-191研究了“伪译”(pseudo-translation)现象,为“不存在相对应文本,因此没有实际上‘语言转换操作’和翻译关系,但是却以翻译名义呈现的文本”,是所谓的“假定翻译” (assumed translation),是一种“文化建构现象”,其语言风格、体裁特征、叙述方法等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值得探究。司显柱[31]84-94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与体裁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可以对“忠实”和“通达”两个阶段性问题给予较好地解答。许明武[32]42-48研究了体裁视阈下的外宣翻译。该文基于体裁分析理论,以历史圣地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网站英文简介和英国类似景区网站简介为语料,从宏观体裁结构(特别是语步)和微观语言特征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为外宣翻译提供借鉴。曾剑平、叶卫华[33]94-98研究了社科学术论文摘要的编译,指出对于不同规范的原文摘要,要改写原作内容,包括内容扩充和内容重组,同时为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要对原文结构进行调整,关键词的翻译也应根据语境做出相应的处理。谢家成、刘洪泉[34]28-32研究了基于体裁分析的专门用途语篇翻译模式及运用,强调在考察并对比源文本和平行文本的宏观语篇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微观词汇语法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源文本的交际目的进行重构翻译。

三、体裁研究的相关启示

前文提到已有的体裁研究。首先,体裁是种范式(norm/pattern),是一个涉及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概念,在文学、语言、语言学、音乐、建筑等领域皆有这个概念,具有共性,如期待模式、话语社区、可操作性等。第二,体裁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比如,客观描述类体裁(操作手册)会掺杂作者的个人观点、情感,反映其与用户或读者沟通的心理。Bhatia[20]99提到,职业话语社区成员经常将两类不同体裁的交际目的混合在一起,创建“混合型体裁”,“混合型体裁”(hybrid genre)一般包括成分混合(mixed)、成分嵌入(embedded)两种“亚体裁”(subgenre)。某一体裁的作者很自然在这一体裁混合过程中“顺路带货”,传递“私人意图”(private intention),在读者看来有些体裁混合是可以接受的,而另外一些体裁混合则是不可接受的,具有冲突性。体裁混合的资源包括词汇语法、修辞、话语传统或模式等。Bhatia[20]101指出,常见的带有“促销”(promotional)目的的体裁资源非常规性使用包括学术话语、公司话语、媒体话语、政治话语,见表1:

表1 体裁领土完整性的“破除”(invasion of territorial integrity)

Bhatia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体裁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其组成部分是灵活、动态的。究其原因,作者/发话者会根据语境,结合读者/受话者的需求、情感变化进行资源“调控”,将其他体裁的资源用于其话语中,创造出高效的交际效果。正如Bhatia[20]102提及,在公司产品广告中经常插入“招聘信息”(job application),有助于传播公司的正面形象,加强与消费者的亲和关系(solidarity),这是“互为话语性”或“互语性”(interdiscursivity)的表现,实际上是产品广告、求职信息两种体裁资源的巧妙结合。这样,产品广告的“促销性”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之所以可以将“产品广告”“招聘信息”两种体裁结合起来(混合或嵌入),其实原因不外乎如下:(1)两种体裁之间界限并非绝对。产品广告是对公司知名度的宣传,同理,招聘信息说明公司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人才,也是对公司的宣传。因此,从读者/受话者期待的角度来看,“公司知名度=产品受欢迎度/知晓度+人才需求”这一认知模式是公认的。有了这种认识,读者/受话者就不会排斥“产品广告”和“招聘信息”两种体裁的混合。相反,两种体裁的混合使得公司的知名度能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和扩展。(2)修辞模式的共性促成了两种体裁的混合。“产品广告”的修辞模式应该是“消费者存在的问题—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能提供的解决方式”(即所谓“问题—解决”模式),“招聘信息”的修辞模式为“求职者的生活、工作需求—求职意愿—公司对求职意愿的合理满足”(即所谓“问题—解决”模式)。两种体裁的修辞模式不同点在于,产品广告以企业为中心,求职信息以求职者为中心。本来求职信应由求职者自己撰写,但在两种体裁混合情形中,公司“代求职者”撰写了求职信,主动出击,模糊了“供”“需”方的立场、位置,企业的“大度”“大方”“低姿态”“主动”形象在修辞模式中一览无遗。(3)语步结构的相似性促成了两种体裁的混合。“产品广告”的语步结构应为:(语步1)消费者需求—(语步2)所需产品的功能、特点—(语步3)某公司产品简介:功能、优点—(语步4)消费者需求与所广告的产品的吻合度。“招聘信息”的语步结构应为:(语步1)求职者求职愿望的表达(具体想找什么工作)—(语步2)求职者的素质、资历介绍—(语步3)某公司所广告的职位与求职者愿望、素质和资历的匹配度—(语步4)求职者渴望得到关注甚至被录用的心情之表达。可以看出,两种体裁的语步相似性表现在两点,即:

(1)“问题放送”“答案提供”始终为体裁的中心意识形态,在这一意识形态下作者/发话者安排语步,具体哪些语步、顺序如何则较为灵活;

(2)两种体裁的语步在“信息”“评价”“劝说”的三个领域中同时出现,客观信息与主观评价或愿望处于一个相互转化的刻度或连续统(continuum)上,有时客观信息也具有评价意义,比如公司产品的性能优越(客观介绍)会让消费者对公司的能力产生信任感,也会激发部分消费者成为公司的求职者。

现有的体裁研究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体裁研究是一个多视角(multi-perspective)、多维(multidimensional)的话题。正如Bhatia[20]189指出,“话语世界”应从“文本视角”(textual perspective)、“民族志视角”(ethnographic perspective)、“社会—认知视角”(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社会—批评视角”(socio-critical perspective)四个维度来分析。“文本视角”包括对“词汇语法统计意义”“文本语料”“词汇语法资源的文本化情况”“话语/修辞或认知结构”“互文性和互语性”“体裁规范和实践”的分析;“民族志视角”包括对“介入的关键点和互动的时刻”“实践者建议和指导”“职业社区的社会结构、互动、历史、信仰和目标”“影响体裁建构的物质情形”“现有的体裁构建和交际语式”“体裁历史和发展”的分析与理解;“社会—认知视角”包括对“体裁完整性的模式”“受众接受的模式”“学科文化的本质和功能”“职业实践的式样和模式”“体裁资源的征用”“修辞策略的使用和利用”“互语性的模式”的分析与理解;“社会—认知视角”包括对“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势的模式”“语言和社会结构的互动”“话语和社会变化的互动”“话语和社会实践”“跨文化、文化间的制约”的分析与意识培养。这四个维度涵盖了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如:

