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的“六现”特色

2020-01-02龚剑秋

物理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教情景物理

龚剑秋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 400030)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沪科教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是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编写.初读教材,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版面新、内容新、表述新.较之与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教科书,有许多鲜明特色.新教材以开放的形式,立足于立德树人,突出科学探究,并通过生活情景、物理情景、问题串、问题链、模块群等直观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充分展示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六现”特色.下面主要以《必修1》《必修2》《必修3》为例,就这六个特色进行逐一分析.

1 实现一项目标:立德树人,提升“核心”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全面落实学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教材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注重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物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情怀、人文精神挖掘,通过强化科学态度和责任,从另一个视角体现科学素养的培养.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充分注意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梯度性、整体性.注重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各自特色.必修教材通过基础物理知识的学习,力求以开放的形式,通过亲历探究和体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喜欢物理,为学生后续发展创造条件.选择性必修教材强化个性化发展,通过物理知识进一步拓展学习,较为完整、系统的实验探究和理性思维与数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志趣和将科学服务于大众的意识,为学生自主发展和今后的职业需求、志向选择提供更多路径,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教材注重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构建物理认知模型,并且围绕模型共同的研究对象、核心概念和教育功能,通过问题串、问题链和模块群,精心设计了学习探究的情景,并通过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问题串、问题链展示出来.例如,《必修2》功和机械能一章,“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自己实验并收集数据,自己分析论证,自己评估,最后和同学交流得出结论,在模块“多学一点”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过程量和状态量,在“STSE”介绍了公路上限制车速的原因.这样的学习,起到了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效果,强化了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核心素养的途径.

2 凸现一个手段:科学探究,动手实验

科学探究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重要途径,是增强学生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非常重视科学探究和物理方法的研究,安排了大量“实验探究”活动和“学生必做实验”,以《必修1》《必修2》《必修3》为例,共有25个“探究实验”,12个“学生必做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并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猜想,相互合作,设计出探究方案,自己得出结论.学生通过重复前人的探索过程,达到了培养理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物理核心素养.

首先,新“沪科教版” 高中《物理》,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探究”“课外活动”和“课题研究报告会”等形式,突出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主要是物理思维过程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过程.如在《必修1》关于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探究中,教材要求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从思考讨论的猜想到设计实验并讨论,再到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最后到家庭作业与活动中的思考.全程学生亲自参加,这比简单给出公式F=ma,再做几道习题效果好很多.

教材也重视让学生参与和物理学相关的应用的开放设计,从而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例如,《必修1》第3章讲完合力、分力和平衡后,“课外活动”模块要求学生做关于桥的调研和桥模型制作.这是一次综合活动,用上了所有知识,这样的活动,要求不高,却匠心独具,对培养核心素养别具一格.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在突出实验探究的同时,也很注重物理实验、物理模型、数学方法的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把接触面视为光滑平面,就是利用了理想化方法,讲人造卫星时在“旁批”区引入牛顿“大炮实验”原图,就隐藏了“理想实验原理”;在讲受力分析时,“旁批”处介绍了隔离法和整体法;在超重和失重一节“多学一点”利用“等效变换法”引入等效重力加速度.此外,教材还引入了“合理外推法”“分割与逼近法”“控制变量法”“物理模型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物理思维.

3 呈现一种方法:问题串、模块群,梯级拓展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特色鲜明,耳目一新.这得益于本书呈现的一种叙述方式:“问题串”“问题链”“模块群”,物理概念较为抽象,学物理难众所周知,新教材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论是物理思维训练、物理模型的建立还是物理探究的过程,教材大量运用“问题串”、“问题链”、“模块群”来阐释问题.教材依靠“问题串”、“模块群”创设真实的物理情景和模型,提出环环相扣的连贯性问题,依次递进,分段拓展,把较难理解物理问题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难为易.

例如,《必修2》在“圆周运动”一章“章首语”,利用过山车掠过弧顶倒挂而不掉下来引发出“问题串”:“我们怎样描述和研究圆周运动?”“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力有什么特点?”“圆周运动遵循哪些规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论证来学习这部分核心内容;在“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的“章首语”,通过介绍毛主席的诗词引发出“问题串”:“天体运动遵循什么规律?”“天体为什么要这样运动?”“天体和地面物体运动有没有内在联系?”“人类邀游太空需要什么条件?”“人类怎样一步一步认识宇宙?”,问题分解开了,就简单了.

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设计了不同种类的模块,有“章首语”“学生必做实验”“实验探究”“案例分析”“思考与讨论”“多学一点”、“分析论证”“STSE”“信息浏览”“课题研究”“课外活动”以及“旁批”“家庭作业与活动”“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等十几个模块.以《必修1》《必修2》《必修3》为例,“旁批”出现频率最高,高达100个左右,“信息浏览”约25个,“STSE”11个,“多学一点”18个.分散的模块把较难理解的物理分片、分块处理,解剖麻雀,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必修1》“摩擦力”一节,“实验探究”介绍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旁批”介绍了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思考与讨论”进行了动摩擦因素和摩擦力、压力关系的讨论,“信息浏览”介绍了达芬奇对摩擦力的研究.看得出来,几个模块共同完成了对摩擦力的学习,解剖麻雀清晰了然.

