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经济开发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以文山学院为例

2020-01-02那丽芳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山州文山农村

那丽芳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文山州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属于全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相互依存共生,区域经济特征对高等教育有制约作用,而高等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这个时代,一国经济的发展,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是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1]。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学定位,文山学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肩负着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要使相关资源、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离不开相关术语的翻译、本土文化及特色产品的宣传打造,而文山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转型发展,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及课程的改革,其中,课程项目化是突出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大学英语项目课程可以与地方农村旅游资源、农村少数民族本土文化、农村特产资源、农村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整合,最终加快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文山州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旨在通过开设大学英语项目课程,探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

一、 文山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

(一)教材使用情况

分别以“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农村经济开发的整合的探索与思考”和“项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检索,都没有找到任何一条相关信息,说明这块还是一个空缺,有待研究。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办学宗旨,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使命,而就教材而言,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主要使用郑树棠、胡全生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2-3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虞苏美、李慧琴主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没有根据专业选择教材,所以可以尝试着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项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如政法经济学院开设的旅游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文学院的文秘专业,环境与资源管理学院的食品检验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等;而针对英语专业学生,项目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即在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中增加个别项目课程,用以整合、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

(二) 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据调查,就学生学习英语现状而言,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挫伤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相当多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对英语课堂学习尤其是书本上的语法知识学习和词汇记忆不感兴趣或非常厌烦,学习的失败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信心,也使得一部分学生通过怠学、上网、辍学等方式抵触或逃避学习。而学生对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比较愿意接受,通过多次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反映出:学生在教师进行单纯的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极不理想,约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35%~47%,教师认为已经全部讲过的内容如语法知识和词汇用法,实际上学生并未理解多少。这样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很低,浪费了大量时间。而对于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却比较积极,原来单纯理论教学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语言技能现在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学习效果和成绩明显提高,看得见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没有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不可能真正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所以,破除目前高深、繁琐、陈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在课堂上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将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人到教学中来,并以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构建项目课程[2]。

二、开设项目课程的意义

项目课程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即把企业(或单位)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3]。

项目课程代表了高等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应用、推广的高等教育课程模式[4]。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5]。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龙头和骨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应该和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6]。 所以地方高等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互动,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发展需求发生变化时,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随之变化,不仅要适应需求的变化,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之,社会需求是教学目标确定以及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

项目课程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完成虚拟的情景或任务项目的过程中及老师的指导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项目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而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工作任务、项目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在项目教学中,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项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新知识的表征提供载体[7],能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课程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紧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使专业与职业标准直接对接,可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无需岗前培训,一毕业就能就业上岗,对实现和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鉴于以上项目课程的各种优点,通过探索课程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缩短学生学习和就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最终促进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的互动发展。

三、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经济开发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一)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农村旅游资源的整合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正逐步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81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70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91.44亿元,同比增长29.89%。近年来,文山州旅游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山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文山州接待旅游总人数3019.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22亿元,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发挥。2019年,全州预计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85亿元①。但通过搜索,在网络上找不到任何有关文山州农村旅游资源的英文版本,而文山州农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丘北普者黑、广南坝美“世外桃源”、文山老君山、麻栗坡老山、富宁驮娘峡等一大批高原亚热带原始森林景区和古人类遗址、古崖画等人文景观,尤其是含地方民俗的旅游有待开发和宣传,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学英语课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整合地方农村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和外语专业可设计酒店的前台服务和后台运营、交通的一线服务和运营管理;地理专业可设计旅行社的接待讲解和线路设计;新闻传播专业可设计景区的接待讲解和营销策划;音乐学专业可设计文娱表演展示和创作策划;设计类专业可进行文创加工制作和设计营销。这样既凸显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直接与旅游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又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缩短实习时间,实现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上岗。

(二)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整合

文山州民风淳朴、文化多样,有壮族三月三节、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针对计算机、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征,围绕文山农村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历史、民族特色,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化影像资料及研究成果,建设英文网络平台,把文山农村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英文信息传到公共网络上进行宣传;研究、设计和开发能够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主要进行农村本土文化旅游地理资源挖掘、特色小镇的开发和建设等工作的设计。

(三)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农村地区特产资源的整合

文山州有6个县分别是三七、八角、辣椒、草果、八宝米和阳荷特产之乡,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皇冠上的明珠”。现已探明的矿种就有金、银、锡、铟、锑、锰等70种,探明储量的有45种,8种矿产储量居云南省第一位,锡、锑、锰的储量居全国的第二、三、八位。针对如此丰富的特产资源,网络上和图书资料室都没有相关英语文本,因此,可根据各个专业的服务域,组建文山州农村地区特产资源英文、汉语翻译团队,并附上相关影像图片,打造校本教材,开设文山州农村地区特产资源大学英语项目课程。美术学、历史学、音乐学专业可围绕文山农村特产历史及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包装、传承、打造;工艺美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可研究、设计和开发一批能够体现农村特产历史特色及艺术特色,可作为地方文化传播载体的标志性特产商品和纪念品;视觉传达设计、新闻学专业可通过新媒体方式加大对文山农村特产的宣传力度。

这样,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文山州特产资源,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信心,同时也为文山州农村地区特产走出国门奠定一定的基础,最终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整合

校地校企互动与产教融合不仅能推进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又可增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使学校产教整合度不断提高,对实现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产教融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学校与所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广泛合作,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深化校企合作,从而实现产学研合作发展。

文山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各类园区正加紧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州规划建设9个工业园区,即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文山马塘工业园区、砚山工业园区、丘北工业园区、马关边境贸易加工园区、富宁边境贸易加工园区、麻栗坡(天保)边境贸易加工园区、广南农特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园区、西畴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末,全州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有望超过500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80亿元。

为了让学生更早地了解今后工作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开展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农村建立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麻栗坡(天保)边境贸易加工园区、广南农特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园区、西畴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园区五、世界500强美泰集团、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安徽海螺集团等需要许多高层次人才进行产品包装及翻译。所以可让企业参与学校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标准、企业用人需求、学生实际,构建应用型人才能力矩阵与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发展开设相关的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使大学英语教学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整合

文山州属于全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文山学院承担了砚山县者腊乡者腊、夸溪、羊革3个行政村中623户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全校领导、干部、职工按照“3-2-1”的结对方式进行帮扶,即校领导和正处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副处级和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教职工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全校共437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623户,实现了全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扶贫。

扶贫工作既需要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扶贫策略,也需要多渠道借鉴国外扶贫经验,大学英语项目课程应通过网络搜寻国外先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策略及养殖技术案例,通过分析、整合、借鉴有效的国外扶贫措施,缩短扶贫时间,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寻求国外资助或把产品推销到国外,最终提升文山州精准扶贫的脱贫效率。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课程,删减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模拟工作实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帮助学生取得扎实的实践技能,实现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上岗。项目课程是文山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与探索,在实践中也需要各专业的整合及互补,既是学校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建立灵活有弹性的专业发展机制的需要。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于文山州旅游局。

猜你喜欢

文山州文山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延庆巨变册页
文山州总工会:对城镇困难职工开展“遍访”工作
文山州总工会:圆满完成第十五期医互活动收缴工作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文山壮族“六月节”的祭祀功能及文化内涵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