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02邓晓梅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邓晓梅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721000)

一、小学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家校合作是连接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一座桥梁。

通过有效配合、高效沟通的方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生教育合作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合作”强调的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组织实践活动。

(二)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和家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家庭教育早于学校教育,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双向交流和协作的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1](25-27)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与教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由于家庭观念千差万别,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目标各不相同,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效的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校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过高效的家校合作,促进学业发展。

(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家长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家校合作、信息互通,使班主任能够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活动及情绪变化等信息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状态,及时与孩子沟通。

学校吸引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上对家长进行专业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施质量[2](40-41)。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对于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家长可以及时纠正。家庭教育资源丰富,不仅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家长会是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更全面客观、多方位地了解学生,以便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强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实施个性化教育。通过家校合作,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反思教育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取得家长的支持,增强教育教学信心。

(四)有利于学校教育管理发展。

首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家校合作活动,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应该充分调动不同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小学生的视野。

其次,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方便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可以对学校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校充分汲取有利于发展的建议,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

三、小学家校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家长合作意识不强。

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等原因,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清。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家长文化水平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对孩子教育有所疏忽。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父母缺少对孩子的陪伴。

现在很多家长与教师缺乏沟通,在仅有的沟通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一些家长除了辅导学生的家庭作业之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部分家长从经济层面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对于家庭承担的教育功能认识不清,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开。

(二)教师沟通能力不足。

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执行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及批改作业外,还要面对上级的检查、填写材料、听讲座等。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在具体教学中可能无法顾及每位学生,因此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只注重学生成绩。

良好的沟通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教师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程度。有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忽略学生的想法,家长与教师形成了统一战线,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家校合作失去了意义。教师的沟通不仅仅是与家长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

(三)学校重视程度低。

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指挥者和主导者,在家校合作中应该提供物质资源和政策支持。家校合作需要一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时间等支撑,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学校在某些方面难以保障家校合作长期有序且有效地进行。学校由于诸多原因,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完善的家校合作。

某些学校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高,尤其是农村学校没有认识到学校教育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没有唤起家长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缺乏对家长相关的指导。

(四)合作方式单一,内容过于狭窄。

一些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制约,采用的家校合作方式不够丰富,没有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采用丰富灵活的合作手段,家校合作以家长会为主、校讯通为辅。使家校合作发展受到局限,浮于表面无法深入探讨[3](373)。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成绩方面,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造成心理问题。一般家长会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家校合作内容过于狭窄,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4](115-116)。

四、小学家校合作的对策

(一)增强家长合作意识。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校共育合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应该加强对家校合作的认识,自觉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最后,家长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出击。

家长身为学生的监护人,要以身作则。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孩子家长说:不要以为只有当你和孩子交谈或教导并告诉他们时,才是教育孩子,其实你们与孩子一起的每一刻都是教育[5](57)。家长应该积极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二)提高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需要强化交流能力,掌握较多的沟通技巧,以促进家校合作工作顺利展开。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促进家校合作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6](26)。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指引者,也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教师要用心倾听家长内心的建议和需求,配合教师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虽然教师在家校合作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但是家长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主体。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决策,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三)学校创造有效的沟通平台。

学校为推动家校合作的进程,应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相关活动。可组织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讲座,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家校合作理念[7](118)。学校网站要经常给家长分享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学校可以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家长关注家校合作、参与家校合作。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利用榜样的力量。不仅能够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还能够鼓励优秀家庭好带头的作用,激励家长向榜样学习,使家校合作更加有效。

(四)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

为了推进家校合作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需要不断优化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首先,家长会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其次,家校合作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组织各项集体活动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力。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打破时空的限制。

家校合作的核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8](160)。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拓展合作内容,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入手开展合作活动,从各项活动中建立学生自信心。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