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微信的医院员工电子工牌的设计与实现

2020-01-02黄长兵甘志芳罗春阳邹志合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考勤编码微信

黄长兵,甘志芳,罗春阳,李 庆,邹志合

(1.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郴州 423000;2.郴州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郴州 423000;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郴州 423000)

0 引言

为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提出了以JCI、HIMSS评审为标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对医院的信息流进行全面梳理。其中,患者的标本、药品、消毒供应物资转运环节就需要进行转运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1],并进行转运过程记录。该类员工大部分是非正式职工,基本属于用人部门或者第三方管理,没有进行信息统一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工牌。考虑到人员异动频繁。还存在忘带卡、丢卡、多卡、换卡的难题[2]。因此设计了基于企业微信的员工身份识别系统—电子工牌。

1 企业微信

目前,微信已成为大部分人日常社交所需。据2017年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使用微信、QQ的用户规模分别为92.6%和87.0%,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

2 管理痛点分析

医院现有正式职工接近4000人,另有返聘专家,委托招聘的劳务派遣人员,后勤物业人员,来院进修实习、全科转岗、规培、学习的人员,外包和合作的第三方驻场人员等。分属于人力资源部、总务部、科教部、安保科等部门管理;外包和合作的第三方人员由各科室负责管理,分布在医院的各个岗位。具有人员数量多、分布广、层次杂的特点;而且因为项目、服务期限或其他原因,人员流动性大。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目前仅对正式职工进行管理,实现了统一编码和实体工牌管理,但是没有加载电子识别载体。其他人员一般是用人部门管理,几乎没有使用信息系统,一般采取的电子表格管理,各自为政。部分工作人员持有工牌,也基本没有识别标志,基本信息也没有统一管理,无法实现信息系统识别和数据采集。

3 系统实现

3.1 数据管理

以人力资源部牵头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联合相关业务用人部门,负责整合分散的各类人员信息,切实摸清人员底数,实现全员基本信息采集和标准化管理。首先且最主要的是要确认编码规则,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原有已编码人员,延续此前的编码。新进人员按人员类别,分类按编码规则自动编码,且编码唯一不可重用;其次是全员信息采集的数据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编码/工号、姓名、性别、生日、手机号码、归属科室、工作岗位、人员类别、照片、服务期限等信息。设置服务期限,主要是针对进修、实习生有固定时效的账户。实现到期自动冻结。

3.2 设计实现

正式在册员工在现有人力资源系统中实现信息化管理,非正式在册员工则通过在OA办公系统中新增临聘人员管理功能,由业务归属部门在OA办公系统完成登记。同时人力资源系统和OA系统通过信息平台的标准接口完成人员信息的注册工作。由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统一的全员信息的注册、异动、注销、变更等一系列信息服务,再通过企业微信与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员工身份识别系统—电子工牌。

3.3 应用分析

3.3.1 管理员设置模块

为了适应医院管理要求,企业微信员工电子工牌后台主要提供员工信息导入、工作排班、职工电话号码本、员工工资条导入、使用分析等功能。在员工信息导入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将用户信息、组织架构和标签分组导入和设置,以便于分类操作不同组织架构或标签分组内的用户。为便于工作联系,管理员需提前将本院职工的电话号码都录入到职工电话号码本里。

3.3.2 考勤排班查询模块

在管理员将排班安排表上传到员工电子工牌系统之后,员工本人可以通过考勤排班查询查看自己的排班情况,并通过此模块实现员工的上下班考勤和工作过程考勤。

3.3.3 工资条模块

工资条模块与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工资条信息的无纸化办公,将员工每月的工资信息直接推送到员工的电子工牌系统里面,员工通过自己的电子工牌直接查询本人的工资明细表,方便快捷环保。

4 结束语

利用基于企业微信的员工电子工牌,不仅实现了员工工作场景的身份识别,解决了忘带卡、丢卡、多卡、换卡的难题,也可以扩展为实现考勤排版、员工工资、手术排班的查询和定时推送,打造基于企业微信的员工服务平台,还可以作为医院业务数据的查询和定时推送、医院移动OA平台的入口。提升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

猜你喜欢

考勤编码微信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Genome and healthcare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