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历史考察与时代启示

2020-01-02郭照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识字农民运动

郭照杰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扫盲运动,对恢复国民经济、稳固新生人民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虽然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却一直被许多人轻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农村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广大农民群众思想上不脱贫,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就不彻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农村文化自信的培育,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彻底胜利。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的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9.4%”[2],而“文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3],这与当时新中国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几乎瘫痪、百废待兴。要彻底改变新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而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小农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材料迅速增长的需求。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4]。因此,必须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展全国性农村扫盲运动,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1953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方式进行。但大多数农民因为不识字严重影响了农业合作社的质量。“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条件”[5]。因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进离不开文化教育的支撑,只有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二)巩固政权建设的需要

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具有现代的文化,这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人民解放战争没有完全结束,新生人民政权不牢固,国际上正处于东西方冷战的紧张局势,边疆危机四伏。开展大规模农村扫盲运动,有利于促进农民充分理解党和政府的具体政策和做法,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政治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三)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现实需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由于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受封建统治和殖民主义思想的摧残和奴役,头脑中带有深深的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烙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掌握思想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只有将农民群众头脑中的封建主义和殖民思想剔除,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文化和政治教育,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20世纪50年代农村扫盲运动具体实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建立各级领导机构引导扫盲工作、积极动员激发广大农村的参与性及制定规范的扫盲教育内容,保证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建立健全扫盲运动的机构和机制

1.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扫盲运动初期,国家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农村扫盲运动进行统一领导,导致各地扫盲工作既无行动计划、又无管理检查,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推诿,使扫盲工作陷入任其自流的状态。为克服这种情况,认真贯彻农村扫盲运动的方针、政策,必须设立和完善专门的机构领导扫除文盲工作。1952年,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正式设立,楚图南任主任,下设办公厅、干部训练司、编审司等部门,切实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安排任务、组织检查和总结经验等工作。1954年,根据国务院指示,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合并,确保扫盲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资源更加集中。1956年,为推进全国扫盲运动深入发展,中共中央发起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扫除文盲协会”,陈毅担任会长。协会主要负责协助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与社会力量推进扫除文盲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全国农村扫盲任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扫盲协会,为全国扫盲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扫盲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要确保扫盲运动顺利开展,必须对旧有的文化体制进行改革。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要求“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相互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自幼失学的青年和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学校和识字学校(冬学、识字班)。”由此失学青年和成人的扫盲教育得到教育体制的保障,扫盲教育被纳入正式的学制中,为扫盲工作奠定了体制基础。1953年,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扫盲标准扫盲班毕业考试等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对扫盲对象进行分类并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农民订为能识1000个常用字,城市劳动人民订为能识1500个常用字。同时各省、市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变通。

(二)开展扫盲运动前的动员与培训工作

1.宣传和动员广大农民。扫盲作为一场广泛的群众性运动,仅靠国家的教育行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共同进行”[6]。1958年,共青团中央号召各级团委推广山东文登地区的扫盲经验,各地青年团组织广泛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动员农民入学、指导农民学习,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全国妇联积极响应扫盲运动的号召,通过挨门挨户走访、召开扫盲动员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农村妇女参加扫盲班读书认字,这对提升妇女社会地位、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人民政府也不断加强宣传动员工作的力度,通过在广大农村举办展览会、宣讲会,利用报纸、广播和黑板报等方式进行扫盲宣传。在人民政府、团中央、全国妇联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自愿加入到扫盲教育的行列中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文盲数量巨大加之人才紧缺,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来解决师资队伍的来源问题。1950年12月,教育部公布《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要求农民的业余学习必须实行“以民教民”的方针,号召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对扫盲工作的师资问题作出规定。1955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以民教民”的方针,以解决师资的来源问题。在“以民教民”原则的指导下,专职教师与业余教师相辅相成,使国家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大量的师资。

在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国家还特别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以确保扫盲教育的教学质量。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对参加识字教育的业余教师给予必要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文化和业务水平,对已经接受识字教育的农民群众,要努力帮助他们巩固已有的成绩。

