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训练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1-02
小学既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分段式训练法,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分层次进行写作训练。本文对分段式训练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立足教材,拓展写作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应用分段式训练法进行写作教学同样需要立足教材。语文教材经过了多次修订,其内容是专家学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选择的。因此,运用分段式训练法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写作实践联系起来,以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例如《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几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物习俗。学习这几篇课文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景技巧,此时,笔者布置了“家乡”的主题写作任务,让学生围绕家乡熟悉的事物写作,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笔者先将文中的经典段落摘出来,让学生分析其妙在何处,帮助学生掌握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仿写。如《黄山奇石》中的经典段落: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该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所以笔者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然后让学生讨论使用修辞手法的好处,再让学生仿写。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应用分段式教学法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确保每个学生通过写作训练都能有收获。因此,教师在运用分段式训练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写作目标。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将青蛙的成长过程表现了出来。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初级目标为积累好词好句,学会仿写、造句;中级目标为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概括段落大意,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终极目标为归纳主题,掌握文章的谋篇布局,总结写作手法。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目标有序地进行学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落伍,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所以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做出改进,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的写作教学需求。教师要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分段式训练法进行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教学。
例如,《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教学时,笔者没有运用传统的方法,直接让学生写关于节日的作文,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节日,让学生展开讨论,随后引入教学内容。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教师评改、自我评改、同学互改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四、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写作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应用分段式训练法,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了解其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关注写作结果。若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积累的词句灵活运用,这就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
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只有在学生理解了文中基本的词句,掌握了文章的表现手法等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所以,笔者先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然后进行仿写、扩写等训练,摸清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上,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总结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写作是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教材,采用分段式训练法,对写作教学进行统筹规划,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