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探析

2020-01-02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研究型通识课外活动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推动其个性发展,培育社会的合格公民是通识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虽然大部分需要以在课堂里获得的相关知识(即显性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但课堂之外的直接经验(即隐性课程的影响)对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和学生自我阅读书籍难以完成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建立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目标。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更需要通过受教育者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陶冶。隐性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没有映射于课程计划和正式教学行为中,却能促进或干扰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更是通识教育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强调探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及其模式,并做了大量研究。李曼丽在其于1999年出版的著作《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1]由于当时国内关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这部著作具有开拓性。近三年来,在相关学者的努力下,涌现出不少关于美国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黄福涛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梳理、阐释,并着重分析其与自由教育之间的联系;[2]陈乐通过对美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路径进行剖析,指出要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元通识教育体系;[3]付淑琼从宏观层面整理研究了21世纪美国州立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改革趋向;[4]於荣针对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一致性问题,[5]黄怡俐针对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各自阐述了观点。[6]这些研究侧重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却忽视对其背后相关隐性课程的研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广阔的空间。大学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成了衡量一所大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然而国内罕有学者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只有王杨的硕士学位论文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剖释,但仍缺乏深度。[7]由于缺少有关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学习美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国一些大学难免出现盲目效仿、邯郸学步的现象。深入考量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总结其建设与通识教育相关的隐性课程的经验教训,能为建设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与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本文拟从教师评聘体系、学生文化、住宿制度以及课外活动这四个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的主要方面来着重描述和讨论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评聘体系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乌申斯基曾经明确地指出,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产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8]在通识教育中,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德艺双馨、拥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对学生行为与思想的影响远远大于几门已经开设的重要课程。教师评聘体系作为筛选大学教师的重要机制,对教师行为的导向作用不容小觑。

(一)教师评聘体系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评聘体系中,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现行标准主要有:对探索新知识是否具有好奇心,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上的发表及争取研究基金的能力。在这三条标准中又尤其注重后两条标准。这些标准常常与研究和教学之间应该存在的协同作用相抵触。在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中,只有极少数教授把学术工作当成神圣的使命,而那些真正有学术使命感的教师又很难在顶尖大学获得终身教席。迫于晋升压力,教师们急需于短期内将大量科研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上,而发表的学术论文“只强调写作技巧,缺乏锐气且变得呆板”。[9]年轻教师常常为了迎合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喜好而写作。在此种教师评聘体系之下,一些教师的视野变得愈发狭隘,他们只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非合格的教师”,他们只能“全神贯注于本专业的研究,却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9]此类教师难以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指出,在美国国内研究型和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中,半数以上的教师同意论文和专著的压力降低了教学质量。[10]学习共同体①和服务学习项目②是进行通识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爱荷华州立大学学习共同体协调员、英语系教授迈克尔·曼德尔逊做了一项调查,当问及是否会支持学习共同体项目时,84%的正教授和副教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而非终身制的助理教授只有42%同意。不同意者其评价多为“占用了太多的科研时间”“这些努力不被高层管理者认可”。[11]兰德公司在调查参加“学习与服务美国高等教育项目”的大学及教育机构后发表的报告指出,“相对而言,教授(尤其是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参加服务学习人数的较少”。[10]教授们忙于推进手头的科研工作与指导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真正参与本科教学、尤其是参与学习共同体和服务学习项目的教师,往往不是资深教授。初级教师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全力以赴投入科研,不可能长期保持关注教学的热情;通识课程更是被置于边缘地位,由此形成了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的恶性循环。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现状

