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下的“诗”与“声”
——浅析抗战时期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
2020-01-02◎魏炜
◎魏 炜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抗日战争促使众多诗人的创作和表达发生了改变,给中国文坛带来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朗诵诗及其配套的诗朗诵运动异军突起、声势浩大,在抗日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为何能在抗日时期一跃成为诗坛先锋,有何时代意义,产生了何等影响呢?
一、缘起:抗战选择的朗诵诗
抗战时期,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出现并一度引领诗坛,这离不开诗界的长期酝酿和探索,更离不开社会和大众的急切呼唤。
(一)形成基础
诗歌朗诵艺术的形成吸收了多种元素,其表演借鉴了西方话剧的台词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念白方式;其审美源于古典诗文吟诵中的情真字清、抑扬顿挫等审美理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新诗的诞生是其物质基础;听众受过教育,能够接受朗诵诗是其群众基础。
新诗诞生初期,诗人们曾多次进行诗歌诵读活动。初有白话诗改革音节,后有新月派主张格律,又有诗人闻一多对音乐性的追求和诗人们的读诗试验:1932-1933年梁宗岱等在朱光潜家中举行“现代派”北平读诗会活动;中国风谣学会举行新诗民歌诵读活动;1924年成都华西大学和1931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也有诗朗诵活动。这些活动为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时代选择与发展态势
1931年“九一八”之后,摆在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积极揭露敌寇残暴,唤醒民众抗日救亡。当时有百分之八十的民众不识字不懂诗,但是他们可以听别人读诗,于是朗诵诗应运而生,这是当时社会现实和宣传工作的需要。1932年9月,中国诗歌会成立,文艺大众化思想为诗坛普遍接受。诗朗诵充分发挥了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成为诗的抗战先锋队,这是特殊年代的集体性诗学选择。
1937年10月,鲁迅逝世一周年武汉纪念大会上,王莹朗诵了高兰的《我们的祭礼》,诗朗诵运动由此一发而不可收。继而广州等地响应,“文协”诗歌朗诵队、延安“战歌社”相继成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诗歌朗诵运动。
二、成效:激发民族力量
抗战时期,朗诵诗和诗朗诵运动能够提升新诗影响,激发民族意识和力量的原因有三:
(一)朗诵诗歌创作方面
顾名思义,“朗诵诗”的独特离不开可朗诵性。左联成立以后,中国诗歌会普及了大众化追求意识和文学服务政治意识,因此朗诵诗创作受听觉追求的影响,更多为听众考虑。
朗诵诗具有叙事魅力。常常讲述私人与神圣解放战争的故事,讴歌为祖国牺牲、争取生存的精神。如高兰代表作《我的家在黑龙江》,诗篇以亲身经历表达了流落他乡、家破人亡的感伤,展现了雄风凛凛的人民群像,朗诵后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回应。
朗诵诗富有歌曲情感,多重反复,令人陶醉,极具鼓动性。高兰的《是时候了,我的同胞! 》:“人在怒吼,/马在嘶叫,/苍天在旋转,/大地在狂啸,/子弹在枪膛跳跃,/大刀在手中咆哮。”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敌热情,令人想起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二)朗诵二次创作方面
朗诵者需要对朗诵文本进行选择。高兰曾因准备不充分而朗诵失败。徐迟也谈到,选朗诵诗“主要是看朗诵效果”,要分析其内容、题材,还要研究其写作技巧等。
朗诵者会用声音对文本进行驾驭。抗战诗歌一般悲壮雄健,声音跨度大,特别考验朗读者对声音的驾驭能力。洪深在《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中对重读、节奏等朗诵技法进行了探讨,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合适的声音配合朗诵技法,使抗战朗诵诗发挥了最佳作用。
朗诵者会运用适当的身体性表演、动作。诗歌朗诵运动展开之初,因为认识不足,出现了呆板拘谨和夸张过火两种倾向。因此,锡金提出不必过火也不必不足,高兰认为“表情和动作不能喧宾夺主”,这些认识对于抗战诗朗诵运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现代媒介的作用
无线广播、话筒、播音器的运用,可以增加观众与朗诵者的距离感,营造高雅、隆重的氛围。适度的灯光,适当的配乐,舞台、布景、服装等辅助设施,使朗诵得以在抗战时发挥出最佳效果,实现最大作用。
三、意义及影响
抗战时期的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具有独特性质和意义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中华民族情绪自然的和必然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鼓舞、激励了全民的抗战热情。
首先,政治作用突出,起到了号召民众、激发斗志、鼓舞人心的宣传作用。它是新诗史上一次空前的群众性诗歌活动,许多活动参与者数百数千。
其次,对诗朗诵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奠定了诗歌朗诵艺术的理论基础,培养了柯仲平、高兰等首批诗歌朗诵队伍。此外,推动了诗歌创作大众化,对诗歌创作有重要影响。朗诵诗是新诗中的新诗,作品众多,雄浑悲壮,开拓了独特的艺术天地。就内容而言,它是现实的战斗的诗,是炽烈的呐喊,是中华民族激愤情绪的表达。就形式而言,它是口语的通俗的大众的诗,是“听的诗”;浅近,平直,是其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象的特点。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实践,朗诵诗和诗朗诵运动对推动文艺大众化和诗歌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朗诵诗和诗朗诵运动,是一场不完美的诗歌运动。受动荡不定的战争环境影响,诗人们很多想做和该做的工作未完,留下诸多遗憾。它扩大了诗歌的天地,轰轰烈烈,却始终未能真正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过分强调使命感和宣传性,重思想内容、轻艺术表现,导致了诗作具有“非诗化”倾向,难免失之于肤浅和粗糙。从诗歌的创作规律上讲,它作为一种创作主张、创作思潮,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
四、结语
抗战时期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具有独特性质和意义的文学运动,在新诗自身发展及朗诵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因时代的选择和抗战的需要而产生;朗诵诗的创作特点、朗诵艺术的二次创作以及现代媒介的作用都是它得以发挥作用的原因;它的时代意义是其政治作用的实现,对现代诗朗诵艺术以及新诗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这场运动并未真正完成“大众化”任务,但其仍然为文艺大众化和诗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学史上的这次声势浩大的诗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