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区更新“4+1”工作法的探索
——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为例

2020-01-03田昕丽刘巍张及佳

建筑技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街道规划

田昕丽 刘巍 张及佳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背景

1.1 存量语境下城市更新的规划转型方向

城市更新的概念源于西方的城市更新运动,伴随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与探索,其理念经历了从形体主义到人本主义、从推倒重建走向渐进式谨慎更新、从单纯物质层面走向综合更新、从地块改造提升走向区域整体复兴的转变,进入了全新的“城市复兴”阶段。

从转型发展的特征来看,新型城镇化在根本上要求将以增量为主、通过不断扩张空间的城镇化建设模式转向以提质增效为主的内涵式建设模式。空间资源的有限性是建成区有别于新区的重要特点,而以有限的空间资源应对多元的空间价值诉求则是建成区建设活动的矛盾焦点。建成区的建设活动大多是对既有空间的完善、提升与再利用,在策划、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权利主体构成的复杂性、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复杂性、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复杂性,将给规划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推进带来极大难度。同时,由于存量空间资源利用与物权的广泛联系,利益相关者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规划过程当中,规划面临的利益博弈要现实复杂得多。因此,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协作平台和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在需求的反馈、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解、思路的落实、具体实施推进、相互协调配合等环节加深各方的参与程度、协商程度,进而推动达成共识、推进目标落实。

从关注物质空间规划到聚焦人的活动和需求,要求多角色、多学科参与。本文即以学院路街道街区更新规划与实践为例,探讨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多专业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方法与思考。

1.2 街区层面规划的必要性

街区的概念从西方国家产生,作为人口普查的最小单元,以街区制为背景的城市规划在欧美已经较为成熟。巴塞罗那的街区规划在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通过街区层面的系统性更新,提升城市品质,还公共空间于人民[1]。街区的重要属性是城市的公共属性,简·雅各布斯认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将城市多样性与传统空间进行混合利用,她提出“街道眼”概念,倡导高密度的小街区与开放空间混合利用,促进地区活力,激发和引导城市多样性提升。

街区的概念,在国内很少被提及。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前40年,单位制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根本目的在于有效管理和控制人力、物质资源,也构成了“城市基本单元”。随着“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语境的转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已经不能由原有单位制所能提供的服务满足,公共需求和社会问题是社会治理精细化动议和实行的根本动力所在。社会治理本质上是社会从均质走向分层和异质的过程,从单位制向街区制乃至向社区延伸则是此过程的外在缩影[2]。

1 学院路街道行政区划图

2 专业性重点大学及科研院所分布示意图

街区一般具有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基本便利生活需求、以步行或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方式为服务半径可以方便到达的范围;二是具有城市的公共属性、所有人都可以生活和使用的区域;三是具有相对固定的边界,通常是以道路、行政边界、河流、湖泊、铁路、山脉、悬崖等为界;四是区域内的文化或某些特质存在共性,具有相似的认同感。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街道、社区的特点和街区的内涵比较相似。

在北京市街道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平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街道的工作任务聚焦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上。以人为核心,是城镇化进入到“下半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出发点,既是初心、理念和情怀,更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工作。街区更新以街区为单元,在空间上由过去的街巷覆盖到整个街区,在任务上由单纯的环境整治向社会、文化、经济和城市治理等多维度拓展,共同推动城市复兴。

在实际街区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复杂交织,任何单一的解决途径都存在着局限性。需要运用治理思维渗透到空间规划,强调通过社会、政府、市场的共同作用引导街区更新;需要下绣花功夫,深入基层、社区调查真正的问题和短板,追本溯源;需要城市工作者以社会化、复杂系统的思维模式,探索满足公共需求的多元方式,促进社会公平,培育社会创新,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突破传统,通过创新的方式创造性解决城市问题。

2 学院路街道概况

学院路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辖区东至京藏高速公路,与朝阳区接壤,西至京包线铁路和地铁13号线,南至北四环中路,北至学院路科技园,用地总面积约8.49km2,下辖29个社区,总人口24.5万人[3]。