在日益专业化的美国学术界,大学雇用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合教授基础广泛、互相联系贯通的通识课程。教师本身是学科高度分化的产品,自然就在课堂中重新生产他们的知识。大部分教授是专门学科的专家,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领域,只对按照自己的论点在这些领域中探索发展有兴趣,“长期忙碌于专业研究工作使他们应接不暇,根本没有时间去反思他们的辛苦与努力是否有价值”。[12]许多大学采用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或用学生档案袋作为评价机制,但有报告显示教师为了这些教学改革付出的时间大大超过预期值。[13]虽然许多教师希望实施教学改革,但又迫于科研压力希望他们的生活不受干扰。一些研究型大学囿于办学条件和优先事项而聘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教学助理来教授通识课程。在许多大学,上课的研究生并没有接受过关于通识课程教学的系统训练。同时,研究生迫于学业压力,要发表研究成果,教学自然就不是他们的重点事项。“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教学只是院系安排给他们的资金来源的一部分”。[10]除研究生外,学业咨询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不理解通识教育的宗旨,对通识教育没有责任感,他们通常和学生一样,对通识教育的态度是“只要打发掉就可以了”。[14]中国大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存在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类似的问题与困境。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通识课程教学中的乱象,须要对教师评聘体系进行改革,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倾向,促使教师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真正重视通识课程的教学。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文化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一)学生对博学和研究的向往

哈佛大学教师莱特曾对哈佛大学的一些学生进行过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们批评了现有的院系结构,描述了在选择成为通才还是专才时的矛盾心情。能在一两个专业领域内深造,当然让人自豪;但是学生们觉得这还不够,他们想得到更多学科交叉的知识。那些既是某领域专家又能将自己的研究放在更广阔背景下的大学教师,往往得到学生们的推崇。[15]

除了对博学的向往,与前文所述评聘机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相反,调查还表明学生并不反对教师注重研究,他们希望加入到教师的研究中。莱特等人曾就“理科课程注重研究对学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征求过60个哈佛学生的意见。其中只有7人认为“理科强调研究”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而另外53位学生则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很多人甚至强烈反对。几乎一半的反对者明确表示,他们之所以到哈佛大学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哈佛大学的教师们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他们希望参与其中并有所发展。[15]与莱特在哈佛大学的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发现,学生们认可通识教育是一种“扩展知识”的角色,但在选课时,却以“实用取向”为主要考虑方向,如“日常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是否能有所帮助”“社会潮流”等。[16]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的通识教育中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与莱特访谈结果之间的差异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对比研究,从中吸取相关经验教训。

(二)学生文化中的职业主义倾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学生的来源更加多元化,许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认为所谓的“自由教育”理想只适合那些富裕家庭的学生,其求学动机中职业倾向更明显。“顶尖高校招收的雄心勃勃、天资聪颖的贫困生越多,这些学生的求学目标与通识课程间的矛盾就越大”。[15]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从2007-2017年,新生中将“经济上富足”列为“必要的”或“非常重要的”求学目标的比例从36.2%上升到73.6%,而将“获取有益的人生哲学与探求知识的真谛”列为同等地位目标的比例从79%下降到39.6%。今天大部分美国大学生选择专业是因为他们相信专业肯定能使他们拥有高薪的职业,这也是商科能成为美国大学头号专业的重要原因。[17]虽然某些学生学术能力强且对学习和研究有着浓厚兴趣,然而他们在经济和家庭两方面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则使他们的教育带有更浓郁的功利色彩。他们只以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教育,追求用适当、低价且便利的方式获得优质的成果。由于缴交学费而导致的沉重债务负担驱使学生们变得愈发功利,他们要求学校开设的课程要适用于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缓解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与此相应,相关调查通常表明,美国一些专业学院的学生不仅学习动机更强,而且对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也更满意,课程明确且有时间限制的专业教育更能吸引学生。研究型大学中的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中的精英,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如果大学教育没有机会让这些精英反思生存的意义,没有赋予他们广阔的视野和造福人类的抱负与智慧,只让他们将才干用于谋求个人幸福,那么这样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住宿制度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哈佛大学教师莱特对哈佛学生的访谈还表明,学生们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是课堂外的经历,并且常常发生在与同学们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往经历受住宿选择的影响很大,住宿选择往往受到校园住宿制度的制约。[10]

哈佛大学的混合住宿制度导致了自由选择权与教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它强调教育意义应优先于选择自由。事实上,虽然没有一个学生要求减少其选择自由,但大多学生都能意识到不同背景学生混合住宿的教育价值。学生们通过接触多元学生群体,从而了解不同种族与宗教,比学习“文化多样性”或“种族关系”的相关课程更能有直观体会。在本科生的宿舍楼里还居住着研究生和其他辅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年轻专业人员。哈佛大学每幢新生住宿楼都有两位高级学监、若干学监和非住校导师。学监可以是哈佛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可以是研究生院或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多数情况下和一年级学生住在一起。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听从学监的建议选修课程,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根据非住校导师的建议选修课程。非住宿导师可以是教师团队成员,也可以是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与学生一同探讨学术问题和其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些住宿安排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指导。[18]