(1)共时、历时维度的统一和合理整合。体裁的形成是语言运用的历史发展结果,但同时也反映当今社会的语言运用规则与灵活性。比如,针对“信件”,传统的样式有“书面的”“手写的”特征。当下这些体裁特征仍然存在,但新增了很多“会话”体裁特征,如通过电脑、微信、QQ等“写”的“信件”没有了上述特征,但仍然可以视为“书面的”,我们可以将相关“信件”打印出来。另外一个特点是,数字媒体时代的新媒体“信件”和传统信件一样可以加以保存,甚至保存时间更久。由此,我们对“信件”这一体裁的认知、实践、意识形态以及跨文化、文化间的制约有了崭新的视角,这是导致体裁发展、体裁混合的重要推动因素。

(2)资源整合与互用。在当今社会,单一体裁资源的使用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裁混合呼唤视角的更新。比如,外交部新闻发言一般应与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相关,但现在该体裁也反映了发言人的风格。比如,有的发言人经常引用诗歌对某一问题进行回应,是“外交部新闻发言”和“诗歌”两种体裁的混合。作为话语分析者,我们应该了解到这是话语策略的体现。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引用诗歌对外交问题进行回答时,意在激活听众对文化资源可借用性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策略并智慧地回答了相关问题。外国听众应具备相应的文学知识,如果缺乏这种知识,就会出现跨文化、文化间的制约,而作为本国听众,我们应了解本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掌握前辈积累的智慧。这些视角的更新是体裁混合产生的积极效果。

(3)体裁使用者的风格、情感。体裁使用者与读者/听众需要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方能达到交际需要。在学术文本中,作者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反映作者意识到的学术社区观点表达所需的协商性(negotiability)、折中性(compromising)、灵活性(flexibility)。学术论文作者在某些部分使用态度肯定的转述词,如“据理认为”(argue)、“相信”“断定”(assert),在另外一些部分则使用态度不确定的转述词,如“声称”(claim)、“据认为”(suppose)、“推测”(infer),这与作者的介入程度、作者—读者互动需求、个人写作风格等有关。对学术论文作者的风格、情感研究还可从“自我转述”(self-citation)、“他引”(other-citation)的角度展开。一般来讲,名人的自我转述较多,而学术“牛犊”或“新手”(novice)的他引较多。据此,同一体裁中不同使用者的语言策略、修辞模式、语步结构会有所不同。从多维角度分析体裁的使用对于构建合理的体裁模式、促进体裁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大有裨益。

现有的体裁研究给我们的第四个启示是:体裁的理论知识应与不同的领域应用结合起来。Angela Smith & Michael Higgins[35]从多体裁的视角分析了新闻语言。两位作者将新闻报道这一体裁细分为“广播新闻”(broadcast journalism)、“杂志新闻”(magazine journalism)、“体育新闻”(sports journalism)、“在线和公民新闻”(online and citizen journalism)四种亚体裁。他们认为,“广播新闻”的体裁特征具有“时效性”(recency/timeliness)、“聚焦冲突”(conflict)、“临近性/文化关联性”(proximity/cultural relevance)、“平衡和立场倾向”(balance and bias)、“社交性”(sociability);“杂志新闻”的体裁特征具有“合成人格性”(synthetic personalization)、“常识假定性”(common sense assumption)、“读者定位性”(positioning the reader)、“言据性”(evidentiality)、“连贯性”(coherence)、“观点性”(point of view)。可以看出,“广播新闻”与“杂志新闻”虽然同为新闻,但两种亚体裁的区别较为明显,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广播新闻”似乎更为“客观”,“杂志新闻”较为“主观”;

(2)“广播新闻”多反映信息,“杂志新闻”多反映观点,在“信息—观点”的刻度上两者虽然都反映了客观现实,但显然“杂志新闻”的主观臆测、作者“构建”的信息较为明显;

(3)“广播新闻”和“杂志新闻”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广播新闻”也可像“杂志新闻”一样主观或更为主观,而“杂志新闻”可变得相对客观,主观成分不明显,这是作者对体裁的灵活运用的结果。

上述体裁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也有帮助,前文我们提到体裁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就值得关注。体裁是某话语社区的参与者共享的模式、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译入语)文本读者之间架设好桥梁,这点对于源语文本体裁能否为目标语读者接受甚至赞赏十分重要。在这方面现有的体裁研究对翻译理论的构建、翻译实践具有启示作用。首先,在译入语文本中,体裁是由译者和作者共同建构的,译者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很重要。Douglas Robinson[36]26-27提出了翻译的“传神”模式(spirit-channeling Model),就是要求译者能突破原作者神秘和权威论、一字一句翻译的约束,走向合理忠实、意义忠实乃至译者—读者呼应、“自由”翻译的境界,这一观点与文学翻译的叛逆思想相吻合。谢天振[37]95-102赞赏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的“创造性叛逆”思想,认为该思想是文学翻译的本质。所谓“创造性叛逆”,即译文和原文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译者和原作者的体裁共建性说明体裁不是一成不变的,部分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可以调整以更好地传神,达到意境、表达的优雅程度,也能更好地为目标语文本读者所接受、推崇。用Robinson的观点来讲,体裁的调整与变通是从“权威口气”(authoritarian)向“读者口气”(lectoritarian)的转变,这是译者与原作者体裁共建的效果。第二,研究者们认为基于体裁的翻译需强调译者对原文的重构,涵盖修辞结构、词汇语法等诸多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因素。译者主体性、译者伦理(translator’s ethics)、模因论(translation meme)就是“重构”的重要考量。Lawrence Venuti[38]提出了翻译的“差异伦理”,强调异化(foreignizing)翻译路径的作用;Lawrence Venuti[39]100,109在其《翻译改变一切: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认为对文学作品的重新翻译可创造价值,指出Dryden翻译古罗马诗人Virgil的诗歌放弃了拉丁诗歌无韵句(unrhymed verse)的特点,改用英语的对偶句(couplet),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其实是“归化”(domesticating)翻译的体现。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文的体裁结构进行调整、改变是一种翻译策略,也是译者伦理的体现,涉及再现与交际、忠实与叛逆性创造的关系之平衡。Andrew Chesterman[40]提出的翻译模因论说明基于体裁的翻译实际上是遵循某种共有的模式,即便有变化也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这进一步揭示了译者在译文中对原文体裁模式的“重构”的尺度、标准。Monika S. Schmid[41]11指出,译者的“主体性”包括三个方面:翻译是主观行为、翻译涉及某个主体、译者本身是一个主体。据此,译者在体裁的重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合适、合理的。

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体裁建构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宣传是树立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支撑。下面我们以官方和非官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为例,分析其体裁特点。例1为贵州省旅游和文化厅官网上的例文,主题是“民族之音”。

例1[42]

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多彩贵州俨然一副靓丽的“山水画卷”。除了广为人知的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颜值“爆表”的自然山水景观,无比绚烂的人文则是贵州的魂。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代代相传,千差万别的民风民俗,成就了贵州“文化千岛”之美名。在这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中,苗、侗、布依、彝、土家等各族人民用非凡的智慧、勤劳的双手,收获大自然的馈赠,编织成嘹亮的“人文壮歌”。

阳光明媚的早晨,在西江千户苗寨的民宿中醒来,推开窗,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满眼尽是古朴的民居和青翠的群山,袅袅炊烟已从村民家中飘散开来。