4 体现一种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诠释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展现.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用大量的实例,通过“章首语”“旁批”“STSE”“信息浏览”等形式展示了重要的科学技术以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展示了科学家探索过程的艰辛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情怀,把科学、社会、人文、环境浑然一体的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不仅仅是公式和图表,还有一种情怀,一种人性、一种责任.

例如,《必修1》开篇“旁批”就引用了3个科学家语录:尼尔斯·斯坦森说“我们所见固然美丽,我们所知愈加神奇,而我们所未知未见的更是美不胜收”,爱因斯坦说“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威廉·詹姆斯说“今天我们必须根据今天我们认识的真理来生活,还得准备明天称它为谬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必修2》从托勒密到开普勒一节,让学生看到了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再到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许多代科学家延续1000多年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情怀;教材还采用“旁批”插入大量史料图片介绍物理学家生平以及名言警句,以激励学生.如丁肇中说:“不做实验,任何预测都没有意义.理论再好,没有实验,预测就没有任何意义”;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的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修3》电荷相互作用一章,“旁批”插入图片,介绍了密立根、富兰克林、库仑的生平及贡献和这些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必修1》第1章开篇“章首语”,文学家、艺术家用形象诗句“凌云戏月游银汉,转瞬翔天过太空”描述飞船航天时的雄姿;《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章首语”,开篇就给出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以千河”,接着又引入“嫦娥奔月”的神话,让人对宇宙充满遐想和好奇,充满浓郁人文气息,吊足学生胃口;《必修3》“旁批”引用了古代《诗经》和《伐崇令》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5 展现一种氛围:自由开放,突出个性

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自觉的、探索性的学习.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的空间.教材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敞开翅膀,自由徜徉,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自主意识.

首先,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新教材利用“旁批”“信息浏览”“STSE”等模块,大量引入物理学史及近现代物理知识.例如,《必修1》“摩擦力”一节,在两个“信息浏览”栏目分别介绍了15世纪达芬奇生平和他对静摩擦力的研究过程,以及19世纪各类机车是如何借助静摩擦力前行的,增加了对科学历史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必修2》“信息浏览”海王星的发现,讲述了青年科学家亚当斯和勒维烈,利用精准计算结果,发现海王星,从而精彩印证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这些开放性实例,让学生认识了科学发展的艰辛和美丽.教材还在“信息浏览”栏目还介绍了太空微重力实验、信用卡、无线充电、辐射危害与防治等现代知识,让学生了解当代科技的最前沿.

其次,学习探究的形式也具有开放性,教材提供了“学生必做实验”“课题研究”“实验探究”“课外活动”等多种探究形式,有的探究实验是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推导论证、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必修1》提出开放性问题:“假如有一天你能到火星上去旅行,你会感到你的体重发生什么变化?在火星上走路和在地球上走路有什么不同?”《必修1》“课外活动”栏目要求学生就动摩擦因数和防滑鞋关系写一篇科学报告,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必修3》要求学生查资料写一篇关于航天方面的科学报告;《必修2》对于“学生必做实验: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只介绍实验仪器和要求,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收集数据,自己分析论证,自己得出结论;《必修3》“学生必做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学生必做实验:测金属丝的电阻率”两个实验,也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并通过问题串思考得出结论.

6 再现一类情景:生活情景,物理情景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注重情景创设,通过物理情景、生活情景展示,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实例,为学生展示了色彩斑斓的物理世界,展示物理学和前沿科技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例如,在“STSE”“信息浏览”“阅读资料”板块,通过介绍“风洞”“赵州桥、法国加尔桥”“避雷针”“无线手机充电”“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轮船、飞机的动力原理”“静电植绒”“超导现象”等物理、生活情景,让学生了解物理和前沿科技的紧密联系;通过“新能源”“空气质量指标”“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20世纪6大污染事故”“警惕居室中的物理污染”“环境保护标志”等生活情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环保”的统一关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物理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必修3》在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一节的“旁批”,直接道出了真谛:“当今世界最关心的5大问题是:能源、粮食、环境、人口和资源”,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物理过程中身上承担科学责任.

有的生活情景很普通,很常见,却蕴藏我们不曾在意的物理知识.《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一节,“多学一点”讲述的交警和超速驾驶员的对话,这是一个普通的生活情景,却包含了速度、路程和时间等物理概念,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强化了物理观念和物理思维;《必修2》“公交车上的对话”,公交车转弯半径的大小和水泼出的关系,司机和中学生争论的情景,其实质就是离心现象;“万有引力是怎样发现的”一节,讲述了一个流传很广的美丽传说: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非常不起眼的一个生活情景,隐藏着的物理情景却被牛顿捕捉到了,每个学生读到这里,都会心驰神往牛顿躺在苹果树下的情景,都会被牛顿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折服.

新“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以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内容和形势独到新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真实的情景去激发学生,较过去物理教材,把稳时代脉搏,克服说教形式,充分显示出时代气息,给人清新感觉.

猜你喜欢

科教情景物理
只因是物理
《科教导刊》征稿函
情景交际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