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培训教学实践研究

2020-01-02陈晓燕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员教学

陈晓燕,高 彦

(78156部队,兰州 7300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大数据时代成为目前炙手可热的话题。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大多是在小规模数据上进行计算处理,大数据时代,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智能采集,集中分析数据,归类数据,统计数据,从而充分挖掘数据内在价值。如大数据技术产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教学网站、在线教学平台等等的出现,不仅可以缩短学员自身专业技能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也是培训教学转型的必然。

1 以及时更新数据资料来提高教学资源的时效性

教育本身所涉及的文化领域之广博、数据规模之庞大、学科门类之繁多、理论内容之丰富、知识层面之多样、历史影响之深刻是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技术的全面数据采集能力,使得涉及教育的数据、信息、资料的数目呈现巨幅增长,其中内容更庞杂、涉猎范围更广、种类更全面、横跨专业门类更多元。

大数据技术在处理繁杂信息的方面有其独到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求用大数据技术衍生产品来辅助办公,甚至某些关键部分要求用完全智能化的办案系统来取代人的工作,实现工作过程自动化,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长远生存和发展。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教员对所需教学资料的精准搜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每种资料,其最新形势、发展动态和重要数据来源等等,教员都可以进行全面搜集、深度分析、整理更新课件,形成基于整个教学网络的资源分布可视图,将知识点进行“点对点”的数据化、图像化展现,实时更新,及时优化,让学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课程内容,更好地利用教员及时更新的各种信息资源。

大数据技术不仅改变了数据的组合方式,而且从传统模式的“师徒授业解惑”到“灵活运用信息数据网独立自主学习”,它带来了教学模式的重大革新。采集、分析、存储、管理和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用数据来规划课程知识架构和流程,不仅能够帮助学员们梳理课程中毫无头绪的琐碎知识点,及时更新陈旧的课业信息,而且对新知识延伸拓展产生的细节问题,能对学员提供相关性的、一对一的解答,在教员和学员之间建“及时沟通、互通有无”的信息处理绿色通道。

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相关数据,并依据所搜集的数据建立教学模型,对教学成果进行前瞻性分析,进而及时优化教学中和管理中的具体策略。过去的所谓人工智能,往往大多是“事后诸葛亮”。而现在,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软、硬件条件“齐备”,数据分析和管理人才“双全”的强有力支持下,大数据分析则可以让教员及时更新,及时分析,及时调整,及时纠错,预测未来的教学训练走向,帮助教员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安排复习、参观、见习、演示、实验、操练等,实现数据与教学、训练和管理的良性互动。

2 以树立大数据思维来推动教学理念的革新

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和本质要求,树立大数据思维。要树立大数据思维,首先学会用数据。教员应从重视大数据入手,掌握大数据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养成“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习惯,树立“挖掘数据、激活数据”的意识,提高大数据向教学成果的转化。数据观念还未树立,很多教育或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就会还停留在感性认识或个人经验之上,使问题处理方案浮于表面,痼疾不除,治标不治本。其次,教员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据的采集、生成和管理,对本学科本领域的数据资源进行系统摸查,梳理数据资产,列出检索目录,建立数据档案,掌握应用场景,建好基础数据库,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员去思考,指导学员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全样思维。要求用全数据样本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抽样结论总是有水分的,而全部样本中大数据越多,真实性也就越大,因为大数据包含了全部的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不可能获取全样数据,不可能存储和分析全样数据的情况都将一去不复返。大数据年代是全样的年代。

(2)容错思维。抽样的结论是不稳定的,容易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数据质量的近乎疯狂的追求,不仅增加了数据预处理的代价,而且不同的数据清洗模型可能会造成清洗后数据差异很大,从而进一步加大数据结论的不稳定性。而现实中的数据本身就是存在异常、纰漏、疏忽,甚至错误。将抽样数据做了极致清洗后,很可能导致结论反而不符合客观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数据的模型在测试阶段效果非常好,一到了实际环境中效果就非常差的原因。大数据年代,因为我们采集了全样数据,而不是一部分数据,数据中的异常、纰漏、疏忽、错误都是数据的实际情况,我们没有必要进行任何清洗,其结果反而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

(3)相关思维。在大数据年代追求全样,当全部数据都加入分析的时候,由于只要有一个反例,因果关系就不成立,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因果关系变得几乎不可能,这时就产生了数据的相关关系,例如蝴蝶效应。

3 以大数据技术产品来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

大数据技术衍生的产品能够帮助教员全方面、多角度了解学员的理解能力水平、知识掌握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将教员、学员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串联,对学员的学习偏好,教员的现有教学方法偏好进行个性化定位,在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前提下,找出适合学员的先进教学方法,以提供教员导向性服务。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团队合作—任务分解—进度管理—阶段测试”为主要流程,教员于在线教学平台内发布教学任务,学员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目标。教员对教学完成进度进行科学把控,学员按部就班完成各自学习任务,在完成作业中锻炼专业技能、提升合作能力。所以科学的管理机制会产生高效的工作效率,松散的管理将会导致人力和物力的双重浪费,不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更会挫伤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员领导集体,应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观察教学状况,悉心听取学员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灵活管理,避免形式主义的机械化操作,力求管理的实效性和激励性。(2)辅助教学网站功能。让学员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学员可以自行选择合适自己的技术路线,循序渐进学习,即使水平参差不齐,也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学方式,高效地、快速地掌握课程内容,尽快跟上大部队学习进度,追齐补差。教员则能够根据一系列数据,例如分析学员在线学习时长、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及格率等,找到出错率偏高的知识点,判断该知识掌握扎实程度,预测班级整体成绩水平。

(3)在线教学平台功能。能够完整提供专业教师、技术专家来授课、讲解,解决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提供视频、音频、PPT等教学资源供学员在线学习和下载,并提供学员交流渠道,收集大多数学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共同的难点、问题、短板,集中突击,重点攻克,开展专题讨论版块,形成让学员更容易接受、更易理解的讲授方式。

从大数据技术方面来看,用数据来指引教员和学员双方的共同成长,将不再单单是一句口号。通过运用精准数据检索,不仅可以从海量信息中发掘出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教学手段,利用数据对双方进行深度挖掘,还能准确发现并有效解读受教双方的个性化行为特征和诸多新需求,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育调研过程中“填鸭式教学”的死板模式,有助于改良“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育,有助于建立“平等参与、同帮互助”的新课堂。大数据技术通过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个学员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学员按科学标准合理进行分组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课后讨论中,这样的形式,能够给学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比较,增强学员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教员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校长问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晚安,教员先生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