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派筝曲四段锦赏析
2020-01-02吴雨灵
◎吴雨灵
(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战国策·齐策》有记,“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击筑、弹筝。”传统的山东派筝曲主要流传在山东西南部的菏泽地区和西部的聊城地区,古朴典雅、风格别致。在20世纪50年代,农民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奔生计,田地里美丽的风光以及丰收后的满足与欢乐,使四段锦的基调也是热情而又明亮的。
一、四段锦整体赏析
四段锦属于典型的山东派古筝曲,小关节托劈。它全曲并非为标准的六十八拍(即俗称的“六八板”),因为第四段少了四板,但这样就更能体现出山东筝曲和赵玉斋先生的演奏特点的结合之妙,既热情奔放又透露着乡间质朴的气息,都从筝曲中完美地表现出来。这首曲子是根据赵玉斋先生20世50年代发表的唱片和编曲者向赵先生学习时用的乐谱相互整理而成。赵玉斋先生的演奏技巧全面而精湛,不仅有健壮粗犷的豪迈,也有柔美亮丽的情趣,他善于吸收其他筝派的长处与新的民间音乐内涵,在演奏中表现了山东筝的继承与发展。四段锦乐曲整理和编制创作过程中,他融合了西洋音乐的理论和自身的演奏技巧与特点,所以四段锦在演奏手法、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都大大拓展了传统筝曲的局面[1]。
乐曲描绘了家乡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景色和人们为庆丰收时载歌载舞满面欢腾的喜悦之情。这样的大板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所在,也集中体现了山东筝曲的风格和技巧特点,艺术境界高。它由四段组成,所以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按照板的顺序连奏而成。合奏曲的演奏由一般有筝、琵琶、扬琴、奚琴四种乐器组成,而筝始终处于突出的地位,是以民间有“无筝不成乐”之说,许多山东筝曲都出自山东琴书山。山东筝曲的一大特点就是,大指使用频繁,发出的声音刚健有力,称之为“花指”,左手的吟揉按滑各个指法刚柔并济,使发出的声音铿锵深沉。
二、对四段锦各个部分的具体赏析
四段锦,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段筝曲分成四个不同的段来演绎,而锦,就是集锦的意思。这四段单独奏来都是艺术性极好的曲子,合起来更是有珠联璧合之妙。四段锦的几个部分习惯上被叫作“大板第一”“大板第二”或者第三第四,每个段速度不同,最后要把它们合到一起来演奏。这段曲子有六十八板大板曲结构,也有别的结构,就是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演奏特点编成的此曲。
(一)清风弄竹——柔风拂面,心旷神怡
第一段叫作《清风弄竹》,开始的时候是十六分的音符,用较为明亮的音色演奏,指甲的用力也要稍微舒缓,以便把山涧幽明的景象清晰地表现出来,右手弹奏触弦的深与浅要跟左手复杂多变的颤音巧妙结合,让旋律像被吟唱出来一般动听真实。速度也要慢,这一段表现的是清风轻轻逗弄着竹子,平缓的速度能展现出微风吹动碧绿的竹子摇摆的景象。同时清秀舒展、轻盈优美的音调也很奇妙的展现出一种“清风轻轻柔柔地吹向人们柔软的脸庞,碧绿的小树林里面有旖旎的美丽风光”的诗情画意般的美丽景色,仿佛也可以感受到细细的微风吹过竹林,竹枝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竹叶发出清爽的沙沙声。
(二)山鸣谷应——激烈碰撞,飒飒回响
第二段叫作《山鸣谷应》,利用上滑音即比较共鸣的古音表明了山鸣谷应的意境。速度稍快,“拂指”连接劈、接大撮的顺序要严格控制,快速地托、劈要做到小关节轮铿锵有力,富有颗粒性。这些技艺都是细微之处,平常联系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每个手指爆发力的基本功,才能达到乐曲的严格要求[2]。
(三)小溪流水——珠落玉盘,温柔连连
第三段叫作《小溪流水》,由八个音符组成,比较平稳,弹奏的时候就要很平静,不要激烈,弹奏完第二段就要让手指和手腕迅速放松,让两段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与流畅,就像潺潺的流水,穿过小巧的鹅卵石,迸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一段主要是用比较欢快的节奏来描绘出山涧的清泉叮咚的景象。美丽的蒲公英随轻风摇摆,溪流渐渐,小草青青,有彩虹,有雾霭,有丛林……前二十一小节都是花指的变化。
(四)普天同庆——丰收喜悦,欢快庆祝
第四段叫作《普天同庆》,这一段充分展现了山东筝曲花指的特点,表明了它不是仅仅是一个经过或者装饰的作用,用实音或暗音一起构成它的旋律。在快速度中变换各种节奏型,乐曲最后出现的连续三连音,要用抹、托的指序才会发出铿锵有力的音质,使全曲达到一个高潮,表现了人们庆祝丰收和热闹佳节的欢乐情景。
三、四段锦在音乐风格上的演绎效果
筝,这个富有典型中国色彩的乐器源于秦朝,在唐朝盛行,到现在至少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山东筝曲以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古筝艺术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段锦是赵玉斋先生倾心而作,这四首山东大板曲,通过连续弹奏的方式,再经以具体的专业处理,按照慢板,中板,快板和急板的布局巧妙编合而成,既衔接流畅又各有千秋。
最后用四段锦来命名,也颇具艺术性,意义就为四段精华的集锦之作[3]。统观全曲,缓缓的基调犹如潺潺的小溪,犹如轻柔的细风,筝曲与景象完美结合,极具情趣的景色跃入眼帘,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和对美好质朴生活的向往。
四、四段锦在指法上的创新与实现
山东筝曲在摇指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劈”后“托”,这都是为了让摇指的时候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干净纯粹,“劈”由大指朝向筝的内里,以便使用光滑的指甲背接触琴弦,这样发音更加纯净,否则先托弦的话声音太过粗糙[4]。在传统的慢板筝曲中,大指没有快速的“托劈”;在传统快速筝曲中,摇指会奏出脆生生的效果,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入耳,在一二三段运用较多。
大指使用多,它是以灵活而方便的小关节作为活动部位。所以腕关节运用的也较多,从第二段的山鸣谷应到第三段的小桥溪水过渡的时候手腕需要运用巧力,小拇指大关节也为活动关节[5]。大指“花奏”指法使用很多(即为“花指”)。
学习四段锦新方法,要经常练习手法和手腕的灵活用力。每个手指都有各自的作用,拇指运用较多,花指手法运用频繁,上滑音多于下滑音,滑奏过程较快。在音乐风格上,四段锦再现了20世纪没有丝毫杂质的清新空气与质朴民风,这四段的流畅衔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在弹奏时要注意感情的变换,让自己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乡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