2.1 街区、校区、园区、社区并存

学院路街道辖区内拥有6所国家级重点大学、10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和1所市级科研院所,大院人口占学院路总人口31%,大院用地面积占学院路街道总面积42%。大院外有29个社区和2个产业园区,大院外人口占学院路总人口69%,院外空间占学院路街道总面积46%。如果把高校和科研大院统称为校区,产业园区简称为园区的话,可以说学院路街道是由校区、园区、社区等多种行政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多样空间形态单元组成的城市街区。

2.2 高文化认知度与低城市感知度

以国际化水平为例,学院路街道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和学者前来交流访学,互通有无。据统计,每年来自世界130个国家、共计近6 000名留学生来到学院路街道各个大学学习和生活,其中尤以北京语言大学最为众多。学院路街道每年有常设式国际活动多场,其中已经形成系列的有北京语言大学的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北京科技大学的留学生文化节。尤以北京语言大学的世界文化节游园会最为著名,至今已经举办十五届,成为了学院路街道每年的盛会之一,吸引了北京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和朋友前来参与和学习。

但是这些丰富的国际文化活动均集中在高校内部,社区居民参与和感知不足。通过对学院路街道覆盖29个社区的967份调查问卷显示,仅有14%的人感知到了学院路街道的国际化氛围,剩余86%的人均对学院路街道的国际化氛围几乎无感知,甚至觉得完全没有国际化氛围。

表1 学院路街道人口就业分布

表2 学院路街道院士数量及行业分布

3 清华同衡街区更新“4+1”工作法示意

4 街区画像逻辑

2.3 强集体认同与弱网络联系

学院路街道现状大院林立,围墙连绵,在城市形态上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空间孤岛。大院是单位制社区的典型代表,首都北京恰是全国大院社区分布最集中、数量最繁多、类型最多样的城市。大院内部设施一应俱全,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尤其是共享设施资源(科技创新、文化娱乐)均位于大院内部;大院生活具有明显的集体化痕迹,人际关系与工作关系密切,与城市生活相对游离。

1999年,学院路沿线成立了第一个高校共同体,13所学校参加,各校学生可以跨校选课;2009年,学院路高校共同体扩大至21所学校。尽管如此,各校之间的交流仅限于部分学生,学院路街道现有大院、社区间信息互通匮乏,院内外人员社会交往欠缺。

2.4 空间规划转向社会治理

城市更新不仅更新的是物质空间,更是综合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复兴。对照北京总体规划和海淀“两新两高”(即挖掘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动力、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学院路街道居民的愿景,我们认为学院路街道仍存在信息不畅、共享不足、活力不够、创新乏力等问题。

在学院路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面临如下问题:一是如何在资源富集地区形成有效联动,释放内在活力实现共建共享;二是如何精细化提升城市品质,激发公众参与形成长效机制;三是构建城市精细化治理平台,切实提升城市品质。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社会治理和机制体制的问题,但在现行城市发展阶段下,已经不能用单一政策或政府强力管控的方式来简单解决,而是需要责任规划师和街区工作者用创新的方式,助力搭建街区治理平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以社会协同的方式,将居民传统硬性的“制度观念”转变为软性的“社会观念”,促进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充分提升居民自主权[4]。

3 街区更新“4+1”工作法:让每个人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更简单

清华同衡街区更新“4+1”工作法包括“4步法”及1套“社会创新工具箱”,是以学院路街区更新规划为主要案例,结合在白塔寺街区、国子监街区等地的实践经验,对于城市建成区在中微观尺度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街区规划为抓手,通过街区规划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让每个人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更简单。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入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多元复杂的社会诉求,只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网络,凝聚社会信任,乃至重构社会规则,才能形成良性社会资本,最终实现搭建平台、促成对话、寻求共识,直到共创价值的目标。

3.1 街区更新“4+1”工作法之4步法

“4步法”分为街区画像、街区评估、街区更新规划及规划实施四个步骤。“4步法”以人民为中心,以精细化为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统筹为思维,以实施为目标,帮助街区更新实践者更系统地了解街区,更客观地看待问题,更全局地把握发展,更有的放矢地参与实施。