清晨的街道上并不喧闹,三三两两来往的除了游客,便是身着苗族服饰的村民。早餐店前,不时有人驻足,一顿美味的餐食,开启了一整天的好心情。这里是景区,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领略和认识苗族历史与发展的地方。在这里,身着盛装、满身银饰的苗族姑娘随处可见,自成一道靓丽风景,成为西江行走的“代言人”。

而一场《西江盛典》,则将苗族五千年历史变迁尽数展现。苗族飞歌、古歌、情歌、酒歌,声声不息,全然一片“歌声的海洋”。苗族建筑、农耕、历史、民风民俗等元素跃然眼前,勾画出一幅传奇的苗族文化实景大剧。

无独有偶,同属黔东南州的“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侗族大歌始终嘹亮。

在劳作、节日、婚丧嫁娶、人际交往中,侗族人民常以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无论是田间、广场还是鼓楼旁,高亢、灵动的大歌会随时响起,优美的旋律飘扬开来,婉转动听。

对于过去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侗家人来说,将民族历史的变迁、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生活的表达记叙在歌曲中,代代传唱,是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是侗族人民社会、生活价值观的最直接体现。

与苗族、侗族主要依山而居略有不同,布依族人民因稻作农耕而多选择傍水而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形成了特有的信仰、建筑、饮食、服饰、语言等民族特色,为贵州多民族生态增添了一抹亮色。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八音坐唱,是体现布依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牛骨胡、葫芦琴、竹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男艺人和女艺人的音高和音色形成强烈对比,尽显民间音乐之柔美,体现着布依族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而今,八音坐唱多次走出家门乃至国门,在国内外进行演出,已然成为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符号”之一。

黔西北高原上,古老神秘的撮泰吉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的“独宠”。表演撮泰吉的目的是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正月十五的“扫火星”则将其演出推向高潮。

在积淀丰富的面具下,单纯、稚拙、懑憨、怪诞的风格尤其突出。演出者头戴尖尖帽,立眉,竖眼,手举竹杖,做出挖土、赶牲口的动作,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叫声。就是如此原始、粗犷的舞蹈,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到来自远古的气息,恍惚之中,进退千年。

千百年来,撮泰吉在黔西北高原的深山中自由生长,不染一尘。无论在民族学、戏剧学、舞蹈学还是傩戏、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撮泰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

……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文,都可以通过“音”娓娓道来。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都在以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向人们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从体裁结构来看,例1在报道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时注重“描写+评论”这一修辞模式的运用。描写的作用是从外表、声音、触摸、视觉、嗅觉、心理感觉的角度突显情景之优美、热闹、历史久远性等特征,而评论则是作者的“态度签名”(attitudinal signature)(参考Martin & White[43]203)。“描写+评论”的修辞模式从读者、作者、作者—读者互动的三个层面回答了下列问题,见表2:

表2 “描写+评论”修辞模式在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中的作用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小句信息分析模式,例1的描写型小句的结构值得分析:

(1)苗族飞歌、古歌、情歌、酒歌,声声不息,全然一片“歌声的海洋”。苗族建筑、农耕、历史、民风民俗等元素跃然眼前,勾画出一幅传奇的苗族文化实景大剧。

小句结构:少数民族娱乐(列举,名词;已知信息或主位)+感受效果(评价,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新信息或未知信息、述位)

(2)在劳作、节日、婚丧嫁娶、人际交往中,侗族人民常以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无论是田间、广场还是鼓楼旁,高亢、灵动的大歌会随时响起,优美的旋律飘扬开来,婉转动听。

小句结构:场合(列举,状语短语;已知信息或主位)+行为或事件(施事型小句;新信息或未知信息、述位)

(3)在积淀丰富的面具下,单纯、稚拙、懑憨、怪诞的风格尤其突出。演出者头戴尖尖帽,立眉,竖眼,手举竹杖,做出挖土、赶牲口的动作,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叫声。

小句结构:背景或道具(状语短语或动词短语;已知信息或主位)+所看见或听见的情形(状态或动作描写型小句;新信息或未知信息、述位)

通过对小句信息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例1的作者善于借助场地、情形引入,突显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魅力。上文的三个小句皆有“背景+感觉器官体验”的信息载入。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这是一种信息推进模式,有助于突出如下作者—读者的人际关系:我为你提供了这些信息,等你来验证、体验。这是“亲和力”(solidarity)的体现,而“亲和力”“权势”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两大主题。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突出了“亲和力”,也就是突出了“读者中心”的体裁模式。

例2为云南省旅游文化厅官网上的例文,主题是“香格里拉”(心灵的圣地):

例2[44]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处,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香格里拉不仅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香格里拉是一个让人感到宁静的好地方。在香格里拉,我们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在喧嚣世界里的安宁。

云南香格里拉,有你能够想象到的一切,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在海拔三千七百多米以上的高原,一切依旧郁郁葱葱,到处是风中挺立的绿树,滩宽水浅的小河,炊烟袅袅的藏房,洁白丰满的佛塔,还有仙境一般朦朦胧胧的晨雾。

身处香格里拉,你可悠闲地穿行在茫茫林海中,在由山峦、草甸、溪流、森林汇成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你会看到层峦叠嶂,溪流潺潺,碧蓝如玉的天空,色彩丰富的草甸,一路的峰林怪石,鬼斧神工,奇巧天成,香格里拉那惊世骇俗的美丽让你不由得匍匐跪拜,将胸膛与大地贴近,把灵魂与天空相融。雪山、峭壁、陡崖、海子、草场营造出一片静谧、安详的世外仙境,一条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数不尽的山峰连绵不断,令你渐入绝境,却又峰回路转,人在画中游,你会感叹语言的贫乏,它无法表达你眼中的美丽。

深邃的意境

在云南的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延伸的山脉,与横断山脉南段北端的群峰,在这里交汇,共同孕育了云南的屋脊。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屋脊曾是一片苍茫的大海。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使印巴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于是,在3 000万年前,大海消失了,变成了这片23 870平方公里,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神奇高原——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天空,蓝得那样纯粹、那样秀丽、那样通透,蓝得能让人一醉解千愁。这种湛蓝,已经久违许多年了,似乎只留存在儿时的记忆之中。只需一抬头,晴空万里,澄澈如洗的天空以最广阔的姿态展现在我眼前。

那是怎样通透的蓝色,深深浅浅的,像蓝色水晶。天空下的村庄显得格外平静,没有高楼大厦的搔首弄姿,天空展现出最本真的素颜之美。那样的天空就像在油画里的一样,其实任何色彩都无法入木三分地传达天空深邃的意境,越是抽象的东西越难表达,唯有想象才能挣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放空了自己的内心,就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那种空明。古人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我说:“天高云淡,我如浩瀚长空下的一粟,仰天长望空煞我心。”这种无垠的蓝色,给予我心灵一次解脱,精神一次洗礼,顿觉所有的烦扰都消失不见,唯以一颗澄明平和的心,融化在这纯净的天空里。