(三)规范扫盲运动教育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重大任务之一。1950年的《指示》要求:“农民业余教育一般地应以识字学文化为主,配合时事、政策教育和生产、卫生教育。”随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教育部进一步强调,扫盲教育要结合当前形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遵照国家扫盲工作的相关政策及结合农民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识字课。列宁曾指出:“不识字的人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首先教他们识字”[7]。识字教育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启蒙教育,因此扫盲运动是从识字教育开始的。中国人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职员祁建华根据汉字字义、字形、字音相同和相异的不同特点,独创了速成识字法,应用到所在部队取得了良好的脱盲效果。195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在广大的工人农民中间普遍地推行速成识字法。”随后速成识字法在扫盲运动中迅速推广,掀起了农村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在速成识字法被快速推广的同时,各地的识字教育贯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比如,北京市海淀区除了学校的识字教学外,还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大力开展妇女炕头学习小组、地头学习小组等学习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农事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2.政治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不仅是一场提升农民文化水平的教育运动,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毛泽东曾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即大力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扫盲运动正是向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农民群众与国家根本利益保持一致的思想纽带。

首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人民日报》随即发表重要社论,各地政府和党组织应立即改变一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开展以抗美援朝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爱国主义教育被纳入农村扫盲运动的体系之中。广大农民充分发挥创造性,创新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一是召开各种会议,通过全村会、座谈会等形式,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增强必胜的信心。二是开展宣传工作,利用黑板报、广播、报纸等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精神,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三是编排文艺作品,将排练的歌曲、街头剧等节目带到田间地头,以通俗乐见的方式在农民中宣传。广大农民接受了广泛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重视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除了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外,还必须在思想上帮助农民克服小农思想、资本主义倾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集体意识。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8]。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农民认识到农业互助合作的优势,冲破小农思想的禁锢,同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阶级教育,帮助农民认识到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农民阶级才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真正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

3.卫生课。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细菌战”以及国内的卫生治理双重压力,1952年,政务院发出指示,“要求全国人民大力进行防疫工作,开展广泛的卫生清洁运动”[9]。为此,各地都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到扫盲工作计划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开展卫生清洁运动,主要措施有:一是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各地卫生工作者充分挖掘自身专业潜力,充当群众的骨干,在广大农村充分地开展卫生工作宣传,引起农民对卫生清洁工作的重视。二是通过卫生课、街头宣传语等提升农民的卫生知识水平,使其认识到讲卫生与生产工作的紧密关系,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三是组织清洁队,保持农村街道、食堂、厕所环境的整洁,从而使农民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20世纪50年代农村扫盲运动的历史评价与时代启示

(一)20世纪50年代农村扫盲运动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扫盲运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使广大农民在文化上翻了身,提升了思想文化水平,加强了对新社会的认可,进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但在开展扫盲运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对扫盲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扫盲工作,但有些地方对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地方扫盲工作长期存在没有专人管理、宣传不到位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扫盲工作的非持续性,农村扫盲教育主要利用冬季以及其他农闲时间进行教育突击,因此在季节上无法保证扫盲工作的持续性。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作中心的不断转移,因此在某个特定时期会导致农村扫盲工作偃旗卧鼓,进而导致“复盲”现象和教育的断层。再次,扫盲工作的冒进性,有些地方在推进扫盲工作过程中只追求热火朝天的表面效果,重视速成的结果而轻视教育的质量,违背了教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拔苗助长式的文化发展错误。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农村扫盲运动的时代启示

1.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农村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必须保证农村精神食粮的供应,构建农村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成为构建农村文化自信的理论来源。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此为构建农村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首先,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进一步深化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促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以此奠定构建当代农村文化自信的基石。其次,用先进文化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引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逐渐出现思想观念碎片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塑造当代乡村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心底上凝聚共识,打造更加自信的农村文化。最后,把握本质,重视农民主体地位。构建农村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农民,因此,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依靠农民。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前提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农村文化自信提供内生动力。农村文化自信的构建,也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理论来源。

2.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推动农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要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农村教育振兴,无疑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持久和更有力的保障。

对于农村来说,教育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提升思想道德的重要功能,更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首先,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引路人,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是当前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完善教学办公条件,使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和获得感,真正打造一支“具有乡情”的教师。其次,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目标。新时代,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突出,为此,国家要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主动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平衡。同时,国家要积极完善农村人才回流机制。当前,我国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城市人才过于集中。为此,各级政府要制定人才回流的激励和保障政策,拓宽人才引流渠道,发挥人才优势,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教育振兴,也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奠定了重要基础。

3.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已经有力地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扫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有力地解决阻碍中国农村发展几千年的农村文盲问题,进而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建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形成高位推进,低位落实的工作格局,上下协调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相关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权责清晰、廉洁高效。其次,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领导农业农村工作中和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基础组织,因此,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才能保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努力培养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加强对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教育引导工作,确保其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凝聚共识。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确保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时刻谨记党的工作是为了谁、依靠谁,真切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同时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组织纪律,进而提升党在领导一切工作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只有加强和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激发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活力,进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识字农民运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识字儿歌
不正经运动范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疯狂的运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