除住宿指导之外,宿舍活动还包括一些教职员工和辅导人员参与的通识教育项目。在多数研究型大学,大多数一年级新生都住校。新生正处于定义大学生活的阶段,对大学生活非常敏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将通识项目中的课程延伸到校园住宿生活中。除了上课,教师办公室答疑、个别指导、社会活动以及课外活动也在宿舍大楼内进行。在北卡教堂山分校,南校园的新生宿舍有专门为新生研讨课设计的教室。[10]这些安排有助于使通识教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和住宿学习共同体一样,有助于将课堂中讨论的问题延伸到宿舍中,消除教室和宿舍之间的隔阂,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从而扩展了通识教育的外延,提高了通识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美国研究型大学课外活动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普遍认为学生文化来源于各种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能不包括正式的学习,但因为它们更生动、更个性化,所以它们能比那些正式课程中所教授的内容给人留下更深、更持久的印象。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艾斯丁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与其对学校的满意度直接相关。[19]一项针对哈佛大学学生的大型调查表明:学生参与一两项课外活动虽没有与提高其学习成绩显著相关,但是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本科生活的满意度。[10]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体验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而这种体验恰恰是学术生活难以提供的。课外活动是一种与学术活动截然不同的社会活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宗旨之一是将本科生培养成民主社会的公民,该目标的实现不仅发生在政治课或美国历史课的课堂中,也发生在学生自治、宿舍选举、各式各样的俱乐部,以及其他许多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自发组织的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所之类的活动,更能学会同情遭受苦难之人,更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效果要远远大于听一场关于贫困的讲座。[17]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非正式的人际交流。有关调查表明,正是这些非正式的人际关系“促使通识教育走向成功并给它带来了生机”。[20]课外活动在课程表中无法体现,属于决策者容易忽略的方面,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

五、对我国通识教育相关隐性课程建设的启示

(一)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考核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状况表明,如果不改变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导向,在制定评价标准中没有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大学教师不能安心从事教学工作,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得不到高校教师的重视,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便是无源之水。近期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如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与人社部发布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均明确指出,要刹住在高校评价体系中“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不正之风。[21]在高校教师的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以及岗位晋级考核中,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所占的比重应该得到适当提升,同时要创建一套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高校应当将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学生授课及其为本科生授课的课时纳入对其进行考核的基本制度中。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直接参与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活动,如其整个学年都不参与本科生课程的教学活动,高校将不再聘用其担任本校的任何职务。此外,其他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也要在高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明确,对于完不成任务的教师要有相应的处分措施。要建立针对教学专长型教师的评聘制度与考核体系。对于教学专长型教师,不能只以其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主要考察内容,应该重点考核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导向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并以教师的代表作作为评审的基础。高校教师可从其论文、论著、精品课程、教学课例、专利、研究报告等不同成果中,择选最能体现其能力水平的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职称评审要不唯资历,看教师的代表成果和实际贡献,给予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校青年教师更多上升机会。将情况特殊的教师岗位单列单评,探索分类评价体系,开展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将教学型教师单独评审,将思政、实验室教师等以前难评或没机会评正高级职称的岗位单列单评,使这些教师也能拥有职业上升的机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职业认同感。

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应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同行评议、学生评价和教学奖项三个维度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教师,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在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和考核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应避免矫枉过正,即从片面强调论文转向单纯重视教学。教学应该是约束性指标,而不该是激励性指标。教学能够深化科研,科研能够推动教学。教书育人诚然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教学和科研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均不可偏废。