怒放的狼毒花

茫茫的草原上,一丛丛、一片片灰绿色的草,在漫天的灰尘和沙砾中傲然挺立着,草尖上有的像火柴头般的红骨朵,有的已经开了花,一种白色的花,它叫狼毒花。狼毒花在刺耳的风声里,在落日的余晖下顽强地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据说,它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的是恐惧和死亡的威胁。但是,人们都知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地开花结果。

如果说单朵的狼毒花只是因为鲜艳点缀在草原上的话,那成片的狼毒便可以用壮观来形容,就像厚厚的红色地毯铺满整个草原,艳丽而壮观。

秋日来临,草原上尽是荒草萋萋,一片片火红的狼毒花似乎昭示着这里的生命活力。这种春天开着黄花的植物,一到了秋天就摇身一变,金黄的外衣变成了惹眼的桃红色,艳丽夺目。狼毒花根、茎、叶均含毒,可制成药剂外敷,能消积清血。但由于具有毒性,人畜食用会中毒,这也是狼毒花名字的由来。用狼毒制作的纸张非常厚实有韧性,而且防虫蛀,常被寺庙印成能流传千古的经书。

大片大片的红色狼毒将整个藏族村落包围起来,牦牛像黑色的珍珠点缀在红色的草原上,而远山上白桦林也在秋风中变得金光灿灿,与火红的狼毒花相映成趣,一切是那样自然。从小中甸镇延伸向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建塘镇,60多公里撩人心魄的连绵花海,酷似一张迎接远方客人的红地毯。傍晚,鲜艳的阳光从大片的狼毒花海反射向天空,把云朵染成了金黄色,牦牛在花海中慢悠悠地觅食,游人在花海中徜徉,草原上缀满的火红花海,它们红得那么惊心动魄,红得如此热烈赤诚,红在你眼中,也红入你心里。

绿色的海洋

说起绿色,不能不提到铺满大地的草原和普达措国家公园,绿色的草甸、高山,是这里永恒不变的主题。

碧塔海作为迪庆高原胜景,这个连太阳都钟情的地方,一切都由自然做主,天气都很任性,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晴是雨。通向垭口的公路在波浪似的草甸中,像是一条深色的飘带。车子开上一条新的柏油路,立即就展开了草原牧场的广阔写意,头顶着白色的云彩,一路飘向香格里拉的密林,在广阔、起伏和恣意的绿色里穿梭。

碧塔海湖畔的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清晨,湖水黝黑如墨,群峰尽映其中;中午水蓝如碧玉,云影波光之间,透出无限的清丽,傍晚则水天一色,金黄耀眼。一条栈道浮在湿地的上方,一直伸向水边。游人来来往往,栈道吱吱作响,和着林里清脆的鸟鸣,零落的几头牦牛在湿地里寻觅。

这里,所有的植物都伸出绿色的触角。在原始森林中穿越,时常看到很多松树长着“树胡子”。这些浅绿色的絮状物,丝丝缕缕地挂在枝头,学名叫长松萝,是藻类和菌类共生的低等植物,它们附生在高大的乔木上,构成了普达措一道和谐的自然景观。长松萝是珍稀物种滇金丝猴爱吃的食物之一,也是一种藏药和传统中草药,此外它的生长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只存活在极为纯净的空气中,被称为天然的空气监测器。

金色的记忆

秋冬来临,纳帕海金黄色的高原沼泽一片金黄、远山如黛、皑皑雪峰倒影于湖泊中,黑颈鹤、斑头雁、野鸭等纷纷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这里过冬,这里又成了一个鸟的世界。纳帕海水草丰茂,气候适宜,能为黑颈鹤提供黄蚬、小鱼、植物根茎、水草、蝌蚪等食物,是黑颈鹤理想的家园。

每年9月至次年3月,黑颈鹤在此栖居半年左右。千百年来,成百上千的黑颈鹤不远千里飞临纳帕海,在这里宁静闲居。湖周围的草甸上,牛羊散布其间,怡然自得,成片的青稞,湖光粼粼与之相和相应。人们悠然漫步湖边,可聆听风的私语和牧歌的欢畅。在这里,人、自然与动物的和谐达到极致,随处散发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平静与和谐。

普达措国家公园,到了秋天就呈现一幅宏伟的“油画”。初秋时节,桦树林将阳光融进枝叶,叶片由绿变黄。秋风吹拂,宛如金黄色的布幔,并且伴随秋风渐渐飘落,一片一片像飞舞的金色蝴蝶。雪白的树干和金黄的叶片相互衬映,相得益彰。到了深秋时节, 白桦树上的叶子所剩无几,树底下铺盖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树叶, 宛如一块金灿灿的地毯。这时候一定要踏足其上,听它们齐沙沙地“唱响”。

在大自然的造化中,秋天的香格里拉生成一种巧夺天工的自然底色,那色泽深沉,极有分量,是一种生命成熟后的金黄,那不是画家涂抹和人为浸染出来的颜色,而是从生命中孕育而出的天然本色。

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的山是那样的碧绿,草是那样的青翠,或动或止的牛羊点缀在五彩缤纷的草地上,感觉是那样的和谐完美;高原湖泊也好像突然就出现在你眼前,让你来不及感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扑进去;而穿过水、穿过草、穿过树、穿过山,触及天边的红霞,整个天酥了、地醉了,人也早已和景色融为一体。这就是心中的日月,爱上香格里拉让你无法自拔!

从体裁结构来看,例2在报道云南香格里拉的景色时注重“历史演变+景色描写+评论”这一修辞模式的运用。历史演变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作者有意让读者与历史对话的体现。“历史背景+景色描写”让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带有一丝人文色彩,让自然与人文景色浑然一体。在旅游主题的文本中,让游客身心愉悦、心灵受到洗礼是作者的重要意图。体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意图的清晰或隐含彰显,在例2中作者意图得到了明确的体现。我们分析下例2的“元话语”,看作者如何促成与读者的互动(表3):

表3 元话语在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中的引导作用

在例2中,对于香格里拉的景色描述作者在形容词使用方面独具匠心,有“等级”“递进”“叠加”等几种模式,分析如下:

(1)“等级”:滩宽水浅的小河,炊烟袅袅的藏房,洁白丰满的佛塔,还有仙境一般朦朦胧胧的晨雾。

(2)“递进”:香格里拉的天空,蓝得那样纯粹、那样秀丽、那样通透,蓝得能让人一醉解千愁;它们红得那么惊心动魄,红得如此热烈赤诚,红在你眼中,也红入你心里。

(3)“叠加”:香格里拉的山是那样的碧绿,草是那样的青翠,或动或止的牛羊点缀在五彩缤纷的草地上,感觉是那样的和谐完美;

在例2中,有各种逻辑模式的使用,包括“因果关系”“假设关系”“对比关系”等,分析如下:

(1)“因果关系”:这种无垠的蓝色,给予我心灵一次解脱,精神一次洗礼,顿觉所有的烦扰都消失不见,唯以一颗澄明平和的心,融化在这纯净的天空里;人们悠然漫步湖边,可聆听风的私语和牧歌的欢畅,在这里,人、自然与动物的和谐达到极致,随处散发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平静与和谐。

(2)“假设关系”:人们都知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地开花结果。

(3)“对比关系”:初秋时节,桦数林将阳光融进枝叶,叶片由绿变黄……到了深秋时节, 白桦树上的叶子所剩无几,树底下铺盖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树叶, 宛如一块金灿灿的地毯。这时候一定要踏足其上,听它们齐沙沙地“唱响”。

元话语、形容词、逻辑模式的运用是体裁的微观结构之体现。在例2中,我们发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这一体裁往往从用词、造句、篇章组合等层面加强作者与读者或游客的互动,这是关系到旅游景点宣传是否得力的关键。微观结构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体裁建构。

例3为西藏旅游发展厅官网的例文,主题是“日喀则旅游推介”:

例3[45]

记者从西藏日喀则官方获悉,本月为“珠峰之乡·云端冰川”日喀则旅游专题全国推广月,活动已在重庆、成都、西宁多地开展。

此次活动由中共日喀则市委员会、日喀则市人民政府主办,日喀则市旅游发展局承办。

据悉,日喀则市共有A级景区58处,世界上海拔8 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座,其中有5座坐落在日喀则。

作为藏文化发祥地之一,日喀则境内有扎什伦布寺、江孜宗山抗英遗址等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17个点,有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1处133个点,有拉孜堆谐、迥巴藏戏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个,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个。

12月8日,日喀则旅游推介团走进重庆,首次在重庆知名地标—解放碑中心舞台闪耀亮相,充满藏式特色的大型歌舞和欢快的民族舞蹈表演展现了“珠峰之乡”日喀则的魅力。

12月10日,日喀则旅游推介团走进成都,也同样为成都民众带来了热情的歌舞,并在宽窄巷子百人同唱《我和我的祖国》。

12月11日,日喀则旅游推介团走进西宁,通过日喀则特色歌舞表演、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体验式宣传、与西宁本地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向西宁民众展示了日喀则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此次专题推介,日喀则推出了多条旅游主题线路,如“珠峰之旅”可探险可登山可遇见名山圣湖,“红河谷之旅”可在电影《红河谷》拍摄地探访历史古迹,感受爱国情怀,“雅江源之旅”可以探索雅江源的神秘、领略高原风情,入住藏家旅馆,零距离感受藏式民风民俗。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此行,日喀则市旅游发展局还解读了“冬游西藏”优惠政策,2019年10月15日-2020年3月15日,西藏3A及3A级以上景区(除寺庙景区外)免门票等。

此外,日喀则市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励基金,激发调动西藏区内旅行社组团引客前往日喀则观光旅游。

从体裁结构来看,例3在报道日喀则旅游推介活动时采用了“列举景点+基于时间顺序的宣传活动+政府支持”的语步模式。这一体裁结构相对于例1和例2来讲,侧重客观信息的表述。客观信息在文本中不一定只体现报道的客观性,在客观报道中可清晰或含蓄地插入报道者的观点、态度。清晰的观点插入在词汇语法方面有明晰的体现,而含蓄的观点插入往往可通过信息的堆积给读者留下某种深刻印象,分析如下:

(1)清晰的观点插入:12月8日,日喀则旅游推介团走进重庆,首次在重庆知名地标—解放碑中心舞台闪耀亮相,充满藏式特色的大型歌舞和欢快的民族舞蹈表演展现了“珠峰之乡”日喀则的魅力;通过日喀则特色歌舞表演、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体验式宣传、与西宁本地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向西宁民众展示了日喀则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红河谷之旅”可在电影《红河谷》拍摄地探访历史古迹,感受爱国情怀,“雅江源之旅”可以探索雅江源的神秘、领略高原风情,入住藏家旅馆,零距离感受藏式民风民俗。

(2)含蓄的观点插入:据悉,日喀则市共有A级景区58处,世界上海拔8 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座,其中有5座坐落在日喀则;作为藏文化发祥地之一,日喀则境内有扎什伦布寺、江孜宗山抗英遗址等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17个点,有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1处133个点,有拉孜堆谐、迥巴藏戏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个,西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个。

在例3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或人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作品的提及是“互文性”的重要体现,可达到“重新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的目的。按照辛斌、赖彦[46]32-39的观点,重新语境化是互文性的发展或延伸。在例3中,扎什伦布寺、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拉孜堆谐、迥巴藏戏、电影《红河谷》的提及让读者感叹日喀则的人文景色之美、历史沉淀的深厚,作者与读者或游客的互动得到了深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这一体裁不论是官方产品还是研究者产品,皆混合了多种体裁元素。“历史叙述+社论或评述”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由此可看出,体裁是历史、时代、社会语境的产物。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体裁特征,不能脱离语境、语境对文本作者的要求,但文本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是永恒的主题,缺少它,就缺少了宣传的成分。

通过对上述3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的研究,我们可基本得出其相关体裁模式,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体现了“作者—读者互动”“作者介入”“客观信息+主观评论”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不是绝对分开的,在每个文本中三种模式特征皆可出现,只是比例有所不同。

(2)微观层面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可通过小句逻辑模式、信息分布模式、观点表述、互文性等具体的词汇语法手段彰显作者和读者或游客的互动性。

(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策略与手段是话语社区认可并为话语社区成员所使用。采取何种宏观、微观模式依语境、交际目的而定。总体上,可分为较为“客观”“主观”的体裁模式这两种,但“主观”因素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文本中或多或少会加以体现的。

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平行文本建构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部分。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共同”“多元一体”的理念。[47]“四个共同”包括: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多元”兼容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根源,“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四个共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可看作当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平行文本建构的意识形态引领。在此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我们应坚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宣过程中通过体裁的重构、褒义的词汇语法手段彰显其魅力。换言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文文本转换为英文文本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几个模式:

(1)内容、形式完全对等;

(2)内容、形式基本对等但分量不一;

(3)内容、形式不对等但效果等值。

下面我们具体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先看例4,主题是彝族的历史和文化:

例4①(1)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9D%E6%97%8F/130821?fr=aladdin.,其中例4(1)为中文文本,例4(2)为英文平行文本。

例4(1):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

彝族的原始习俗敬仰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在滇、黔、桂彝区,除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原始习俗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着传统的其他民族文化。彝族有关自然的习俗来源于远古的观念。由于过去彝族地区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缺乏驾驭能力,因而对万事万物皆存在神秘之感,认为物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与意志。这种认识与人类在远古时的生产能力相关。彝族认为,人出生时灵魂附于肉体,死后灵魂离开肉体而存在。由这一灵魂观念推想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并把它们的活动或自然现象都视为灵魂支配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原始认识。它以民间习俗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彝族社会中。