3.1.1 Step1 街区画像

街区画像,即全方位、精细化、深入、立体地展现一个街区的全貌,从人口、空间和文化多维度对街区进行画像,切实了解生活、工作在本街区人群的特征,掌握资源分布和使用情况,探索属于这里的文化基因。通过对基础情况调查摸底,为下一步的精细化提升和治理打下坚实基础,也可以作为街道对接一年一体检工作的平台。

(1)人口画像:全面摸底街区内人的情况,重点区域的人口信息精度可以延伸到社区、小区,甚至楼栋深度,内容包括人口、职业、年龄、流动人口、老龄化等。

(2)空间画像:盘点街区空间资源,重点区域的建筑使用情况需要深入到楼层,内容包括土地权属、使用功能、使用情况等信息,重点挖掘可利用、可更新的存量资源,发现城市的低效利用空间和消极空间,为城市更新精细化提供空间底数。

(3)文化画像:发掘地区文化基因及内涵,提炼文化精髓,梳理文化脉络,全方位展示地区特色和集体记忆,形成构建地区品牌的基础。

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对29个社区的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对街道存量空间及存量建筑资源进行系统摸底,对街道人口特征进行多方面勾画,对地区企业特色进行系统描绘,并对地区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街区画像》手册,纳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系列手册》当中。

3.1.2 Step2 街区评估

街区评估,即认真调查分析街区发展真问题和短板,判断与上位目标的差距,了解不同群体诉求,通过深入体检和客观评估寻找街区更新方向。通过大数据研判、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等多元评估手段,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矛盾、需求、差异等方面进行体检评估。

5 街区评估逻辑

6 街区更新规划逻辑

7 社会创新生态系统

8 更新规划实施逻辑

9 石油大院“吹哨报道”恳谈会

10 石油大院共生院设计方案

(1)找差距:对比上位规划、城市发展目标与街区发展现状的差距,寻找实现目标的路径。

(2)明诉求:通过调研、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地区居民、工作者、企业、政府、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多元需求,归纳发现关键问题、共识问题及共同期待。

(3)判问题:发掘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城市问题的表现分析病因和病根。

在学院路街区实践中,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6轮累计发放问卷3 809份,囊括学院路街道所有29个社区、大学及科研院所,累计访谈50余次,实地踏勘40余次,收集每一个在地单位诉求,形成《街区体检》和《地区单位需求清单》手册。

3.1.3 Step3 街区更新规划

街区更新规划,是对整个地区一段时间内更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通过制定长期发展目标、针对性更新策略和实施项目库,帮助街道更新工作在整体统筹下有的放矢。

(1)制定街区更新发展目标:即构建地区更新的愿景,体现一段时间内地区更新的工作重点、理念、价值观,在上位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多元主体诉求补充细化街区更新发展目标。

(2)针对性更新策略:根据街区特质和多元主体诉求,制定针对性的更新模式和策略,提供实现街区更新目标的有效路径。

(3)搭建实施项目库:在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统筹考虑下安排实施工作,根据时间、资源、条件拆分实施项目,形成项目库,并积极与各管理部门对接纳入实施计划中,保障项目实施的可能性。

我们在学院路街道更新实践中,提出“街区-社区-校区-园区”四区融合的更新目标;构建向上对接上位规划的区域更新结构和向下指导街区更新的街区更新结构;根据学院路特质提出能够指导街区更新的三种更新模式,分别是院内共生更新、相邻地区共享更新和区域联盟更新;并整合1年、3年、5年行动计划形成项目库,纳入街道历年“为民办实事清单”中,最终形成《街区更新战略规划》手册。

3.1.4 Step4 实施

规划实施,即引导相关各方参与街区更新的全过程,促使存量空间资源与需求升级在功能与品质上的匹配,让空间真正与人发生关系,增加城市的温度,提升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

