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明确202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 等
2020-01-02
头条
江苏省明确202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
部省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农业农村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度工作要点》。
江苏省将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展开创新性、引领性探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把江苏打造成为产业兴旺引领区、乡村善治样板区、民生幸福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
着力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重点打造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培育25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70个地方特色种子种苗服务中心(园区),700个特色种苗龙头企业。推进“苏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达2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5%。
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和苏北农房10万户改善任务,深入推进万村善治工程,指导南京市江宁区等7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和6个镇、61个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全面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为农村新补充5000名医疗卫生员。
着力推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大力扶持农民就业、创业,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扶持农民创业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培育高素质农民20万人,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示范工程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程,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全覆盖,建设新华书店农村发行网点100家。
着力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制定宅基地管理指导性意见,推进6个省级改革试验区闲置农房盘活试点工作,启动建设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开展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
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政府将进一步强化部省合作机制,建立部省共建协调领导小组沟通会商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市县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推动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可行路径和工作机制,为全国梯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路径、建立机制、积累经验。
要 闻
◆江苏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三年内建成8个千亿级产业
《江苏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近日出台,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苏米、苏鱼、苏菜、苏猪、苏禽五大主导产业产能品质效益显著提升,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广覆盖的冷链物流体系、全域化的农旅康养体系、高效便捷的农村电商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2年,现代种养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左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重要农产品主攻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主导产业主攻绿色高效,抓苏米、苏鱼、苏菜、苏猪、苏禽产能提升和有效供给;特色产业主攻规模集聚,抓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主攻创新驱动,推动向主产区和县域、镇村布局;新兴产业主攻融合发展,推进“农业+N”;乡土产业立足农耕文化传承主攻价值提升,打造富民产业。
◆2020年江苏省重点帮扶县农业产业富民工作要点发布
为深入推进省重点帮扶县农业产业富民工作,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了《2020年省重点帮扶县农业产业富民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四挂钩两清单”工作机制为抓手,围绕兴产业、强主体、补短板、促巩固,积极应对疫情对产业发展影响,加快经济薄弱地区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对接机制由带贫减贫向联农富农转变,更加注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性作用,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一是积极应对疫情统筹抓好富民产业发展,二是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三是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四是健全科技帮扶长效机制,五是巩固提升富民产业发展水平,六是发挥扶持项目引导作用,七是完善产业富民工作机制。
◆江苏严厉整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
当前全国正处于恢复生猪生产的关键时期,种猪苗猪调运频繁,一些不法商贩通过网络平台非法销售种猪苗猪行为异常活跃。为恢复生猪生产营造健康安全发展环境,江苏省防控非洲猪瘟应急指挥部于2020年4月3日下发《关于集中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即日起至5月底,在全省组织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严格生猪养殖、经营、运输、屠宰等环节监管,抓细抓实抓到位,为实现“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确保年底前完成恢复生猪生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专项整治行动将严把“六关”:加强场户管理,严把饲养源头关;加强产地检疫,严把生猪出栏关;加强调运环节监管,严把流通运输关;加强落地监管,严把到达接收关;加强全链条监管,严把信息对接关;严打违法违规行为,严把监督执法关。
数 据
◆全国共调减禁养区1.4万个
日前,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督促各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目前该境部项工作已经完成,全国共调减禁养区1.4万个。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强与农业农村部沟通协调,督促各地严格按照调整后的禁养区划定方案,依法规范管理。进一步组织各级环评审批部门,统筹调度,全力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同时,要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生猪养殖企业的污染防治措施到位。
◆江苏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
2019年,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6%,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农机化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全省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310亿元。农机化支撑效应持续提高,提升了农业生产作业质量、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推动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业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内生动能。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动 态
◆盐城出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培育造就一支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盐城市多部门联合印发《盐城市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明确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实施以农业农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行动。在农业农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方面,突出学历提升,全市每年全日制农业类专科定向委托培养200名,本科定向委托培养30名,引导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面向乡村基层,定向就业,为全市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村级基层干部以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加“永久牌”新生力量。在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方面,突出科技素养提升,以基层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为培训对象,每年组织开展培训5000人,切实提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效能和农业从业人员学用科技水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突出职业技能提升,整合部、省、市级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培育资源,以种养大户、农业企业骨干、农民合作组织骨干、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每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4.5万人。