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我们可以进行中文文本的体裁分析,步骤如下:(1)中文文本基本内容构架—彝族先民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彝族的原始习俗发展状况、近代彝族习俗的多元化;(2)中文文本修辞模式—采用“历史事实+简单述评”的模式;(3)中文文本词汇语法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文化含义丰富、较为专业的词汇,如“毕摩”“土司”“父系社会”,需要认真把握;(4)此文本的意识形态—介绍彝族历史文化,较为正面地剖析彝族的原始习俗,体现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

在分析完中文文本体裁后,可以决定采取“内容、形式完全对等”的中英文平行文本构建模式。按照Mona Baker[48]的观点,翻译中的等值(equivalence)分为词汇等值、句子等值、篇章等值、语用等值、文化等值等不同层面,但其界限并非绝对,各种等值相互交汇,构成复杂的等值现象。另外,检验等值原则做得如何,可以使用“回译”(back-translation),即将译文回译到原文,看是否能做到内容、形式上的基本对等。我们可以提出下面的英文平行文本:

例4①(2)① 本文的英文平行文本(例5-7)由本文作者自译。:

There are many accounts about the origin of Yi people, mainly divided into “origin from north”, “origin from south”, “origin from east” and “origin from Yunnan natives”.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first assumption is common. According to Chinese and Yi documents, the Yi forefather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cient Qiang people in west China. About 2000 years ago the Yi people entered patrilineal clan society. Yi classics record that the Yi people’s founding father was Zhongmouyou, who had six sons--the fathers of Wu, Zha, Bu, Mo, Nuo and Heng branches respectively. The Yi people named a s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name of his father as a tradition. As this went on, up to 1664 (the 3rdyear of Emperor Kangxi of Qing Dynasty) there had been 85 generations since Zhongmouyou according to the genealogy book ofTusi(Yi local chief) Ankun of Shuixi (west of the Yachi River),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chronicles Zhongmouyou could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arring Kingdoms Era. The six forefathers’ branches symbolized the transition from clans and tribes to tribal allies. Around the 3rdand 2ndcenturies BC the Yi people in Dianchi Lake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started to enter the class societ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West Han Dynasty, the Dianchi Lake was where some prefectures and districts were established for administration, and the Yi people there were under the rule of Dian King. In the 8thcentury six local powers appeared in north Ailao Mountain and Erhai Lake areas, historically called “Six Zhao” (six kingdoms), which were unified by Piluoge--Chief of Mengshe Zhao in 783, whose main residents were Yi people, the other peoples being Bai and Naxi. This was a slavery power, whose king was appointed by Tang Dynasty as “Yunnan King”. At the same time Luodian powers appeared in the Yi areas of Guizhou, called “Luodian Spiritual Leaders” in general.

The Yi people have inherited primitive custom. Even in these days ethnic “priests” or shamans, for instance, Bimo, is still active to some extent, particularly in the Small and Big Liangshan Mountains on the Sichuan-Yunnan border. In other Yi areas Taoism and Buddhism exist besides local primitive custom. For the Yi people nature culture is a reflection of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heaven and earth, to which human beings have been subjected from times immemorial. In another word, human souls are incarnations of nature. As a result, it is not uncommon for them to show reverence to natural objects, for example, fire, rock, waters and mountain. Seen in this way the Yi people’s religions are diversified, to some degree combining oriental and western elements, at least once so.

The Yi villages normally sit beside mountains and waters, facing the sun and sheltering winds, where trees and grass are lush, soil is fertile and views are vast. Such a landscape has been conducive to farming and military defense in history. The Yi households live next-door to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blood relation. Hence, a pattern of blood-tied concentrated residence is common in the Yi areas.

Norman Diamond在Stevan Harrell编著的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49]中撰文Defining the Miao: Ming, Qing, and Contemporary Views,文章将“苗族”用英文Miao表达,符合汉语拼音。但具体到苗族的分支,作者采取了“苗语音译 + 汉语拼音”的表述,方便苗语回译汉语,有利于国际研究者和西方读者把握好正确的称呼,如Hmong (Hua Miao, Qing Miao)(花苗、青苗)、Hmu (Hei Miao)(黑苗)、Xioob (Hong Miao)(红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者没有将“花苗”“青苗”表述为Flower Miao、Green Miao,也没有将“黑苗”“红苗”称为Black Miao、Red Miao,避免了回译错误这一问题。否则,Red Miao可能会回译为“赤苗”。现在西方世界称呼苗族一般有二:Hmong、Miao,也就是Hmong不再只是“花苗”或“青苗”了,Miao显然是现代汉语拼音的借用。

在例5(2)的英文平行文本构建中,“彝族”(Yi)、“土司”(Tusi)、“父系氏族社会”(patrilineal clan society)等专业术语都是国际学术界使用过的,因此在“回译”过程中不存在任何问题。另外,在构建此英文平行文本时参考了Stevan Harrell在自己编著的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49]中撰写的The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Yi一文,注意到彝族的自然敬仰、祖先敬仰的观念,基本上是正面的看法,即“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在英文文本中,我们使用了nature deification、ancestral reverence等表达,保持了正面、客观的含义,显示了译者构建译者主体性的举措。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种菜肴彰显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美食的宣传要注意政治倾向,要多颂扬。在语体上美食介绍具有菜谱特征,因此译文的格式不必要和原文一模一样。在对本文的英语翻译中,我们可采取“背景介绍+菜谱”的模式,这是翻译技术化(technologization)与功能等值(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体现,以及语言学家Fairclough[50]200-218、Nida[51]107-109、Baker[52]等人观点的结合体现。某些中国食物,特别是地方风味浓郁的食物,往往在介绍时显得条理不是十分清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体裁指语篇类型,Martin[5]3-39将它定义为目标性的社会活动。体裁这一概念对于搞好地方食物的外宣翻译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按照历史背景、制作时间、场合、原料、烹饪方法、特点等,就是把这种体裁潜势的必要部分列举出来了,有助于外国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中国美食,可体现语篇“推销性”特点,这也是翻译的意识形态体现。例5的主题是贵州“凯里酸汤鱼”:

例5①(3)① https://new.qq.com/omn/20181120/20181120A1Y04U?pc.,其中例5(1)为中文文本,例5(2)为英文平行文本。

例5(1):

凯里地区少数民族古早为渔猎民族,又因深居苗岭大山之中,缺少制盐产业且环境潮湿,因而养成了喜酸嗜辣的饮食传统。凯里酸汤鱼的酸辣风味便由此而来。其鱼多选用当地出产的稻花鲤或鲶鱼,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凯里酸汤鱼是贵州地方特色菜,该菜肉质鲜美、酸辣可口。

凯里酸汤鱼因采用的主料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营养特质。酸汤鲶鱼中的鲶鱼,性味甘、温,有补虚催乳、利尿止痢的功效。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很好地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及其他许多做法,省外有些小餐馆也有用贵州的糟辣椒结合番茄、白醋、柠檬酸等做“酸汤”。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贵州人最爱。苗族有句民谣: “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黔东南各地都有酸汤鱼,较好的有黄平酸汤鱼,原汁原味不施油脂,符合当今饮食潮流。苗族白酸汤一般是用米汤或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存于水桶、竹筒、瓷缸或坛内放置在火塘边,每天煮饭时把米汤或淘米水放入其中,以后便自然发酵而成。