(二)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参加通识教育必备的素质

解决研究型大学本科通识课程的教学问题不只是简单地减轻教师的科研负担,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教师的科研更关注我们生活的世界,如何能引导本科生参与其中,更好地激发其探索未知的动力。这不仅能够促进本科生学业的进步,更能营造优秀的校园科研文化环境,而良好的校园科研文化环境是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形成良好科研氛围的基础。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工作,能尽早接触科研,形成对科研活动的正确认识;了解到超出课本以外的前沿课题,习得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其探索精神,开发其创新思维及能力;在亲自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基于实际问题而建立的自主学习意识能与课程学习相得益彰,同时也能培养积极应对挑战的能力;在科研小组中,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术性对话和学问的增长,构建和发展人际关系。科研工作对本科生未来职业发展与选择也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科生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能力与素养,建立起来的思维,恰恰是通识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目标的关键所在。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助于其习得课本以外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转化,使学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更有利于本科通识课程教学工作的推进,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为此,高校应重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经费支持,调动相关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使参与科研的本科生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开放实验室、完善设备及图书馆建设,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平台,并逐步提高本科生在科技项目中的参与率。

(三)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通识教育扫除思想障碍

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避免其有过度功利化的思想。李曼丽教授的调查表明,香港中文大学一些校友毕业后才对通识课程推崇备至,但在校生却并不这么看。可见,迁就学生的一时之需不是有远见的明智之举。[22]在我国,大学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资格,是实现社会及经济流动的敲门砖;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功利化,他们往往更重视对他们以后就业“更有用”的专业课程,而选择忽视“无用”的通识课程,这都对通识教育的宗旨提出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3]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立德树人,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是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从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着手,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把成长、成才和成人相结合,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入手,逐步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由精神内化到行为外化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实践育人”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突出作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为顺利进行通识教育进一步扫清思想障碍。我们应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通识教育之中,使之成为通识教育的最高层次目标,以制衡学生文化中的职业主义,使大学教育更好地为学生个人与社会的长远利益服务。

(四)重视大学宿舍文化建设,拓展通识教育外延

大学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宿舍文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生住宿管理和课外活动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要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宿舍文化建设,使宿舍不再是学生单调的生活区域,而是其精神家园,成为通识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和推进通识教育的有力抓手。要想建设好大学宿舍文化,首先要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及制度建设,使学生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优势。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高校要定期对学生管理队伍成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对本校宿舍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并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营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宿舍文化。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或者同一栋宿舍楼,以避免学生的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在硬件设施上要扩充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在宿舍区设置共享的公共区域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诸如宿舍图书室、研讨室、体育活动场所等,从而为学生创造接受通识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吸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鼓励并支持学生们成立多种课外活动团体。通过学生组织,在宿舍区举办科技节、文化节、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宿舍中良好学风的建设。

(五)加强课外活动与通识课程的联系,塑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

要想让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言行或离开大学以后一生中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产生影响,仅仅靠安排周密的通识课程、苦心孤诣营造的教学法是远远不够的。整个校园中必须弥漫着与通识教育宗旨相符的通识教育氛围。通识教育必须通过涵泳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经验和创造的源泉。而课外活动是塑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手段。课外活动与精心设计的通识课程结合,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实现通识教育的宗旨。例如: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讲座是丰富学生知识、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学者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往往学术用语过多,只适合极少数专家与研究人员阅读。但如果他们将论文略加修改,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述,为本科生开办一场讲座,学术就能达到它的最大社会效益:教育下一代,而不仅仅是满足研究者个人职称晋升的要求。在网络时代,这种讲座若能通过网络直播,那么更多学生就能便捷地享受这一资源。学校应为学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成立相关社团、课程所需的课外调查研究提供和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组织并参与这类课外活动。如何让课外活动与通识教育更好地结合,使之成为通识教育拓展的外延,促进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多问题与疑惑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在于显性课程的开设,更需要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方面下功夫。学校作为学生投身学习的环境,其力量具有决定性意义。校园环境既可以吸引学生,也能使学生疏远。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是学生从学校生活的每个方面获得的、难以言传的信息与感受。因此,大学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重视研究、建设与完善大学的教师评聘体系、学生文化、住宿制度和课外活动,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多种接受通识教育的途径,从而保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注释:

①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② 服务学习项目,即学生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通过与同伴分享各自的想法,学会科学分析、增强对社会服务的理解以及改进个人的沟通技能的学习项目。服务学习项目将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相结合,注重反思和培育公民责任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为学生提供关怀他人的机会,将学生的学习扩展到社区。

猜你喜欢

研究型通识课外活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