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0-0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体位护理人员手术

刘 杨

(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与机体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加之甲状腺手术部位通常位于患者颈部,但人体颈部血运情况丰富,解剖学相对复杂,因此,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临床概率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2]。在本文中,笔者以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具体分析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且对于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具有精神病史、合并心理障碍与认知障碍情况的患者均予以排除。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组中,1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23~62岁,平均年龄为(49.14±1.2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28±1.34)年。对照组中,1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49.27±1.3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45±1.79)年。经统计得出P>0.05,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对于研究具体情况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案:本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环境护理、病房管理、用药指导以及院后随访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则主要围绕患者围手术期间展开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文所示。①术前护理: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做到及时舒缓。对于部分过于忧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则可以为患者例举甲状腺手术成功的相关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体位训练,从而为适应手术体位及其术后的疾病康复提前做好准备。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且以软枕垫于肩下,保持头低位,从而在使得手术区域能够充分暴露于手术医师视野下的同时能促使血液回流,降低术中发生伤口淤血或静脉淤血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部分肥胖或颈短的患者,在初次采取这样体位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增强心理干预,并使得患者意识到进行体位训练的重要作用,指导、鼓励其逐步训练,逐渐适应。此外,于患者进行手术的前1天,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手术麻醉方法、具体过程、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以及相应配合事项。叮嘱患者术前6~8 h内不可饮水,以防止手术中发生食物反流现象,进而进展为肺炎或其他感染现象。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应当调整后室内环境,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湿度、光线、噪音以及通风情况等提升患者手术环境的舒适度。为患者调整好相应的手术体位,手术体位的调整尽可能在麻醉后进行,从而有效防止颈肌牵拉时间过长而引起机体不适。告知患者自己会一直陪伴在患者身边,从而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对于偏瘦的患者,为了使其甲状腺能够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中,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厚枕垫高其肩部;对于偏胖的患者,则可使用薄枕。手术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必要时可为其加盖棉毯或电热毯。此外,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无影灯照射下回出现眼部红、肿、热、痛等不适,此时,也可以为其涂抹金霉素眼膏后粘贴透明敷贴遮盖双眼,从而缓解患者眼部不适。③术后护理: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协助其适当调整体位,从而舒缓手术切口压力,叮嘱患者24 h内不可进行颈部动作。为预防患者术后口腔感染,术后1~2 d则可指导患者采用漱口水漱口,以杀灭口腔细菌。由于甲状腺患者代谢较快,加之手术会消耗患者大量热量,因此,为缓解期术后饥饿感,则可在术后6 h让患者摄入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所摄入食物应为流质食物。对于喉部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当避免摄入食物,而是通过注射营养也的方式补充机体能量。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气促、烦躁、呼吸困难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则应立即汇报主治医师处理。此外,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状况,并指导患者掌握相应的手术切口护理技巧,例如,卧床休息期间应当如何翻身,如何有效咳嗽以及如何进行饮食搭配等。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相比,b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1.3 观察指标: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设置其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同时,记录两组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出血、感染、伤口疼痛、血压升高等[3]。

1.4 统计处理方法: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见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与治疗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比结果见表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且χ2=5.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疾病极易因损伤患者喉部神经而产生不良预后,因此,如何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预后情况则成为广大医学界学者的热门探究课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当前临床新兴的一种护理方案,在此模式下,护理工作的开展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从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各个阶段展开全面干预,从而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预防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升其生存质量[4]。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优势可概括为如下几点:①手术前对患者心理状体进行观察与及时纾解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从而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饱满的状态迎接治疗。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可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提升其手术耐受性;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而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也能有效消除患者对于手术质量的恐惧与担忧。②术前为患者做好手术知识宣教,叮嘱其术前禁食禁水,有利于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风险。③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手术室环境干预、体位护理、保暖等措施,以提升患者手术过程的舒适程度。④手术后则通过调整体位、口腔感染预防、呼吸道干预及手术切口护理等措施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升其生活质量[5-6]。

在本研究中,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综上可知,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收获优良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体位护理人员手术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手术之后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