(1)调动多方力量: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公众的力量,通过公众参与、社区营造、市场运营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2)改善空间品质:通过微更新、地块更新、系统更新、整体更新等方法,实现改善空间品质的目标,让空间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学院路具体实践中,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文明共建、共谋发展的原则,通过召开石油大院街区“吹哨报道”恳谈会,已经与各专家达成协议,拟定了《石油大院共治共享公约》。三家单位全力配合拆除院内违建550m2,提供近2 000m2作为居民的公共空间,以满足基层党建、居民议事、文化生活、便民服务等需求,打造新老建筑共生、职工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大院”,营造健康有机的街区生态。

3.2 街区更新“4+1”工作法之1套社会创新工具箱

社会创新是由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公开透明、自下而上、分权决策的创新范式,本质是一种创新的组织范式,是对创新人员和活动的新型组织形式。社会创新工具箱,指通过街区更新实践者的共同探索,不断总结能够帮助更多人参与街区更新的创新方法。其包括多元类型工具,如活动型工具、数据型工具、组织型工具、机制型工具和对话型工具等。

3.2.1 文化活动型工具——城事设计节和国际设计周

活动型工具是凝聚共识、传播地区愿景、公众参与的方式。通过将文化作为街区治理工具,吸引更多个体与社会力量参与街区更新过程,搭建多元参与的平台,培育街区核心价值和集体认同。

在学院路实践中,我们开创了学院路城事设计节。2018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以“我的城市我的事”为举办初衷,促进街道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交流,宣传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由学院路街道办事处、清华同衡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组织学院路城事设计节,激活地区资源,一起用设计和创意点亮学院路。活动持续了4个月,得到了居民、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积极响应,林业大学将课程设计和学院路规划结合,共有两个学院、三个专业参与,最终收获60个设计作品,涵盖街区更新、城市家具、手绘地图、环境改造多个维度,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地区建设,为地区规划建言献策。通过发现学院路的过程,让更多的人关注学院路、感受学院路、热爱学院路,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地区资源聚集和互动。活动举办后在北京市、海淀区各级主管部门取得良好反响,获得各界一致好评,成为学院路街道全年工作中的突出亮点,并写入2019年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以共同思考、共同分享为理念,实现“街区更新、社区营造、品牌再造”的目标,主办方除学院路街道办事处、清华同衡规划院外,参与的地区单位也由北京林业大学一所高校又增加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两所高校,占学院路街道6所高校的一半。2019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在深入总结2018年城事设计节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传承经验、创新方法、优化机制、扩大参与渠道及参与范围、深化命题的深度与广度,围绕“节日”概念,结合辖区内丰富的环境资源,融入文化、科技、国际等元素,通过“改变学院街道的金点子”“城事设计节-知乎盐沙龙”“老外说学院路”“学院路街道品牌标识征集”等多样的活动和参与打破院墙壁垒,引发思维碰撞。目前,城事设计节已作为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的特色活动,作为一个对外的平台激发更多人一起关注、发现和创造城市的美好。

2019年9月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为体现海淀区街区规划与城市更新工作特色,展示五道口区域国际化的学府气息,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在五道口西街1号联合举办“海师·海诗‘约会五道口’城市更新荟”,集中展示京张绿廊五道口启动区铁路遗址公园特色、学院路地区建国70周年文化成果、五道口及学院路历史记忆、学院路城事设计节与社区营造成果等内容。海师·海诗“约会五道口”城市更新荟在9月5日~10月31日期间进行展览,同时举办了多场系列活动,包括大型论坛和主题沙龙,以及多场科普、服务、参观、宣传、文明实践类专题活动,吸引了学院路地区甚至北京市各区县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数十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反响。

11 京张遗址公园启动区

12 京张遗址公园启动区

13 学院路70 周年文化成果展

14 京张遗址公园高校成果展

15 街区规划科普工作

16 多次举办高端论坛

17 学院路街道手绘地图

18 清华同衡“街区更新数据平台”

3.2.2 共创数据型工具——手绘地图与资源共享

城市的复杂性已经很难用单一数据表达,依托数据型工具,通过大数据和系统性思维对零散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精细化管理街区数据信息,寻找相互关系,进行场景模拟,同时对接城市网格化管理。

清华同衡街区更新数据平台,从街区画像、街区评估、宜居生活三个板块对街区整体情况进行直观展示和数据管理,以客观视角给予政府管理者和规划师判断问题的依据,并引入互动地图模块,实时反馈居民实际需求。

