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1-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脑血栓满意率康复训练

韩 雪

(营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0)

脑血栓是很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它是由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一般患病的同时还带着很多的并发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褥疮、失语等,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还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随着脑血栓发病率的升高,如何通过有效的优质护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令治疗过程更加全面、人性化,从而给患者带来达到有效安全的治疗效果,成为了目前医疗行业很多学者、专家都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为大家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就医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8.3±1.6)岁,发病时间0~4 h,平均发病时间(2.04±0.8)h。观察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9.2±1.3)岁,发病时间0~3.5 h,平均发病时间(2.12±0.5)h。两组患者的纳入标准是,均为除此发病,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无该病病史,所有患者及家人均对本次观察知情并同意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等基础资料,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脑血栓基础护理,包括:①按照医师吩咐给予患者正常的药物治疗,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等,如有进行对症处理;②嘱咐患者及家属饮食的注意事项;③给患者普及肢体康复锻炼知识,促进病情恢复。

1.2.2 观察组是在常规的基础护理上进行优质护理,包括以下6点:①优化基础护理。包括时刻保持病房的整洁和通风,关注患者需要,帮助翻身并且把用品放到随手可拿的地方。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如呼吸、意识变化等,若有异常马上告知医师处理。②心理护理。由于脑血栓病情较为严重,很多患者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完全掌握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发放健康手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血栓疾病、治疗和康复等医学知识。尤其是多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之间多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需建议患者家属全程参与治疗与康复,带给患者强有力的支持。③饮食指导。饮食对病情恢复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护理人员需要患者及家属普及科学、合理的饮食知识,尤其是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调整饮食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方案中,患者的饮食尽量以流食和清淡为主,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刺激性的、富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食物。患者在治疗期间还不能吸烟和喝酒。④用药护理。在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时,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血压和颅内出血情况,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使用甘露醇药物治疗时,需要给患者选用粗直的血管,以此降低穿刺疼痛感。⑤并发症处理。一般脑血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伴有便秘、肺部感染、褥疮等症状出现,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大大降低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这些并发症的预防性工作。比如定时有规律地给患者按摩腹部,加快肠道蠕动,防止便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方式和排痰处理,避免引起肺部感染;按时给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家属给其擦身等动作,以免引起褥疮。⑥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来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并耐心地给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比如每天定时按摩患者的肢体,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指导示范患者练习举臂抬脚、外伸摸脸等动作,再到帮助患者站立、行走等运动的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过度疲劳,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则训练应立即停止。对于功能性失语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特殊的训练方案,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后生活能力来评定。采用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方式进行,满分是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强,效果越好。

1.3.2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来评定。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满意率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本报道统计学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和生活能力比较: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短,而且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生活能力对比(±s)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生活能力对比(±s)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2.2 比较满意率:两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率比较

3 讨 论

脑血栓在临床上属于急发性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特点[3]。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通常还伴有便秘、褥疮、肺部感染、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4],这些都会延长住院治疗时间,很容易对患者形成负面或消极治疗的情绪,进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5]。

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同时从心理、生理等方面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帮助[6],促使治疗过程顺利、有效。在进行优质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饮食、情绪等特征[7],其中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防护性护理和康复训练很关键,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令疗程大大缩短,助于病情快速恢复。本实验中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少,而且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满意率都远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加出色。

由上述分析可知,合适、优质的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病情是大有帮助的[8],在实施护理中,选用优质护理方式,可以从心理、生理上全方位给患者带来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快速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大大减少了住院治疗时间。因此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是值得推荐的。

猜你喜欢

脑血栓满意率康复训练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