◆常州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日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常州市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据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是借鉴工业品合格证管理模式,由生产者自主开具,并承诺企业生产的农产品符合国家农兽药残留限量等强制性标准的制度,能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者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主动自我把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合格证将成为产地准出和入市的主要凭证,成为农产品的“身份证”、生产者的“承诺书”、质量安全的“新名片”。该方案对率先推行合格证的种植养殖生产者提供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各类展示展销会产品、各类品牌、标准化基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应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对未实行合格证制度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将不给予项目支持,不推荐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不推荐参评各类品牌和奖项,不推荐为标准化基地、养殖场等示范主体,不推荐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
◆镇江出台新政支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加快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近日,镇江市出台了《镇江市支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六条意见》,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基层农业技术队伍、新型职业农民三支队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农业产业人才培养上,加大“金山英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计划推进力度,每年评选10个左右农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30万-50万元资金资助。对于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的人才,优先作为“金山英才”计划重点支持对象予以支持。在基层农技队伍建设上,严格定编定岗使用,非农专业、不在岗人员不得占用乡镇农技部门编制。对于操作性强的乡镇农技岗位,招录学历放宽至全日制大专。建立基层农技队伍轮训培训机制,每3年对基层农技人员轮训一遍,每年培训400人次以上。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0人次以上。对领取营业执照,创办个体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可申请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筛选一批当地“土专家”“田秀才”等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农民培训讲师团队伍,实行有偿服务。此外,还提出要完善农业人才技能评价,强化激励使用,提升服务水平。
◆全国首笔“险资直投+生猪活体抵押”融资项目落地睢宁
全国首笔“险资直投+生猪活体抵押”融资项目落地徐州睢宁。2020年3月13日,徐州市睢宁县养殖大户孙某通过抵押18头能繁母猪向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申请到了10万元险资直投融资款,立解燃眉之急:“有了这10万元资金,我就可以再购买五六十头猪仔,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这真是帮我的大忙了。”在徐州市银保监局和省分公司的大力推动下,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利用国务院特批中国人保集团的“险资直投”资源,探索创新生猪活体抵押作为增信方式的融资产品,融资额度从1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融资成本切实降低,月息仅为4.16‰。该产品能够有效盘活养殖户资产,解决养殖户申请融资时自身抵押品不足的痛点,拓展了融资渠道,为生猪养殖户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活水”。下一步,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将以此次产品成功试点为契机,在全市其他地区复制推广。同时,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保险覆盖面以及与无害化处理联动的全覆盖区域,大力推广仔猪保险,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障水平,扩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开办范围,创新开发公猪保险条款,打造生猪基本养殖风险及价格风险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和融资功能,全力支持生猪恢复生产。
◆沭阳:1.14亿元“贷”动低收入农户复工复产
一年之际在于春,为不误农时、促进生产,沭阳县在疫情防控期间,按需及时发放涉农扶贫小额贷款,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生产增收,为巩固前期脱贫成果夯实坚实基础。为切实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创业资金难题,沭阳县坚持把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作为推动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县扶贫办、财政局、农商行三方联合联动管理,对有致富愿景和创业能力、增收项目的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全力提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据统计,2020年1月至3月初,沭阳县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637笔计1.14亿元,有力“贷”动了低收入农户复工复产,创业增收。
广 角
◆上海:崇明首个乡村振兴“点状供地”项目动工
2020年3月21日,上海市崇明区首个乡村振兴“点状供地”项目在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内举行动工仪式,“点状供地”这种供地新模式将为崇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何谓“点状供地”?土地按性质可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种,只有建设用地上才可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对于建设用地来说,传统的供地模式往往是在开发边界内成片开发,比如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但在乡村郊野地区,这种传统供地模式并不一定适用。由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和项目环境景观建设的需求,乡村郊野文旅项目往往规模不大、布局分散,若按传统土地供给方式,将对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浪费。“点状供地”则更灵活,按项目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间距范围及必要的环境用地进行点状规划、点状报批、点状供地,可减少土地占用指标,精准解决项目用地难题,还减轻了投资方的资金压力。“点状供地”是开心农场建设的“及时雨”,将助推崇明乡村文旅项目更好更快落地。结合崇明区目前乡村文旅项目的实际情况,“点状供地”的一个“点”面积在6亩左右。面积太小,很难开展相关建设活动;面积太大,则可能违背“点状供地”的初衷。
◆湖北:“千名干部联千企”服务农业企业复工复产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龙头”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服务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活动的通知》,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至6月底,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千名干部联千企”,服务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范围覆盖了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各级农业农村干部将加强与对口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的复工进展、生产经营状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多种形式,向企业宣传国家和省支持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帮助企业抢抓机遇,满产扩能,总结推介企业典型经验与做法;进一步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用工、运输、资金、销售等困难和问题;加强对企业防疫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企业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等“五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