我们可以进行中文文本的体裁分析,步骤如下:(1)中文文本基本内容构架——凯里酸汤鱼的历史文化背景、组成原料、烹饪方式、食物营养价值;(2)中文文本修辞模式——采用“食物烹饪程序+述评”的模式;(3)中文文本词汇语法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文化含义丰富的词汇,如“酸汤”“糟辣椒”“开胃”,也出现了民谣之类的述评,需要认真把握;(4)此文本的意识形态——介绍苗族特色食品,较为正面地剖析苗族食物的文化含义,体现少数民族的聪明智慧。

据此,在构建此类英文平行文本时,可采用“内容、形式基本对等但分量不一”的中英文平行文本构建模式。提出下面的英文平行文本:

例5(2):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is a product of Miao people’s wisdom, adaptation to natural settings, and innovation. Pickle soup is of foremost importance to this dish. Pickle soup tastes sour, which is good to consumers living in mountainous humid areas yet lacking salt-making industry and skills. Historically that was the case in Kaili of southeast Guizhou. Pickle soup is made in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 rice soup (in very early days wine dregs) and ferment it; 2) add litsea, preserved tomato jam and pickled chili to the soup and boil it together. Now pickle soup can be made in a more varied way. For instance, white vinegar and lemon acid can be added to pickle soup so as to taste more fragrant and delicious. The fish for the food is normally carp in paddy field or catfish, whose tender meat tastes a little sweet, good for stamina, urination, prevention of diarrhea, and nutrient-supply.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ddy carp or catfish is healthy to the women who have given birth and are in confinement, and the people who suffer from arteriosclerosis and coronary disease, for it has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apable of reducing cholesterol.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is cooked in the following way: 1) pour pickle soup and water (proportionate) into the pot, add some salt, and warm the pot to the boiling-point; 2) get a live fish, kill it, remove its bitter gall, and boil the fish in the sour soup.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tastes sour, fragrant, and appetite-improving, and as oil is less or hardly used in the cooking, it suits the modern trend of cuisine, that is, less oil, more natural flavor.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originally a Miao food, is no more geographically restricted. It is now popular in many counties of Qiandongnan (southeast Guizhou)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well as outside the prefecture. A proverb even goes for the food: snow is white, sugarcane is sweet, and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is fragrant and delicious. Obviously, the food has gained a high social prestige in the folk and acts as a name card for Miao people in Guizhou.

在英文平行文本中,我们有机地梳理了相关信息。首先,在信息组合方面凸显了“凯里酸汤鱼”(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酸汤”(pickle soup)、“凯里酸汤鱼的烹饪方法”“凯里酸汤鱼的营养价值”“受欢迎程度”五个方面,在每个信息点的开头点明信息主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英文文本逻辑清晰,避免了中文文本相对较为“散漫”的不足,体现了文本“技术化”或“程序化”的特点。其次,注重评价性词语的英文表述,如nutrient-supply(“营养补充”)、appetite-improving(“开胃”)、high social prestige(“社会知名度高”);也注重英文文本中酸汤鱼制作的程序表述,使用祈使句,符合信息类体裁中的“说明文体裁”或“操作程序体裁”的词汇语法特征,体现了“体裁混合”的特点。

在英文平行文本中,我们在开头和结尾巧妙地将译者的正面评价插入:(1) Boiled fish with pickle soup in Kaili style is a product of Miao people’s wisdom, adaptation to natural settings, and innovation; (2) Obviously, the food has gained a high social prestige in the folk and acts as a name card for Miao people in Guizhou。在原文中,没有此类表达。在译文中,将评价明晰化。胡开宝[53](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中,指出译文的一个特点是明晰化(explicitness)。评价明晰化的好处是译者亮明自己的态度或立场。前文提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英语平行文本构建的意识形态应为褒扬。肖唐金[54]145-148曾提出“敬重—亲和—等级”的意识形态三分说,并使用“褒扬”观探讨了民族文化汉译英实践。这一论点适合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英文平行文本构建。

自20世纪80-9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出现以来,各种文化翻译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Nord等学者提议的翻译“目的论”、Newmark的“交际翻译”、Hymes的“民族志语言学”。 Hymes将交际活动看作为民族志活动,凸显场景、参与者、环境、活动、基调等,对于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即所谓的SPEAKING模式。例6主题是“彝族铃铛舞”,中文内容丰富、复杂。如果按照内容、形式对等的模式去构建英文平行文本,未免显得臃肿、啰嗦,出现交际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民族志”翻译法较为适用。

例6①(4)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9D%E6%97%8F%E9%93%83%E9%93%9B%E8%88%9E/1872757?fr=aladdin#reference--1542223-wrap.

其中,例6(1)为中文文本,例6(2)为英文平行文本。

例6(1):

“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滇、夜郎、巴、蜀、黑、白六大地方政权,皆为彝族古代先民第三十世君主笃米所分封。六大地方政权又自封有诸多君长。因此,彝族先民经历着频繁的战争,彝族先民在护送阵亡将士时,为了抒发悲痛之情,在途中跳一种战状舞。

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乌蒙山区的彝族先民尚养良马,辔上骑鞍必配铜铃,世称良马圣地。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都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战风采,热腾整个通宵。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而得名。有人说铃铛舞的铃声是彝族祖先在战乱中伤亡过大,领头人为安定人心,用马铃铛在手中有节奏的摇响,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他们还有再战的能力。而舞蹈过程中的背托动作则表现彝族先祖在逃亡过程中相互搀扶,艰难前进的过程。从《铃铛舞》的道具与反映的内容看,有着战争场面描写的寓意,刻画有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作为军事舞蹈,在古代,《铃铛舞》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舞者以红、白、黑、黄为装饰色而象征四方将领,手持铃铛以示骑马,同时也用铃声来控制舞步。祭祀歌舞制度因此普及到村村寨寨。节庆、祭祖、祭丧场合均开展铃铛舞活动。