由责任规划师带领2018年城事设计节孵化的悦游地图小组继续深化完善2018年优秀方案《学院路街道悦游地图》,通过联合50余名志愿者共同完成,形成认知地图、悦游地图、美食地图、生活地图四张特色地图。“街区更新数据平台”将这些由大众参与收集、更新的数据整合起来,与城市规划数据、政府数据等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完整的街区画像和街区评估,以客观的视角给予政府管理者和规划师判断问题的依据;并引入互动地图模块,邀请居民写下评论,提出意见,实时反馈到城市工作中。

3.2.3 多元组织型工具——设计联盟

组织型工具是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背景下,将价值观相近、目标相同的主体统筹、协调起来,形成更大合力,协同解决街区更新规划中的复杂问题。

在学院路实践中,我们成立了五道口街区规划与城市更新设计联盟,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东升镇、中关村街道、清华园街道与学院路街道,共同致力五道口更新改造工程,对五道口的交通、业态、公共空间、绿化等诸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造升级。以多部门协同、各街道合作为初衷,通过信息共享、协商合作的工作方法,将五道口地区打造成为国际化氛围浓厚的海淀区标志性区域之一。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泛学院路街区规划与城市更新设计联盟,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统筹,联合北太平庄街道、花园路街道、清河街道与学院路街道,共同协作打造集优质教育、高精尖科研与科技创新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走廊,共同推动地区发展。

19 “老外说学院路”活动

20 四区融合盐沙龙

3.2.4 机制型工具——党建引领柔性关系网络

机制型工具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即通过调动地区社会资源、动员人民力量、打破行政壁垒,让各界力量成为参与街区更新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学院路街道通过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逐步完善了“两层级、多平台”的区域化党建模式。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与地区大单位、科研院所、非公企业及各社区党组织一道,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区域联动,规划先行,首创了“党建引领,四区联动”的学院路发展模式,即街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互动,通过一系列治理举措,改善地区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初步形成“一体双向三维多平台”以党建为引领的地区柔性关系网络,进而推动新型城市形态构建。

3.2.5 对话型工具——线上与线下互动沙龙

促进坦诚对话是大家参与街区更新、建立社会信任的基础,传统的座谈会形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通过不同会议方式,提升沟通效率,激发更多人思考,实现有效对话。

学院路实践中,我们运用了“世界咖啡会议技术”,邀请各位中外专家和居民围绕“我们未来的学院路及行动”主题,通过分组动手、动脑达成共同的治理愿景和行动理念;还运用了“开放空间会议技术”,邀请中外学生和居民一起畅想成府路,绘制出自己心中对于成府路改造方案的想法,共同构建居民满意的美丽城市。

2019 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的主题活动之一——四区融合盐沙龙,是学院路城事设计节与学院路在地企业知乎的合作。活动于2019年6月在线上开设《街区、园区、校区、社区,你最想住哪一区?》专题栏目,栏目开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已有超过百万的用户关注,并收到许多精彩的评论及回答。在线上交流的基础上,城事设计节又与知乎的线下品牌盐沙龙合作,邀请线上答者与学院路居民走进知乎,用开放空间(Open Space)的会议技术开展开放讨论,促进人们的交流与碰撞。

4 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城邦起于保生存,而成于求幸福。在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同时,社会正在进步,正是通过一系列小型社会行动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影响他人的能力,当影响的民众足够多时,就会变成大规模社会行动。我们面对这样变革的时代,一方面要面对的是规划职能、机制的改变,从简单的建立物质空间秩序转变为参与复杂的社会治理,实现社会资源的重建与协同;另一方面要面对的是自身知识积累与知识结构的重构。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我们试图以社会化、复杂系统的思维模式,从宏观社会治理机制和微观社会治理主体关系的双重角度,探索满足公共需求的多元方式,助力平衡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街区规划“4+1”工作法的探索,使街区更新“有法可寻”,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城市更新实践,一起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创新方法,共同改善城市更新的土壤,让城市更美好。

猜你喜欢

街道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风居住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街道等
世界上最美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