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本剧促进幼儿美育的策略
—— 以阜阳市政府幼儿园近三年课本剧实践为例
2020-01-03沈雪梅周雪凤安徽省阜阳市政府幼儿园
◆沈雪梅 周雪凤 安徽省阜阳市政府幼儿园
美育为什么重要?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美育能够使孩子获得一生的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是指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育就具有让孩子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也就是一种真正获得幸福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支持幼儿探索一切美好事物的原动力,在美育过程中审美情感的愉悦性是他们精神的养分。
一、课本剧的审美价值
课本剧选材于各类优秀的作品,是根据故事、童话等作品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是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模仿,运用口语声音、对话交流、肢体动作、情绪表情等再现或创新艺术作品。只要与孩子接触过,便会发现这种戏剧扮演游戏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现实生活中的“妈妈”“快递员”“医生”,到假想世界中的“超人”“仙女”“怪兽”等,戏剧表演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不受外界的约束,仿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课本剧活动以富有人性美的情感主题,综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丰富幼儿的审美感知,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带来丰富隽永的真实体验,让幼儿感知真善美。
二、在实践中如何以课本剧促进幼儿美育
(一)在区角活动中,与孩子创设美育空间
阅读室、美工室、陶艺室、音乐室……幼儿园为喜爱课本剧、乐意创意表演的孩子们开辟了独特的天地,可以满足孩子们道具制作、自我装扮、艺术表演、音乐展示、故事模仿等形式的创意活动。
1.美工区,自制角色道具
(1)投放材料
美工室内的材料丰富多样:瓶艺坊、布艺坊、绳艺坊、纸艺坊等,这些大多是废旧材料、半成品、各种布料、亮光纸等,适合儿童为艺术创意进行再加工。
(2)观察实例
比如在课本剧《鹬蚌相争》准备时,我和孩子们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布置舞台背景。最终我们选择了一片蓝色的长方形布当做“大海”。在大海里,有小朋友用彩纸、颜料制作的各种海洋生物。孩子们藏在“大海”后,露出胳膊和手来扮演“鹬”和“蚌”。这种简单又不失意境的场景布置让孩子感受到美的事物就在生活中。
(3)支持策略
课本剧必然要重现故事中的情境,无论是人物的模仿还是剧情的呈现,都需借助一定的舞台道具。教师若适当地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实物,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到舞台道具的创作中,更能增加他们对课本剧表演的兴趣,甚至能激发他们更多的创意。例如:在人物模仿上,加上配件、衣物或头套;在剧情中,加上真实的东西(如气球、种子等),在教室中准备大型的布料、墙报纸、大小方形木箱等,这些都是对幼儿进入课本剧的有效支持。
2.表演区,搭建自我展示舞台
(1)投放材料
教师要确保投放材料的环保性、安全性。如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硬纸板、包装绳、蛋糕盘、废旧纸箱子等,对之进行再加工与制作,使之成为幼儿的表演小天地、创意大舞台。
(2)观察实例
在表演区设置大舞台的场景,并配有红地毯,以窗帘搭建成幕布,孩子用各色包装纸包住手电筒,模仿五彩灯光的效果。舞台下摆放着小木凳,这就是孩子们的表演天地了。这样的布置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表演的小剧场。
(3)支持策略
教室中现成的灯光或窗帘能烘托课本剧表演的气氛,也是一项很好的工具。有时候,加入由儿童为课本剧制造的背景音效,对于鼓励儿童的创意,有很大的帮助。借助气氛的烘托,儿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更能专注地进入舞台的情境。
3.音乐区,制作各种音效
(1)投放材料
散响类乐器、皮革类乐器、木质类乐器、还有一些克难乐器等。
(2)观察实例
在课本剧《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这一幕,老师为每位幼儿分发了玻璃杯、软木塞、水、吸管等物品。幼儿围坐成一圈,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模拟水族馆的鱼儿发出的声音。孩子们摆弄了一会儿面前的材料,便开始创意演奏:有的用玻璃杯来轻轻碰撞,发出水滴滴落的声音;有的用一个玻璃杯往另一个玻璃杯里缓慢地倒水,模拟水流的声音;有的用软木塞摩擦玻璃杯壁,制造出鱼儿游戏交流的声音;还有的孩子把吸管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吹气,“咕嘟咕嘟”好像鱼儿们在吐泡泡……
(3)支持策略
当幼儿刚开始进入课本剧的表演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从声音开始,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暖声”,让幼儿尝试自然的发声。等聆听故事后,幼儿可以进行配音表演,或者利用身体部位或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制造各种音效,呈现出表演艺术中另一层次的美。
(二)在集体教学中,感受课本剧世界的真善美
1.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探讨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
学习课本剧《哪吒闹海》时,教师提前准备了音频、视频等素材。活动先以歌曲《小英雄哪吒》导入,接着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再出示情节图片请幼儿排序,最后讲出各幅图的情节内容。教师逐步引导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感知哪吒为民除害的正义形象,体验百姓对“欺压者”与“正义者”不同的情感情绪,感悟“勇敢”与“正义”的力量,激发内心对正义的追求。
2.感知作品角色心理,自主选择角色
学习课本剧《夏洛的网》时,教师制作了四个情节卡片:一是小猪威尔伯的身世,二是农场的相遇,三是好朋友夏洛,四是集市上的大赛。用故事接龙的形式,引导幼儿边梳理故事情节边完成了故事贴图。孩子们在贴图的过程中梳理了这些角色:女孩芬恩、农场主、小猪(威尔伯)、蜘蛛(夏洛)等。这一过程有利于引发幼儿对角色的情感共鸣,培养审美感受力。
3.理解角色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角色创编
幼儿在课本剧《种子的故事》中扮演小种子,体验了种子成长的历程。我提前在科学角为孩子准备了不同的种子实物,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子的外形,鼓励他们模仿不同外形的种子。接着,我请幼儿讨论种子钻出“坚硬”地面的情形,设计种子出土时用力“推、挤、拉、撞”的动作。“种子宝宝”长出地面变成大植物时,加入“阳光照射”、“风吹”等情境,创编“伸展、弯、转、扭、摆”的动作。孩子们用艺术化的肢体动作演绎了种子逐渐长大变成树的历程。考虑到孩子对表情的表现有一定难度,我事先准备了“惊讶、惊慌、好奇、兴奋、欢喜、自豪”等各种表情的视频,先让孩子们来模仿,再指导幼儿大胆表现并配合上适当的肢体动作,实现从模仿到创意的表演。当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时,即使面对不存在的事物,他们也能运用脑中的意象与动作,通过反复的练习模仿和创作,表现肢体动作的创意美。
三、结语
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1]对于幼儿来说,其生理特征和精神特征较多保留了生命的自然本性,拥有较为原始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而课本剧的纯真、稚拙、欢愉、变幻等文学美滋养了幼儿天性的纯真善良。课本剧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带给幼儿开放、多元的享受,让幼儿在美的世界里自在畅游,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