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成为安抚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灵魂慰济死者的舞蹈。彝族保留有浓厚的原始习俗,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敬仰和祖先敬仰。自然敬仰中,最主要是对精灵的敬仰。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们灵魂的安抚,它用叙述的形式,从歌词上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同时也用叙述的方式给死者开出一条沿历史上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去老祖宗的归宿地的路,好让死者一路上让开荆棘和毛虫的阻挠,顺利到达老祖宗的归宿地,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为的是表现死者亲属沉痛的心情。而铃铛恰恰也成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在丧事中使用铜铃和马铃串,有与死者灵魂沟通之意。在很多民族中,祭师也多用铃铛,如朝鲜族祭师用铜铃与先祖沟通,又如满族祭祀时也系腰铃,这些都用铃声作为与先祖沟通的手段。加上之前所说“铃铛舞”本来是战斗时鼓舞士气和悼念死者的舞蹈,所以其成为祭祀舞蹈合乎情理。祭祀活动中,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 它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由于观念更新,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绚丽多彩,唯独不变的是古朴雄浑的风格,是大气磅礴的感染力。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祭祀时,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在祭祀开始后,按主先客后,辈分大小秩序,各家带领人马扛彩旗,敲锣打鼓,吹长筒号、吹唢呐,灯笼火把,浩浩荡荡,围绕灵房绕场,舞队随之边绕边舞,两人扛五彩纸马,在队伍中穿插。绕至灵前空地,绕灵队伍要绕成太极图形,鸡翅拐(之字拐),马蹄形(半圆拐),犹如古代军事检阅摆出的阵式。绕灵结束,歌舞者回到灵柩前跳舞,歌师对歌然后摆出各种阵式,跳舞对歌。过去的人数一般四人或六人,后来经过文艺工作者悉心编排,打破原有禁忌,组织女青年参加跳,人数也扩展到40至60人,并在舞台布局、队形穿插上做了较大调整,扩大了舞台场面。

彝族“铃铛舞”跟彝族其他舞蹈最为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在舞蹈中,静态造型多,动态造型少,且刚劲有力。跳铃铛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恳合呗”更加绚丽多姿。

彝族铃铛舞不仅是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铃铛舞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既具有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铃铛舞作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它能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心灵境界的积极作用,值得传承和发展。

我们可以进行中文文本的体裁分析,步骤如下:(1)中文文本基本内容构架——彝族铃铛舞的历史文化背景、道具、表演方式、表演者、程序、目的或文化价值;(2)中文文本修辞模式——采用“历史背景+舞蹈演变+表演情形+评述”模式;(3)中文文本词汇语法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文化含义丰富的词汇,如“铃铛舞”“祭师”“绕灵”,需要认真把握;(4)此文本的意识形态——介绍彝族的铃铛舞,较为正面地剖析彝族歌舞节目的文化含义,体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文文本内容较为纷繁,在构建此类英文平行文本时,可采用“内容、形式不对等但效果等值”的中英文平行文本构建模式。并提出下面的英文平行文本:

例6(2):

Yi people’s bell dance is mainly popular in Yi areas of Wumeng Mountain on the border of Guizhou and Yunnan. It is conducted during sacrifice activities via singing masters’ chanting along with dance performance in honor of the dead. The following is an account of how this ritual started and goes on.

Setting and scene: In a site imitating ancient battlefields of Yi ancestors between tribes and ancient ancestral migration routes where performers are dressed like soldiers, civilians and logistics workers, helping each other against odds.

Participants: 1) Shaman presiding over sacrifice activities; 2) Bell dancers, in red, white, black and yellow standing for generals from four directions, imitating horse-riding and galloping on the battlefield and on the way of migration from northwest to southwest China; 3)The general public present standing for civilians or soldiers.

Ends: The performance reflects condolence to the dead and consolation to their relatives with a strong religious flavor.

Act sequence: 1) Shaman appears first, shaking the bell in his hand as a token of recalling the souls of the dead ancestors; 2) Performers show up in the order of seniority and host-guest, carry colorful banners, beat the drum and gong andSuona(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of wind), move around the sacrifice coffin-house (symbolizing the coffins for the dead), and offer their sacrificial objects like joss horses; 3) Performers dance before the coffin and sing antiphonal songs as a token of mourning. The performers used to be confined to men only; now women can join the performance.

Key: The performers must display utmost respect to their ancestors through powerful dance, music playing, and huge appeal to the audience present.

Instrumentalities: Normally the shaman chants scriptures mourning ancestors in a solemn way while the performers show a variety of emotions as required by performing acts. The ordinary people seldom utter word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but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ancient ancestral scene of fight and migration under harsh conditions.

Norms: The Yi people believe in pantheism and show great worship of their ancestors. The performers and spectators must put on serious looks throughout the performance. Even when they shout loudly it should be a cry of sorrows and pains rather than happiness. When they feel happy, they should be calm and conduct properly so as not to be overwhelmed by a transient sense of happiness, for the performance is a sacrifice rather than entire entertainment.

Genre: Yi people’s bell dance is mainly a religious program with limited words. It is mainly the shaman who chants some Yi scriptures as a token of sacrifice to ancestors. It could be regarded as a ballad or religious program.

The Yi people’s bell 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It integrates history, ethics and philosophy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us has much folklore value. It was listed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in 2018.

例6(2)的英文平行文本的结构与例6(1)的中文文本不一,主要体现在修辞模式上。英文文本由“铃铛舞简介”“铃铛舞的操作”(含场景、舞蹈参与者、目的、舞蹈动作序列、基调或氛围、表演方式、现场情形、舞蹈体裁)、“铃铛舞的评述”三大部分构成,清晰明了。采用Hymes的民族志语言表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明晰,不足点是相关态度介入不足。为此,在英文平行文本构建过程中我们保存原文的“铃铛舞简介”“铃铛舞的评述”部分,但在“铃铛舞的评述”中增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录称谓(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补充进来)。

词汇语法是体现原文体裁特征的重要方面。为此,在“表演方式”(norms)中,英文表达体现了“递进”的逻辑特点,pantheism(“万物有灵论”)、worship(“敬仰”)、serious looks(“严肃表情”)、sorrows and pains(“悲伤和悲痛”)、sacrifice(“祭祀”)在表述“庄重”语调上递进,即低沉、悲伤的氛围越来越浓:从心理状态到外表,再到内心感受和行为,无不体现了彝族对祖先的敬仰,符合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英文文本的其他部分也不乏评价意义较高的词汇,如condolence(“哀悼”)、in the order of seniority and host-guest(“按主先客后,辈分大小秩序”),可再现中文文本的一个体裁特征,即作者对优秀少数民族舞蹈节目的敬畏、敬仰、敬重之情。

由此看来,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平行文本建构中,翻译方法的使用实际上涉及译者的主体性、翻译等值、译者—读者互动等多个层面。体裁的已有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平行文本建构在宏观、微观层面上具有指导意义,翻译理论的进展(尤其是翻译的文化转向)为英文平行文本的灵活、高效构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价值。

六、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体裁是一种文本模式,可以通过宏观意识形态、修辞模式以及微观的词汇语法手段加以体现。同一体裁具有共性,体裁经常出现混合性特征,即一种体裁混合或嵌入了其他体裁的特征。体裁对文本模式或格式构建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相关的体裁研究对于分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体裁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这一具体体裁,可从意识形态、修辞模式、词汇语法等层面着手。我们具体阐述了体裁视阈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的中英文文本构建,提出了三种平行文本构建模式,即“内容、形式完全对等”“内容、形式基本对等但分量不一”以及“内容、形式不对等但效果等值”,并明晰了可行的翻译路径。研究表明,跨学科视野(如文学、语言学)是文化译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为跨文化交际翻译学研究指出了合理的路径,是跨文化交际翻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体裁文本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重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体裁混合研究刍议: 冲突与融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